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社会支持系统量表、自尊量表、自我控制量表、攻击量表对重庆市某中学559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再次验证自尊与攻击的关系,并探讨自我控制在社会支持、自尊和攻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自尊和自我控制在青少年社会支持和攻击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社会支持、自尊和自我控制与攻击之间呈显著负相关;(2)自我控制在社会支持与攻击、自尊与攻击关系间均起着完全中介作用;(3)自尊与自我控制在社会支持与攻击关系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因此,社会支持、自尊、自我控制是青少年攻击的重要影响因素,社会支持除了能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攻击外,还可以通过自尊、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攻击水平。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考察了目标内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基本心理需要、自尊在其中的作用。采用欲望指数量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自尊量表、正负情绪量表、生活满意度问卷对53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目标内部性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2)基本心理需要在目标内部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基本需要的中介作用受到自尊的调节。因此,目标内部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量表、自尊量表、感知积极反馈量表和孤独感量表对武汉市八所普通中学1588名11~19岁的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关系,以及感知积极反馈在二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和自尊对这一中介作用的调节。结果显示:(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社交网站使用时间后,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孤独感;(2)感知积极反馈在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和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经由感知积极反馈影响孤独感的中介作用受到自尊的调节。具体而言,感知积极反馈的中介效应只出现在高自尊者中,在低自尊者中并不存在上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自尊与攻击的关系: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705名初、高中生为被试,采用量表法和同伴提名法收集数据,探讨了自尊与攻击的关系以及对二者关系可能有影响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结果表明:(1)自尊与攻击的相关系数为-0.21,这说明低自尊与高攻击有关;(2)回归方程纳入自控后,自尊对攻击的预测在统计意义上不明显,表明自尊通过自控对攻击产生影响,自控在自尊与攻击的关系中起着中介的作用;(3)社会地位对自尊与攻击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它调节着两者关系的强度;(4)社会影响对自控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特质愤怒、道德推脱及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选取450名大学生,采用特质愤怒量表、道德推脱问卷和网络攻击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特质愤怒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间接地通过道德推脱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产生作用,道德推脱起部分中介作用;(2)道德推脱在特质愤怒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在高道德推脱水平下,特质愤怒能显著的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而在低道德推脱水平下,特质愤怒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李文辉  姜枫 《心理科学》2023,(2):347-354
为探究小学生学习压力和自尊在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本研究收集小学生学习压力问卷、自尊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学业成绩的数据。结果发现:(1)小学生学业成绩能够正向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2)学习压力和自尊在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3)链式中介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群体呈现部分中介作用,存在三条中介路径:学习压力的单独中介路径、自尊的单独中介路径和学习压力与自尊的链式中介路径;男生群体呈现完全中介作用,只有两条中介路径:自尊的单独中介路径和学习压力与自尊的链式中介路径。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汶川地震8.5年后青少年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创伤后成长(PTG)之间的关系,利用社会支持问卷、自我效能感问卷、自尊量表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地震灾区的1185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创伤暴露程度对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均不具有显著影响,但对PTG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在控制创伤暴露后,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直接促进PTG,也可以分别通过自我效能感和自尊促进PTG,还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经自尊的多重中介作用来促进PTG,表明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社会支持与PTG的关系中发挥着显著的中介效应。这些结果说明社会支持对PTG影响的一个重要机制是通过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增加其自尊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希望特质量表、网络利他行为量表、自尊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2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 考察中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对其希望的影响, 以及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相关分析显示, 中学生网络利他行为、自我效能感、自尊和希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 自我效能感在中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对希望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自尊在中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对希望的影响中不起中介作用, 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中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对希望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2个研究探索了自恋与暴力犯攻击行为的关系及机制。研究1通过问卷法(N = 498)发现, 自恋与攻击存在正相关, 特质愤怒在自恋与预谋性和冲动性攻击间的中介作用成立, 心理特权的中介作用只对预谋性攻击成立。研究2对90名暴力犯进行了行为学实验, 结果表明威胁感和负性情绪在自恋与攻击间起中介作用, 挑衅调节了上述中介作用。显性自恋者只在挑衅条件下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 隐性自恋者则在挑衅和无挑衅条件下均有较强的攻击性。研究厘清了不同亚型下自恋与攻击的关系, 突出了隐性自恋的“黑暗性”, 并为罪犯矫治管理及犯罪预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歧视知觉对留守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662名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歧视知觉、抑郁、愤怒、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两两显著正相关。(2)歧视知觉不能直接影响留守青少年攻击行为,但存在四条显著的间接路径:愤怒的简单中介作用;道德推脱的简单中介作用;抑郁和道德推脱的链式中介作用;愤怒和道德推脱的链式中介作用。