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静功与气功,原是一连串而不可分割。不过便于初炼功者,好得按步前进。略区分静功与气功,以别先后入手。静功是气功之开路先锋,先炼好静功,然后炼气功,甚少出偏差,且大有帮助。气功是研究如何炼出真气,既有真气,又如何使真气得合理合法运行,有病攻病,无病筑固丹基,向修真前进。静功是研究如何使身心安定,而人于静境,使人之大脑及全身松静自然而达休养生息之妙,弱而复壮,则可发挥全身之潜力,以拒外间侵入之疾病,而得健康长寿为首先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略论佛教“气功”一法音论坛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出现了空前的气功热潮,各种气功门派如雨后春笋,全国练各种气功的多达五千万人左右,而且多半集中在大中城市。这极大地推动了气功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对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乃至社会生产、生活秩...  相似文献   

3.
从气功热谈起李成银风靡全球的“气功热”已持续很久,很多人认为气功是一门科学;应大力宣传、普及、整理与挖掘。但是,近几年来,气功在宣传普及中出现了宗教化的趋势。于是有人说“玄”了,“神”了,也有的说复古了,其中出现的诸种社会现象很值得人们思考和研究。我...  相似文献   

4.
道教修性炼命之术,首先讲究祛病健体,其次着重延年益寿,最后追求长生久视。笔者三年前曾在崂山得匡常修道长传授吐纳气功,属道教内功筑基功法。因观社会上各派气功五花八门,杂而多端,颇令欲学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或见异思迁,或误入旁门,或不知火候,甚至做出偏差不可收拾,欲养生而反戕生。盖道教气功,遵循“道法自然”,行之得法,不可能出现任何偏差,且与他家气功都可相通。故此,不自保守,献诸同道。一、功理篇吐纳者,呼吸也。庄子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意即吐出浊气,纳入人体所需之清气。  相似文献   

5.
气功产生于古代的医疗卫生活动,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早在黄帝时代就有人用气功治病。在先秦就提出了“全生”概念。“全生”包括关注生命和修养道德两个方面。养己、养人、养物就是养生、修德和治世的统一,也是养神、养气和养形的统一。人的心与身、神与形是统一而不可分的:身是心的物质基础,心对身有调控作用。中国气功学认为,人的心神包括“元神”(先天的、内化的潜意识)和“识神”(来自感官的关于外物的知识和情感)。元神养护得当,识神就聪敏,而识神疲劳过度,会干扰元神对机体的调控能力。气功锻炼的关键在“调心”…  相似文献   

6.
气功领域里的伪科学是伪气功。伪气功是打着气功的招牌,用没有严格实验依据的虚幻臆断或思辨演绎的内容为理论,实验上经不起重复验证的一类行为。伪气功当前最突出的表现或称作伪气功的核心是所谓“外气”。外气信仰者认为,经过气功锻炼,可将体内的“气”发放出去,经过空间作用到人或物上。对人可产生治疗作用,称为“外气疗法”;对物可改变其分子结构等。 近20年来,中国气功界突  相似文献   

7.
止观与气功     
《法音》1989,(3)
早在本世纪初,蒋维乔居士在其《因是子静坐法》及《续编》中,把佛教六妙门、天台止观等作为一种身心锻炼之道,介绍给社会人士,开佛教禅法进入医疗气功园地之端。近几年来的气功热中,佛教禅定从气功、人体科学的角度,被重新认识,气功界把佛教禅定从客观上看做气功,尊佛家禅功为中国传统气功六大家(道、佛、儒、医、  相似文献   

8.
气功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据文字记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流行的气功包括外气功和内气功,是集历代气功的精华而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保健强身的锻炼方法,用来防病和治病的气功称为气功疗法。尤其是内气功经过科学研究表明它和印度的瑜珈、日本的禅修一起已被认为是一种心身锻炼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许多慢性疾病和高血压等心身疾病往往取得戏剧性效果,甚至治疗癌症的报导也屡见不鲜。人的生命活动是与人的生理心理机能不可分隔的。而利用现代医学手段对气功疗法的深入研究表明气功疗法的主要过程和机理是通过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改变。比如如何  相似文献   

9.
气功与科学     
国内学术界和气功界对气功与科学的关系已经作了许多探究。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归结为两点,第一,气功不是科学,也不符合科学道理,第二,科学或非科学皆不足以成为赞成或批评气功的依据,就其扩展了人类的经验范围,增加了人的福祉而论,气功本身即有其存在的根据,而不必非要打着科学的旗号不可。  相似文献   

