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从1982年开始喝酒、喝咖啡、吃方便面,得癌症之前,至少喝了四万瓶啤酒,喝了四万杯咖啡。他曾经喝酒喝得胃切除,脖子也让汽车撞断过……  相似文献   

2.
微醺之恋     
正与几位老友相聚,发现其中一位以前酷爱喝酒每饮必醉的人,现在也变得秀气起来,喝了两杯红酒就推盏,我们笑他,他就说:"现在不是小青年啦,年轻人烂醉起来样子也可爱,还可以叫豪放,像我这样的喝得稀巴烂,人家会谣传我离婚的。老啦,可以不好看,但一定要清爽啊!"座中一时沉默,大家互相看看微红的脸面,心里可能都有岁月之感,别有一番滋味吧。  相似文献   

3.
佤族道德谈     
佤族喜欢喝酒,凡节庆、婚丧、待客、议事、祭鬼,都要敬酒,有“无酒不成礼”之说。佤族家家都储备着酒,客人什么时候去都能喝到,农村如此,机关里当干部的佤族同志也如此。佤族是不会吝啬的,凡客人,不论生熟,均热情接待,而最好的待客饮料就是酒。其次是茶,再其次是开水。佤族用酒待客不象内地汉族需要下酒菜,而是端起酒筒(或杯碗)就喝,喝饱饮足为止。佤族的酒有两种,一种是烈性酒,(60°左右),另一种是水酒,度数低,酸甜可口。不论喝烈酒还是喝水酒,主人给客人敬酒方式都与内地其他民族不同,这种独特的敬酒方式,集中体现了佤族人民善良纯朴的品性。  相似文献   

4.
话唠须守口     
正宋世雄与侯宝林先生有过交往。他一直记得侯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酒喝头盅,茶饮二遍,日发千言,不损自伤。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一旦成了话痨就完蛋了。言多必失有三层意思:一、你是广播站,无人敢把私密话说给你;二、说的不合适,难免会得罪人;三、一天到晚嘚啵嘚啵说个没完,没人再把你当盘菜。本质上,就是失去了别人的尊重。恍若一座城,城门四开,被人一眼看到了底。看穿了,看透了,也看扁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尊重,来自于距离感和神秘感。钱和权,容易产生距离感。有人尊重你,其实只  相似文献   

5.
正我喜欢茶,不过都喝得非常随意,直到从鲁迅先生的文字间获悉: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选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悠闲日子,认认真真地为自己沏上一盏茶,也学学文人雅士细细地品一回茶,去体味一下茶的另一种喝法。文人喝茶,盖碗是必不可少的,这个看似常见的茶具其实蕴  相似文献   

6.
正宋太祖赵匡胤特别喜欢喝酒,历史上发生在他身上的许多著名的大事件都与酒有关,比如陈桥兵变,比如杯酒释兵权,等等。喝酒最忌独酌,太祖也不例外,想喝两杯的时候,他总要请三两个人来做伴。这一天,他请来的是南汉后主刘鋹。刘鋹不是主动投降的大宋,之前宋太祖曾让南唐国主李煜两次写信劝他归降,不知天高地厚  相似文献   

7.
正有一次,汉宣帝宴请大臣。席间,有个大臣不善饮酒,喝了几杯宣帝的赐酒后,小便失禁。这一幕被一个太监看见了,他和那位大臣素有间隙,于是就大声禀告汉宣帝:"陛下,小人发现有人竟敢在宫殿上小便!"这还了得,汉宣帝一听,怒不可遏,立命卫士将肇事者绑了起来。按照汉律,这样的事,要以"大不敬"罪名处以斩首。宴会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异常紧张,那个闯祸的大臣酒也醒了,  相似文献   

8.
侗族同胞喜欢喝酒,劳作之后,日常生活都要喝上几杯,以达到强身健体,消除疲劳的目的;来人来客和节日喜庆更是离不开酒,常常通过畅饮高歌来表达深厚情谊。侗族有一句“无酒不成礼义”的俗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凡亲戚朋友家“做好事”都要送米、送酒相贺,  相似文献   

9.
我过去有酒名,现在不喝。以后喝不喝,我也不知道。有关心我酒事的人发问:你不喝了?我说不喝了。问你真没喝?答真没喝。又问:你确实不喝了吗?我说我怎么才能让你相信呢?其实你信不信对我无所谓,我劝你认为我还在喝酒。这个人摇摇头,说,真不相信你不喝酒了。我说,我不能当着  相似文献   

10.
接纳痛苦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吗?一只猴子跟随主人多年,整天被耍来耍去,便生出想当人的念头。一日,照例被耍了一通,向众人要过小钱后,猴子便向主人提出喝口酒的要求。喝罢酒,仗着酒劲儿,猴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猴子道:"我跟您这么多年,没功劳也  相似文献   

11.
片刻的幸福     
一个周六的傍晚,我下楼散步。 在小区的超市门口,我被眼前的一幅景象惊呆了。只见超市的屋檐下,站立着一位年约六十多岁的老头,他左手握着一瓶啤酒,右手拿着一根已剥去皮的火腿肠。在凛冽的寒风中,老头旁若无人地喝着啤酒,吃着火腿肠。他每喝完一大口啤酒,然后小心翼翼地咬一小口火腿肠。老头嘴角的胡须上沾满了白花花的酒沫,在超市的灯光照射下,  相似文献   

