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北宋时以儒学为本位,融合佛、道的理学思潮的崛起,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理学的演变与发展代表着宋元明时期学术与文化发展的趋势。程领、程颐作为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和理学思想体系的奠基者,不仅对理学、中国儒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讨二程的理论贡献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内部构成和理论要素有重要意义。一、二程开辟了中国儒学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二程理学的创立,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儒学的扬弃。中国儒学是一个极为丰富复杂的艾化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  相似文献   

2.
从孔、孟到程、朱———兼论儒学发展历程中的双重价值效应李锦全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到战国时期,孔孟儒家被称为显学。到宋代把周、程上接孔孟,朱熹集理学的大成。以后元、明、清三代,朱学都处在儒学的正宗地位。程朱理学把孔孟的政治伦理思想上升到哲学高度,为儒学...  相似文献   

3.
徐春林 《学海》2007,(4):84-89
王艮的身体观是从程朱理学出发的.程朱理学不仅在本体论上否定了身体,在修养方法上造成了对身体的禁铟,而且在制度化以后更是造成了对身体的摧残.程朱理学对"身体"的贬抑使儒学失去了内在的活力,也失去了对民众的吸引力.王艮针对这种状况,通过揭示精神修养中的"身体"、政治和社会展现中的"身体"、本体论中的"身体",从三方面把"身体"从程朱理学的贬抑中"拯救"出来.王艮对儒学中"身体"的揭示,使儒学朝向宗教化、世俗化和简易化,并由此推进了儒学深入民间.  相似文献   

4.
宋代理学兴起的历史必然性可以从多方面加以总结,但佛学与儒学的相生相胜无 疑最为引入注目。先秦儒学和以华严禅为代表的佛学是理学兴起的直接理论来源。“穷理尽性” 的问题和对道物(理事)、虚实、体用、性情、心迹等理论的探讨则集中反映了这一历史的主题。先 秦儒学开始了对内在性理的关注,汉唐儒学丢弃了这一传统而被佛学所超越。华严禅对包括儒家 在内的各派理论的总结为儒学的新生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理学是在佛学理论的刺激和熏染 中重新发掘先秦儒学的精髓而创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孟子与新儒学──从朱子看孟子柳仁熙一、对孟子的新理解孟子与新儒学是何种关系?一般认为是陆九渊和王守仁等心学派直接继承了孟子的哲学精神,而并非是新儒学的理学派。笔者则想通过晦庵朱熹来说明在孟子哲学的发展中,理学的作用并不亚于心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孟子哲...  相似文献   

6.
张琴 《哲学研究》2012,(6):42-47
<正>宋代理学的整体建构,旨在以先秦儒学去解构佛教的教义系统并重建原始儒学。在以儒学为本位的思想重建之中,理学家汲取并融入佛教的义理系统,以拓展儒学所固有的意义限阈,便为题中应有之义。心性之学成为理学话语系统中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实与理学的这一根本旨趣密切相联。经过北宋五子,到两宋之交,儒学已经在某种新颖的诠释理念与诠释框架之下获得长足发展,出现了具有  相似文献   

7.
朱熹对道教的借鉴与吸取蔡方鹿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公元1130—1200年)在建构自己新儒学思想体系的过程中,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对其加以吸取和借鉴,用以丰富自身。这体现了中国文化儒道互补、多元融合的特征,对此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揭示宋代新儒学...  相似文献   

8.
清代前期儒者对佛道的关注由心性之学转向民间信仰。一些儒者认为 ,理学说教不具有普世性 ,整个儒学在教化民众方面也存在不足 ,民间佛道信仰可以弥补这些缺欠 ;但有些儒者激烈地批评民间佛道信仰 ,认为它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而且与儒学背道而驰。前清儒者的分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理学衰落后儒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韩国朝鲜时期(1392-1910),是儒学非常兴盛的时代,五百年间,名儒辈出。此间有过几次关于儒学理论的大辩论,"无极太极"之辩就是这时期性理学史上第一次论辩。这次论辩从本体及工夫两个方面,对"无极太极"应如何规定,及如何方能体会、掌握之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辩论,突显了韩国性理学的特色。它对后来韩国性理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北宋时期,理学兴起,程颢、程颐、张载等新儒学者面对佛老思想的挑战和儒学式微、伦常扫地的局面,以儒家伦理为本位,批判地吸取佛、道精致的思辨哲学,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创建以求义理和天理为标志的理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1.
韩国朝鲜时期(1392-1910),是儒学非常兴盛的时代,五百年间,名儒辈出。此间有过几次关于儒学理论的大辩论,"无极太极"之辩就是这时期性理学史上第一次论辩。这次论辩从本体及工夫两个方面,对"无极太极"应如何规定,及如何方能体会、掌握之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辩论,突显了韩国性理学的特色。它对后来韩国性理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该著将儒家思想学说的演变,以及外来文化的挑战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回应,作为其考察的起点,采用从整体上把握思想潮流的研究方法,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理学发生的过程。作者突破了传统以朱熹《伊洛渊源录》为框架的单维理学发生说,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重建起理学发生、发展的轨迹,比较完整地揭示了北宋理学具有的内涵和特征。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重点讨论了儒学更新的必然性及途径,儒学更新的表现,理学思潮的形成及基本特征,对古文运动、孟子升格运动、佛道二教的挑战与时代问题均有详细分析。下篇讨论了范仲淹、欧阳修、胡瑗、孙复、石介的学术思想及其对理学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 朱熹和他的先驱周敦颐·二程一样。出入释老,把佛道哲理输入儒学之中,铸造成新的儒学体系,从而真正实现了儒学独尊的梦想,统治中国社会达七百年之久。人们正确地指出,没有对佛学的吸收,就不会有宋明理学。但是在一般分析佛道二家在朱熹理学形成中的作用时,人们似乎比较偏重于佛学,而对道家道教哲学在朱熹理学形成中的地位作用,则限于一般的提及,而缺乏较细致的分析。本文仅就这一方面做一些拾遗补缺的工作。一宋代理学之所以能够独尊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它既保留了儒学热  相似文献   

