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秘是宗教的根基,它只能被感知但不可描述、“不可言说”,是一种逃避理性意识的“被遮蔽”的非理性体验。奥托运用宗教现象学的理论和方法,把宗教“不可言说”的形而上学实体存在论,转化为一种主体的意识分析和生存主义的诠释学说。根据精神分析学潜意识理论,神秘居于潜意识层,是无法被理性所把握的非理性,它只能通过理性的被意识化的神圣来展现自身。神秘呈现神圣,而神圣遮蔽神秘,唯有通过凝视自为的神圣去还原自在的神秘,才能“回到事实本身”。  相似文献   

2.
道德价值与当代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定价值是人类生活的一个特征。在社会历史长河中,人们培养了区分周围世界中事物与现象的能力,这些事物和现象符合人们的需要,因此人们对它们持有特殊的态度:珍惜和保护它们,在自己的生存活动中依赖于它们。价值是存在的,即使它们本身还没有被认识到;而如果它们被认识到了,也不永远都能在一般意识及与其相应的范畴之中完全固定下来。对世界的价值关系本性的理论探索,是精神文化、哲学和伦理学晚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对价值本性存在的各种不同看法,只是强调了该问题的意义并促使人们探寻正确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3.
1 研究目的注意力是意识指向和集中于周围事物的能力。由于注意,人们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问题,而不被其它事物所干扰;没有注意,人们的各种智力因素,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将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内外运动心理学工作者重视和加强运动意识问题的研究。因为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迄今在我国有关运动心理学的教科书和文献资料中,对此没还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概念和确切的阐述,本文仅就“什么是运动意识?”以及“运动意识的特征和作用”等问题,谈一点看法.一、什么是运动意识?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在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感知觉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而形成的心理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意识也  相似文献   

5.
西方哲学中的意识分析传统和佛教唯识学的心识分析传统,在知、情、意三分及其奠基关系问题上有共通之处。但在现象学中,胡塞尔和舍勒在"事物感知"与"价值感受"的奠基关系问题上产生分歧和对立。通过对佛教唯识学的"心-心所"说的重新考察和理解,作者在此提出一种立足于现象学直观的知、情、意三分及其奠基关系的新的解释方案:"事物感知"与"价值感受"不应被视作一个复合行为中两个彼此间有奠基关系的行为,而只能被理解或被诠释为一个行为的两个彼此间有主从关系的部分或要素。这里只有一个意识行为,它以不同的模式进行:感知的模式、感受的模式和意欲的模式。当其中一种模式起主导作用或发挥主导功能时,这个意识行为就表现为突显这种模式的意识行为,如感知活动、感受活动和意欲活动,而它们各自所构造的对象或客体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在此意义上,存在一种"动态的奠基",一种不同于"发生的奠基"和"结构的奠基"的奠基关系或奠基秩序。  相似文献   

6.
不同于概念论基于概念能力对知觉的解释,一些现象学家们认为知觉经验具有基于身体运动的非概念的组织形式。本文将论证:与这种组织形式相对应,任何知觉经验需要满足一种独立于知觉因果机制的形式条件。在对事物及其属性的知觉中,事物知觉预设被感知事物的统一性,属性知觉预设被感知属性及其所属事物在变化的知觉条件下的存在。对于知觉者来说,知觉经验内容首先为其身体运动提供一种可利用的结构;知觉中被预设的事物及其属性的存在是相对于其身体运动的一种预设。在感知-运动过程中,知觉者自身被预设的统一性和同一性体现为其身体的统一性和同一性;其身体的统一性构成其任何知觉经验和身体运动的一个初始的形式条件。  相似文献   

7.
人们通过对自己周围事物的感观和体验,自觉或不自觉地不断进行综合,概括和总结,以至上升为观念,逐步形成对整个世界的一般看法——世界观。迄今人们已经认识到了一切事物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矛盾和变化着,因而人们业已形成的世界观在一定情况下又是  相似文献   

8.
潜意识作为一种未被直接察觉到的意识,同显意识一样贯穿于人类意识发生与发展过程的始终,并以集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于一体的特殊反映方式,参与大脑整体思维功能的实现。以往,虽有不少潜意识之说,但大都拘泥于心理学的“本能论”、“泛性论”和“非理性主义”范畴,造成了潜意识研究的种种困惑。本文则从哲学角度对潜意识的本质及其在认识论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作了探讨,旨在实现人类理解自我的飞跃。潜意识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仅在实践中逐渐被人们所公认,而且也为现代实验心理学通过对脑阈限下的各种不同潜意识信』急的电反应…  相似文献   

