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苑珠林》所征引的外典文献中,与佛教关系并不密切的《搜神记》占很大比例,共有一百二十九条,其中半数以上集中在巫史思想和阴阳五行观念方面。本文认为,以宣佛为主旨的《法苑珠林》广征《搜神记》,集中体现了撰者释道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巫史思想与阴阳五行观念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释道世以史弘法的观念和自身通过佛教思想融摄传统志怪思想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佛经目录是研究佛教文献的重要依据,但是不同目录之间的记载并不相同。现存最早的完整经录是梁僧祐的《出三藏记集》,但隋唐经录的记载与之相比,却出现了经名、卷数乃至译者姓名等关键信息的不同。以三国时期著名译者支谦的作品为例,来说明这种差异的形成原因。研究发现,隋唐经录采用了部分目前已经失传的材料,且根据编辑团队自身设定的体例,更动了文献的著录信息。这就意味着,我们藉助经录研究佛教文献时,不仅要参照时代更早的经录,也要了解经录本身特定的体例,这样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从整体上看,佛教文献中有小乘经论和大乘经论之别,大乘经论中又有因乘显宗文献和果乘密宗文献之分。密宗文献,又称密续或续部文献,在佛教文献尤其在藏传佛教文献中受到格外重视和专门研究,并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献学和宗教学价值。本文以藏传佛教高僧布顿·仁钦珠及其《续部总论》为实例,对藏传佛教密续学的建构、内涵及特质作了考述。  相似文献   

4.
《考工记》作为我国春秋时期记录古代传统技术的开端文献,集中体现了齐国的工艺美学思想,其记录内容丰富而繁杂,为现代工艺美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自德国出现的未来引领西方现代设计的包豪斯精神,其设计理念和设计教育精神直至今日仍然是设计领域研究的主题。本文一方面研究《考工记》的工艺美学思想,挖掘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设计思想和原则,另一方面与对世界现代设计影响深远的包豪斯精神相比较,研究现代设计的起源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佛足迹崇拜是早期佛教对佛陀崇拜的一种重要形态,反映了那个时代佛教徒与佛陀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早期佛教的佛陀观与实践方式。而佛足迹石崇拜又是一种独具个性的崇拜类型,不但在佛教崇拜中具有支撑与引领的作用,而且在早期的佛教信仰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学术界过去对佛足迹崇拜的研究非常薄弱,尤其是对印度佛足迹石崇拜的渊源与特色等问题不甚明晰。通过分析《大唐西域记》中关于佛足迹石的记载,对印度佛足迹石的尺寸、图纹、崇拜方式及神通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对佛足迹崇拜从印度向周边国家尤其是向中国的传播进行了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对南宋杨慈湖的重要哲学文献《绝四记》进行重新解读,试图打开领会慈湖思想的新境界。本文认为,杨慈湖的哲学,存在着一个“一”一“心”一“觉”的动态结构,而《绝四记》这篇文献,则代表了这一动态结构的基本完成。慈湖关于“绝四”的讨论,实际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以“心”与“一”的纯然相契而实现“觉”的途径,是为通达于圣人之境的...  相似文献   

7.
王尧 《法音》2000,(12):20-24
一  1989年秋冬两季,余应日本京都佛教大学之聘,在该校佛教文学系客座讲学。期间又应大谷大学之邀作一次学术演讲,介绍“中国藏学研究发展之概况”(演讲稿收在拙著《西藏文史考信集》)。承大谷大学佛学研究所负责人川崎先生厚意,赠我《大唐西域记》藏文译本之复印本。此册共151页,十分精美,清晰整洁,完整可读。  关于《大唐西域记》一书的重要意义,其在历史学、地理学、宗教学、社会学、语言学和中西交通史诸学科上的重要价值早有定论,毋庸多说。其有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诸多译本也早为学术界所熟知。而且以季羡林(希逋…  相似文献   

8.
《周氏冥通记》是了解六朝时期茅山道教实态的基本资料,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2010年1月齐鲁书社出版的日本麦谷邦夫、吉川忠夫编,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对《周氏冥通记》作出了精确细致的点校与注解,是目前《周氏冥通记》最好的注本。然因该书颇具六朝口语的特色,有些注释尚可再商榷。此选取数例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索南 《宗教学研究》2023,(1):153-162
《入菩萨行论》(《菩提行经》)是一部重要的大乘佛教论典,这部论典的藏文译本和汉文译本对我国佛教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敦煌遗书中存有部分《入菩萨行论》藏文写本,这些新材料的发现对研究这部论典的形成史以及汉藏佛经文献的比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并对解决相关的学术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与藏文传世本《入菩萨行论》、宋代汉文译本《菩提行经》的比较,指出了敦煌藏文写本《入菩萨行论》的版本特征及价值,并就同一部经典产生藏汉三种不同译本的情况进行了探究。依据藏传佛教相关文献,提出《入菩萨行论》梵文原典有三种不同的主要版本,分别流传于古印度的不同区域,藏汉三种不同译本是此三种不同版本的相应译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密宗作为佛教一大支系,研究者及专著颇多,但观其重心,主要集中在藏密、唐密、东密(亦有称为日密者)、台湾等大支派,而有关一些在各大支派影响下形成的小派密教,研究则近于空白。张锡禄同志的《大理白族佛教密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年4 月第一版)的出版,则弥补了这一缺憾,并  相似文献   