14.
一以儒家学说为主流的中国本位思想文化在历史上发生了几次转型,影响较大的有西汉神学化的儒学、宋代理学化的儒学、明代心学化的儒学、清代经学化的儒学和现代西学化的儒学。在这几次大的转型中,西汉董仲舒的儒学本质上是外儒内法,兼涉黄老刑名,实际上是对先秦学术的整合;宋代  相似文献   

15.
陈媛  刘畅 《孔子研究》2014,(2):113-124
明初理学大家薛瑄的著作有《读书录》、《读书续录》、《薛文清公文集》等数种,对薛瑄所有著作在亚洲的刊印和传播进行系统整理和全面考察,是研究儒学在东亚传播的重要环节。薛瑄著作的版本种类之丰、刊印次数之多、流传范围之广,反映了薛瑄思想在东亚儒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与薛瑄其他著作相比,蕴含了其理学思想精华的《读书》二录更受到中韩儒学家青睐。这说明与理学理论相比,后代的东亚儒学家更加追求理学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儒学史上,对于"格物致知"的诠释,大致有经学体系与理学、心学体系三种,各家解释因学理基点不同而思想各异。印光法师青年时期受理学影响较大,后经历了从儒学向佛学的转变,因其儒、佛贯通的学术风格与挽救世风、世运的宗教热忱,故走出儒学看儒学,对于"格物致知"的定义大胆采用了九川的思想火花,并给予佛学化的处理,于清、民之际儒、佛并弘,影响甚巨。  相似文献   

17.
上一世纪40年代,王恩洋曾撰<新理学评论>一书,对冯友兰新理学的理气与真际、阴阳与天道、道德观与圣人观诸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二人的分歧既是佛学与儒学的分歧,也是宋明以来心学与理学的分歧的继续;既预示了中国现代哲学的心理合一的发展方向,也表明了道学和哲学在方法论和学术指向上的差异.冯友兰具有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使道学或者广义地说儒学、传统哲学转型为以西方哲学为典范的现代哲学,王恩洋缺乏这种意识.但是,儒学转型后也失去了它的成圣指向,欲纳成圣于哲学之中,便不可避免地形成矛盾;成圣的儒学和思维的哲学各行其是,或许是未来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可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上一世纪40年代,王恩洋曾撰《新理学评论》一书,对冯友兰新理学的理气与真际、阴阳与天道、道德观与圣人观诸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二人的分歧既是佛学与儒学的分歧,也是宋明以来心学与理学的分歧的继续;既预示了中国现代哲学的心理合一的发展方向,也表明了道学和哲学在方法论和学术指向上的差异。冯友兰具有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使道学或者广义地说儒学、传统哲学转型为以西方哲学为典范的现代哲学,王恩洋缺乏这种意识。但是,儒学转型后也失去了它的成圣指向,欲纳成圣于哲学之中,便不可避免地形成矛盾;成圣的儒学和思维的哲学各行其是,或许是未来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可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朱熹与新安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熹哲学完成了儒释道的统一 ,将仁学与易传的生生之理结合起来 ,实现了儒学的综合创新。作为新安理学的创始人 ,朱熹对新安理学的发展以及重视实用实践生存、提倡气节等特点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认识你自己”,这是西方哲学对人的第一要求。相对于此,东方的儒家哲学则以“成就你自己”为首要的关注之点。从先秦开始,儒家的哲学思考便指向了成人(人格的完善)。作为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理学同样受到了这一思维传统的制约。当然,较之先秦儒学,理学对人格的考察无疑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