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谀亦不谤     
君冈 《佛教文化》1997,(6):14-14
本期封二发表的赵朴老手书《罗竹风先生纪念辞》,是他专诚为《罗竹风先生纪念文集》作的。罗先生是一个宗教学者,也是一位革命老干部。我虽无缘与他相识,但有幸在一次学术会上听过他的报告与发言,那已是十七年前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还有许多束缚与限制未解开,他的发言对我具有震聋发税之力,而他本人却绝无哗众取宠之意。至今他提到的那些论点我仍记忆犹新,而其中有些见解似乎还没有听别人谈起过。长时期来由于“左”的影响,宗教在相当一部分人心中并没有正确地理解与认识,今天社会各界能够扫除“左”的干扰,坚持实事求是地对待宗…  相似文献   

2.
不失散     
去过一些地方,看过些许风景,在时间里,褪成或远或近的片段,并在心灵的地图上,固定成一个一个地名。终于,最难忘怀的,还是途中擦肩而过的人们。拍照似是一种旁白,提醒着沿途失散的表情。  相似文献   

3.
以“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与事实相悖的行政指令、不尚空谈面向现实”为新特点的务实精神,彰显对人生命的关爱,凸现了新人文精神中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是新人文精神赖以形成的基础,同时,传承和光大岭南文化的精髓。这种务实精神在对SARS的狙击战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先说一说1980年至1988年任韩国总统金斗焕的事。有一年,他住在韩国百潭寺里。没有重大问题需要决策,没有重要文件等待批阅,没有外国使节催着接待。他每天只是伴随晨钟暮鼓,向着青灯黄卷,虔诚拜佛和一心念经。[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亲亲不二门     
千山外,水流长。对许多人来说,这六个字是~部海外华人小说的著名书名.而在他,则是一幅活生生的故乡图画.一幅随时都会在脑海里有声有色地活泛起来的巨幅国画。他头~次离开故乡,刚满16岁。等到他携良伴归来时,却一晃又是一个十六年过去了。虽说这十几年不过弹指之间,可他也算出入云水几度身了,想当年黑瘦单薄一少年,十六年里闭州过府,从那个少数民族山寨出发,穿县城、历州城、过省城,在京城北下根来,那份自我感觉,不错呀!正因为如此,他兴致勃勃,特地带L女友,登临高处,四顾指点。千山万壑,奔来眼底。东有秀峰,亭亭玉…  相似文献   

6.
情深不寿     
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里,乾隆送给陈家洛一块玉佩,上刘:“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有些吃惊,甚至不以为然。如此说来,用情不必过深难道是爱情的真谛了?那时候,正是爱得死去活来的年纪。  相似文献   

7.
有句话说得好:“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的确如此。什么是钻牛角尖呢?在一般情况下是一个贬义的说法。用于形容遇事思维僵化,办事不知变通,从不考虑事情的各个方面及事物的多样性,只认定一个想法,一条道走到黑,最终山穷水尽、无以自拔。以钻牛角尖来形容确实很形象,越是钻到牛角的尖上,空间就越小,就越是难以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8.
智慧不断档     
盲人歌手杨光,成为《星光大道》2007年度总冠军之后,又把自己成功的姿容定格在央视春晚上。表面看来,他靠艺立身,博得成功。但我觉得,真正支撑他走上成功之路的,是他源于内心的通体透亮的智慧之光。  相似文献   

9.
不套住自己     
在新修的小区散步时,碰上一位熟悉的老教授。我问他住第几栋,老教授说:当初没要房子。我有些奇怪:这片电梯房是单位采取私房联建的方式建成的,每平方米1850元,外面的商品房每平方米至少是3600元,就算是拿了指标去卖,180平方米的房子少说也能赚到二十五六万元,老教授怎么说放弃就放弃了呢?我问老教授“不要”的原因,老教授说:两个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并且都有自己的房子,  相似文献   