11.
佛教密宗于南诏中晚期传入云南,并在大理国时代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元代开始,密宗的影响逐渐缩小,明清两代政府的限制与排斥使其走上衰落道路.佛教密宗兴衰变化和当时的政治形式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地域社会的文化结构紧密相连.佛教输入南诏可以放进其积极学习汉文化的整体架构内讨论.明清两代,儒家思想逐渐在大理社会占据了主导地位,与其相抵触的密宗信仰注定要转入民间.  相似文献   

12.
支僧载为晋世大月氏沙门,曾于法显之前西游佛国巡礼,其所撰《外国事》是中古屈指可数的佛教行记之一。支僧载《外国事》早佚,历代史志未见著录,佛教经录亦未提及,今存佚文数则,有清人陈运溶、今人岑仲勉两种辑本,以岑氏辑佚为佳。检读其佚文,可见《外国事》不仅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兼具,而且可与同时代以及之后的佛教行记和西域文献相互参证,呈现出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超 《法音》2021,(4):25-30
一、问题的提出:作为佛教传统解经学著作的《大乘起信论讲记》《大乘起信论》之于中国佛教的意义,及其在现代佛教诸议题中的重要地位无需赘言。历代围绕《起信论》的注释层出不穷。及至近代,现代学术研究重塑了佛教研究的问题意识与方法,对《大乘起信论》的研究也逐渐突破了传统佛教的注疏形式,转为对《大乘起信论》之性质、真伪、作者等诸多议题进行专题研究。但印顺法师完成于这一时期(1950)的《大乘起信论讲记》,在一众《大乘起信论》研究著作中显得"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6,(4)
《藏外佛教文献》第一辑出版《藏外佛教文献》主要发表经过整理的、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的佛教文献以及佛教文献学方面的研究论文。《藏外佛教文献》为连续出版物,由藏外佛教文献编委会编辑,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编委会自办发行。初步计划每年出版两辑,半年一辑。但随着...  相似文献   

15.
日本杏雨书屋所藏《敦煌秘笈》羽二七一号文献《不知题佛经义记》是研究中国南朝佛教义学的重要文献,目前尚未引起学界较大关注。本文对该文献整体做一基础性概述,通过对文献中提及寺僧的考证,认为其与南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关系密切,可能是萧子良所撰二十卷《义记》(或《杂义记》)的残篇。推断《义记》创作缘起是483年由萧子良主持举行的某次义集讨论整理记录。此《义记》写本非南齐写本,而是齐后梁陈时的再抄本。最后对该文献的今后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约伯记》在《圣经·旧约》中拥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对它进行研究,并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理解。然而,鲜有学者从隐喻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约伯记》中最常出现的身体器官与天气隐喻出现的场景与含义,可以看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约伯记》作者的态度与看法。从隐喻的角度对《约伯记》中身体器官词语与天气词语的分析,拓宽了对《约伯记》的理解视角。  相似文献   

17.
艾茶 《佛教文化》1995,(5):44-45
《吃茶养生记》一书作者为荣西禅师。他的一生中最伟大的功绩之一是将中国的禅宗佛教——临济宗和将中国的饮茶风俗传入了日本。 荣西禅师1141年生于古时日本备中国的吉备津。终年75岁。始曾专研天台密教,创立叶上流派,人称对上上人。初次渡海入宋时年仅28岁,参拜了天台山后。  相似文献   

18.
由《藏外佛教文献》编委会编辑、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藏外佛教文献》第一辑出版以来,受到各界好评。最近本刊主编何云先生就此访问了《藏外佛教文献》主编方广博士,下面是这次访谈的记录。何云(以下简称“何”):《藏外佛教文献》第一辑出版之后,在各方面引起良好的反响。我最近看到著名学者方立天教授的评论文章,称赞这本书的出版是“佛教文献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另列、据我了解,这本书已经在日本的有关一学者中引起轰动。国内的不少僧尼、居士也纷纷来信要求订阅。在此对该书的成功,向你们这个默默耕耘的研究集体表示…  相似文献   

19.
未为历代汉文大藏经收录的佛教斋供仪式文献中,发现了一大批明洪武年间已经出现的与《西游记》有密切关系的新资料,包括唐王入冥与回阳还受生钱、唐僧取经的时间和原因、取经诸人与取经历程、雷音寺取经与《大藏总经目录》等内容。将这些资料与诸本《西游记》内容作比较,可知《西游记》的成书明显受佛教斋供仪式文献的影响。世德堂本对佛教斋供仪式内容的增加,又影响了此后成书的诸本《西游记》。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02,(12):44-44
《法音》为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是集佛教教务、佛学研究、佛教艺术和知识、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佛教刊物,以“发扬佛教优良传统,提倡人间佛教,启迪智慧,净化人心”为宗旨,广泛介绍国内外佛学研究和佛教事业的最新发展,交流四众弟子修学佛法的经验体会,弘扬佛法,展现灿烂的佛教文化。《法音》杂志主要栏目有:特载、法音论坛、专题访谈、修证指要、佛门人物、四众同修、佛教文史、胜迹巡礼、佛教艺术、政策法规、藏传佛教、南传佛教、海外佛教、黄金纽带、书林漫步、佛教文摘、禅林清韵、佛教新闻等。《法音》杂志是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