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安乐死立法的社会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无意参与安乐死概念的讨论 ,只是从安乐死应是由个人的意愿决定的基本前提出发 ,将视线集中于支持安乐死的社会实证和价值角度的分析 ,从而希望引起对安乐死立法的关注。1 安乐死的实证分析1 1 安乐死的医学角度反对安乐死的理由大多源于人们对于医学的依赖和信任。但是 ,正是由于医学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安乐死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医学科技水平的进步使得目前不可治愈的疾病正在逐步得到控制和缓解。但是 ,这一切都不能将治愈率绝对化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顽疾带给病人的巨大痛苦。正是基于这一点 ,给予…  相似文献   

2.
安乐死是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在我国 ,自 80年代以来 ,安乐死的讨论、调查和研究逐步深入。在此进程中 ,尤其是自“汉中案件”以后 ,安乐死的立法问题几乎成为所有讨论、调查和研究的最后聚焦点或最后的理论归宿。“安乐死暂行条例 (草案 ) (建议稿 )”的提出[1] (以下简称“草案”) ,在安乐死立法问题上 ,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草案”实际上代表着目前在安乐死立法问题上的一种主流意见。在这种主流意见 (不一定就是“草案”本身 )被立法机关采纳之前 ,应该有更冷静的思考和分析 ,应当促使安乐死问题有一个更深入…  相似文献   

3.
安乐死立法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乐死立法的现状分析杭州平凡律师事务所(310002)朱强安乐死立法的意义医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使疾病患者减轻病痛,恢复健康和功能。但是医学总受其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而对某些疾病无能为力。同时现代高科技医疗技术又可使无希望治愈的患者在较长时间内延长其生命...  相似文献   

4.
安乐死立法的法律价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乐死立法的法律价值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自由———人权性、效用———利益性、保障———救济性。1 自由———人权性法律的制定、运作都必须以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为主旨并最终使主体获得自由与平等。人权是人须臾不可离之的东西 ,是人的价值的最终体现 ,而肯定人的价值的最可靠、最有力的方法就是人权价值的法律化。法律肯定人权、保障人权 ,唯有如此 ,才能最终获得人权并实现人权。对人权的肯定或抹煞、保障或践踏 ,构成法之善恶的分水岭。安乐死立法 ,具有自由———人权性的法律价值。尽管目前尚有“人有无选择死亡权”之…  相似文献   

5.
通过介绍与借鉴荷兰、美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安乐死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立法难的现状,对我国安乐死立法进程进行思考,同时建设性提出了我国安乐死的立法原则:生命权神圣不可侵犯原则,死亡方式选择权有限制的自主决定原则,知情自愿原则,严格程序原则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与借鉴荷兰、美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安乐死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立法难的现状,对我国安乐死立法进程进行思考,同时建设性提出了我国安乐死的立法原则:生命权神圣不可侵犯原则,死亡方式选择权有限制的自主决定原则,知情自愿原则,严格程序原则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于80年代以来开始进行安乐死的研究和讨论,《健康报》于1988年4~8月进行了专栏讨论,90%的读者支持安乐死。广大群众对实行安乐死的愿望越来越高,多次出现自发安乐死行为,但这种行为没有法律依据和保障,往往发生纠纷没有相关的法律准绳来处理。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期间,北京、上海的60多位代表提出两个议案,要求尽快立法制定《安乐死实施条例》。在我国依法实施安乐死,标志着安乐死研究开始进入立法阶段。1998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祝世讷教授领导的安乐死课题组提出的《安乐死暂行条例(草案·建议稿)》及其《说明》(以下简称“祝氏《草…  相似文献   

8.
日本成文法律目前尚无关于安乐死的明确规定,但是一些典型的判例已经对安乐死合法的条件做出了界定.日本社会和民众绝大多数能够接受消极安乐死,但是强烈反对积极安乐死.积极安乐死属于日本刑法上的杀人罪行为,但是量刑较轻.  相似文献   

9.
日本成文法律目前尚无关于安乐死的明确规定,但是一些典型的判例已经对安乐死合法的条件做出了界定。日本社会和民众绝大多数能够接受消极安乐死,但是强烈反对积极安乐死。积极安乐死属于日本刑法上的杀人罪行为,但是量刑较轻。  相似文献   

