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外道教研究出现一个新的趋向,此即关注中国历史上地域道教的研究,注重把握道教与区域社会的互动。对此,有学者称为道教研究的"本土转向"。关于地域道教的研究,迄今为止,国内外道教研究界都已经取得一些成就。国外方面已出版的成果有美国学者韩书瑞的《北京:庙宇与城市生活(1400——1900)》(2000),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法国高等研究院高万桑的《1800——1949年间北京的道士:城市道士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正日本学者对中国道教的研究起步较早、成绩卓著,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汉学界对道教的重视和研究达到高潮,涌现出一批杰出学者,出版了大批学术专著,提出不少创新性见解,极大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小林正美教授就是其中令人瞩目的一位学者。小林教授出生于1943年,1980年开始从事道教研究,1989年提交博士论文《东晋、南朝时期葛氏道和天师道的研究》并通过答辩、获得学位,其后以《六朝道  相似文献   

3.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在东汉时期逐步形成,在汉末黄巾起义失败后经过一系列改造,终于在南北朝时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道教组织。尔后,中国文化史上出现了儒、释、道三教鼎立的局面。道教和作为世界三大宗教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使得国内外学者对道教的宗教特征颇有争议。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观点出发,对道教作些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浙江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台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天台山暨浙江区域道教国际学术研讨会”5月21日-23日在浙江省天台县举行。80余位中国内地学者和十多位香港、台湾学者,与来自日本、韩国、美国、法国、比利时、斯洛文尼亚、澳大利亚7个国家的20多位海外学者一起参加了这次中国近年来规模少见的道教研究国际盛会,并围绕浙江区域道教历史、浙江道教与文化、中国道教修炼与经典研究以及其他一些专题发表92篇论文,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在21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天台县委书记、天台山文化…  相似文献   

5.
再论道教成仙信仰的形成——兼与韩国学者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韩国学者提出的道教核心思想“神仙思想”系从“韩国传到中国”的论据,展开了道教成仙信仰形成的再讨论。首先论证了韩国“太白山”不是“三神山”,燕齐方士仅是中国古代神仙思想中的一支代表。其次用大量篇幅阐述了道教成仙信仰的形成,虽与古代中国神仙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它还曾受到古代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发达的宗教观念及人们孜孜不倦追求的养生实践等之深刻影响,这几方面的因素,缺一都不足以导致道教成仙信仰的建立。由此可知,韩国学者所说的神仙思想“首先传到同韩族疆域相近的大陆山东省、河北省,接着传到全中国”,是站不住脚的。结论是,道教乃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相似文献   

6.
王冰是唐代的著名医学家,对中医运气学说的发展贡献尤巨。本文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详细稽考了相关史料,认为王冰不但有深厚的道教思想文化素养,而且他本人很有可能就是一位道士,是道教界的一位中医大师。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位法国学者、世界著名汉学家、道教研究权威人物,施舟人缘何成为"与黄卷青灯相伴"的受箓道士?这段当代西方汉学史上的轶事,得从施舟人与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道教的渊源谈起。  相似文献   

8.
作为本土宗教文化的道教音乐是学界涉足不多的冷门。自20世纪50年代末,部分学者零星地做了一些道教音乐的收集整理后,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更多学者参与道教音乐的田野考察、资料收集、学术理论研究,以及将道教音乐引入剧院舞台作艺术性表演展示,这一学术冷门逐步形成研究热点。文章以过往道教音乐的学术研究及艺术实践之综述和分析为主要内容,对当代道教音乐做了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正>国外研究道教的学者,多为汉学家,有人主攻道教研究,有人主攻其它学科。在与中国道教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时,他们都是道教学者。新冠疫情对中外道教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造成严重的障碍,如同严冬袭来。但是,不少外国道教学者一如既往,利用各种现代通讯方式保持着与中国学者的交往,继续支持学术交流且成果不断。笔者深切体会到中外道教学术交流不可阻挡。  相似文献   

10.
诠释学作为一门文本解读的哲学技术,已在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学等诸多领域有了用武之地,但在道教研究领域的运用却颇显滞后。本文尝试检讨以下三个问题:其一,厘清诠释学方法介入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三个路径;其二,讨论诠释学介入道教典籍的研究较之其对儒家、佛教经籍的研究明显滞后的原因;其三,简要介绍三位西方学者的诠释学研究。呈现此三方面内容,旨在彰显道教研究与诠释学方法的内在相关性,从而为更多的此类研究成果的面世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1.
一最近,在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中,研究道教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笔者作为这个问题的研究者之一,感到由衷的喜悦。这种倾向的出现说明学术界认识到研究道教的重要性,之所以出现这种倾向首先应归功于日本的中国问题专家们的开拓,同时还应高度评价法国学者们的潜心研究。其次也许可以说是由于人们对道教本身的信仰越来越广泛。这种局面促使研究者们注意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各地的道教仪式及其各种要素,并导致了道教研究者人数的增加。我认为这样评价并不过份,因为奔赴上述地区的研究者们  相似文献   

