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雍幼青  刘芳 《美与时代》2007,(11):114-116
自古以来,陶瓷器皿一直扮演着生活用具的角色.现代器皿陶艺除了仍维持其传统功能外,更加扩展了它自身的艺术价值,成为纯粹的艺术创作活动,并发展成为具有广阔前景和艺术活力的一门独立的艺术形态.一件好的现代陶艺作品必须符合当代文化精神,不但要具有单纯、明快、锐利、创意的表现特征,更强调将思想、观念融入作品中.陶艺家们的开拓创新使器皿陶艺具有辉煌灿烂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论民间美术和现代陶艺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陶艺家对自身的陶瓷艺术产生了怀疑和否定,另一部分陶艺家则通过探寻民间美术与现代陶艺的涵化整合,实现中国陶艺的本土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现代陶艺置身于现代艺术之中,在创作形式与思维观念上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现代陶艺注重从文字、图形、色彩三大视觉元素的组合变化,结合艺术家创作的内心情感思想,表现出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感染力,从而达到观者在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地区内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往往会形成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并表现在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活动中。基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资源、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形成了不同的艺术追求和艺术表现形式。研究不同地区陶艺家的创作思维、创作形式,对陶艺工作者们来说同等重要。在陶艺创作过程中,如果具有了独特的创作思维方式以及独特个性气息的传达技巧,属于作品本身意义上的地域特质就能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相似文献   

5.
曾晶 《美与时代》2014,(9):112-112
以80年代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为背景,跟随现代陶艺发展近20多年的足迹,浅谈现代陶艺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陶艺发展对当代生活中的影响,以及现代陶艺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联系。以中国现代陶艺的初步发展为起点,然后浅谈现代陶艺进入人们的生在,从陶艺介入环境、进入家庭,再到现代陶艺对人们审美上面的影响,层层推进。  相似文献   

6.
现代美术教育对陶艺教学非常重视,尤其重视开展幼儿陶艺制作活动。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陶艺制作技能。本文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对陶艺的成型方法、装饰方法以及创作方式等做了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秩序之美存在于自然之中,也体现在人对事物认知规律之中。在现代陶艺作品的创作中,立体空间形态及表面装饰可以融入不同的创作方式,遵循美学原理,以形成秩序之美。从形态学和创新思维的角度对现代陶艺中秩序之美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马克·路佛德作为美国当代陶艺家,他试图以微观体系来体现一个宏观世界,重新阐释了陶瓷这种创作媒介。他的作品大体分为三个系列:轮盘系列、锥体系列和受体系列。轮盘系列呈圆盘状,中心常出现一个圆孔,从中心延伸出来刚柔并济的抽象线条,表面刻有许多沟壑凹槽,有较强的韵律感。锥体系列和受体系列联系性更强,这两个系列都是生物学范畴,以扩充作品的微观世界。马克·路佛德陶艺作品的艺术语言有很强的代表性,整体造型以及肌理有独特的识别性。在当代陶艺的发展中,思想和观念显得尤为重要,马克·路佛德作品中的造型特征是形态自由度较高与浓重的抽象意味的集合,东西方文化对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现代陶艺应以现代人的情感及心理需求走入现代社会,形成一种具有无限潜在生命活力的文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对现代陶艺欣赏的探讨就具有了现实的意义。本文就现代陶艺的语言特征,现代陶艺欣赏与其他现代艺术样式欣赏的关系;现代陶艺欣赏对欣赏主体的要求以及现代陶艺欣赏审美心理过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陶艺,作为一种文化语言符号,以其本身的特定审美属性融入环境,扮演适宜的角色,陶艺人性化的融入城市空间环境当中,利于反映现代都市的视觉需求,利于引导人们用身心去欣赏,体味生存空间.这并不意味着陶艺在现代艺术中的消逝,而是陶艺存在于公共空间环境中,以其自身材质的优越性及所呈现的审美意味与环境融合、互动,并给公共环境增添了新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11.
邓凯 《美与时代》2013,(11):77-78
在紫砂之都宜兴丁蜀古镇的青山田园环绕间,王亚平的工作室坐落于一湾小桥流水的静僻之处,这里明朗朴素,路径通坦,自然雅致,风格独具,别有韵味。周边栉比鳞差的陶瓷堆垛和比肩接踵的紫砂工坊,无不透露出浓烈的陶瓷艺术氛围,烘托出一幅纯朴、恬静、惬意的世外桃源景象。〈br〉 王亚平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艺术的导化者在传承发扬紫砂陶艺的事业中不断开拓,自度度人,自觉觉他。他以对传统紫砂制作的虔诚态度和现代陶艺创作的开拓精神,担当着以发展紫砂陶艺事业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带着传统走出传统,立足创新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2.
儒释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者对艺术各有不同追求。陶瓷艺术是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展现。儒释道文化在陶瓷上的展现古已有之,如唐三彩、汝窑、钧窑、青花等均以陶瓷为载体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作为陶瓷艺术发展的重要形式,现代柴烧陶艺作品同时蕴含了儒释道的中心思想,相比其他陶瓷作品更有包容性和丰富性。柴烧取材于泥土,直接放在柴火中达到"凤凰涅槃"的效果,展现了佛教的"轮回"思想。作品古朴自然、落落大方,以手工成型为主,造型效仿古法、崇尚传统,遵循了儒家之"礼";作品釉面以天然落灰釉为主,木柴落灰在器型面上熔融成大自然恩赐的釉色,体现了道家的"无为"境界。以世界瓷都中国德化柴烧陶艺协会的作品为论证实例,从历史、宗教的角度论述儒释道文化在柴烧陶艺中的具体呈现,为柴烧陶艺作品的品鉴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从整体性上理解当今的醴陵釉下五彩作品,无论是艺术瓷还是日用瓷造型,无论是传统样式的变体型还是全样式的创造型,它造型基本上具有形体饱满、线形简洁、转折流畅、对比强烈、材质丰富的特征。时至今日,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相比已是面目全非,相去很远。现代陶艺拓宽了艺术创造领域,也使艺术流派和造型手段丰富多彩,同时使艺术形式大大丰富起来。而对现代陶艺醴陵釉下五彩作品也产生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美术教学中,陶艺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陶艺学习,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操作技能,同时还能具备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启发能力与想象能力。可以说,陶艺教学对于陶艺专业的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陶艺教学具有较强的参与性与互动性,造型是陶艺的重要艺术语言与内在情感的载体,可以体现陶艺艺术家的个人能力与艺术观念。  相似文献   

