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论的研究如何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认识论研究者深思的一个重大问题。笔者认为,认识论繁荣的必由之路,就是迅速实现从普通认识论到文化认识论的转换,把人的认识当作认知文化进行研究,从文化学的视色审视所有古老的和新生的认识论问题,尽快构筑文化认识论的理论大厦。普通认识论是笔者使用的一个新概念,用以指称那种离开文化,从纯粹认知的角度研究认识(即把认识当作纯粹认知进行研究)的认识论。它一般探讨下列五个问题:认识的源泉问题,即物质世界与主观认识的关系问题;认识的可能问题,即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关系问题;认识…  相似文献   

2.
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偏重于本体论的研究,到偏重认识论的研究,再到本体论与认识论统一性的研究。目前,哲学不仅已从自然和历史中驱逐出去,而且已从思维的领域中被驱逐出去,剩下的只有一个纯粹的方法论领域。这个领域的核心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是对一切直接知识的反恩,即是对认识的认识,是探求认识发展道路的。因此,所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严格说来,应该是作为思维的思维与作为存在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的认识选择性问题,是认识论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主客体关系研究的深入,这个问题被提出来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包括从客体到主体和从主体到客体的双向运动。一方面,客体本身的结构和属性制约、决定着主体的活动并  相似文献   

4.
归纳问题是认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很难找到认识论中有哪一部分同这个问题的解决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历史上,关于知识的经验起源和论证问题,有不同的提法和解答。十七世纪,对归纳问题的态度可清楚地区分出两个对立观点,与之相应,哲学家划分为所谓归纳万能论者和反归纳主义者或演绎主义者。这种对立的认识论原因是对归纳方法本质作了形而上学的简单化的理解,因为两派都把归纳看作从经验中已知的局部事件的知识简单过渡到所有此类事件的普遍知识。归纳主义者断言,只有经验知识才是初始的真正知识,演绎主义者  相似文献   

5.
洛克开创性地提出了考察信念合理性问题的新思路,提出理性指导信念,提倡基础主义、证据主义和道义主义的认识论原则,并将其运用到有神论命题之上,在认识论的意义上对神学命题合理性问题进行理性规范。在他看来,神学命题不具备知识的确定性,它属于信念,而不属于知识。对此,他将神学命题分为三类,即合乎理性、超乎理性以及反乎理性,并分析了每一类命题的合理性意义。他的认识论思想,尤其是宗教认识论思想,对18世纪及以后的西方宗教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的哲学家们普遍断言哲学已经终结 ,但是哲学的终结意味着什么 ?海德格尔非常深刻地把它理解为哲学从一个位置到达另一个位置 (参见《海德格尔选集》 ,第 1 2 4 5页 )。关键是我们必须领悟哲学所处的这一位置之所在 :位置不是一个地点 ,而意味着一条道路 ;它显示的既是“终结”之路的如何 ,又是路之如何“起始”。1 .从知识的角度看哲学如何终结  从知识的角度看 ,哲学的终结起始于知识对主体的脱离。知识问题毫无疑问是西方哲学尤其是近代哲学的中心问题 ,对知识的可能性和客观性的信仰是近代认识论得以可能的前提 ,因此 ,认识论提…  相似文献   

7.
辩护的基础主义--由来、表现形式及其合理性论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础主义传统的转变 在近现代哲学发展中,基础问题是认识论的首要问题.施泰格缪勒认为,基础问题是西方现代哲学与近代哲学相联结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们都试图要为人类整个知识体系寻找一个最根本的、绝对的不容置疑的基础.作为一种人们倍加崇尚的认识论思潮,基础主义从近代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自20世纪20年代起,基础主义的研究主题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按照研究主题的差异性和历史性,基础主义的演变形式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种:  相似文献   

8.
《社会认识论导论》所作的探索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那就是突破原有的认识论,从另外一个角度拓展了原有的社会哲学或者社会研究领域。从两者的结合来看,我认为它在社会的认识这样一个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有启发性的观点,比如对社会认识主体、客体的理解。社会认识论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认识论本身的学理性探讨,而应延伸到社会的阶层、社会的信仰以及社会形态等其他层面。如果哲学不去关注社会层出不穷的问题,那么哲学本身也会被社会冷落、抛弃。  相似文献   

9.
我在第一本书中讲的,是德国哲学上从康德,经过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到马克思,在解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个认识论问题上的全部内容。我把德国哲学家们(从康德到费尔巴哈)在研究(一般的和必要的)认识对象时关于认识的主体的感性活动和理性活动所获得的结论,作为再现马克思的劳动认识论的基础,这种劳动认识论是深入研究认识论问题的出发点。我不象人们通常所作的那样,仅仅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那里去发现马克思的认识论的来源,而是在德国哲学(从康德到费尔巴哈)的整个领域中去发掘它的来源。我从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是:费希特对马克思的影响是十分重要和饶有趣味的。  相似文献   

10.
盖梯尔问题是当代认识论的焦点之一,它指出了传统的知识定义存在严重缺陷。众多学者发现,盖梯尔问题的本质是知识与运气不相容,即知识不能是凭借运气而为真的信念。本文进一步分析运气所带来的认识论难题,指出盖梯尔问题及其后续探究实际上可总结为一个以悖论形式呈现的"运气怀疑论"。运气怀疑论为理解各种知识理论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并明确了目前的知识理论需要在"分析论题""无运气论题""运气的遍在"三个命题所构成的悖论中给出合理的解悖方案。  相似文献   

