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孙锡培  姚民权  阚保平 《天风》1995,(12):36-37
今年九月间,应美国洛杉矶基督教人才交流机构的邀请,由全国两会海外关系委员会组团,全国两会派出一个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代表团,访问了美国的福音派神学院和教会,归来的途中还访问了香港的七所神学院校。访问团成员来自于全国八所神学院,他们是浙江省两会的邓福村牧师、浙江神学院院长孙锡培牧师、四川神学院董事会董事长华长吉先生、安徽神学院副院长项建华牧师、福建神学院副院长林志华牧师、东北神学院副院长沈光玮牧师、山东神学院副教务长李洪玉牧师、华东神学院教师姚民权牧师、金陵神学院教师阚保平牧师。以下刊登三篇访问感想。  相似文献   

2.
张铁华 《天风》2004,(6):44-44
1935年,31岁的陈钰在辽宁省凤凰城女子神学院毕业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她已是银发斑斑,步履蹒跚的百岁牧师了。 谈起教会的老牧师,当地信徒中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没有不知道她名字的,见到过她的人没有不被她那种慈母般的面容、爱人如己的品质、荣神益人的作风、立定心志恒久靠主的信心所敬佩,敬重之心油然而生,都说她是神的好仆人、群羊的好领队。  相似文献   

3.
出版消息     
《天风》1998,(4)
贾玉铭牧师是中国教会史上一位著名神学家,曾先后担任金陵神学院教师、华北神学院副院长、金陵女子神学院院长,并创办中国基督教灵修学院。贾牧师重视教会文字出版工作,留下许多宝贵著作。《圣经要义》为其重要著作之一,已由贾牧师的家  相似文献   

4.
黄季鸾牧师今年79岁,是广东省连平县教会唯一的牧师。1941年,黄牧师从兴宁坪塘神学院毕业后,踏上了事奉之路。从1942年——1950年的9年间,他先后在4处福音堂做传道,兼做小学教员。不管身居何处,他都能安贫乐道,忠心事奉神,勤勤恳恳地为神作工,用神的真道喂养信徒,为信徒分忧解  相似文献   

5.
正牧师,也称牧人,是效法我们的牧长、大牧人耶稣基督,按着圣经教训,牧养神的教会,就是耶稣基督用自己血所买来的(参徒20:28)。牧师的身份界定与自我认知,关系到牧师要树立什么样的形象,而牧师的形象直接关系到教会的形象。圣经明训:"要禁戒肉体的私欲……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鉴察的日子归荣耀给神。"(参彼前2:11-12)教会的工作林林总总、纷繁复杂,但有个统一的目标,就是  相似文献   

6.
教堂幽默     
<正>"你别太累!"一位牧师去某地教会讲道,主办方要求牧师一天内讲三堂。中午,当地教会长老见到牧师,很客气地说:"牧师您日理万机,可要注意休息啊!身体是圣灵之殿,健康是侍奉之本……"牧师说:"太谢谢你了,我真有点累!商量一下,晚上能否请别的牧师替代我讲道呢?"长老一怔,马上说:"那可不行,神一定会给你力量的!"  相似文献   

7.
加灵 《天风》2017,(9):38-39
主日清早,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正在跟一位弟兄谈话的牧师接起了电话。电话的另一边是一位姊妹,她问:“是某某教会吗?请问你们早上第二堂的讲员是谁?”牧师回复说:“你为什么要问讲员的名字呢?”她说:“因为我特别喜欢你们教会的一位牧师讲道,如果今天是他讲道,我就去你们那里聚会,不然我就在自己的教会聚会。”  相似文献   

8.
恩惠 《天风》2013,(4):49-50
2012年年底的一天,我收到这样一条短信: “牧师,为我感谢神!我被评为2012年度平安人寿全国总冠军……陈君。” 这位陈君,是我们教会的一位年轻姊妹。自她开始随母亲来教堂礼拜,我们就认识了。别看她年轻,但在保险界她可是赫赫有名,被人誉为“保险皇后”。  相似文献   

9.
黄丹皓 《天风》2008,(22):13-13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很多人都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着。一个小女孩站在一所非常狭小的教会门外哭泣,因为教会的人多,她被挤了出来。教会的牧师看见后问她为什么哭,她带着眼泪说:“我今天没法上主日学了!”牧师看着这个衣衫褴褛、仪容也不整洁的小女孩,心中大概了解了个中原因,便拉着她的手,领她进入主日学的课室,好不容易才为她找了个座位,使她与大家一起上课。  相似文献   

10.
房赢 《天风》2011,(1):F0002-F0002
应瑞士、德国、荷兰等基督教会及机构的邀请,以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为团长,吕德志牧师、阚保平牧师、单渭祥牧师、张水莲牧师、王保成同工、顾静琴同工共七人组成的代表团,于2010年12月3日至15日对上述三国的教会和机构进行友好访问,同时也访问了总部在日内瓦的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  相似文献   

