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形式逻辑讲的概念间的关系着重于概念的外延。多个概念间的关系以两个概念间的关系为基础。对概念间关系的识别,主要应根据其定义;而语言识别也是教学中一种简单易行且有效的辅助手段。下面介绍概念间各种关系的语言识别方法。1.全同关系全同关系指两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都相同。欧拉图为语言识别:两个概念能用“是”双向联接。例如.“北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说“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与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下”均成立,则“北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这两个概念间里全同关系。再如“珠穆朗玛峰”与“世界第…  相似文献   

2.
对中医“证”及“辨证论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中医“证”及“辨证论治”的思考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100029)陈家旭导师杨维益一、证、病、症的概念及其关系1.证的概念《玉篇》云:“证,验也。”《增韵》云:“证,候也。”《说文解字》中有“论”、“证”字。的本义为证实、验证;“证”通,为证据、证...  相似文献   

3.
证及其易混概念的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证与证候客观地说,证和证候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既相同,又有本质区别。从历史上看,它们借以演变的早期概念“讠登”和“讠登候”的含义是相同的;而从现实来看,它们的含义又是截然不同的。讠正与证是繁简字。讠正,俗与讠登字通用。故而辨析证与证候的关系,首先应明...  相似文献   

4.
《逻辑与语言学习》杂志1985年第4期上发表的争鸣文章“分析概念间的关系应注意语言环境”(以下简称“《分析》一文”),对《(形式逻辑)辅导》一书(以下简称《辅导》)中的一道逻辑题的答案提出了异议。这道题要求读者指出下列句子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之。这句话是: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与教学中,提出了如何正确体现所谓“认识论”和“本体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方法”和“论”的关系问题;建立技术方法论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技术方法论”的提法在自然辩证法的  相似文献   

6.
“文化”这个概念,与“劳动”之类的概念~样,正因为它的抽象而“适用于一切时代”(马克思语)。但是,“文化”这个概念本身不是纯粹思辨的结果,它是历史的产物。在从事文化研究时,要注意把文化概念的历史同文化本身的历史区别开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标志着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发展,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把握历史过程的本质。我们认为,在当前文化研究中,应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先分别对文化与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人本身发展这几方面的关系作深入分析,然后再进一步将这几方面的关系综…  相似文献   

7.
组织创新气氛的概念、测量及相关研究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创新气氛是Litwin所提出组织气氛概念中有关创新维度的深入延伸和具体阐述,是个体对其创新能力养成、发展和运用产生影响的心理认知与组织情境体验。该文在总结回顾近二十年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后,对组织创新气氛的概念构建、影响因素、测量工具及相关变量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与评价;同时,指出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在概念建构、工具开发、相关实证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国内开展本土化研究所应注意的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市民社会及其概念演变史,探讨市民社会的历史内容与范畴规定,揭示市民社会研究的现实意蕴。本文认为市民社会是反封建的产物,市民社会的建立是对封建家族精神的彻底否定;欧洲近代以来关于市民社会概念的两个传统事实上不过是对一个新型社会要求的两个不同侧面,它们只有在“现代化社会”这一更高范畴中才能被完整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研究“市民社会”问题的历史使命是寻求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与现实道路,因而要求必须打破“市民社会”与“国家”两极分裂对待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资本论》及手稿、《哲学的贫困》等文本中,马克思认为机器是基于工具与使用者的、并能够通过组合和分工形成更大生产规模的整体化技术装置。而近年来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使其与传统的机器概念和理论产生了张力。一方面,人工智能对传统机器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超越;另一方面,它凭借人自身的机器化以及其在现代资本主义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并未脱离“机器”的概念范畴。马克思的机器理论和“一般智力”理论不仅能够对当下的人工智能现象进行审视,同样能够从人与物、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展望。马克思机器理论与人工智能的两相对照,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唯物史观与当下技术及社会的对照。  相似文献   

10.
注意促进效应表现为增加一个任务的注意资源会提高与之无关但是同时进行的记忆任务的表现。自提出后,研究者对其发生特点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该效应的双任务交互模型。本文着重对近5年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重新阐述了注意促进效应的产生机制,以及理论模型的新进展:双任务交互模型2.0,以期对“一心两用”下注意与记忆关系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从神经基础、测量指标和理论模型等方面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在形式逻辑理论体系中要注意做到概念明确 形式逻辑要求人们在思维中做到概念明确,这是正确思维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当然做为研究“概念明确”的形式逻辑,更应注意在自身的理论体系中做到概念明确。在我国公开出版的逻辑教材中,常常遇到用词不当,概念不明确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形式逻辑学科的发展,也不利于更充分的发挥形  相似文献   

