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起源是生命科学中的一个前沿问题,M·艾根(M.Eigen)教授卓有成效地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提出了超循环论,揭示了生命起源特别是生命信息起源与进化的一定的规律性,为近十多年来这一科学问题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艾根的超循环论不仅在解决生命起源问题上独树一帜,具有开拓性,同时还涉及宇宙观方面意义深远的一些问题,自始至终贯穿了丰富的哲学思想。 一、超循环论的研究方法 艾根研究生命起源的方法独具特色。20世纪以前,由于物理化学以及相应科学知识的贫瘠,尽管一些思想家和科学家进行许多实验,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否证各色各样的理论,但实验粗糙、证据不理想,没有说服力。20世纪30年代化学进化论的创立不能不令20世纪前的那些科学家们对奥巴林等人刮目相看。以奥巴林为代表的化学进化论者的大量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2.
RNA酶的发现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已经成为生物学领域的共识,然而美国科学家切赫(Thomas R.Cech)和奥尔特曼(Sidney Altman)在研究RNA分子剪切机制的时候观察到某些RNA能够自我进行切割和连接,表现出酶的性质,称为RNA酶。这一重大的发现引起了人们对酶的本质和生命起源问题的进一步探索,也使他们荣获了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3.
是否存在能够支撑不信教者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呢?抛弃了宗教信仰。人类生命有何含义?其意义何在?世俗人文主义以科学的、哲学的和伦理的视角,用能与人类的生命激情和科学发现相共鸣的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世俗人文主义强调运用理性思维和批评性思考解决人类遇到的问题。对人类运用科学和技术手段为本身谋福充满信心,它质疑超自然、神秘的、超现实现象的存在。在人类民主进程和为全球人类谋福方面.它从不妥协。为了人类自由和最高实现人类自身价值,它提出了一个新的范例来指导人类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4.
是否存在能够支撑不信教者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贝4呢?抛弃了宗教信仰。人类生命有何含义?其意义何在?世俗人文主义以科学的、哲学的和伦理的视角,用能与人类的生命激情和科学发现相共鸣的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世俗人文主义强调运用理性思维和批评性思考解决人类遇到的问题。对人类运用科学和技术手段为本身谋福充满信心,它质疑超自然、神秘的、超现实现象的存在。在人类民主进程和为全球人类谋福方面,它从不妥协。为了人类自由和最高实现人类自身价值,它提出了一个新的范例来指导人类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5.
如何切入对历史主义、实证主义、第二国际教条化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反思,是包括卢卡奇、本雅明、阿多诺等在内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共同难题。他们都强调现实历史的变革要以历史哲学的重构为底色,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必须立足于一种新的历史意识以摆脱“经济决定论”和线性进步观。其中,本雅明试图以“起源历史”重构历史唯物主义,他的“起源”概念是其理论的难点。学界对“起源”概念在《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和《拱廊计划》中的内在作用存在争议。对本雅明而言,《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时期的“起源”概念侧重于将真理从主客认识论的困境中分离出来,内蕴着柏拉图的理念和歌德的表达性生命的影响;《拱廊计划》则进一步将“起源”批判性地内化为对19世纪现代性之自然历史性质的辩证揭示,并识别为一个过去与当下充满张力的、“起源历史”的真理性时刻,以便从历史连续体的叙事中剥离出来。通过这一工作,本雅明不仅破解了新康德主义以及受其影响的历史主义变体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理论困境,还为历史唯物主义把握历史提供了一种新的“辩证历史”意识。但在现实性上,这种历史意识过于倚重主体对历史经验的创造性领会,而忽视了经济作用及其内在张力,存在着主观...  相似文献   

6.
论道教生命伦理的价值原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道教生命伦理的价值原点姜生对于生命的本质及其价值的认识,是生命伦理学说的理论基础。道教对人类生命的本质有着独特的认识。考察其生命起源说,我们可以把握道教的生命本质和价值观。“生”是道教教义的一个基本概念。道教的宗教理想是修道成仙、长生不死,因此十分...  相似文献   

7.
探讨生命伦理学的起源,并阐述了不同理论支持者的观点,发现无论准确的生命伦理学历史起源是什么,目前生命伦理学已经变成了一种真正的全球现象。它在全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人类不仅仅是欧洲人或亚洲人,也是世界公民和一个全球道德共同体的成员。生命伦理学对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是重要的,并不是因为它是"拿来"的,而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普遍的框架去解释和管理正在经历的变化,这个变化包括了目前所有的国家和文化。然而,这个框架的解释和应用必须依据本土环境。因此,现代生命伦理学具有全球性和本土特征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李建会  李长华 《哲学动态》2023,(10):97-105+127-128
在生命科学领域出现的将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科学过程的方法对生命科学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导致了生命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产生了大数据驱动下的生命科学研究范式。这一生命科学研究范式以新方法论与认识论、新的组织方式、新的产业经济范式和新的价值论为构成要素。对这些要素的形成和变革进行研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对当代前沿生命科学的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生命伦理学委员会胡义祥编译为了检查由以人为主题的生命和行为研究而提出的伦理学问题,科学和技术政策机关已征求了关于建立一个新的国家生命伦理学顾问委员会的建议。为建立委员会(联邦注册,1994年9月12日)草拟的章程粗略地勾划出了NBAC的任务,其...  相似文献   

