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多元一体的文化架构中——论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历史地位秦惠彬作为传统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国伊斯兰文化,具有民族性与宗教性品格,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架构中,其亚系(子系)地位相当独特:革新性的融入。在“汉刻它布”即汉文伊斯兰教经典中,...  相似文献   

2.
书讯     
本书是作者研究现代中国哲学的专著。共分文化观、形上学、心物论和哲学史4篇15章。第一篇“文化现”包括“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与其文化多元主义”(第1章)、“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与马克思·韦伯中国文化现”(第2章)、“冯友兰的《新事论》及其文化观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第3章)、“新理学的现代化论与现代性思维的反思”(第4章);第二篇“形上学”包括“熊十力体用论的宇宙论”(第5章)、“马一浮哲学的理气体用论”(第6章)、“冯友兰新理学哲学要论”(第7章)、“冯友兰《新理学》形上学之检讨”(第8章);第三篇“心物论”包括“熊十力《明心篇》的明心论”(第9章)、“马一浮哲学的心物  相似文献   

3.
清末道教学者黄裳的内丹学理论颇具特色,在内丹学史上自成一家。本文认为,黄裳内丹学的理论特色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在内丹学的“药物”问题上,提出“盗天地之元气以为丹本”的主张;(2)对作为整个内丹学的逻辑起点的“玄关一窍”从身体结构和身心状态两方面作了明白的阐述。(3)把“阳生”之道区分为“外动之阳生”与“内动之阳生”,而“内动之阳生”又分为“性阳生”和“命阳生”。(4)主张性命双修,而又侧重心性,提出“静处炼命,动处炼性”的修炼原则。  相似文献   

4.
1、基本概念问题的提起所谓文明(化):(1)从广义上说指的是人类发展的更高级阶段(取代野蛮阶段);(2)从较为狭义上说指的是人和国家的某种稳定的社会文化共同性,这种共同性即使在内在变化和外在影响下也能在很长的历史时间段里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完整性。“文明”一词被广泛地用来指称:第一,现代世界中存在着的那些文明的结构和机制多样性的统一体[与“世界共同体(coo6。。ec,。)”是一个意思];第二,居住在我们地球上的并组成为世界社会群体(co。yM)矛盾统一体的诸区域性“世界”的多样性。正是诸种文明之间在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5.
一、前导 耶稣在升天前吩咐门徒说:“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训他们遵守我所吩咐你们的一切。看!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28:19-20)福音的传播并不像蒲公英撒种般的容易,而是一开始就遇到了文化适应的问题。正如圣保禄宗徒所说的:“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为犹太人固然是绊脚石。为外邦人是愚妄。”(格前1:23)这就是反映出了文化之间的排斥。纵然文化之间有所排斥,但不会影响救恩的传播。因为“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参若1:14),就说明无论是哪一种文化,都有权利传递救恩的喜讯。这是天主德能与智慧的奇妙化工。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为了支持宗教学研究,反映宗教学学术研究成果,宗教文化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宗教学博士文库》。《宗教学博士文库》由黄心川、陈红星主编,首批推出的作品有:《大梵与自我──商羯罗研究》(龙达瑞著,导师:黄心川)、《神圣与世俗——南传佛教国家的宗教与政治》(宋立道著,导师:任继愈)、《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唐大潮著,导师:卿希泰)和《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学思想研究》(董群著,导师:石峻)。19世纪下半叶,德籍英国人麦克思·谬勒首先提出了“宗教学”的概念,过了100多年后,“宗教学”已经…  相似文献   

7.
引言 人类在如何看待文化实践方面远未达成一致。例如,以假定的人权普世性为名把一种观点强加于人,这必然会与某些感受性发生冲突。正如女历史学家庞达·姆博所提出的(1999:75):“如何把尊重人权与肯定文化协调起来?”因为,这涉及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世界观念和男女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另外,人们是否能从外部来了解某些文化的特质?这些文化特质是否能作为普世观念的评判对象?  相似文献   

8.
<正>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文化的跨国界交流日益明显,文化的多元化时代已经悄然来临。二次元文化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亚文化,其影响对象主要是在校青少年学生。“二次元”主要指A (Anim ation动画)C (Com ic漫画)G(Game游戏)N(Novel轻小说),意思是“二维虚拟世界”,它与“三次元”(即现实世界)相对。  相似文献   