因此,抑郁、愤怒和道德推脱在歧视知觉与留守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起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756名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未来时间洞察力、领悟社会支持、自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社会支持和自尊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具体为三条中介路径:一是社会支持的单独中介作用; 二是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 三是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拓展了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暴力暴露、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负性自动思维及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选取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两所高校共600名大一至大四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暴力暴露问卷、网络攻击行为量表、自动思维问卷及自我控制问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暴力暴露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间接地通过负性自动思维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产生作用;(2)自我控制在暴力暴露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在低自我控制水平下,暴力暴露能显著的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而在高自我控制水平下,暴力暴露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研究引入攻击行为的规范信念和移情两个概念,使用攻击性发展稳定的大学生为被试,探讨暴力媒体对攻击行为的作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Anderson等人编写的暴力媒体接触程度问卷、攻击行为规范信念量表(NOBAG)、攻击问卷(AQ)和人际活动指标问卷(IRI)对来自北京、福州和成都三地的680名被试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暴力媒体接触程度、攻击行为规范信念、攻击行为和移情能力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暴力媒体接触程度、移情、规范信念和攻击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的攻击性差异显著,男性更经常使用暴力媒体,具有更高的攻击行为规范信念,且倾向于出现攻击行为;(2)暴力媒体对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显著,且不同媒体形式间存在差异,暴力视频游戏的作用显著强于暴力电视和暴力电影/视频;(3)规范信念可以有效预测攻击行为,在暴力媒体接触程度和攻击行为间、移情和攻击行为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嫉妒的影响,以及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机制,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问卷和大学生嫉妒问卷调查了438名在校大学生。结果发现:(1)父母拒绝可显著正向预测嫉妒,并间接通过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正向预测嫉妒。(2)父母情感温暖间接通过生活满意度的单独中介作用、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负向预测嫉妒。(3)父母过度保护可显著正向预测嫉妒(直接、总间接),但自尊、生活满意度的单独、链式中介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青少年对身体的满意度和自杀意念的关系,探讨自尊是否在青少年身体不满意和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以及这个过程是否受到友谊质量的调节作用。采用身体不满意量表、自杀意念量表、自尊量表和友谊质量量表对来自湖北、安徽、河南、吉林四省六所高中的802名高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身体不满意对自杀意念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自尊在身体不满意和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友谊质量在身体不满意通过自尊影响自杀意念的中介模型后半段起调节作用,即在友谊质量较低的青少年中,自尊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更大。因此,青少年身体不满意和自杀意念之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青少年攻击行为量表、青少年攻击信念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和儿童感知父母冲突量表对506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父母冲突对青少年攻击信念和攻击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青少年攻击信念在父母冲突与攻击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3)青少年攻击信念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受到亲子关系的调节,即父母冲突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了自尊在青少年抑郁和攻击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研究选取了256名年龄在12到16岁的初中生,采用青少年自尊评定问卷测量自尊,儿童抑郁量表测量抑郁,AQ攻击量表测量攻击。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自尊在性别维度上并无差异。自尊和抑郁、自尊和攻击之间存在负相关,抑郁和攻击之间存在相对较小的正相关。结论自尊在青少年抑郁和攻击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问卷、社交网站积极反馈问卷、牛津幸福感问卷和整体自尊量表对180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社交网络使用中的积极自我呈现与幸福感的关系,以及线上积极反馈在二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和自尊对这一中介模型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线上积极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自尊与幸福感两两均呈显著正相关;(2)线上积极自我呈现不仅能直接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幸福感,还能通过线上积极反馈的中介作用对幸福感产生作用;(3)自尊不仅能调节线上积极自我呈现对幸福感的直接效应,还能调节线上积极自我呈现经由线上积极反馈预测幸福感的中介作用的前半路径。研究揭示了青少年线上积极自我呈现与幸福感关系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引导青少年通过社交网络使用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感恩对生活满意度的独特预测作用,在应对方式、自尊、情绪、一般自我效能感中探讨哪些中介变量可能是感恩能够独特预测生活满意度的原因。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量表(PANA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大五人格简版问卷(NE0-FFI)测量338名大学生。结果:(1)控制性别、人格后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消极情绪的回归效应不显著;自尊和积极情绪的回归效应显著。(2)控制性别、人格后自尊的中介效应显著,积极情绪的中介效应不显著,自尊和情绪的对比中介效应显著。结论:(1)应对方式、消极情绪、一般自我效能感等中介变量在感恩与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可能受人格的影响。(2)自尊可能是感恩能够独特预测生活满意度的原因,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父母忽视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父母忽视量表、自尊量表、希望量表和自杀意念量表,对全国七个省份八所中学共845名初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父母忽视、自尊、希望和自杀意念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且父母忽视对自杀意念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自尊和希望在父母忽视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父母忽视通过三条路径影响自杀意念:一是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希望的单独中介作用;三是自尊-希望的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父母忽视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对预防以及减少青少年自杀行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