11.
陆道骆 《天风》2005,(4):47-47
翻开历史沉重的一页,一切往事 恍如过眼烟云,变得模糊不清…… 一位陌生的女子站立在虹口鸿德 堂教堂的外面,仰望苍穹,泪流满面 地默默地祈祷。这里曾是她的父亲蒋 时叙牧师、母亲、三个同胞姐妹信靠 神和生活过的地方……她就是如今唯 一幸存在世的蒋时叙牧师的女儿,她 在为我们讲述一桩真实的往事。 那是在1932年日寇发动"一·二 八"事变进攻上海,因在教堂里发现 反日标语,当时虹口鸿德堂的蒋时叙  相似文献   

12.
蒙恩 《天风》1996,(12):35-36
每礼拜天,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个健壮的老姊妹,不是在安排弟兄姊妹就坐,便是在带领姊妹祷告,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弟兄姊妹。她就是我们教会里的王德荣老姊妹。 王姊妹今年75岁,起初,她是一个不幸的人,早年被丈夫遗弃,自己带着几个儿女艰难度日。后来,孩子长大成家了,她信靠了耶稣,神赐给了她一个幸福的晚年,身体健康,儿女孝顺,  相似文献   

13.
神学院校     
《天风》2011,(4):33-34
山东神学院于2011年2月22日至23日,举行开学感恩培灵会,邀请韩国监理会李天徽牧师及富平第一教会赞美团。李天徽牧师是山东教会的老朋友,也是中韩两国教会友好交往的使者。为期两天的培灵聚会充满了神恩,见证了基督福音的大能。尤其是全体师生在新学期的开始就享受了属灵的大餐,为接下来学习和侍奉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07,(21)
本刊讯:应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的邀请,2007年9月27日,全国两会同工季剑虹长老、梅康钧牧师、陈美麟同工、徐晓鸿牧师等,在中国神学研究院原院长周永健博士荣退、余达心博士履新接任院长之际,访问中国神学研究院,受到了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季剑虹长老在访问中作了题为"蒙神厚恩的人陆教会"的演讲。季长老全面介绍了大陆教会的蔡本概况,重点则足放在三自原则的讲论二,从三自原则是神的启示和教会历史实  相似文献   

15.
计文 《天风》2010,(9):1-1
一次,我从医院出来,遇上一位来城打工的初信者。“牧师,你在这里探望吗?”“不,是我自己在求医。”“啊?”她的神色显得很惊讶:“牧师你怎么也会生病?”我或许能理解这位姊妹,也许在她看来,牧师是神的仆人,为神辛苦作工,神自然得格外照顾,怎么会生病呢?可是这位纯朴善良的姊妹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牧师也是人!”是的,“牧师也是人”这个事实常被一些人忘记。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7,(2):42-44
姚民权牧师是中国的教会史专家,曾任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六、七、八届副主席,原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原金陵协和神学院客座教师,华东神学院兼职教师,原虹口区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主任及景灵堂主任牧师。2017年1月1日早晨8点,姚民权牧师安息主怀,享年87岁。本刊特刊登曾得到姚民权牧师帮助的三位教会牧者的缅怀文章,共念嘉范,以志哀思。  相似文献   

17.
每礼拜天,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个健壮的老姊妹,不是在安排弟兄姊妹就坐,便是在帮助姊妹祷告,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弟兄妹妹。她就是我们教会里的王德荣老姊妹。 王姊妹今年75岁,起初她是一个不幸的人,早年被丈夫遗弃,自己带着几个儿女艰难度日。后来,孩子长大成家了,她信靠了耶稣,神赐给了她一个幸福的晚年,身体健康,儿女孝顺,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泸州市濂溪路礼拜堂牧师贺昌平同工,因心脏病医治无效,于1997年12月13日上午8时安卧主怀,在世35年。 贺牧师于1962年8月15日生于四川省奉节县,1984年10月蒙主恩召进入四川神学院学习,1986年从四川神学院毕业后回奉节教会服侍主,1988年12月7日由奉节调到泸州教会工作,  相似文献   

19.
“市里来人啦!市里来人啦!来看啊,小车开进咱村啦!” 王大妹喊叫着。这个闽北小山村很快挤了许多人,围着小轿车看,车上下来的有市委的领导,乡里的干部,还有教会的牧师等。“这下有戏看啦。”王大妹还在叫嚷着。 王大妹40多岁,身材高大,勤劳能干,六口之家,上有老下有小,丈夫又久病在床,一家生活都靠她支撑。可她就是有一个缺点:嘴快舌  相似文献   

20.
张远来 《天风》2013,(12):40-41
不久前,有一位牧师感慨这样一件事:他去一间教会证道,结束后很多信徒纷纷表示自己听了道很有帮助,并向牧师表示感谢。其中一位姊妹上来与牧师交谈,当她了解到讲道牧师是某会中人,便扭头离开,并自言自语说:“想不到某会的牧师也能讲出这样好的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