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锡克教诞生于印度中世纪,锡克人创立了该教各种独特的仪式,其中丧葬仪式是锡克人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举行的仪式。锡克教中,死亡被看作是一种解脱,一个人死后便与神永久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陆群 《宗教学研究》2013,(1):210-216
苗族“保东斋”仪式是苗族传统驱赶仪式受到汉文化男权意识形态影响后而形成的一个变体.它是驱逐与净化的仪式,仪式中的诸多符号被赋予特别的象征意义,“魔力”附着其上,目的在于驱逐那些邪魅的灾害性力量,以获得村寨的洁净、安全与欢乐.苗族“保东斋”仪式的发生根基于苗族古老的灵魂观念和巫术思维,在历史过程中受到汉文化影响,使其仪式过程呈现出一种“意识形态的”阈限期的仪式特征.  相似文献   

3.
广东侨乡梅州客家香花仪式是流传于当地民间的一种度拔亡魂的宗教仪式,属于当地民间丧葬仪式中一个重要的宗教仪式部分,具有浓郁的地域民俗文化特征。本文尝试通过梳理梅州香花仪式的研究状况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反思,让我们对宗教仪式演进的过程及其特点有新的思路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西藏宗教中的"替罪羊"观念及侣贡杰布仪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林 《宗教学研究》2007,5(4):124-131
本文主要对于流行于西藏民间,而各宗教又都予以吸收的一种类似西方"替罪羊"概念的宗教观念进行系统的讨论,并对与这个观念密切相关的侣贡杰布仪式进行重新考察,认为其虽然生成的时间略晚,但很快就成为藏区的一种具有狂欢节倾向的仪式,显现民间信仰对于系统化宗教拥有较大程度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5.
仪式研究是纳西族东巴教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东巴教仪式繁多而复杂,总体上可分为三大类:祭神与祭祖、超度、驱鬼.驱瘟疫鬼仪式是驱鬼仪式中较独特的一种,本文在实地调查及采访纳西族祭司--东巴的基础上,对驱瘟疫鬼仪式中的一些要素作初步的文化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场域中的疾病与治疗观,不同于西方现代医学话语体系。本文从传统民间治疗的多个面相谈起,提出了本土疗愈方式的一种案例:宝卷抄写治疗仪式,并着重从其基本环节与作用机制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宝卷抄写作为内化于河西民众日常生活的仪式,其神圣性经久未衰,并对抄卷者起到潜移默化的仪式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云南民间道教是早期巫教与五斗米道融合并呈现地域特色的一种区域道教,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传度"是道教的一种入教仪式,"奏职"异同于"授箓",均为道士获得宗教神职的一种"教阶制"。云南族群的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独特性,以及社会历史条件,孕育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民间道教,并形成了"传度·奏职"这一宗教的核心仪式。云南民间道教的"传度·奏职"仪式,深刻反映了不同的族群对一种宗教的自觉接收并转化运用的过程,说明了道教的民族性、包容性,彰显了民间道教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类早期的审美思维与宗教现象的相互结合和促进在原始信仰、巫术-仪式以及古代神话等层面清晰地展现出来。宇宙万物与人类皆源自于一种"神秘力量"并相互关联的原始信仰是人类感觉、情感和认知的"整体性"思维的来源;在古代的巫术-仪式中,这种"整体性"的艺术-审美思维和活动通过对人类感觉和情绪的强化来提升人-神交流中的认知和智力水平;在记录和阐释古代仪式的神话中,审美思维和活动的"整体性"特征以"象征"和"移情"等方式在特定的故事类型和主题中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最初是从犹太教中演变而来的,但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基督教却在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下日益与犹太教分道扬镳。基督教与犹太教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道德主义与律法主义、内在信仰与外在仪式的区别之上,早期基督教徒凭藉着一种唯灵主义的信仰和动机论道德观,超越了囿限于直观的禁忌仪式和侧重于规范外在行为效果的犹太教。从犹太教“末世论”到基督教“救赎说”的理论发展意味着基督教最终摆脱了犹太教的浅薄的现世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藩篱,成为一种关于灵魂得救(彼岸主义)的福音和普世主义的宗教  相似文献   

