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闻国内外的穆斯林武术家艾哈迈德·王新武,是全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宁夏回族自治区武术协会主席,还担任银川市体委副主任等职。 王新武现已年过半百,出身于武术世  相似文献   

2.
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表现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与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学的韵、气、神、阳刚、阴柔等,在武术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同时武术中也表现出节奏美、姿势美、劲力美、神形美等特征。美体现在武术中,武术中渗透着美。  相似文献   

3.
峨眉派武术     
无尘 《佛教文化》2009,(5):64-71
峨眉、少林、武当三大武术派别享誉海内外。而峨眉派武术以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灵活轻巧见长,独树一帜于世,千百年来,秘不外传。  相似文献   

4.
运用西方美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武术的审美形态,分析武术的审美层次以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人们对武术审美能力的形态展现可分为三个方面:1.武术的悦耳悦目审美形态;2.武术的悦心悦意审美形态;3.武术的悦志悦神审美形态.三者虽然有所区别,但是又不能截然分开,它们都助成着也标志着人性的成长和心灵的成熟.在研究武术的发展时,尤其在对武术的艺术性进行研究时,要兼顾这三种审美形态,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5.
<正>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各民族武术文化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共同铸就了悠久的中华传统武术精华,促进了武术的发展与传承,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和价值追求,回族武术也不例外。回族武术外形以功法格斗、强健体魄、修身养性、表演娱乐为一体,内含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是中国“和”“合”“仁”的文化符号,与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理念高度一致,成为我国传统武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了我国武术文化宝库,在我国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相似文献   

6.
以下由“止戈为武”一语为切入点,依据文史资料对“武”字的原本文意进行解析,得出“戈止为武”才是真正的“武”的本意,“武”是强制性手段,也是德之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德配武和以武施德,是用武和施德的重要依据和举措。传统文化语境中“武术”的原始涵盖区别于当前的武术概念,其泛指各类武事活动,是“武”之运用的具体行为,是古代圣贤代天讨罪和戍城卫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全国武术之乡”台儿庄,武术源远流长,异彩纷呈。特别是回族武术,更是独树一帜。在回族中长期流传的有:查拳、六家式(为回族六门户老一辈各创一式)、弹腿、洪拳、炮拳等。十路查拳、三路腿拳、十趟弹腿为回族所独有,有“回回拳”、“教门拳”之称。回族的弹腿、查拳、心意六合拳、八极拳、回回十八拐等,均为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习惯上把回族常习的武艺划为“昆仑派”,与少林、武当、峨嵋并列为中华武术四大流派之一。约在清朝咸丰年间,由甘肃派来台儿庄清真寺的阿訇姓杜,其女儿武艺超群,拳术、剑、棍均高人一等。她将…  相似文献   

8.
拳谚上常说“心为主帅,眼是先锋”,“眸子练得精,制敌占上风”等,可见,武术动作与眼神的配合即“眼法”在武术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表明,视知觉与武术运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博大精深的武当武术虽源于中国,却属于世界,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武当武术也将让更多的洋弟子实现他们对功夫的梦想。武当山不仅是道教玄帝信仰的祖庭,也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故乡,太极张三丰的故事家喻户晓,"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有口皆碑。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传统道教文化的复  相似文献   

10.
2001年3月26日,新华社记者发表了一篇题为《一项研究发现少林武术源自安阳》的电文稿。报道说,以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马爱民为首的11人课题小组,从1989年开始,搜集大量的历史资料,撰写出3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其结论已经通过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组的鉴定,认为“少林武术起源在安阳”的结论具有创建性和发现性。 对此,本刊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师和少林文化研究所所长温玉成研究员。他们说,迄今为止还未读到这篇研究报告。该报告称:“印度僧人达摩于公元486年至495年游历北魏嵩洛(少林寺一带),而此时,少林寺根本…  相似文献   

11.
穆斯林武术,中国民间一般叫做"回回武术",是中华武林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中国穆斯林以强健、勇武、团结和不畏强暴著称于世。遍布全国的回族穆斯林,历史上就有习武传统,并且英杰辈出,代不乏人。独具特色的穆斯林武术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武术,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2.
套路     
正"唯有套路,才能走出不一样的世界。"这是网上关于"套路"很热的一句话。2016年十大流行语中,"套路"也名列其中。"套路"是一个老词,人们过去一般在武术运动或戏台上听到。武术中的少林、武当、咏春、太极等拳种,都有各自不同的套  相似文献   

13.
经历丰富的明星雇员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李亦菲从小就经历丰富,她曾经想当武林高手,获得过1977年全国青少年太极拳武术冠军。她还参与了《火烧圆明园》、《神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古老的文化遗产——气功,在全国广泛流行,其对某些疾病的神奇效应,亦震动了世界科学某些领域,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气功有硬气功和内气功之分;硬气功也称武术气功,主要通过吸气、运气、并气、充气和武术基本功法的锻炼,加之拍打、  相似文献   

15.
最高境界     
孟村八极拳八世传人常玉刚,武术七段,曾带领弟子多次获得全国武术比赛的团体、个人冠.军。常玉刚在拜吴连枝为师之前,。他的拳术平平,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武术研究院于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在北京举办“全国武术科学研讨会。”国内武术界精英云集一堂,大家一致认为武术、气功都与《易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太极拳、八卦掌,皆直接源于《易  相似文献   

17.
武当山道教协会应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外澳接天宫邀请,首次组成经乐武术团赴台,进行以道教法事、道教音乐、武当武术、道家医学为主要内容的交流参访活动,为期28天。 参访团一行17人,由高功、经师、乐师、武术、道医组成,其中乾道10人,坤道7人,团长为王光德,秘书长为:李光富。  相似文献   

18.
一峨眉武术是起源于四川峨眉一山地区,并广泛流传于整个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武术的总称。峨眉武术发祥于峨眉山,起源于殷商时期。《华阳国志·巴志》云:"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此中的"巴渝舞"就是峨眉武术的最早记载。战国时司徒玄空(后人称"白猿道人")被尊为峨眉武术的始祖,他模仿峨眉山间猿猴的动作创制"峨眉通臂拳",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相似文献   

19.
每当提起少林寺,人们就会想起少林拳,想起那武僧的功夫和武德,然而,走访寺僧,他们总是指着瑞士少林武术团归山朝圣后新立的石碑骄傲地说,少林寺的特色在于“禅拳归一”。 “禅”是佛教的特产,特点在静;“拳”是民间的武术,特点在动,两者扯在一起,确有一些勉强,但在少林寺,“禅”和“拳”的的确确地搞到了一块,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这一静一动不知难为了多少天下好汉,也使得多少青年人心神向往!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本来与“拳”(武)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因为佛教徒是通过坐禅修行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身体上的…  相似文献   

20.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其生命力绵延至今。何以武术在漫长而动荡的历史洪流中得以承续?这一问题的解答关涉着武术基本属性之所是,本真价值之所向。武术生成具有历史必然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情怀。武术之真正成熟并不在于纯粹的技能,而在于通过对儒家的礼乐制度、仁爱精神,道家的自然无为、致虚守静,以及舞蹈、角抵等艺术中汲取营养,以消解其作为击技所携有的暴力因子,实现人与万物之间的合一,人与人之间的仁善,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