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中国画的线条美学的延续是被人经常提及的,从中国画的线条美学切入,我们能够更为清晰地发现传统中国画的多样性和创新精神,而这种注重笔墨线条的中国画在美术史上有着繁复的形态,也充斥着变化与革新.  相似文献   

2.
传统中国画的线条美学的延续是被人经常提及的,从中国画的线条美学切入,我们能够更为清晰地发现传统中国画的多样性和创新精神,而这种注重笔墨线条的中国画在美术史上有着繁复的形态,也充斥着变化与革新.  相似文献   

3.
赵涛 《美与时代》2004,(5):23-25
中国传统的山水楼阁界画也称"屋木",因为在作画时,运用界笔直尺划线,使线条匀直,来表现建筑物,故这种画法被称之为"界画".  相似文献   

4.
张鹍 《美与时代》2013,(8):33-35
刺绣工艺是我国工艺美术界的一大瑰宝。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被发扬光大的同时,也得到了创新,上世纪20年代末发源于常州的"乱针绣"工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它将西洋绘画和中国刺绣融为一体,打破常规"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平面绣法,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名为"乱",实则乱而不杂,密而不堆,将画理和绣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其针法活泼、线条  相似文献   

5.
正惠州市美协主席黄延桐黄延桐.常青藤.非常谐音。他曾说.我的脑袋不老。岂止是脑袋不老.艺术家永远是年轻。那是.他就是这样舒展成一株常青藤在我的面前.让我佩服.让我画。到底哪一根线条能够表现他那七十多岁的皱纹?到底哪一根线条能够抵达他那蓄满能量的心灵)我一边挥洒着貌似潇洒的线条.脑子里晃动的却是黄延桐先生的画.他的油画.阳光是主色调.静美、纯朴.天然.画中的春华秋熟.朴实的屋舍.溪流.树木.都焕发着令人心醉的乡土气息。记得那年看他的大型画展"阳光下的曰子"就感叹过.他的画,他的人.他的生活.都是阳光下活泼泼鲜亮亮的风景!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悠久的历史渊源,而线条作为独特的艺术语言,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伴随着中国画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作为中国画重要的造型手段与情感媒介,其承载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抽象符号层面,基于此,文章围绕中国画中"线"的审美特征展开系统探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书法是一种线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抽象表现艺术.因此,它既不是"纯形式",也不是再现性的绘画或装饰性的图案.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说,书法与绘画虽有相似的一面,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古人所谓"书画同源"或"书画同体",实际上并不是指书与画在形体、结构、笔画和表现方法上的趋同.书与画的"同",从根本上讲,是"同"在对生命意趣的表现上面.中国书法的美本质上更应该说是一种动态的美、内容的美、意蕴的美或表现的美.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作为世界艺术领域中独特且重要的存在,为世界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文章详细阐述了各个时期中国画中线条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结合一些代表画作,充分地讲解和说明绘画中的线条艺术。  相似文献   

9.
线条是中国画中最基本的一种语言形式,其功能体现也是内外兼有。中国画中的"线"大都是对物体进行客观分析后加以主观处理,最后提炼概括而成,因此这样带有主观情感的线条也就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功能和审美功能,这两种功能在变化发展中逐渐平衡统一。随着线的表现力的丰富,人类审美需求的上升,中国画的线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宋代人物画为例,对宋代人物画中"线"的艺术表现进行分析解读,论述"线"在中国画中的艺术功能,以及宋时期人物画所体现出的节奏美和意趣美。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的灵魂在于线条。从古至今,中国画中线条都具有独特的造型能力和非凡的艺术价值。线条不但勾勒被画物的基本形态,而且还可以表现被画物的动态韵味之美。笔墨线条与中国画的留白相结合能描绘出画面的流动性和协调性,使作品更具欣赏价值和艺术韵味。线条是中国画的根基,中国画的根源是线条。线条是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并不属于其他绘画领域。看似简单无聊的线,是最具有韵味特色的灵魂,是国画的内涵,是画家的内心,是国画看似简单却十分有难度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1.
张锐 《美与时代》2023,(5):58-60
中国画既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与艺术体现。以中国画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简要论述中国画创作中的笔墨观,重点从骨法用笔、笔墨线条、留白、主客观融合、意境营造五大方面阐述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中国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现代发展中面临着笔墨精神溃散的现实困境,唯有扎根民族土壤,坚持民族寻根,弘扬与传承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对中国画传统笔墨技法进行传承与创新,才能推动中国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的线条艺术是一种独特的造型手段,具有其特有的艺术特点和艺术魅力,线条的虚实、疏密、枯湿、浓淡、疾缓等变化万千,与书法线条同宗同源,异曲同工。中国画线条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媒介手段和艺术形式,对中国画的审美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运用笔墨进行创作时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笔的运用技巧、墨的比例关系、线条的运用等。画家在创作时根据创作意图及构思布局等进行起笔、行笔、收笔等,借助泼墨、积墨、破墨、蘸墨等技法来展现画作的意境,并运用线条进行画作创新,从而使中国画笔墨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故对中国画笔墨的艺术表现形式展开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东正教圣像画独特的神学意义与信仰源泉,是用线条和色彩表达的神的启示和形体化的祈祷。对俄罗斯民族具有深远影响,是打开俄罗斯文化之门的"逻辑钥匙"。俄罗斯东正教圣像画体现了基督教"道成肉身"的核心思想。圣像画的基础是上帝化身学说,俄罗斯东正教圣像画加入了"写"的意味,即"书写"神圣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的核心问题就是笔墨问题,其中用笔就是用线的问题。中国画的用笔,讲究笔势、笔形、笔力、笔气、笔格、笔韵等,由此产生不同形态,不同表现性的线条:有的含蓄,有的老练,有的飘逸,有的柔美……不同的线条,给人以不同的美感体验。这种美感,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无线者非画也",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在中国画里,它不仅起着塑造形体的作用,并且通过线的提按转折、干湿浓淡、疾缓、粗细、虚实等特性的组合运用,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艺术追求。各种线条本身就具有不同的视觉感受,或刚劲,或柔美,或婉转,或顿挫,产生出强烈的节奏感和生动的韵律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历史、哲学、人文方面的简要分析,阐释线条在东西方绘画发展史上的作用,寻找中国绘画民族性的筑根,进而探求中国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历史、哲学、人文方面的简要分析,阐释线条在东西方绘画发展史上的作用,寻找中国绘画民族性的筑根,进而探求中国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历史向前一步的发展,每每伴随着向后一步的探木求源,只有植根于广博的民族精神和对传统的深入探究后,才能保持住它独特的语言形式——线条,才能在保持中得以提纯,在开放和吸收中向前发展。线条不仅是传承历代经典的首要切入点,也是画者对传统艺术语言的坚守与自信。因此,若水彩艺术与中国艺术的灵魂之"线"能够碰撞出更多火花,充满东方诗情画意的水彩艺术更为令人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19.
张伟 《美与时代》2007,(10):50-52
中国画和中国书法都是笔墨艺术,尽管二者在笔墨运用方法上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它们要达到的审美意境是一致的.书法线条的艺术处理方法以及其表现出的艺术审美情趣,时常为国画借鉴,"以书为骨,以诗为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画的审美核心.  相似文献   

20.
尤花媛 《美与时代》2007,(11):54-56
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徐悲鸿立足于中西方艺术,用写实主义思想改良中国画,提出"新七法"、"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人物的重要作用等艺术理论,使中国画走向了现代化的征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