12.
一碟花生,一瓶白酒,我与文君相对而坐。文君一改往日的沉稳神态,兴奋、激动、焦虑、矛盾的心态被几两白酒浇得一览无余。他满脸通红,语无伦次,急于向我这位当记者的老同学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得慢慢劝他冷静下来。问他遇到了什么难处。文君猛地喝了一口酒,突然问:“你还记得沈蔓吗?”我想了想:“沈蔓,不是当年和你有一段交往的那位女军官  相似文献   

13.
林志华 《天风》2006,(8):6-7
兵丁拿苦胆调和的酒给耶稣喝。他尝了,就不肯喝。(太27:34) 经文:太27:34 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浑身伤痕,多处流血,极其痛苦。有一个罗马巡抚的兵丁拿苦胆调和的酒给耶稣尝。这个兵丁是谁?为什么拿苦胆调和的酒给耶稣?圣经没有记载。或许是装模作样;或许是看到被钉十字架之人的痛苦; 或许是受良心的谴责;或许是按规定可以给受刑的人喝这种酒, 这个兵丁这样做了。估计这种酒  相似文献   

14.
空瓶出酒     
主人不给一文钱,却叫仆人去买酒。仆人莫名奇妙地问道:“老爷,没有钱怎能买到酒呢?”“花钱买酒谁不会?”主人生气地说:“不用钱便买到酒,才算有本事呢!”仆人只得拿着瓶子走了出去。转眼间,又拿着空瓶回来说:“酒买来了,老爷请美美地喝上两盅吧!”主人一见是空瓶,大发雷霆地骂道:“岂有此理,酒瓶空空如也,叫我喝什么?”  相似文献   

15.
原教旨主义这一美国右翼政党的理论基石在美国重新抬头,这是20世纪80年代最令人惊恐的事态发展之一。“再生说”派军事战略家吹嘘说,他们宁愿世界在核战争中毁于一旦,也不能容忍“无神论的共产主义”到处蔓延。国会中“信奉基督教的”参议员反对“平等权利修正案”,理由是它无形中破坏了家庭关系,剥夺了男人下班回家后喝上一杯新鲜的马丁尼酒、饱啖一顿适口的餐食、拥有一位称心如意、百依百顺的妻子的权利,一批利用电视和  相似文献   

16.
汪维藩 《天风》2011,(6):25-26
(七十七)呼唤那人亚当偏离上帝后,内心首先生发的是耻感和畏惧,但上帝呼唤那人归回。上帝的呼召不一定是用响在耳边的人的语言。声声呼唤,可能是微风,可能是海涛,可能是山啸,响在心头。我曾经历过上帝的呼唤,尽管当时一无所知。1 944年秋,母亲去世后,我心情变得十分凄凉。1945年夏,哥哥结婚,婚筵上我用高脚杯连喝白酒23杯,喝得烂醉如泥,  相似文献   

17.
正有个朋友本科念国际贸易,但他想考哲学系。但是实在太苦了,无数次他都想放弃。他感觉自己比高考前还要累100倍。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点,只要醒着,他就在学习。他每天喝2杯咖啡1瓶红牛,到后来也不太管用了,还是困。有一次去上厕所,结果拉着拉着,靠着墙就睡着了。还有一次他去图书馆看书,靠着书架也睡着了。他觉得能眯5分钟,都是幸福的。有一天晚上他梦见自己差一  相似文献   

18.
我嗜杯中物。喝酒的佳境即是“半梦半醒之间”。人太清醒了,缺乏一种朦胧的意趣;而太混沌了,又会丧失一种感知的欣悦。所谓陶醉,便是那种似真似幻的境界。逢酒必醉的叫“酒鬼”,畅饮不倒的叫“酒漏”,这只能算作一般酒徒。酒喝得豪情万丈、众人皆醉已独醒的叫“酒魁”,可这还不是至境。酒之圣者名曰“酒仙”。飘飘欲仙即“半梦半醒”之状态也。“梦”,是浪漫主义;“醒”,是现实主义。我们做人就要懂得“虚”与“实”结合的妙处。  相似文献   

19.
自从那只口渴的乌鸦用小石子填满瓶子,美美地喝了一顿水之后,它回去就大肆宣扬它喝水的方法,于是它的伙伴们都牢牢地记住了这种妙法。一天,一只乌鸦出了趟远门,飞到了一个沙漠上,它感到口渴难耐,就想找些水来喝,恰巧看见地上有一个瓶子,瓶子里有半瓶水,乌鸦高兴地落在瓶子旁边。  相似文献   

20.
嗜酒者     
嗜酒者众生相 笔者观察多年认为:嗜酒者的喝相与档次是相称的。 文喝者为酒仙:这类人喝酒斯文,讲酒德论酒风,酒令行得好。跟他们在一起喝酒,长知识,开心窍。尽管这类人能喝,会喝,但他和你一样尽兴开心适可而止,从不强人所难。 武喝酒者为酒神:这类人喝酒老实,能喝、敢喝不会喝、叫咋喝就咋喝,不会客套,不会耍滑,讲哥们义气,酒后不惹事生非,但这类人真醉的多。 狂喝者为酒鬼:这类人见酒必喝,一喝就醉,偶尔半醒半醉,不是吼破嗓门发牢骚,就是东奔西窜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