12.
陈霞 《宗教学研究》2005,37(2):44-48
在宗教与生态问题的讨论中,道教相对来说是一位晚到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道教与生态学的关系一直吸引着西方生态学界、宗教学界、哲学界的关注.国外的道教与生态讨论主要在生态哲学家、科学家、基督教神学家和道教学者之间进行.有的学者认为道教能为深生态学提供观念性资源,能修正、调整和丰富深生态学理论;也有学者提醒深生态学在借鉴道教时,应把它与整体的中国文化结合,并应从对道家思想的吸收深入到对道教思想的挖掘;也有学者出于对文化移植作用的思考、对东方文化影响的担忧、对中国环境现状的不乐观等因素而对道教的可能贡献持谨慎态度.本文试图从后殖民主义语境中,对上述西方学者对道教生态思想的观点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3.
葛洪是东晋时期一位卓有建树的道教神学理论家,所著《抱朴子》一书,由《内篇》二十卷和《外篇》五十卷组成,是晋以前道教理论和方术集大成的一部恢弘巨制。学者们对于葛洪道教思想的研究多着重于《内篇》。依葛洪自叙:"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梳理了荷兰道教研究的传统。荷兰的道教研究与其殖民扩张、海上贸易的发展紧密相连,导致荷兰的道教研究跟福建和台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另外,荷兰莱顿大学乃是荷兰道教研究的摇篮,随着荷兰中国历史的讲座教授的设立、汉学院的成立和《通报》的兴办,荷兰汉学和道教研究的学术地位逐步得以确立,并成为欧洲汉学研究的重镇。正是这些硬件条件以及荷兰汉学的学术传统,使得荷兰道教研究的名家辈出。本文最后指出荷兰道教研究的老中青三代学者各有千秋,老一辈的学者以施舟人为代表,中年学者有田海,青年学者则有葛思康等人,学术薪火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5.
《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一书,是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张泽洪教授的新成果,由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张泽洪是当今国内外勤于学术创作的学者,他对道教斋醮科仪、道教史之道派关系、道教与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等领域的研究,以考证精审、思想锐利为学界所注意。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的研究,就是张泽洪学术创新的一个有益探索。该书所研究的主题是道教唱道情,道情从宋元时期开始流行于中国社会,作为一种宣扬道家思想的说唱形式,  相似文献   

16.
《御制金箓大斋章表》是未被编入道藏的明代内府道教文献。史书从宏观上勾勒了明世宗笃信道教并在内廷频兴斋醮的历史图景,《御制金箓大斋章表》则从细微处展现了明世宗设斋奉道的诸多面相,诸如明世宗的箓位和法职、浓厚的“玉皇”信仰、学道师承和所属法派、修斋祈嗣和孝亲荐亡等。这些信息不仅可补史乘之缺漏,而且还可以丰富和加深对明世宗崇道的认知。整理和研究包括《御制金箓大斋章表》在内的藏外明代内府道教文献,既裨益于道教资料的整理和汇编,又可推进明代宫廷道教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回顾道教史研究的历程,中国现代学术意义上的道教史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先有傅勤家的两部在中国道教史方面的著作,《道教史概论》(商务印书馆,1933年)与《中国道教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这两部著作主要吸收了小柳司气太、妻木直良、常盘大定等日本学者的道教史研究成果。许地山著有《道教史》(上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但可惜的是上编没有真正涉及到宗教的道教,还只是"道教前史"。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教》杂志是中国道教界破天荒创办的公开刊物,因而颇受国外学术界的关注,特别是汉学家及研究道教的学者尤为关注。如澳大利亚籍华裔著名学者、道教学家柳存仁教授,加拿大籍华裔著名学者冉云华教授,法国著名汉学家、道教学家施博尔教授,美国著名汉学家、道教学家沙梭教授,日本著名道教学家福永光司教授、洼德忠教授、蜂屋邦夫教授、三浦国雄教授等都阅读这份杂志,留意道教动态及学术信息,有的并热情撰稿或对刊物内容提出评议。如澳大利亚的柳存仁教授曾给《中国道教》前任主编李养正来过五封信:1990年11月29日来信说:“近年道教研究学术性之推展更广,尤  相似文献   

19.
胡锐 《中国道教》2010,(1):15-18
一、道教宫观的内涵和外延道教的宫观是道教神圣宗教理念的屋化空间,集中反映了道教的神学思维和理念;它随着道教的发展而日臻完善。可以这样说,宫观是道教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也是道教文化的最重要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20.
二、道教是否具有传统的义理之学?本世纪初,在一次道教学国际研讨会上,有一位知名的西方学者,发表了他对中国道教的看法,认为:道教的根本信仰是“道”,由于对“道”的诠释纷繁,作为另念,其适应性很强,因此它是一种没有固定不变的教义的宗教,也可以说是没有“神学”的宗教。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