10.
导言———百科全书梦的起源克里斯蒂安·雅科布著陆象译百科全书学说具有一部自己的历史,它不能完全归结为科学和知识史。重新勾画这部历史,将使我们发现人类社会在其不同的历史时代是如何组织自己的知识库,如何将知识库载入物质载体,如何保证其有序和传递。百科全...  相似文献   

11.
DNA、RNA和蛋白质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但关于何者是生命的起源,至今众说纷纭。近来的研究表明,RNA可能是生命的起源。本文简述了有关此学说的一些主要证据,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当代著名美学家蒋孔阳曾经说过,凡是好的美学著作,差不多都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知识面宽,内容丰富,读的时候,就像采矿一样,让人不断有新的发掘和新的发现;二是有整体的构思,能够把所讲的内容贯串起来,形成一个体系,使人懂得这些知识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颜翔林近著《死亡美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一书,我发现就具有这样两个特点。在人类生命的万里云天里,煽动着死亡之神的黑色翅膀,生命从一个无法经验的诞生开始,又以一个必须经验的死亡结束。对于死亡的恐惧,作为生命的一…  相似文献   

13.
《学海》2016,(3):18-24
政策科学有其自身的理论领域,这种理论和方法既有其自身的自主性,同时也与实践紧密联系,理论与经验相结合是公共政策科学最大的特色。政策科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需要同现有的学科进行不断的交叉,增强其自身的生命活力,如今,政策网络分析、政策系统动力学、政策人类学、政策心理学等新兴领域正在被不断地开发出来。为政策科学谱系勾画一个清晰的图景对政策科学研究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科学,这个发现真理的奇妙过程,如果放弃对其精神的提升(那是科学揭示的主要内容),就是一种非常大的悲剧。科学揭示的主要内容有:宇宙的广袤性、所有生命的相关性和我们这个渺小星球上生命的无限珍贵性。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无神论》2009,(5):F0004-F0004
该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科学地介绍了天文学思想和天体物理学世界,包括生命的起源、物质、星系与人脑的演化,富有哲思。曾高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七十余周,仅英文版就发行了数百万册。该书立有一条著名的科学的、怀疑论的标准:非同寻常的主张,需要非同寻常的证据。作者制作的同名电视影集,据统计全球迄今共60多个国家播出、约六亿人收看过。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父亲亚巴郎《创世纪》的前十一章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其特点着重于教理,同时又以历史为依据。但是,从第七章起,准确地说从第十一章第三十一节起,文章就进入历史了。其大致时间为公元前二十世纪。《创世纪》第十二章讲的是天主子民的起源。天主通过简选...  相似文献   

17.
考察儒家思想的起源,须联系三代以来的中国文化发展,特别是西周文化的发展。近代以来,章太炎与胡适等人分别从语言学与历史学,探讨"儒"字的起源,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挖掘儒家作为一个思想体系的起源。如果从思想研究的立场上看,从天命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在天命无常的前提下,《周书》就特别强调"德"的观念。"敬德"和"保民"在西周的政治文化里已经特别突出,这是一种天民合一论,表现了一种新的天命观。从教化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前孔子时代就已经有了一种儒,其身份是表示对六艺六仪有专门的知识,用来教育教化当时的国子和民众,《周礼》包含有儒家教化思想的来源和基础。从德行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西周文化将正德放在第一位,预示着以德治国理念的萌芽,周文之德这一基本治国的理念已经树立起来。西周的礼乐文化是儒家产生的文化土壤,西周思想为孔子和早期儒家提供了重要的世界观、政治哲学、伦理德行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经窗漫笔     
佛教的出发点佛教探索的根本问题是人的“生命”。这就是佛教的出发点。佛教所说的生命包括一期生命和无限生命。不过,佛教对于生命的起源问题不感兴趣,它只强调人们应该牢牢把握住现前生命的趋向。佛教认为人的生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受超自然力的支配。生命的升华与堕落,直接受人们自身行为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佛教的业力说与轮回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探究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采用问卷法调查了四川省两所高中1020名学生。结果发现:(1)家庭亲密度显著负向预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2)生命意义感在家庭亲密度和高中生心理健康之间起中介作用;(3)社会支持调节了生命意义感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和后半路径。随着社会支持水平的提升,家庭亲密度对生命意义感的正向预测作用、生命意义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0.
邓晓芒 《哲学分析》2023,(6):37-57+190-191
胡塞尔把逻辑判断的起源追溯到前谓词直观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由此带给逻辑判断形式以生命活力,突破了传统逻辑的那种僵化的理解,打破了西方两千余年占统治地位的实体主义的逻辑偏见,为原始思维、神话思维、艺术思维提供了更广阔的逻辑空间。然而,他出于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偏见,试图把一切诗性话语全部塞入“纯粹逻辑”的先验框架之中,以建立一门无所不包的“严格科学的哲学”,这就把逻辑形式的真正起源屏蔽掉了。在他那里,没有什么逻辑判断的起源,只有逻辑判断的前谓词阶段和谓词阶段所构成的“谱系”,因此语言、经验直观、诗归根结底也是逻辑,逻各斯的非逻辑含义被遮蔽了,活的隐喻被闷死了。纯粹逻辑是从语言中发展出来的,在隐喻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逻辑要素,而是诗性要素,语言起源于诗,而不是起源于逻辑。胡塞尔架空语言,一心要把非逻辑的东西都归于逻辑,无法真正解决逻辑的起源问题。但他提出的逻辑谱系学所暗示的恰好是:逻辑最初是语言中的非逻辑因素由于其自否定而形成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