9.
胡适与“全盘西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与“全盘西化”论张利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00732)在近些年的文化讨论中,胡适的文化思想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重视,在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上也产生了分歧,胡适与“全盘西化”论的关系便是有争议的问题之一。论者或曰:胡适是“全盘西化”论的“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10.
海外及台湾部分学者论新儒家及文化重建(续)龙佳解(湖南大学)二、中国文化重建的哲学省察傅伟勋自叙其尝试中国文化重建课题的哲学省察的直接成果是:一是获致了“中国本位的中西互为体用论”的结论,作为中国文化重建的立场;二是构想出“生命的十大层面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医院文化与医院角色(下)江苏省如皋市人大常委会(226500)薛炜清医院文化作用的双向性,规定了医院文化的价值取向。医院文化具有导向、凝聚、激励、规范、配合、辐射等诸多作用和功能,但究其要者两点:一是在于组织内的导向作用。医院文化尤其是以“人”为核心...  相似文献   

12.
大鸟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鸟文化余谋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00732)金吾伦教授提出“缺翼文化”概念。这是富有启发意义的概念。他认为,人类文化整体有两个翼:做人和做事。前者是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政治制度,民主法治:后者是加速科学技术进步,重视科学文化,促进工业化、信...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对当代西方哲学有这样一种流行的看法:似乎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是两种彼此不相容的哲学思潮,而且西方哲学家“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属于人本主义,即属于科学主义。这种看法既不确切,也不符合实际。本文将讨论这几个问题:(1)什么是科学主义?(2)什么是人本主义?(3)反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4)现代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主线是什么?一、什么是科学主义“科学主义”是一个贬义词,是指认识论和科学哲学中的一种思潮或运动。反对把自然科学看做文化中价值最高部分的哲学家把他们所反对的看法称为“科学主义”(scientism),加…  相似文献   

14.
(一)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目前对子贡这段话通行的翻译是:“老师关于文献方面的知识,我们听得到;老师关于天性和天道的言论,我们听不到。”照此来看,似乎孔子从未对学生谈论过‘牲与天道”,...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他场合他也多次强调:“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2020年9月22日,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  相似文献   

16.
“第二部《论语》”——《法言》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了《法言》的基本思想:(1)关于扬雄“广评诸子,归宗孔门”的思想宗旨及其对先秦诸子的评价;(2)关于扬雄“性善恶混,修身为本”的人性论及其伦理思想;(3)关于扬雄“礼法宜中,道有因革”的政治思想及其历史观;(4)关于扬雄“天道无为,生死自然”的自然观及其对神秘主义的批判;(5)关于扬雄“礼义立世、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本文认为,《法言》作为一部模仿《论语》而写成的著作,一方面有其一定的学术价值;另方面,它与《论语》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意义和影响,又是不可同日而语。其中缘故值得深思玩味!  相似文献   

17.
1任何一个正常的普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科学事实):先有地球,后有人类及其意识;物质世界是“本原”性的存在,而精神世界是“派生”性的存在;先有事物的存在,后有关于事物的观念。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唯心主义哲学呢?为...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历史也许不会太长,但是它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却能远泽后世、流芳千载。齐文化是以先秦齐国为中心而形成的一种优秀的地域文化,随着历史的潮起潮落,它既经历了自己的辉煌,也身受过某种尴尬。但无论沧桑如何变迁,齐文化毕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秦文化的核心和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与支柱”(王阁森等:《齐国史》导论,第6页)。因此,它所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也以其特有的深沉与厚重,对后世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清朝初年,以“生济南文献之邦,宦江左清华之地”(郑方坤语)的王士祯为…  相似文献   

19.
写作过程的自我监控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继伟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0,23(1):111-112
在当前的写作心理实证研究中,研究者们非常重视自我监控的作用。他们使用“监视器”(Hayes &Flower,1980)、“执行性控制”(Scardamalia & Bereiter,1982)或“自我调节”(Zimmerman,1989)等术语来描述写作中自我监控的重要作用。海斯和弗劳尔指出,学生“大部分的写作技巧都属于监察和指导自己写作加工的能力”(Hayes & Flower、1980)。当前的写作心理理论模型尤以海斯-弗劳尔模型影响最为广泛。根据该模型,整个写作活动中分为三个阶段:计划构思阶段…  相似文献   

20.
(1)张或者是文豪,或者是音乐家;(2)张是文豪;所以(3)张不是音乐家。它的形式:(1)甲或乙;(2)甲;所以(3)不是乙。从前提(1)、(2),能否推论出结论(3)?首先,我们澄清“或”的用法。试看“甲或乙”(1)。当甲、乙一真一假时,(1)真;当甲、乙皆假时,(1)假。到此为止,这是“或”一词的标准用法。谁不依循,准便违反约定俗成,犯了“曲解词义”谬误。可”是,当甲、乙皆真时,(l)是真还是假呢?这时,“或”的使用是不能确定,落入“或”的“混含”地带,而可分成下列三派:肯定派认为(l)真。他们采取包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