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着不抱怨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尔·鲍温写了一本畅销80个国家的励志书,书名是《不抱怨的世界》。他在书中提出一个重要的主张:“抱怨不如改变,永远不要抱怨。”他说,“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会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应该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静坐之妙     
有一个木匠在工作的时候,不慎将手表掉落在满是木屑的地上,他一面抱怨自己倒霉,一面拨开地上的木屑,想找出他那只心爱的手表。  相似文献   

3.
风景之途     
从小到大,住家不是离上学的学校远,就是离工作的单位远。每次带了家人去看我的新学校,带了朋友去看我的新单位,走上几程,他们便会试探性地问,是有点距离噢;再走下去,别人又道,怎么还不到啊;最后便有人蹙着额,语气中满是抱怨的味道:  相似文献   

4.
<正>在生活中,抱怨时常在我们身边出现。如果你留心观察自己或身边人的行为,几乎所有人都有过抱怨的情形。开车时愤怒于糟糕的路况:“一天到晚修路,天天堵车,害我上班又要迟到了”;遇到工作上的不公或麻烦向同事吐槽:“老板不会用人,工作安排得乱七八糟,我没有办法在公司待下去了”;面对生活的压力感叹:“房价太高,而工资太低,  相似文献   

5.
摒弃抱怨     
抱怨者不见得不善良,但常常不受欢迎。他们以为自己经历了世界上最大的困难,却忘记了听他抱怨的人也有这些经历。抱怨者认为自己是强者,只是社会太不公平。抱怨者不承认失败,敢于承认失败的人,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人们如同看到一个伤痕累累的、神色平静的男士,如同英雄。人们本来同情弱者,可抱怨者  相似文献   

6.
心中之羊     
曾有这么一个故事,让我空虚贫穷的日 子变得充实而富有。 有一个人经常向人们抱怨自己居住条件 太差。朋友劝他去向一位智者请教。 "你为什么不养一头羊呢?"智者听完他 的诉苦,这样建议道。 "什么?养羊?在哪里养?就这样我们已拥 挤不堪了!"他叫道。 "如果你想要生活得好,就按我说的试 一试吧!" "嗯,那好吧,让我试试看。" 于是他照智者说的去做了。没过几天, 他与朋友相遇了。 他一见朋友就开始嚷:"这位智者给我  相似文献   

7.
斯人 《天风》2003,(8):U002-U002
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说,“夫子,我该做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这个人听完耶稣的回答以后.忧忧愁愁地走了。留下一个背影,满有怜悯的主耶稣有何感受呢?他会对自己的服事结果满意吗?他会轻易让一个灵魂更加孤寂和漂泊吗?  相似文献   

8.
死亡的意义     
在英国有一个叫布朗的牧师,一生不知曾听到过多少人临终忏悔,许多人在生命鲜活的时候,常常郁积于胸、心烦意乱;感叹春风不度、天不遂愿;抱怨生不逢时、志不得展;直到生命将到了终点,才恍然大悟。本来应该将自己心灵的种子撒向广阔的原野,去拥抱阳光,痛饮雨露,享受繁花盛开的浪漫.[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良伴     
我又出门旅行了,独自走在僻远的乡村路上,原野空旷宁静,与我相伴前行的,只有暮春的斜阳下,我那依依相随的身影。此时若有一个诗人在前方的坡上望见我,他一定会感慨:瞧这个踽踽独行的人,他一定很落寞、很惆怅。哦,人生路上的旅愁哟!你想我会怎样回答这个多愁善感...  相似文献   

10.
李栋 《天风》2003,(2):8-9
仰望上帝是我们一生的事,惟有仰望上帝,才有心中的喜乐和平安,我们才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诗篇第73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诗歌。其所以感人,就是诗人在面对心中困惑不解之时,知道将自己带到上帝面前,去化解自己心中的烦愁,从而让自己的心态恢复平衡——这对于我们今天不少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只是一味地抱怨和  相似文献   

11.
时不时的,总会听到有人抱怨说自己“怀才不遇”,特别是在喝高了酒,有了几分醉意后。  相似文献   

12.
那天,刚大学毕业、多次求职受挫的赵明,向我倾诉满腹怀才不遇的苦恼。他在那一长串的抱怨中,从未反省一点自己的不足,而只是愤愤不平地责怪这世界上有着太多的不公平,慨叹慧眼的伯乐实在太少了,竞让他这样的“千里马”无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3.
渊声 《天风》2010,(12):69-69
<正>问:我是一个十分不幸的人,结婚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发现丈夫有了婚外情。儿子功课又差,常常迷恋电子游戏,有时夜不归宿。我自己又身体不好,单位老板待我也不好,已有辞退我的意思……倒霉事一桩接着一桩,我心里既痛苦又愤怒,有时真的好生上帝的气,抱怨他为何如此待我?我该怎么办呢?可怜的李姊妹  相似文献   