15.
张荟芳 《美与时代》2014,(10):35-35
现代陶艺作为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其设计运用越来越多,成为城市景观设计中研究和关注的一个重点。随着现代陶艺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运用实现的越来越突出,进行城市景观中现代陶艺设计的分析研究,其作用和价值意义也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6.
曾晶 《美与时代》2014,(9):113-113
通过对现代生活陶艺“人性化”、“个性化”、“形式美”三大时代特征进行分析。通过论述都市生存意识、生活理念、审美消费等现代都市生活的特点来阐述现代生活陶艺的都市情结。  相似文献   

17.
陶瓷材料丰富的应用种类和成形工艺方法的便利性,以及现代艺术思潮表现新观念的多元化,不但增进了现代陶艺作品造型语言的多样化,也使现代陶艺造型语言的多元化表现形式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现代书法是中国书法发展中的新节点,也是书法发展中的新走向;它不仅吸收了西方现当代艺术以及日本"前卫书法"创作中的新观念,还遵循着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书写形式和工具材料的运用,以及传统哲学中儒、道、释的审美原则,试图找到中国书法的民族性与当下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在创作实践中,邱振中、徐冰等众多当代艺术家对中国现代书法创作进行探索性实验,提炼出中国现代书法具有回归象形、消解意义和重构形式的民族认同基础,这是中国现代书法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自现代版画兴起以来,我国版画创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少数民族主题版画创作作为版画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甚至一度成为全国版画创作的主旋律。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奇异多彩的人文生态环境,这给贵州少数民族主题版画创作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泉,文化生态与边地风情成为"多彩贵州"艺术闪亮的名片。从题材的传承、版种技法的增容、版画语言方式的嬗变、跨界合作、新生力量等五个方面来分析新时期处于新"艺术场"的贵州版画的现代转型,对推动贵州版画艺术发展,建构具有民族精神、时代气息、地域气派的贵州版画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陶艺设计在现代高等教育课程中作为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的载体,已具有其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它是一个文明社会发展历史的标志之一,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CHINA(中国)就是陶瓷之意。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陶瓷艺术史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从夏、商、周到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发明和创造了独具文化、艺术、时代特色的陶艺佳作,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融技术与艺术为一炉,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就以陶艺加强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素养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