9.
任何科学都有它自己的任务。任何科学的任务就其共同性来说都是研究事物的规律性。但世界上的事物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科学研究不同事物的规律。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这是一种通俗的讲法。用另一种说法,心理学是研究人自己的一种科学。人为什么是万物之灵、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东西呢?主要是因为人有发展到最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意志、性感等在其他动物也是有的。在人的心理中有哪些东西为人所特有从而使人成其为人呢?首要的一点是人有思想,尤其是思维,因而能有意识。人如果没有思想,就不会有意识。再一点是人有言语,会讲话,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言语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10.
论潜意识     
本文试图通过普通心理学、幼儿心理学、神经生理、精神科临床及日常生活例子等来探讨潜意识的概念和意义。说明潜意识是意识前的非言词性心理过程,其与意识的最大区别处在于活动方式;是否以言词为基础;说明潜意识广泛存在于各个心理过程之中,有实在的神经生理基础;有独特的活动方式;在一定条件下,其部分是可以被认知体验的。并阐述梦不全是潜意识活动、注意在潜意识进入意识中的作用等;同时还提出对潜意识的主观利用。  相似文献   

11.
浅谈意识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这两者是有密切关系的。心理活动不能直接观察到,主要是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人的个性特征,离开行为就无法了解。因此,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不能无视行为,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在行为上的表现,都要受意识的调节和控制,心理学不能忽视意识的研究,是不言而喻的。怎样完整地理解人的意识?人的意识有什么作用?怎样正确认识无意识过程,前意识过程和下意识过程?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本文谈谈我对意识问题的粗浅认识,舛误之处,请同志们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外伤或非创伤性脑损伤常常导致患者进入一种缺乏意识及思维、对自身及周围的事物缺乏感知的严重意识障碍阶段,过去称之为"植物状态".随着最小意识状态概念的提出,本文在国内外现有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并结合自身经验建立了规范的促醒治疗方法,就此促醒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国内此类患者的评估、诊断、治疗及后续康复提供更多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意识的几点个人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对意识问题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的。我已把这些看法写成一篇初步的文章登载在《心理学探新》创刊号上,这里不去重复论述,只把一些主要论点列举如下,但也有所补充,供读者参考。一、意识的实质1.意识是指人的认识活动而言的,也就是人的认识活动。2.意识不是一种抽象概念,而是一种具体的心理活动事实。所以对它不能只抽象地加以  相似文献   

14.
郭可教   《心理科学进展》1987,5(2):24-30
知觉是事物的各个外部特征在头脑中的综合反映,或者说是事物整体在头脑中的映象。知觉所能反映的客观事物是极为丰富和复杂的,但其基本形式是对象知觉、运动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知觉在心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不能形成知觉就不可能有更复杂、更高级的心理活动,知觉可以看作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单位”。所以,知觉一直是心理学领域中最重要、最  相似文献   

15.
人的心理活动是由感知、记忆、思维、意志、情感等活动组成的一种高级、复杂的对外界和体内的客观信息进行识辨、储存、评价、加工改造、选择结构并创造出新的主观信息的过程。心理活动构成了人的一个内部的精神信息活动的世界。人性所致的人的本能意识既确立了全部世界的对象化定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但为心理学(也为一切科学)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相方法论,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论述了许多心理学问题,在他们的著作里渗透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他们关于感觉的论述,就是一例。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的心理、“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在他们看来,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乃是意识形成的“起初”的首要的因素。而这种对外界现实的“感知”,  相似文献   

17.
信息和意识有着某些方面的共同之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两者的共同特点是:(一)两者对物质都有着依赖性。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反映特性,它必须以物质为媒介进行存贮、传输和转换,离开物质,信息就无法存在。意识同样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不仅意识的产生和形成要以人脑为其生理基础,以客观外界事物为其源泉,而且意识的存在、发展和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周易》是一套复杂的隐喻认知系统,“象”与“理”都是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潜意识通过心理表征以隐喻的方式呈现,精神分析师借助隐喻方法来分析潜意识。将潜意识的呈现形式(如梦、口误等)理解为某种“象”,把“象”作为表征潜意识的符号与工具,通过“观象、取象、辨象、立象、尽意”这个认知过程,实现对“理”(潜意识)的理解。通过“象思维”来探索潜意识对中国人来说具有文化上亲和性,克服精神分析中的“无结构性”与“语言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自然课程与梅洛-庞蒂对本体论突破所做的修正相符合,因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把对自然的追问深植于知觉现象学之后的思想运动中。在他看来,知觉现象学所通向的对语言表达的分析展现了意义作为建制(institution)的定义,梅洛-庞蒂将它理解为使表达自得(appropriation expressive)的开放系列肇始的东西。正是这种建制理论使对被感知事物的分析转向自然反思的方向:被感知事物是区别于被制定的事物(l institué)的自然事物。自然是"非构造的,非制定的",因此是表达的源泉。本文认为以下四个命题可以用来概括自然哲学:(1)"全体并不比部分更不真实";(2)存在一种否定的实在,因此在存在和虚无之间不存在二择一;(3)自然事件并不具有惟一的时空定域;(4)只有作为发生性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20.
对于油画的创作来说,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而潜意识的作用对于油画的创作来说是极其巨大的。在油画创作的过程中潜意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潜意识能为画家提供创作的内在驱动力;潜意识能够提供相应的表现内容以及创作素材;潜意识能够促使画家运用新的创作方法。而潜意识在油画的创作当中的作用可以统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意识的潜意识运用;另一种是有意识的潜意识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