14.
劝君莫抱怨     
时下,我们走到许多地方,常常会遇到这样抱怨的怪现象:在上下级之间,当领导的埋怨下属不积极行动,当下属的指责上级犯官僚主义;当教师的总抱怨自己学校怎么怎么不好,而学生又总是抱怨哪个老师怎么怎么差劲。即便在家庭里也少不了抱怨的情景,丈夫埋怨妻子,母亲责怪儿子,婆婆不满意媳妇,女儿对老爸有意见,如此等等。当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相互联系、相互矛盾的统一体,在其运动的过程中有些磕磕碰碰,烦闷、不快,也在所难免。问题是,总是抱怨别人或环境,不说对别人,就是于我们自己、于个人的生活和事业也实在是徒劳无益的。抱怨有什…  相似文献   

15.
富贵之心     
从小我就比较好胜,但资质平庸,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取得第一。 父亲发现我总是郁郁寡欢,追问原因。我信任父亲,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和不快乐告诉了他。父亲抚摸着我的头,慈爱地说:“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而且你确实努力了。但是得不得第一又有什么关系呢?第三名也很好呀!”“什么呀?得第三,多丢人!”我还是哭丧着脸,心里很不理解父亲的话。  相似文献   

16.
智慧之光     
自从混沌初启,在这个星球上出现了生命,进而自然又产生了人类,那么智慧之光就开始毫不悯惜地普照着这个绿色的大家族,智慧就成了人类生存的依托,人类本身就成了智慧的象征,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智慧的光芒。智者有智者的智慧;强者有强者的智慧;只要生存着,智慧就...  相似文献   

17.
一、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什么时候都应自己赚钱今年35岁的马修·德尔是美国芝加哥的不动产大王塞缪尔的儿子。塞缪尔虽然拥有14.6亿美元的资产,但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他一直都认为,“要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什么时候都应该自己赚钱。”他不想让马修坐享其成,而是鼓励他自己创业。1988年,马修从伊利诺伊大学毕业。塞缪尔并没有把他安排到自己的公司工作,而是让他到社会上去自谋职业。马修在一家计算机公司干了15个月,赚到了4000美元。然后,他用这4000美元做本钱,成立了普罗米修斯科技公司,走上了自己创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不气歌     
《五台山研究》2000,(1):16-16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的心中有主意。君子量大同天地,好坏事物包在里;小人量小不容人,常常气人气自己。世间事物般般有,岂能尽如我的意?弥勒菩萨笑哈哈,大着肚子装天地。他人若骂我,当着小儿戏,高骂上了天,低骂入了地。我若真该骂,给我好教意;我若无那事,他是骂自己。吃亏天赐福,让人懂道理。若不学忍让,气上又加气,因气得了病,罪苦无人替。多少英雄汉,因气亡了命,想到死亡时,其事过得去。他人来气我,我偏不生气,一句阿弥陀,万病皆化去。不气歌  相似文献   

19.
在职场中,很多人喜欢抱怨环境,把自己的碌碌无为归咎于缺乏机遇、境遇不佳等。然而,许多畅销书作家独辟蹊径,创造条件让自己成功,他们的经历,对那些找起工作来挑三拣四、做起事情来怨声载道的职场草莓人来说颇有启示:六六:善待那头驴女作家六六以作品《双面  相似文献   

20.
笑对无奈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着许多自己搬不掉的无奈之山,与其在不可逾越的无奈山前伤心叹息,或者在抱怨命运的不公之中痛苦心碎,倒不如把它变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道风景,以成就自己生命的美丽……发明家爱迪生为了使自己的许多发明,尽可能多的变成服务于人类的产品,晚年的时候,他用尽自己的全部积蓄,终于建起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属于自己的工厂。在自己的工厂里,他可以在生产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发明和创造。然而,不幸的事情却发生了:一场大火正无情地吞噬着他的工厂。当爱迪生驱车来到现场看到根本就无法控制的火势,许多人都在担心老人是否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