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12月8日~10日,"第二届中国当代生死学研讨会:跨学科视野中的生死学"在广州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物资学院教师雷爱民博士、郑州大学张永超副教授最初商定发起,广州大学胡宜安教授、北京大学王一方教授做召集人,由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承办。会议围绕"生死学"与"生死教育"主题,以跨学科视域为对话平台展开了充分研讨,以期借助会议和相关活动,逐步推进当代中国生死学研究与生死教育的  相似文献   

2.
2010年12月20日至12月23日由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办、台湾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及生死学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合办的"2010年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1月12日,"第一届中国当代死亡问题研讨会暨华人死亡研究所筹建倡议会议"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雷爱民博士和郑州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张永超博士发起,有来自内地、台湾、澳门30多位专家学者、学生、医护人员应邀参会并演讲。本次会议是中国内地第一届以"死亡"为主题,围绕生死学、死亡哲学、生死教育等相关议题展开的专题研讨会,旨在直面当代中国对于死亡问题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4.
日译名"超越论的"与"超越的"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先验"、"超验"分别作为康德哲学的关键词transzendental与transzendent的译名在中国由来已久,但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两个译名在日本学界已经被"超越论的"与"超越的"所取代,而近年来一些中国学者也开始提议采用新的日译名.而对于新的日译名,学界中人多数恐怕对它们的具体源流并不清楚.本文旨在考察中日两国近年来有关transzendental与transzendent的译名动向,进而回溯到日译名"超越论的"与"超越的"产生的源流和发展,兼及调查中国学界对其接受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7,(11)
<正>2017年11月3日至5日,由戒幢佛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戒幢论坛在苏州西园寺举行。论坛主题为"佛教与心理学:生死学、正念",采用主题讲座与专家研讨的方式进行。共有来自佛教界的法师与心理学界的专家学者及各界嘉宾、菩提书院的学员、义工等1500余人参与。一、开幕式在3日举行的开幕式上,西园寺方丈普仁法师首先简要介绍了西园寺近二十年来道风建设、教育和弘法等方面的发展及寺院理念,对往届论  相似文献   

6.
2007年4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伦理学会、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伦理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五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韩、日三国的伦理学者围绕"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7.
中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伟 《哲学动态》2005,(12):61-62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日本东京唯物论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联合举办的中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23~24日在首都钢铁公司召开.与会学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学与尊严死亡》作为医学人文和生命伦理学的专著,紧扣现代医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医学根本使命的生死主题,以生命哲学和生命伦理学为视野,围绕"尊严死亡"这一核心议题,对于人的"好死"愿望和现代医学如何让人"不得好死"的现实进行了充分的阐释,对现代医学如何利用医学技术消解死亡的尊严及生命的尊严进行了反省,并探讨了在现代医学情境下一个人"好死"如何可能的理念和技术策略,是一部当代生死学和生死教育、生命教育的佳作。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中医药报>记者张东风的"新闻报道"(2005年8月31日第2版)所言,吴以岭氏在关于其"络病理论"的专著<络病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问世后,想要把它搞成教材推广到各中医药大学使用.但吴氏广泛宣传的所谓"络病理论"与现在公认的中、西医学理论都不相容,故作为教材的内容是不应被接受的.  相似文献   

10.
邱云 《天风》2022,(5):36-38
"天风"和"今日中国基督教"微信公众号先后于2013年底、2014年中开通.此后,不断根据需要创建新栏目,提升内容质量,实现持续稳定的推送.今年3月1日《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后,公众号团队认真学习,并根据此《办法》进一步规范网络信息服务,积极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走深走实,做好融媒体时代的传媒事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