10.
气功是中华传统文化遗产之一,作为传统武学和医学的分支,经过二千多年的流传,至今已成为强壮身体、益智延年和防病治病的方法。70年代它被重新发掘和推广以来,各种民间功法和流派在国内或国外广为流行,拥有大量的崇拜者。正确进行气功锻炼,不仅有益于人体的心身健康,还可以治疗某些慢性疾病。然而,由于气功锻炼的宣传和管理方面的种种原因,致使盲目滥用气功训练,造成气功偏差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自从我们在国内首先报导气功偏差心身障碍的临床研究后,国内同行也相继有类似报导,这一与我国文化传统有关的  相似文献   

11.
略论佛教﹃气功﹄︵三︶陈星桥六)修习佛教“气功”法门简介佛教“气功”的修习方法甚多,下面谨择要介绍几种。1、如来禅如来禅,即按照释迦佛所说之言教,遵循一定的程序调理身心的方法,为大小乘人所共修,可用止观来概括。修止观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于静坐中修,二是...  相似文献   

12.
气功始于中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早在古典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气功的论述。近年来不少科学工作者从不同角度探讨气功的作用与原理,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关于气功功能态时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国内外均有不少报道;而气功锻炼对于人的心理方面的影响报道较少。有报导看到超觉入静练功者比未练功者学习记忆较好,但尚未见到练功前后自身记忆对比的研  相似文献   

13.
气功面面观(下)中国中医研究院气功研究室(北京100700)张洪林六、对伪气功得以存在和泛滥的原因分析伪气功是打着气功的旗号,用没有严格实验依据的虚幻臆断或思辨演绎内容为理论,实践上经不起重复验证的一类行为。十几年来,伪气功的泛滥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气功与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十分不同。心理学的有关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但从一门完整的科学体系产生说,仅有百年的历史,它是由国外传进来的,到现在我们还面临着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体系问题。所以,人们常说,它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青的学科。而气功在我国则有更为悠久的历史,在历代很多医学书和其他书籍中都能找到气功的文献资料,气功流派众多,代代流传,蕴藏着中国古文化的精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富有生命力的方法论体系。气功神奇功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能使我们相信心理现象的研究不是一种纯理论的空泛议论,而是扎根于人类实际生活的科学活  相似文献   

15.
许多“大师”一出道便是以气功大师为招牌的,因为气功在中国老百姓中有市场。但这些“大师”最后被吹嘘成了“超能力大师”,并且社会活动也超出了练气功的范畴——邪教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那么气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6.
1999年7月22日以来,在中国大陆持续20余 年的气功迷信潮终于从其峰顶逐渐衰落,5年过去 了,气功问题是不是回到了科学健身的轨道,是一 个值得研究和深思的问题。浏览气功网站是研究当 前气功动向的一把钥匙。 气功及其相关网站知多少? 在Google检索中,输入"气功网站",选择 "搜索简体中文网页",只有0.13秒就显示有42600 项符合气功网站的查询结果。2004年11月13日 10点半,用同样方法搜索,0.3秒出现112000项符  相似文献   

17.
略论佛教“气功”四陈星桥三、佛教“气功”与医疗保健祛病强身乃至怡情养性、延年却老,是各种气功具有的最基本的功用,也是现代气功修炼者共同的目标。佛教徒虽然认为由地水火风组成的四大之身无常、苦、空、不净,但同时也都希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以借假修真和弘扬佛法...  相似文献   

18.
走出气功效应的误区山西医学院汾阳专科部(032200)祁文秀气功热的出现使许多人走入误区。本文从生理学角度以条件反射为基础对气功效应加以剖析,从而使那些狂热的崇拜者有一清醒的认识。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气功师发“外气”是事先给受“气”者以暗示作用,如无...  相似文献   

19.
气功面面观(中)中国中医研究院气功研究室(北京100700)张洪林四、什么是伪气功谈到伪气功,首先应明确伪气功的定义。众所周知,下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就是用简短的语句,概括地指明被定义对象的本质特征。那么伪气功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为使读者易于...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此文是作者2000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上的大会报告.这里转载的是该报告的一部分.杨教授从自己的临床医学实践研究中,提出了气功术与气功治疗的相关关系.这是一个很有教益的观点,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