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国际动态     
一些基督教、天主教组织紧急救援南亚大地震巴基斯坦在10月9日发生大地震以后,一些基督教、天主教团体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紧急救援物资运往巴基斯坦帮助灾民。“基督教救援”组织许诺先提供五万英镑给受灾区。“教会世界服务”为当地一万五千户家庭提供了生存工具以及毛毯,并表示愿意在必要时候捐款援助。“天主教救援服务”组织也捐献了五万美金,并且和当地的传教士、政府官员等合作救援。伊朗国家《古兰经》博物馆在德黑兰开馆伊朗国家《古兰经》博物馆于10月14日在德黑兰正式开馆。该博物馆分为书面古迹、非书面古迹和艺术古迹三部分。书面…  相似文献   

2.
海外消息     
《天风》2017,(11)
正南亚洪灾,基督徒成为"基督的手和脚"近期,南亚季风期的暴雨引发洪水,造成南亚地区死亡人数已超过1400人。这次洪水波及的国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和孟加拉国.数千人面临痢疾、登革热等疾病大规模暴发的危机,数以万计的灾民只能生活在帐篷里。基督教组织代表埃里克·莫瑟黑德(Erik Morsehead)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许多合作伙伴与社区一起努力,加紧帮助那些受洪灾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帮助邻舍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北部的印度洋8.9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给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印度等东南亚、南亚和东非共十几个国家的沿海地区,造成了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巨大损失。在这次地震海啸灾害中,这些国家的沿海受灾地带,房屋化为废墟,公路、铁路、桥梁、机场被毁,成群成群的灾民无家可归,多达17.5万人丧生,十几万人失踪。灾害发生后,我国举国上下踊跃捐献赈灾,为受灾人民渡过难关尽力。我国宗教各界,除踊跃捐献,还按各自的宗教仪轨,举行超度、消灾、解厄、祈福和弥撒等活动,为受灾的生者、亡者献爱心。在宗教那里,为了显…  相似文献   

4.
友好往来     
《天风》2013,(10):61-62
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访问团访问印度 应东南亚神学教育基金会的邀请,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代表团一行6人,于2013年8月17日至27日,访问印度。走访了加尔各答、新德里和班加罗尔三地的神学院、教会及教会机构。访问团在走访中了解到印度教会如何在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  相似文献   

5.
《天风》1996,(7):48-48
香港教会团体捐助 250万元给云南灾区 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同人关切云南地震灾民,经三月份董事会议通过捐款港币100万元,同时呼吁会员堂及信徒继续展开募捐。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发动所属堂会及学校,为云南丽江地震灾民捐款,共汇集港币150万元。  相似文献   

6.
《天风》1995,(11):48-48
世基联与信义宗协会组织联合救援机构 两个全世界最火的教会组织于目前准备连结他们的国际救援机构,以成立一个新的救援网络,来应付日渐增加的紧急救难行动。世界信义宗协会于6月26日在纳米比亚召开的年会上,决议与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组成一个“教会联合行动”(Action by churches  相似文献   

7.
"自立"与"合一"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督教会中最为重要的两股潮流。在自立运动日趋发展的同时,中国基督教会的合一运动也日渐发达。自1860年全面开教以来,在华传教士意识到加强合作的益处,开始在圣经翻译、出版、教育、医疗等方面展开合作。受1910年爱丁堡世界传教大会的影响,中国各区域内及全国性的教会联合运动有了进一步拓展。而1922年基督教全国大会的召开及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的建立,即是二十世纪前二十年各宗派教会合一运动的结果,更是之后二十余年各教会联合协作的起点。尽管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督教会的合一运动淡化了之前的宗派分割,各教会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也逐渐加强;但教会合一运动自身具有一定限度,而且同样存在着争端与困境。  相似文献   

8.
谢路军 《法音》2008,(2):56-60
斯里兰卡是东南亚最重要的佛教国家之一,古称师子国,有67%的人信仰佛教。斯里兰卡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除佛教外,还有印度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佛教的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信仰的人也最  相似文献   

9.
焦阳 《中国宗教》2023,(6):42-43
<正>应港澳基督教机构的邀请,由徐晓鸿、吴巍牧师担任团长的中国基督教“两会”代表团一行共24人,于2023年5月17日至24日在香港和澳门召开“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并与港澳教会、神学院和机构进行交流研讨。受新冠疫情影响,这次访问交流是中国基督教“两会”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首次出访,也是在香港首次举办以“基督教中国化”为主题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去年9月我和张剑民牧师前往香港,出席了中国神学研究院与中华基督教青年会联合举办的“城市的新希望”研讨会。 会议假香港YMCA礼堂举行,与会者主要是该神学研究院的师生及来自美国、印度、菲律宾等地福音派教会的同工的十几位来宾参加了会议。三天的会议始终围绕着城市的教会如何服务社会这一主题展开。  相似文献   

