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和“心理”有意识地交往了近20年。其间它给予我人生的诸般滋味,甜酸苦辣都有。我想其他人也是一样的。为了心理问题,有的人郁闷、苦恼而百思不得其解;有的人装腔作势,努力地压抑着;有的人完全放纵以求心灵的解脱;有的人畏缩“躲”着过生活;更有甚者有的人含恨而去……怎么了?心理问题到底怎么了——让人如此  相似文献   

2.
“需要”是有机体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中由于某种不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欠缺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物质”与“精神”的“需要”。在生活实践中,这些“需要”,一旦形成了一定的结构体系,各人就会采取一定的方式,向着一定方向争取着什么,追求着什么,这就促使人形成了一定的意识倾向及一定的调控机能,从而构成了各人的个性模式。志趣与性格表现了个性模式的意识倾向,体现了人的立场;志趣者志气趣向也,指的是意志的倾向性,意志是人对改变现实以满足需要与现实发展规  相似文献   

3.
雪花的启示     
赵明冬 《天风》2006,(5):43
“人的脚步为耶和华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箴20:24) 人生活在世上,谁也不知道自己会遇上什么样的事情,是苦?还是乐?更不知道自己的寿命能有多长。但是,人们却可以有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生活态度:有的人喜欢看重一切,有的人常常看淡一切。有的人喜欢开开心心,有的人不免悲悲凄凄。有的人想做自己的事,有的人想为别人做事。有的人忙碌一生,结果都不知道为何而忙碌。有的人具备着良好的思考能力,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  相似文献   

4.
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诸多方便,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烦恼。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资源共享,可以快捷联系,可以节约成本,可以……但是,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有的人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虚拟的家庭,影响了现实的家庭生活,有的人沉溺于互联网给自己的刺激,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作为大学的专职心理咨询员,根据笔者的经验,大学生在网吧“包夜”现象较为突出。前不久,北京的“蓝极速”网吧的例子是明证。根据笔者的调查,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上网玩游戏好像是必修课。然而,也有部分大学生对此有清…  相似文献   

5.
在哲人古香古色的智慧里,爱情,这枚永不凋谢的花朵,俯首可拾,但在现实的大地上,它却不肯为每个人都开放。因此,即使有的人已然白发苍苍,儿孙满堂,爱情也可能从未涉足过他的生活。 这种生活的悲剧,在现实中屡屡发生,其原因就在于,不幸的人们用爱情的假相取代了真正的爱情。 片面的爱情,这是爱情的第一种假相。  相似文献   

6.
行为类型ABC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人们性格各异,各人以各自习惯的方式生活、工作和娱乐。有的人性子急,什么事都想三下五除二,一蹴而就;有的人慢性子,再急的事也慢条斯理、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做;有的人凡事追求完善无缺、一丝不苟;有的人马虎潦草,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看起来不过是生活作风的细节,但从善待生命、维护身体健康这点出发,我们却提倡每个人应该正确地、自觉地用健康的行为模式对待工作和生活。这就是说:持什么样  相似文献   

7.
自相矛盾     
“有的人,生活的节奏明快、鲜明,富有弹性;也有的人,生活的节奏迟缓、呆滞,毫无活力。”“日本人的生活节奏太快,太强”。“我们有的人节奏松滞、缓慢的生活,我是早有所感的,……什么‘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些人根本不懂!工作上磨磨蹭蹭,业余生活也水水汤汤。这样的生活,谈得上什么节奏?!”“没有节奏的乐曲,无论如何是不会悦耳的。没有节奏的生活,也必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这才组成了一个斑斓多彩的世界。可是有些人认为,自己如果个性太强,就会缺少安全感,所以便去跟风,和自己相似的人越多,自己越觉得人生和生活会越保险,因此逐渐失去自己的个性。周围的这种跟风太多了:有的孩子不顾自己的兴趣爱好,升大学时偏偏扎堆于所谓热门的专业;现在大学生创业很流行,有的孩子原本适合走科研的道路,可是他向父母一伸手就是几十万的“创业基金”,非要当什么CEO;  相似文献   

9.
一、人的愿望无论是谁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愿望,它给予人生的力量是很大的.不过在诸愿之中,有的能实现,有的不能实现,通常来说不如人意的居多.现实的人生是错综复杂的,我想人如果思想豁达,就能幸福,否则就会感到不幸和悲哀.在这方面,古代的格言和寓言故事很多,例如中国的"塞翁失马"寓言就很有名.  相似文献   

10.
逆向的思维     
白居易有一句话“长安居,大不易”,说明居住在大城市里物价昴贵,生活的不易;后人也有说:“居人间,大不易”,慨叹着人与人的往来酬对、进退拿捏、维护生存的不容易。既然我们生活在这人间,离不开周遭人群。如何把这门“人间学”读通读透呢?以下有四点方法参考: 第一、穷途时禾忘初心:人生路上,我们有时会感到穷乏困顿,好象走到了末路穷途。好比有的人为了事业冲刺,到后来却觉得困难重重;有的人发奋读书,最后实在苦不堪言,读不下去;也有的人为了爱情结婚,遇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才感到现实生活的折磨。无论在那一种艰难困苦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不要忘记当初是怎么样发心的。例如你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人們对“回汉通婚”問題的看法一向就各有不同。有的人同意;有的人反对;也有的人是既同意也反对的“一喜一忧”的态度,认为汉族姑娘嫁进来是“一喜”;回族姑娘嫁出去是“一忧”。这說明这个問題不仅是个老問題,而且也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問题。我们虽然对民族問題是个門外汉;不过,既然是討論,我们也不防把自己粗淺的見識談出。回汉通婚問题是个老問題了,不仅現在有,解放  相似文献   