10.
任丑 《道德与文明》2011,(6):101-106
目前,安乐死立法已成为一个不得以任何借口回避的国际性生命伦理问题。为了应对滑坡论证对安乐死立法的质疑,磐路论证主张把苦难、自律、伦理委员会和临终护理等要素有机统一起来,构筑成一条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安乐死立法的磐石之路。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安乐死的争论由来已久,虽然目前全世界仅有荷兰等极少数国家通过了有关安乐死的法案,但安乐死实际已经在许多国家悄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对安乐死持肯定态度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贵州省贵阳市一个体行医者赵某还声称自己实施过几例"安乐死".我们实在不知道这种"违规"操作在现实中究竟有多少?这些事实提醒我们不应再就安乐死问题采取回避和视而不见的态度,而应正视它,并尽快制定出明确的法规,在认可安乐死的同时,规范安乐死的实施,作出符合人类理性的选择和符合人类法的精神决断.  相似文献   

12.

不给予或撤除生命维持干预是临床实践中常见且棘手的伦理学问题。该问题的讨论应建立在清晰的概念之上,但不给予或撤除生命维持干预常与安乐死、消极安乐死和尊严死等概念混淆,引发误解。重新定义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具有理论和现实的紧迫性。基于汤姆•比彻姆和阿诺德•戴维森提出的安乐死定义,提出消极安乐死的定义。基于该定义,认为不给予或撤除生命维持干预与消极安乐死为交叉关系。鉴于安乐死概念的争议及其富含的感情色彩,强调讨论生命维持干预的使用时应区分事实与价值,并建议慎用或弃用安乐死与消极安乐死。

  相似文献   

13.
安乐死探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4.
安乐死论纲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就发展中国式安乐死提出了18条纲领性意见。指出安乐死是一种社会文明,需要进行学科的、理论的、法制的、伦理的建设,超越传统上升到新的时代高度。就安乐死的定义、本质、目的、性质、权利、分型、对象等基本问题提出了不同于国外的独立见解。对于安乐死的立法、法制管理的体制和程序,以及医学伦理、生命伦理要服从社会伦理,树立新的安乐死伦理观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安乐死对象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关于安乐死对象的界定,突出了医学要件,忽略了权利要件。为安乐死立法,必须对安乐死对象作出法律界定,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自然条件,即存在死亡痛苦;二是权利条件,即公民享得并行使安乐死的权利。不规定和具备权利条件,仅存在死亡痛苦,在法律上不能列为安乐死对象。  相似文献   

16.
安乐死思考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乐死思考论纲上海医科大学(200032)徐宗良近几年来,呼吁安乐死应尽快立法的呼声颇高,然真正要推行安乐死却步履维艰。什么原因?头绪繁杂,一言难尽,但有一点却可以肯定,人命关天,需慎之又慎。依笔者愚见,涉及安乐死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原则远远未考虑明白,...  相似文献   

17.
安乐死问题长期以来是我国乃至世界医学界、法律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有关专家对是否实施安乐死、实施安乐死的对象以及时机等问题争议颇多。急诊是一个抢救突发事件中受难者及突发疾病病人的场所 ,医护人员在救死扶伤的同时遇到了许多涉及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对于那些已经发生脑死亡或已处于植物状态、深昏迷状态 ,转复可能几乎为零的患者 ,是继续全力以赴抢救还是终止治疗甚至实施安乐死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办法。本文将结合我校长海医院急诊科收治的 3例病例讨论实施安乐死的有关问题。1 临床资料例 1,男 ,58岁 ,平素体健 ,…  相似文献   

18.
安乐死与中国传统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200031)沈铭贤安乐死涉及死亡这一极为敏感的领域,因而也关系到文化的深层底蕴。生死观向来是文化的重要内涵和表现之一。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文关怀,留下了丰富和宝贵的生死文化遗产。儒道释三家的生死观,都有与安乐死相通...  相似文献   

19.
安乐死是能为人们带来人格利益的道德权利。我们没有合理的理由对其做出限制 ,但它却很难成为一种法定的权利。主要的阻碍是立法的客观条件不具备 ,以及法律天生的对人性的忧虑。这意味着 ,安乐死作为一种应有的权利要转化为法定权利 ,尽管不是没有可能 ,但要有十分的耐心和谨慎。  相似文献   

20.
英国上议院对安乐死的观点1992年,借助两个病例被广泛公开讨论之机,上议院成立了一个有关安乐死和生命末期治疗的特别委员会,委员会报告本周已发表。委员会的工作很快就陷于进退两难之中,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对所有病人来说,治疗决定变得更为复杂。对有自理力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