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尊经法古”的准则与《脉经》的权威格式化“尊经法古”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色之一。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君子不器” ,轻视自然科学规律本身的探索 ,开创“重道轻器”之先河。继而 ,以阐释研究《十三经》的“经学 ,则成为整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最高深的大学问。”这种文化惯性 ,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中医学及脉诊 ,而这种影响的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程度之深 ,是其他学科均无法相比的。“不为良相 ,便为良医”、“秀才学医 ,笼里捉鸡”。随着“良相”、“秀才”等儒者从事医学职业 ,经学的法则也随之引入中医体系 ,从此注释《内经…  相似文献   

2.
1脉象标准化的问题 标准化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由于中医脉象其概念本身较笼统,具体的判别标准又较模糊,大多使用形象语句描述,缺乏客观判定标准,影响了临床诊脉的准确性,诊脉时分歧较多,常因医生不同,同一病人的脉象诊断也有不同。这不但成为某些人指责中医脉诊不科学的口实,而且使一部分人认为脉诊无用,对脉诊失去信心。因此,脉象标准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首先要注意的是某些有争议的脉象。  相似文献   

3.
中医脉诊研究再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脉诊研究再思考湖南中医学院(长沙410007)李冰星朱文锋黄惠勇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中医脉象,吸引了部分其它学科学者的兴趣,近40年来多学科学者(含医学)致力于中医脉诊研究,企望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改变那种主观、抽象的“在心了了、指下难明”的状...  相似文献   

4.
脉诊的符号化使用是中国中医诊断中的历史性现象,传统的解释将其视为一种医患间建立技术互信的博弈互动。但这一解释面对已然建立起技术制度信任的当下,其解释力已显不足。国家医疗体制的建立,为患者择医提供了可以信任的体制评价标准,当代脉诊对于中医患者的价值呈现了由技术证明功能向态度证明功能的位移。而竞争性医疗服务的背景,也影响了中医师的诊断行为,差异化竞争成为中医师必须采取的行动策略。由此,医患双方完成了对于中医医疗实践行为的重塑。脉诊的符号化使用,再次得以复苏。  相似文献   

5.
中医四诊的认知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四诊的认知逻辑辽宁中医学院(沈阳110032)刘庚祥一、四诊的反映中医四诊是对病人的体症进行观察与询问,一般认为:临证所谓的“舌红苔黄”是病人舌红苔黄的客观体症反映到医者的感官,被医生所认定,所谓“脉弦数”,是客观的弦数之脉反映到医者的手下。然而...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内部长期存在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与决裂,这一矛盾加剧了心理学的分裂趋势。第三种文化兴起后,既不赞同非此即彼的单一文化观,也不认可两种文化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提出了“数据、理论、阐释”三位一体的“综合科学”概念和以“磁力”主题为中心的研究模式,积极倡导人文与科学文化的宽容、批判性反驳与合作精神,从而超越了传统意义上两种文化的观念束缚,有望为当代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进路。  相似文献   

7.
简单的逆向追求与脉诊客观化的困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单的逆向追求与脉诊客观化的困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关晓光哈尔滨市建材工业学校(150001)李宝琴不管是在中国古代,还是在西方古代,人类对一些神秘的不可能性的追求和渴望,从来不亚于对客观事物本质及规律的探索,譬如寻找长生不死的灵丹...  相似文献   

8.
文化心理学的双重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浩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5):795-800
文化心理学具有双重内涵。一种内涵可以表达为“文化心理”学,关注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以“文化心理”为主要研究内容;另一种内涵可以表达为文化“心理学”,强调研究者的文化负载,以“心理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当前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未能有效整合“文化心理”与“心理文化”,这妨碍了对文化心理学的整体理解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由于“左”倾思潮干扰,在传统文化研究中存在着态度不端正、气氛不正常、方法不得当等问题。近年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日趋活跃,原因有五:一是认真贯彻学术研究中的“百家争鸣”方针;二是马列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需要;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四是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需要;五是国际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促进了国内研究的开展。目前在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中,存在着“西方文化整体移植论”和“儒家文化整体过渡论”两种倾向,二者都片面强调文化体系的整体性和不变性,否认其可析性和转化性,不利于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在研究时要摸清其体系,复其原貌;在吸收时则要打破其体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统文化至今对中国社会还发生有力影响,在批判继承历史文化遗产时,应以发扬为主。  相似文献   

10.
“文化”这个概念具有一种独特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因为文化本身具有多重意义和多重功能;另一方面是因为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等学科都在从事文化的研究,都给文化下了学科定义,并使定义的内容尽量接近本学科研究文化时所侧重的那个方面。在我们看来,只要不把“文化”概念的某一内容宣布为唯一可行而正确的,从而排斥所有其他表述,从不同侧面对文化作出多角度的理解是完全合理的。从哲学思维视角来看,文化的一般规定应当是下面几种规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学界关注,超越对其背景、内涵、特征、结构、内容、意义及作用等的考察,而从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农村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品)的角度考察其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是深化这一研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李宗桂的新著《中国文化概论》,是解放以来国内学术界第一部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国文化的专著。论著首先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概念作了分析和界定。前几年的“文化热”中,人们主要关注于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和如何改造传统文化,忽略了“什么是文化”这一基本问题,使其涵义含混不清,互相间的争论缺乏共同的逻辑起点。李宗桂同志的这一工作,弥补了前几年“文化热”中的疏漏,又为自己的论著确立了坚固的  相似文献   