10.
试着不抱怨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尔·鲍温写了一本畅销80个国家的励志书,书名是《不抱怨的世界》。他在书中提出一个重要的主张:“抱怨不如改变,永远不要抱怨。”他说,“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会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应该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  相似文献   

11.
编者案: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所谓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潮流,人类进入了一个科学更加昌明、社会更加繁荣的新时代。然而,世界末日、救主降临以及1999大灾难的流言也随之而起,耸人听闻;具有某种特异功能、超凡入圣的通灵大师和救世主纷纷临几下界,招摇惑众。此...  相似文献   

12.
爱不停歇     
一直不喜欢过夏天,缘由来自于妻子不同于常人的度夏习惯。开空调,她感觉身体像浸在冰水里;开风扇,她会马上连续打几个喷嚏给你看。在我家中,空调和电风扇都成了摆设,它们合起伙来冷冷地嘲笑汗如雨下的我。  相似文献   

13.
不斡旋     
近日看一篇怀念作家柳青的文章,其中的一个故事尤其令人感慨。  相似文献   

14.
做人不嘀咕     
季羡林活到99岁,依旧思路清晰,精神矍铄。有人向他请教长寿秘诀,他说自己做人有“三不”:“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相似文献   

15.
富不丢书     
儿时,母亲常用“穷不丢猪,富不丢书”这句古训教育我,当时感受真切。如今,越来越感到这句古训是有道理的。“富不丢书”乃至理名言。 的确,眼下有不少人的荷包鼓胀了,腰缠万贯的大款也不在少数。有钱了,钱怎么使才好,已经从不是问题,到而今却成为一个问题。麻将桌上,消磨了多少青春芳华和英雄锐气:歌舞场中,坠落了多少青云之志和威武豪情。斗鸡走马,醉生梦死,嫖娼吸毒等等,成为人们见惯不惊的事实。没有钱固然不是好事,钱多了把握不慎,更不是好事。“富不丢书”,几人能够? 富而能够不丢书,品位就不同。有一位朋友,去深…  相似文献   

16.
北宋仁宗时,吕夷简为宰相,王曾为副宰相。当时,范仲淹还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因为喜欢仗义执言,被吕夷简一贬再贬,两人的梁子就此结下了。在范仲淹看来,吕夷简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奸臣,只有扳倒他,才能还大宋朗朗乾坤。  相似文献   

17.
有不少这样的人:天赋不错,学习努力,环境优越,具有一定的能力,可在人生的道路上,常常碰壁。这是怎么回事呢? 缺乏明确的目标:日本当代著名作家小林久三将人的理想、目标,形象地比喻为“梦”。“梦”就象人们心目中的一块绿洲。如果没有它,人的一生就会枯燥乏味,就会变得象沙漠一样荒寂。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物理学家肖洛荣就曾说过:“我不求知道一切,只求发现一件。”无论你有多大的能力,一旦你将它分散在许多目标上面,难免顾此失彼,建树甚微;反之,即使你能力很小,但如果只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就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相似文献   

18.
情不附物     
明海 《佛教文化》2018,(4):61-63
作为汉传佛教的信徒,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福报,什么福报呢?我们能够通过汉字记录,直接聆听中国古代高僧大德的开示。我们知道,佛教渊源于印度,后来才传到中国,传到中国以后,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无数高僧大德的学习、身体力行、实修实证,使佛教和中国的国情、中国的语言文字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9.
石头捞出来,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如果这个穷人对仆人说:“行行好吧!请给我一锅肉汤。”会得到如此结果吗,肯定不行。因此,伊索在故事结尾处总结道:“坚持下去,方法正确,你就能成功。”创新不需要天才,创新只在于找出新的改进方法。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少年时代的他,因为有着独特明亮的嗓门,被一家音乐学校的校长看中了。这是一家专门招收富家子弟的贵族学校,校长力排众议,破格让出身卑微的他在这里学习,而且免除一切学杂费。作为回报,他每天最早到学校为同学们烧开水,下午打扫完全校的卫生才最后一个离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