11.
韩玉昌  赵娟 《心理科学》2003,26(5):903-904,902
1 引言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 ,他继承西方哲学中康德的传统 ,在消除英国经验主义和德国唯心主义思想水火不相容的对立之后 ,以建构主义的思想回答知识获得的最一般的、最基本的条件这一问题 ,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就是要解决人是怎样从低级水平的认识过渡到高级水平的认识的。心理学承担着解释这种“过渡”的任务 ,其手段就是对智慧的分析和刻画。从 2 0世纪 2 0年代开始 ,皮亚杰以结构主义为方法论 ,采用临床法对儿童心理进行了长达 5 0多年的研究 ,以验证和丰富其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的核心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儿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哲学中的知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论是中国现代哲学的一个十分主要的内容。中国现代哲学的知识理论首先当然是由西方哲学引进的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们才有可能逐渐地创建有自己特色的知识理论体系。知识理论体系的建构是中国哲学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最早企图建构一个认识论体系的是张东荪 ,这反映在他的《认识论》一书中。张东荪所建的认识论体系的特点是多元的 ,所以也可以称之为多元认识论。但是 ,《认识论》一书缺乏讨论认识论必须具有的技术性的手段或工具 ,所以论证不充分、不严密 ,思想前后也多有不一贯之处。总之 ,还不能成一家之言。但是 ,《认…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已经过去二十年了,这场讨论从表面上看是一场哲学争论,但是,一个认识论问题的争论何以能够产生如此重大的社会影响呢?进一步说,哲学认识论的问题和社会问题之间有何关联,这种关联是否具有普遍性,如果确有普遍性,那么它又是怎样的呢?在哲学史上,认识论的学说和历史的联系不但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且其联系还非常之紧密。从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关注人的社会的、历史的和道德的学说转向时开始,认识论的思想就包含着社会学的含义。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的著名命题把认识认与伦理学…  相似文献   

14.
“前谓词经验”理论是胡塞尔在其晚期著作《经验与判断》中所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之所以说它重要就在于 ,它既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存在论的问题。对于胡塞尔来说 ,现象学的认识论绝不同于传统的认识论 ,因为在他看来 ,传统的认识论还停留在谓词经验或知性经验之上 ,因此它并不能真正地回答谓词判断的明见性基础 ,而要赋予谓词判断以明见性基础 ,就必须从内在的体验之流即“前谓词经验”中去寻找其隐秘的起源。那么 ,什么是“前谓词经验” ?“前谓词经验”都具有哪些功能和特征 ?一、前谓词经验与判断在《经验与判断》一书中 ,…  相似文献   

15.
刘鹏 《学海》2012,(1):143-148
对实在概念的传统本体论界定和本质主义的认识论进路,导致了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之间的争论陷入了一个怪圈而无法获得解决.拉图尔在改造“实在”概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建构主义和实在论结合到一起,提出了建构主义实在论.本体论上,物或事实都是被建构的,同时,被建构的物或事实是实在的,而且物或事实的建构性正是其实在性的保证.认识论上,认识论的问题被本体论化,科学所指称的并不是外在的自然,而是从自然到知识的一条转译链.建构主义实在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实在论和社会建构论之间的争论,成为当前科学哲学的本体论研究中的一种代表性理论.  相似文献   

16.
阿尔文·普兰丁格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宗教哲学家。本文力图从分析哲学的方法、有神论认识图景、复合型认知结构和改革宗的认识论四个角度,扼要勾画普兰丁格的宗教认识论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把握其学说观点,并从一个侧面揭示当代基督教哲学认识论思想的潮起潮落。  相似文献   

17.
庄子“知”论析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较多地论及了知的问题。学界一般从西方认识论的角度检视庄子的知,认为其具有怀疑论、不可知论、直觉主义和反智的倾向。然而,这种反向格义的方法能否涵盖庄子知论的多层面意蕴,击中知论的哲学精要?是否难免偏离、遮敝、甚至扭曲庄子的本意?在本文看来,庄子尽管触及到了认识论的深层问题,但其本意或恐不在探讨认识问题,更  相似文献   

18.
从元认识论的视角看,认识论既是反思认识的理论框架,又是启发认识行为的研究纲领。传统认识论(从古希腊哲学到黑格尔哲学以及某些受传统哲学影响的现代哲学)在本质上是思辨的,它的最大失误在于没有以社会为基点来解释认识问题,其实质是没有看到人的社会本体性及其认识的社会性。“反思辨”是现代认识论的逻辑起点。由于“反思辨”的角度和方式不同,现代认识论又大体可分为四条思路,即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的、科学主义的和实用主义的。这几种思路有一个重要的立足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关心社会、研究社会、参与社会、改造社会,因而本身就是“社会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和概括人类认识的起源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有它自己的历史的,在这个历史的进程中,科学认识论的范畴固定下来了,关于认识过程的本质和规律的客观真正知识积聚起来了。说到这一方面,我们考察一下过去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的观点,是很有教益的,他以明晰的形式表述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几个基本原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科学研究在合作规模、复杂性和频率等方面均迅速增长,合作成为推动科学创新的重要因素。与传统的个体知识形成、知识获取的单独模式和静态科学发展观相比,科学合作的社会结构中最显著的特征是认知劳动的分工,科学家之间的社会交互影响着其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集体知识的形成。从认知劳动分工这一新视角出发,结合经验分析与计算机模拟、演化计算等实证方法,从关注个体知识转向考察科学合作的动态社会结构,有助于理解科学合作中的认识论特征,如科学家为什么会合作,合作中认知分异领域分歧和共识的形成与担保,集体理性与集体知识、荣誉分配、贡献识别与担责等概念和规范性问题,从而整合科学合作中的社会结构与认识论维度,促进对科学合作复杂性的哲学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