11.
国内新闻     
《天风》2016,(7)
正基督教全国两会消息2016年5月至6月,基督教全国两会组织人员就城市教会问题展开专项调研。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秘书长徐晓鸿牧师,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总干事阚保平牧师,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天风》主编单渭祥牧师,带领三个调研组分赴华东、西北、华南,就城市化进程中教会牧养、私设聚会点、《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执行情况等问题,展开实地调研,听取做法和经验,以贯彻落实中  相似文献   

12.
路明 《天风》2008,(11):48-48
基督教救援机构立即响应四川地震,番港教会联合祈祷 为北京奥运倒数100日祝愿,圣经连续蝉联最爱书籍榜首,澳大利亚圣公会按立第一位女性主教,番港信义宗神学院95周年院庆主题:“归回、愿景、转化”。  相似文献   

13.
海外消息     
《天风》2017,(6)
正全球基督教界人士积极响应"饥饿危机"在全球饥荒人数尤甚以往的当下,全球基督教界人士响应饥饿危机,"全球终结饥荒祷告日"将在今年5月21日举行。据悉,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WCC)、全非教会联合会(AACC)与信仰伙伴及网络携手召集此次祷告会。WCC总干事戴维德牧师(Olav Fykse Tveit)认为,饥荒不仅是因粮食短缺,更是冲突、干早、贫穷和全球无作为的结果,希望普世教会在提供紧急救援、支持及建立和平上扮演关键角色,来终结影响现今和未来世代的暴力和饥饿。英国圣公会督促教会防治家庭虐待  相似文献   

14.
国内新闻     
颂宥 《天风》2024,(3):62-63
<正>基督教全国两会消息基督教全国两会于2024年1月17日,在会所接待香港浸信会联会代表团一行。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吴巍牧师分享了基督教中国化的概念和目标,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驻会副主席单渭祥牧师介绍了基督教全国两会的各项事工,双方围绕教会牧养、人才培养、疫情后教会面临的挑战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86,(1)
斯里兰卡,古称狮子国,是东南亚重要的佛教国家之一。现有人口一千五百多万,其中67%的人信仰佛教。斯里兰卡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除佛教外,还有印度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佛教的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信仰的人也最多。在斯里兰卡,信仰佛教的人,主要是狮子族人。其他各民族信仰佛教的人为数极少。佛教文化是狮子族的民族文化。现将斯里兰卡的佛教概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路平 《天风》1998,(3):48-48
香港教会团体救援河北地震灾区 河北张家口张北县、尚义县于1月10日发生6.2级地震后,香港教会团体立即开展救灾行动。香港宣明会的救援队已在地震重灾区,即时派发救援物资予单晶河乡四条村千多户共3550名灾民。在农历春节前已提供价值400万元的救援物资,每户派发2700元价值的物资。另捐助90个帐篷,作为该乡37所小学的临时校舍及宿舍。  相似文献   

17.
海外消息     
《天风》2017,(9):62-62
基督教救援组织在印度建立“棕榈屋”对抗人口贩卖 印度的班加拉人(Banjara)约有600万,生活极度贫困,是印度最大的流浪族群,一些父母甚至会将年轻女儿贩卖为娼妓。7月30日是世界打击贩卖人口行为日,为对抗人口贩卖问题,基督教救援组织救济饥民(Food for the Hungry)与青年使命团(Youth with a Mission),联手开展“棕榈屋”救援计划,旨在建立安全之家救援被性奴役的受害者。通过建设和发展自给自足的社区,  相似文献   

18.
《天风》1995,(3):45-45
日本大地震后教会开展救援工作 日本神户地区于1月17日发生强烈地震后,建筑物倒塌5万多栋。在受灾地区的教会中,有六处教会建筑倒毁、七所教堂部分受损,其他教会的建筑物受到较轻微的损害。日本基督教团与大阪、京都地区在地震后迅速成立紧急救援中心,当地未受损害的教会也立即开放教堂场所供作救援中心,并成立救助基金,现正进一步开展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杨国忠 《天风》2011,(9):32-32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长老于2011年8月11日至13日,赴福建省调研。走访省基督教两会、福建神学院和南平市、罗源县、福清市等地教会及社会服务机构。调研期间,傅先伟长老听取了关于福建基督教两会、福州市基督教两会的基本情况及教会建设与管理、领导班子与人才建设的情况汇报。他充分肯定了福建省基督教两会过去所取得的工作成绩,  相似文献   

20.
香港基督教会 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香港基督教现有堂会1200所,信徒在册人数381,200人,占全港人口6.29%。香港教会历来强调传道与服务的配合,在教育、社会福利事业上有显著的参与和贡献。目前教会中学和小学约占全港学校的20%,教会的服务机构约占全港服务机构的50%。超过一半的堂会均开设阅览室、幼稚园及医疗、辅导等服务。80年代以来教会更加关注服侍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开展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