10.
关于彝族尼木措毕的研究较多,但从仪式与女性角色的角度讨论凉山彝族尼木措毕仪式,是一个崭新的视角。尼木措毕是凉山彝族祖先崇拜中最为重要的送灵仪式,彝族人一般将其理解为晚辈对长辈的债务关系,因此该仪式基本上被当作活人对逝者的义务来践行。文章通过凉山彝族尼木措毕仪式中女性角色的研究说明,女性在尼木措毕仪式中既是祭祀的对象,也是仪式的参与者和服务者,更是仪式禁忌的排斥对象,这些既互相矛盾也互相联结的观念与行为呈现了彝族女性在宗教和仪式中角色及其象征。妇女既在仪式之中,也在仪式之外,这似乎也就是凉山彝族女性角色的仪式性表达与反映。笔者试图用宗教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从仪式之外看仪式,虽然彝族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但仪式行为却趋于高度保守。仪式象征对于执着于它们的人来说,具有理智和情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涛 《宗教学研究》2006,(3):160-165
巫术与神灵崇拜仪式中出现的仪式语言有咒语、祷词与神谕。在现代社会尚存的以民俗信仰为主的中国本土传统的宗教仪式中,三种仪式语言往往连用或混杂在一起,而咒语的情况最为复杂。原始形态的咒语源自巫术活动中的语言灵力崇拜,而在后世有各种与神灵崇拜相结合的形态。依照咒语形成的原理和基本特征,可以判别具体仪式中咒语的灵力构成形态。根据三种仪式语言的性质、特征的差异,以及所用词句的不同,可以将三者加以比较细致的区分,借此可以明了特定仪式的超自然力崇拜的具体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上刀梯解邪是湘西土家族梯玛主持的一种常见小型仪式。该仪式具有道教符箓派以符咒等方术治病驱鬼的典型特征,是土家族民间信仰对道教文化借鉴、吸收的结果。在仪式过程中,梯玛通过象征体系构建了一个神圣空间,并在这个空间中帮助、引导仪式主体完成从凶险、困厄状态到平安、正常生活状态的过渡,有明显的通过意义。在当下湘西土家族社区,由于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和民众现实精神需求,上刀梯解邪仪式仍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昨夜,我在文章中提到仪式。我说“独行”对于我,仿佛是一种生命的仪式。写到这里便匆匆收住,赶紧去睡,是因为今早我要参加旅里的一个活动(也是我参加的第一个大型活动了),得早起。  相似文献   

14.
人类是一种追求仪式的物种,日常生活中处处可寻仪式的踪迹。仪式是指一系列正式的、具有可重复模式、表达价值和意义的行为活动,这些行为动作通常不具备直接的工具性目的。仪式的研究范式主要包括回忆法和情境任务法两类。情绪路径和认知路径是仪式形成的心理机制。基于五类理论视角——进化理论、具身认知理论、互动仪式链理论、学习理论和社会控制理论,仪式既给个体带来情绪抚慰、认知恢复与人际关系和谐,还给群体传递规范和文化。仪式的未来研究应澄清操作性定义、关注本土研究、明确双刃影响效应、丰富研究范式、探讨认知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电影与仪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电影在当代生活中主要具有娱乐性的作用,给人提供审美的享受,而仪式在宗教生活中则具有更加严肃的意义,是保持信仰,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方式.但是两者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具有相似性,电影与仪式作为一种体验的过程,充满了各种象征意义,激发人的情感,提供精神的动力与心灵的慰藉;而另一方面两者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电影是以审美性为主导的艺术形式,而仪式则不然.在当代社会电影的票房与口碑常常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形,因此从电影的社会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去衡量,才能够对票房与口碑的双重性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6.
剑川白族阿吒力S村朝斗会的面貌、内涵和内在运行机制遵循着仪式功能圈"原型—观念—符号—行为—功效"的循环律动模式,即在民族原型的作用下,以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为助缘,原型显影为一系列的信仰观念,并聚集大量相关的仪式符号,通过固定程序中的音声行为和动作行为,实现心理调适和社会重整功能。其功效又反作用于观念,并沉淀于原型中,不断地丰富发展着原型。这一视域为各民族信仰仪式传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7.
梁虹 《中国宗教》2022,(8):70-71
<正>仪式音乐是佛教仪式中极其重要的要素,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佛教的仪式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其实质是作为信仰主体的人对佛教义理进行诠释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即佛法的外化,其根本目的在“礼佛”“供佛”“诵佛”。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传统的佛教仪轨音乐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印度婆罗门教时期的吠陀经典。《土观宗派源流》认为:“吠陀经典是印度最早的经典,为印度宗教、哲学和文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道教涂炭斋法是一种古老的道教仪式,在历史上曾经流行了数百年之久。本文通过梳理史料,对这一古老斋仪的渊源、形成及流变作了初步探讨。并指出涂炭斋法起源于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其流变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的影响,逐渐改变其原始的成份,而最终消融于其它斋仪之中。  相似文献   

19.
以往有关区分萨满与祭司的研究有两大模式:一是将萨满与祭司分别与小规模社会与复杂社会对应,二是将二者分别与私人仪式与公共仪式对应。经过对两种模式如何区分萨满与祭司的分析并对照民族学田野资料,本文不仅对两种模式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还进一步对萨满/祭司二分理论的必要性提出了否定意见。本文认为,独立的祭司在萨满社会中是不存在的,献祭和仪式不过是萨满职业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云南省南伞镇与缅甸果敢相连地区的丧葬仪式研究发现,该地区跨境民族在历史悠久的交往活动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生态圈。跨境地区丧葬仪式有着其内在一致性和区域特殊性。其内在一致性是哲学层面的个体身份认同,通过仪式中蕴涵的生命观、孝道、礼乐三个文化要素呈现;其区域特殊性是社会学层面的群体身份认同,通过仪式特有的佛道、汉彝互融特征来呈现。两地边民通过对仪式的参与而形成文化共同体,继而实现身份认同。这种双重认同交叠诠释了文化动学之意义。宗教仪式在文化传播中承担着重要媒介作用,而其所承载的核心要素形成的文化动力是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