12.
在工作记忆中的选择性注意及注意焦点机制的基础上,从3个方面回顾了对工作记忆中注意焦点转换的研究:(1)工作记忆中的注意焦点转换的概念及其基本研究方法;(2)影响注意焦点转换代价的因素,包括提取、复述、加工、更新和记忆集大小等;(3)注意焦点转换与工作记忆各功能成分之间的关系,包括注意焦点转换与工作记忆执行功能的关系,注意焦点转换反映的存储、加工和执行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焦点转换与工作记忆中资源分配的关系。最后,该文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民国以降,藏传密宗佛教再次进入汉地传播,很多道家学者做了一些道密合流的阐释。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汉译藏密文献阙如,因而在道密比较和解读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误读。民国藏密学者陈健民先生在这方面是特出者,其汉文本藏密研究巨著《曲肱斋文集》其中一篇《中黄督脊辨》,对道家内丹学所涉“黄道周天修证系统”与藏密“中脉法身修证系统”做了道果上的详尽比较。但由于论题所限,其文对“道家黄道周天”所依据的哲理背景,和“藏密中脉法身”修证所依据哲理背景“随教唯识见”与“中观应成见”没有展开论述,留有微憾。本文试图在二者所依据的哲理背景上进行详尽的论证,辨析道家“黄道”与藏密“中脉”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伦理精神”是本人伦理学研究中最基本、最有个性特点的核心概念,对它的涵义的理解应在世界道德哲学的语境中,结合“伦理”和“精神”各自的本质及其统一关系来进存。“价值生态”是“自然生态”概念的哲学提升和意义抽象,“伦理精神”和“价值生态”的结合是道德哲学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方法论。消解价值霸权,在“生态觉悟”中追求和达到“伦理学方法的超越”是“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命题和理论所试图探讨和解决的两个现实和学术课题。  相似文献   

15.
领导-部属交换关系的本土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土化的领导-部属交换关系(Leader- Member Exchange, LMX)主要是指在组织中领导和部属之间基于工作而建立起来的上下关系。西方关于LMX的操作性概念和测量的研究争论主要包括单维度和多维度、“关系”和“交换”、垂直二元关系和社会网络关系之争等三方面。LMX的本土化研究则主要有片面本土化和间接本土化的研究两方面。LMX-7、LMX-MDM、领导-部属关系量表和领导-部属关系形式量表等6种量表在目前LMX测量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整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所构建的本土化的LMX包括概念界定、分类标准、基本维度、关系质量评价等诸方面内容, 其测量应更为注重文化差异性、测量规范性和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16.
道教医学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教医学概念辨析盖建民本文对道教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道教医学”的概念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现有几种定义的缺陷,提出了界定“道教医学”应注意的几个原则。作者盖建民,1963年生,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道教医学作为道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  相似文献   

17.
着眼于目前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再次探讨了几个切入点:(1)改善预后,注重患者心理因素调养;(2)从“治未病”角度入手;(3)从复方-有效组分-单体的转换入手;(4)建立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循证医学模式;(5)从流行病学调查疾病证候的分布情况入手;并提出创新是中医学体系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并适应当前形式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宋元学案》以“兼取朱陆之长”评价吕祖谦之学,今人研究也多以心、理并重来论定吕祖谦哲学。吕祖谦非常重视“心”概念,以实然义、活动义和主宰义论之,对心与理、气、性之关系均有讨论,认为心是为学工夫的入手之处,通过“存心”“正心”建立工夫次第,以安顿道问学与尊德性两大重要命题,吕祖谦建立了相当规模、内容丰富的心论系统。本文认为,吕祖谦虽重视心,却仍是“以关、洛为宗”,其心概念并无本体义,其关于心的种种讨论不宜称之为“心学”,而是“理学”下的心论。  相似文献   

19.
马雪松  冯源 《学海》2023,(1):61-73
概念建构反映了在具体研究与理论研究间架设桥梁的学术努力,政治学具有整合“制度”概念多重内涵、实现“制度”概念综合功能的重要潜力。政治学“制度”概念的本土建构在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政治学与其他学科等多重张力的影响下进行,缓解一系列重要范畴间的紧张关系。“制度”概念建构得益也受制于其多维特征,主要涉及经验现象层面国家治理制度性要素的稳定性与复杂性,认知范式层面不同研究路径的议题分工与关系调适,以及前现代化、现代化、后现代化“三化叠加”的文化生产实质。根据知识社会学性质与功能实效的差异,“制度”概念建构呈现诸多基本面向,包括以相关社会制度概念、国体、政体等形成概念基石,以体制、机制、制度为主干构成规范概念体系,深入发掘规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性等制度要素不断充实概念内涵,并有望围绕“制度”概念进一步凝练总结政治学话语体系、构建以制度认同为基础的政治共同体,促进制度文明间对话交流。  相似文献   

20.
哲学价值论研究的人学基础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关于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概念应如何定义的问题,国内学术界常有一些争议。我是不赞成“主客体关系模式”的,因为除了导致一种关于价值本质的效用主义解释之外,这一方法论模式还意味着对人的拒斥和消解,它使价值论研究丧失了人学的基础。用“客体对主体的满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客体对主体的肯定”、“客体对主体的效应”等等来规定价值概念,最后都无法摆脱“价值即效用”的理论困境,这一点我在以往的文章中已经作过相应的分析和论述。本文从批评“主客体关系模式”及其对人的消解入手,意在强调哲学价值论研究的人学基础,恢复“人”的概念在价值论研究中的轴心地位,并尝试从入学的视角去探究和揭示价值世界的秘密,为理解价值问题提供某种新的思路。所论或有不当之处,还请读者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