12.
平安     
李钦峰 《天风》2004,(1):51-51
“平安”的信息是每个人都喜欢听的,同时也是每个人都乐意寻找的,因为平安是“祝福”,是人们向往的一种每好的生活,也是人们彼此表达关怀的问候语,但是对平安的理解和认识的标准每个人都不是一样的。什么是真正的平安?有人说:有钱就有平安;也有人认为有健康就有平安。  相似文献   

13.
清平世界,朗朗乾坤,金、木、水、火、土五行缺一不可,职场生活亦是如此,也有相得益彰的“场”。职场离不开情场。人都是感情动物,有的人为情而生,有的人为情而死,有的人为情而不顾一切,有的人为情而贪赃枉法……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勇敢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们特别是青年所渴望具备的品质。青年们总希望自己能成为勇敢的人,谁也不愿意被人称为懦夫和胆小鬼。但是,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勇敢,怎样才算是勇敢的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了解的。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些人简单地认为什么都不怕或者别人不敢做而自己敢去做的就算是勇敢,以致故意违反纪律,借此表示自己敢作敢为;有的不分是非、善恶,把“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江湖  相似文献   

15.
“伊玛尼”一词系阿拉伯语的音译 ,意即“信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支柱。认识一个时代 ,就不能不去认识这个时代人们的信仰体系 ;了解一个民族 ,就不能不去了解这个民族的信仰支柱。信仰的状态表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味 ,并与其发展、振兴、辉煌紧密相关。一个人的信仰支柱存在于他的全部生活历程中 ,存在于全部生活的价值追求与价值寄托中。在大力倡导精神文明的今天 ,信仰是不能简单地否认和抛弃的。任何有价值的信仰学说都不同程度地适应着现代文明实践的需要。伊斯兰教信仰也不例外。伊斯兰…  相似文献   

16.
△像猪一样生活关键词:拒绝思考、知足常乐、得过且过道具:方便面、快餐、麦兜家庭经典剧目:《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他爱自己,但不自恋;他追求幸福,但不刻意;他按部就班,享受今天。高高在上的理想能把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折磨得牢骚满腹生不如死,但他没有。他吃得饱,睡得香,不想出人头地,只求现实安稳,在职业和物欲上都满足于目前的所得。成功会伴随失败,收获会付出代价“做痛苦的哲学家还是快乐的猪”于他自然是后者,他不用反抗什么,哪怕生活就是一个烂泥淖也就此把它当作现实的天堂。不去想明天有几天,不去想永远有多远,不去想幸福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心理健康的人?对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说,“没有症状就是心理健康”;有的说,“良好的习惯多于不良的习惯就是心理健康”;也有的人说,“个人的行为能为社会所接受就是心理健康”;还有人说,“心境快乐就是心理健康”。存在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集心理健康理论之大成,提出心理学应着力研究最健康人的培养。他提出了近20条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与现实”理论讨论会综述任敏由《哲学研究》编辑部和四川大学哲学系等七个单位联合召开的“传统与现实”理论讨论会,于1992年11月5日至9日在成都举行。来自各地的40余名学者与会,提供论文10余篇。会议着重就传统与现实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中带有规律性的一些理论原则和方法论问题展开了讨论。兹将会议讨论和论文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和观点综述于后。一、何谓传统?与会者从认识论、本体论、符号学……等不同层面对传统范畴进行了探讨,由此对这个范畴的含义作了多样化的解释。1.传统就是我们自己。是生活中积淀下来而又在不断变化的历史存在的方式,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手段。能使我们兴旺发达的传统是精华;愚昧、落后、僵化的东酉则是传统的糟粕。传统不仅是民族文化传统,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就有三大传统:封建传统、西方进来的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传统。2.传统无论从正效应还是从负效应来看,它都是一个民族的本质规定性,是民族的灵魂。因此,它与现实不能截然分开,它不是过去式的时态,它是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但有的与会者不同意这种解释。认为这样定义传统使人不可捉摸。并认为,传统有时间概念,它与生产方式相联系。今天我们所说的传统,是与农业社会、农民小生产的生产方  相似文献   

19.
希腊人的空间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概念上的准备1.空间经验与空间概念空间经验是人类普遍都具有的,它表现了人们对现实世界中多种多样具体的空间关系的意识,比如方位的经验:在前在后,在左在右,在上在下,在内在外等等;再比如距离的经验:远近高低等等。当我们说“希腊人也是人,当然也有空问概念”时,我们其实想说的是,“希腊人既是人,当然就有空间经验。”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段话涉及了三个概念:生产关系、现实基础(即经济基础)和社会经济结构。它们在内容上和意义上似乎是完全一样的。除此以外,还有社会经济形态范畴,近年来哲学界大多数同志也都把它当作经济基础的同义语来使用。然而这四个范畴是否就毫无区别呢?在我看来,区别还是有的。它们之间尽管在所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