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兴安   《心理科学进展》1983,1(3):78-79
下面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图书室近几年来订购和国内外学者赠阅的关于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书籍。认知心理学是用信息加工的理论来解释心理活动的尝试,如研究记忆、思惟、语言问题解决等认知活动过程。人工智能的一部分研究是认知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试图用共同的原理说明人的认识活动和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同  相似文献   

2.
“认知心理学”在本文中特指基于信息加工方法论原理研究人类认识过程的新兴心理科学,或称“信息加工心理学”。它不同于由皮亚杰倡导的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属于现代认知心理学范畴,并成为当代美国心理学的“热门货”。 1960年,G·米勒等人合著的《行为计划与结构》为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967年,U·莱塞尔的信息加工理论专著《认知心理学》问世,“认知心理学”被正式命  相似文献   

3.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经过学者的不断探索,近些年来认知心理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具体从阐述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和沿革入手,揭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机制,与此同时就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具身认知进行了阐述,并对认知心理学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本文所指的认知心理学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是把人的心灵看作是信息加工的系统,把人的注意、知觉、记忆、心象、思维等认知过程看作是接受、加工、储存、运用和传递信息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1989,7(2):18-222
认知心理学理论假定人的思惟是基于一套复杂的信息加工规则。然而,这些规则是有限的,并且是完全可以确定的。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思惟过程,即采用描述法再现人所特有的信息加工方法。思惟的计算机模拟进程有赖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认知心理学在研究人类信息加工过程中,已成功地应用了基本信息过程这一概念,并表明计算机程序能在思惟的许多领域中模拟人的认知过程。但是,现在尚不能断定信息加工是从人脑的生理过程到达思惟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以往在临床心理学中的认知研究,虽然包含了许多认知观点,但各种理论彼此独立,缺少一个有结合力的框架来整合它们。80年代以来,Ingram等人倡导将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范式应用于临床研究,总结和解释已有的认知临床研究的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指导临床评估与治疗。本文以Ingram等提出的认知分类系统为例介绍了这种信息加工观点的基本思想、这一系统如何与临床心理学结合而赋予概念新的内涵,概述了认知实验应用于临床评估的方法和获得的一些实验结果,以及如何通过这种信息加工观点理解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6.
申继亮   《心理科学进展》1988,6(1):9-253
五十年代以前,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主义在西方心理学,特别在美国心理学中占压倒的优势,但五十年代后,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行为主义的衰落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认知心理学包括结构主义心理学、心理主义和信息加工心理学。狭义认知心理学即指信息加工心理学。在认知心理学产生初期,认知心理学家们用信息加工研究取代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并强调信息加工的过程,用简单  相似文献   

7.
人类不仅在探索了解自己的心理过程,而且还在探索揭示心理过程的方法和途径.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深入。不仅研究成人的心理过程,而且还研究儿童的认知如何发展以及发展的过程.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方法和策略也应运而生.本文只概括地介绍一些  相似文献   

8.
方俊明 《心理科学》1998,21(6):481-484
本文认为当代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发展的特点是:(1)与高新科学技术结合.在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有较大的突破;(2)将自然认知与社会认知的研究结合起来,促使信息加工的研究能更接近人类实际的认知过程:(3)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不断扩大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为了迎接面临的挑战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应更充分地体现时代精神,坚持走实验研究和现象学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以及文理互补、多科渗透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杨丽霞  傅小兰 《心理科学》2001,24(4):465-467
现实世界中,信息是以各种各样的模态存在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结合视、听、图不同形式而呈现的多模态(Multimode)信息逐渐成为信息加工的一种重要形式。多模态信息的认知加工也已成为认知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概述了有关多模态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促进效应、干扰效应及抑制机制的主要研究,并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10.
现代认知心理学,亦称信息加工心理学,是近二,三十年来出现在西方心理学界的一个颇有影响的新流派。它在具体研究中的一个特点是十分强调实验室中的实验研究。目前,两方的实验心理学已几乎被它所取代,在各类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实验报告的数量相当可观。无可否认,这类具体研究丰富了心理学的内容,对心理学的发展有着积  相似文献   