13.
美”字的形义及其演变显示,其本义似应为“好”,现代汉语中主要衍生出“美丽”“美好”“优美”等词汇。从价值论来看,“美”是一种审美上的价值,往往与真和善成为人类的最高精神价值追求。从美学来看,“美”是指美的本质,美的本质是美学的核心问题。美的本质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开放性的问题,从本体论上看,美是事物的一种社会属性或者价值;从认识论上看,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从发生学上看,美是社会实践的自由的产物;从现象学上看,美是显现为形象的价值。中西美学史上探讨“美”的本质大约有四种途径:一是从事物的自然性质上探讨美;二是从客观精神世界寻找美;三是从主观精神世界寻找美;四是从社会生活寻找美。现代还出现了一种完全否定美的本质问题的反本质主义的倾向。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一种“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美学思想,其表现为“和合之美”“美善相乐”“天人合一”的中华美学精神,它与西方“向外求真”的科学型美学思想相反相成。不同的美学思想体系有不同的美的范畴。一般来说,美的范畴有:美与丑、优美与崇高、幽默与滑稽、悲剧性与喜剧性。美的形态,一般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相似文献   

14.
谦虚是东西方文化下共同提倡的一种优秀品质和美德。已有研究发现,谦虚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属性,对个体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这种影响效应及其功能机制可以从认知、动机和规范三个角度进行归纳、分析:“自知之明”的认知机制、“社会润滑剂”的动机机制和“传统美德”的规范机制。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谦虚的心理结构、分析谦虚功能体现的潜在边界条件、考察谦虚功能的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文化是民族生活方式的总和”,又有人说“文化是人化,是人的内化和外化”。我认为两说都对,若合而言之,就更全面,更周严。其实文化是人,是民族群体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总和,它包括器物、制度、精神文化三个方面。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创造成果...  相似文献   

16.
实践与文化——“哲学与文化”研究提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改革的实践所提出的文化变革问题,几年来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潮。各个人文学科几乎都卷入了这一浪潮。虽然角度不同,观点各异,但由于问题的产生是基于现实的需要,因而人们的思考始终围绕着社会发展与文化变革的关系这样一个基本问题;而这一问题实质上是个历史观问题。因此,从哲学的角度研究文化问题,自然就成为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这也是文化研究继续深入的必然趋势。我们看到,在“文化热”渐趋平静的表象下,越来越多的哲学工作者悄悄地转入了文化研究的阵地。文化研究在向纵深发展。人们期待着由于他们的深沉的思考,文化研究或将要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七五”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哲学与文化”课题组的同志们,愿意将他们的研究提纲公开发表,意在听取意见,交流思想,引起讨论,获得教益。该提纲鲜明地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出发,为文化研究提出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文化观尚无现成的系统形态的作品,这里他们进行了一次探索或尝试。本刊乐于发表这个提纲,其意图亦在引起讨论,推动文化问题研究的深化。我们更乐于看到经过踏实研究、深思熟虑的成果不断涌现,并愿为此提供发表的园地。  相似文献   

17.
汤海艳 《学海》2006,1(3):201-205
本文就张岱年对文化综合创新的可能性所作的思考及其方法论思想进行了分析。在张岱年看来,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具有可析取性,这使得文化综合创新在客观上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文化综合创新还有赖于主体的文化自觉以及对文化的正确理解。就其方法论而言,张岱年的“文化综合创新论”是其“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的发展观的具体运用,在“兼和”理念指导下,他主张进行辩证综合,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18.
“礼”与“法”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有其各自的内涵特征,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两者逐渐发生合流,在经历发端期、发展期与成熟期之后,最终形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质。“春秋决狱”是一种凭借春秋大义断案的独特的司法制度,开启了儒家法制化的进程,对于礼法合流的促成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是反思与批判的世纪,激烈的批判与激进的解构构成了其显性的文化叙事。“文化研究”思潮就是在这种文化语境下于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后二、三十年)异军突起的。“文化研究”由于其鲜明的批判性和强烈的政治诉求而在理论世界格外引人注目,甚至被视为着眼于差异与微观的一种新的文化批判理论。“文化研究”不仅在总的理论精神上承袭了从马克思哲学到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的精神和立场,而且还直接将后现代主义的微观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而形成和发展的。这是因为,从民族文化的形成来看,中国文化是一种“原生文化”,它与“次生文化”不同,完全是由特定的自身内部的原因而形成的文化,换言之,是从血缘氏族内部直接产生的文化。这种血缘氏族关系纽带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从没有被割断过。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演化来看,中国文化不但起源于血缘关系,而且在其发展和演化过程中,也遵循了血缘关系这一基本线索。如传统政治是血缘氏族关系背景下的宗法政治,传统经济是血缘氏族关系下的家庭经济或自然经济,而传统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