11.
评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计算机类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狭义的现代认知心理学,亦称信息加工心理学,是近二、三十年来出现在西方心理学界的一个颇有影响的新流派。它作为对行为论心理学放弃对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的研究的做法的一股反抗潮流,重新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然而,它又不完全是传统的意识心理学的复现。受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这些新兴学科的启发,现代认知心理  相似文献   

12.
阅读无能研究的近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阅读无能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古老课题。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心理学研究者对一般阅读过程模式研究的深化,以及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不少心理学家将阅读过程视为认知过程的一部分,努力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明阅读活动的心理过程和结构。这种研究兴趣大大激  相似文献   

13.
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研究述评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杨慧芳 《心理科学》2002,25(2):244-245
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实验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对人类认知过程的研究取得巨大进展,以认知过程为基础解释人类行为的产生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攻击行为这一人类最古老的侵犯行为也受到这一研究趋势的影响,其中尤以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最为突出,它提出了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本文试对该模式的研究状况作一简介,以期引起国内同行对此领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浅论学习策略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崛起,信息加工模式已逐渐被应用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人们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知识外,还在积极地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的策略.近20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并积极探索这个问题,他们越来越关心诸如学习策略这样一些可概括的认知技能.因此,有关学习策略研究也就构成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熊哲宏 《心理科学》2005,28(6):1510-1511
如果从1967年U.Neisser出版《认知心理学》算起,以“信息加工”概念为核心或标志的所谓“认知心理学”或“信息加工心理学”,迄今已近40个年头了。这种信息加工心理学,由于以计算机为“隐喻”(认知心理学史上称“计算机隐喻”:心理之于大脑,犹如软件之于硬件),以H.Simon和A.Newell的“物理符号系统假设”(“PSSH”)为基础理论,以“人脑-机器的功能同一”(俗称“人机类比”)为方法论,并以其对高级认知功能(思维、问题解决、推理、决策等)强劲的解释力,而一直在当代心理学中独领风骚,以至被称为认知心理学的“经典范式”。这里的“经典”至少意味着,这种范式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  相似文献   

16.
时间认知的脑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神经心理学和脑成像2个领域综述了有关时间认知脑机制的研究。神经心理学及脑损伤的研究结果表明小脑可能与内部时钟功能有关,前额叶可能调节时间认知中的注意过程。PET和fMRI脑成象研究结果显示,基底神经节、小脑和前额叶在所有的计时作业中都被激活。ERP的研究结果还证实,时间信息加工和非时间信息加工存在时间历程上的差异,并且时间信息加工还存在的显著半球优势效应。因此基底神经节、小脑和前额叶可能是时间认知的主要脑机制,但由于研究材料、方法和程序的不同,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都有可能参与时间信息的加工。  相似文献   

17.
前言1885年艾宾浩斯发表了他的划时代著作——《记忆》以来,在记忆的研究方面,认知主义和行为主义一直在互相消长着。在行为主义盛行了半个世纪之后,近二十多年来,由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认知主义又逐渐盛行,从而导致了当前心理学中常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记忆现象,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短时储存(Short-term store 简称STS)是工作记忆,短时  相似文献   

18.
现代认知心理学,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思潮,已经影响到西方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对发展心理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在美国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股重要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新的分支——现代认知发展心理学。本文是对现代认知发展心理学产生、发展和研究的评述。  相似文献   

19.
论数学能力的研究与认知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关于数学能力的实质的心理学研究作了历史的回顾,其中包括心理计量学、认知科学和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等几个领域的研究工作。文中揭示了在这几个领域的研究中存在着的几个共同问题。作者认为需要假借这些不同的研究领域中的研究方法,创造新的信息加工的方法以揭示数学能力及其发展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GPS 是 General Problem Solver(通用问题解决者)的缩写,是一个计算机程序的名称。GPS 是用来探讨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它的各种变式也对人在解决问题时的思惟进行了模拟。GPS(以及在它之前的 Logic Thcory Machine,简称 LT 程序)的建立,标志着对思惟心理学的研究从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方法跨入了信息加工的领域,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方法来探讨人的思惟行为。它为思惟心理学的研究,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本文主要讨论 GPS 对人解决问题时的思惟行为的模拟,讨论人的思惟的心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