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廊坊市第十一小学创建于1993年,地处广阳道142号。学校占地面积10490平方米,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475人,教职工62人。学校秉承崇德、健康、和谐、向上的校训;创建文明、合作、争先的校风;倡导仁爱、敬业、严谨的教风;打造勤学、善学、乐学的学风。为师生终生发展负责,为师生幸福人生奠基。学校致力于开展四项教育: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文化濡染心灵,礼仪修身立人”。扮靓校园文化,让文化展示风采,文化照亮青春,文化激励人生。二、开展感恩教育、爱的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感恩演讲、报告会、班队活动,开展传统节日感恩活动。通过读书、征文、故事会等进行爱的教育。心怀感恩,成就未来。三、开展安全教育、遵章守纪教育。四、开展读书教育。创建书香校园,开展“师师共读”“师生共  相似文献   

2.
符箓与咒语,是道教特有的主要法术。在道教的文献中,有关符咒的记述多不胜举。道教中把书符念咒作法之则,称为“符法”、“道法”。或简称“法”。道教法术的内容非常庞杂,包括符、咒术、手印(指诀)、禹步(天罡)、禁法、雷法、隐形法、分身法、占卜、风角、星算、三棋、九宫、八卦、龟策、望气、占梦、推命、看相、堪舆风水、术数、奇门遁甲、乘(足乔)、扶乩、降鸾等。在这些法术中,尤以符箓、咒语为要,故社会上称修持法术的道士为符箓派。可见,对符咒的研究,是打开道教法术奥秘的一把钥匙。本文专此而论。一、符箓的由来与演变符箓之源,出于古时巫师。它在我国远  相似文献   

3.
礼拜守则     
一、礼拜日应早起,在家中开始预备,为自己的身、心、灵祷告、省察,预备一颗饥渴慕义、清洁感恩之心来礼拜。 二、当准时崇拜,会众应提前半小时到会,为教会传道、牧师、诗班、堂委、会众代求,或学唱诗歌。 三、来到礼拜堂先适量喝水,轻步进入圣殿,当先安静、省察、默祷。数算主恩。 四、尽量养成习惯,固定而坐,分片坐,同一个地方的信徒坐在一起,每片选一组长,进行登记到会人员。必要时进行探访。 五、坐下后要先拿好圣经、诗歌本,找好崇拜程序的经文、诗歌,最好能准备纸和笔做笔记,便于记忆和与人分享。 六、聚会时不可拉家常,不交头接耳,不来回  相似文献   

4.
去年12月1日本刊在天津召开部分顾问、编委会。顾问王辉、肖元、段镇坤、徐惟诚,编委刘启林、刘锡钧、许启贤、李奇、陈瑛、吴火、岳田、罗国杰、曹瑞亭、温克勤、魏英敏同志出席会议。编辑部汇报了工作情况。大家一致认为,刊物坚持了正确的办刊方针,在广大读者、作者和各界人士的关怀、支持下,刊物在研究和普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宣传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风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去年年底仍有三万六千多订户,说明刊物在广大读者中有着较好的影响。顾问、编委同志提出,目前  相似文献   

5.
说“飘逸”     
"飘逸"是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概念。"飘逸"是一种审美形态,也是一种审美境界。"飘逸",是超迈潇洒,悠闲自如,远出尘外的一种神韵风貌,犹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犹如鸿鹄翱翔,飘飘袅袅;犹如轻燕受风,翩翩绵绵。"飘逸"的审美特征是:轻盈、舒展、悠游、曼妙、舒婉、飞动、浪漫、潇洒、自由、自在、自如、自然、轻灵、轻柔,等等。"飘逸"的审美意蕴是自由。"飘逸"的文化内涵是庄子的逍遥、悠游和列子的"贵虚""御风"。飘逸美体现的美学精神就是超脱精神、超旷精神、超越精神。  相似文献   

6.
主降喜雨     
春天来了,主将喜雨微微地、细细地、雾蒙蒙地飘洒着。主不让它震天撼地, 也不让它摇门撞窗;只让它如丝如缕地、无声无息地、无限缠绵地萦绕着原野大地。主恩赐桃花、杏花、梨花们,它们含苞待放。将那山峦沃野五彩缤纷的花儿们,赶趟儿似的,你拥我挤地竞相绽放。好一派红的红、白的白、紫的紫的色彩, 把春天织成一幅五彩斑澜的百花图。这是主的恩典。主让绿色麦苗儿、金色油菜花儿,在绿色春雨的亲吻下,喜结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玉珠儿,在叶尖儿上,在花蕊深处,悠儿悠地、颤儿颤地、晃呀晃地滑动着。绿色的雨丝儿,愈织愈密,愈飘愈厚,那不舍绿叶、花蕊的玉珠儿,滴嗒滴嗒地、不紧不慢地飘洒在大地母亲的胸膛上,肌肤里。主将喜雨,化成甜蜜乳汁,饱蘸着青春热情,温馨地书写着生命真谛。点点入土、滴滴入心、丝丝入情。种子萌发了、柳枝发芽了、菜畦吐翠了!哺青草、育红花、润鸟鸣。感谢主,那远山近野,莺歌燕舞;那江海湖河,扬波和声。为勃发的生命,增添昂扬的音符。为焕发着活力的生机,谱写着多姿多彩的华章。这是我们主的大恩典呀!  相似文献   

7.
在济南市历城区洪楼广场北侧,山东大学老校西临,有一座古老的哥特式建筑——洪家楼天主教堂。它既是天主教济南教区规模最大的教堂、济南教区主教座堂,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早在明朝崇祯年间,即有外国传教士到济南传教。1650年,西班牙传教士嘉伯乐来到济南,在高都司巷建天主教堂。雍正年间,朝廷下诏禁止外国传教士传教,教堂被毁。1905年,德国人在洪家楼用庚子赔款修建了天主教堂,附属大修道院、小修道院、仁慈堂、婴儿院、诊疗所、中学、小学、铁工厂、木工厂、发电厂等相继落成。德、美、法、加、意、比、荷、西班牙等国的神父…  相似文献   

8.
唐宋之际,随着道教的兴盛与发展,出现许多新的道派,如洞渊派、北帝派、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太乙派、东华派、净明派等。他们多以雷法为用,济世度人,安邦护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这里,仅就太乙派的历史、沿革、道法而论。一、由冯佑、刘浩然肇始的太乙派冯佑,平生好道,  相似文献   

9.
吾主耶稣提倡"博爱"。 博者,广大也。博爱,自然是广大的爱。具体说来,包括爱国、爱教、爱岗、爱家、爱人与爱仇。 人生在世,都有自己的国家、信仰、家庭与交际。有亲人有朋友也有小人和仇家。 热爱自己的国家,具体表现在应该为国家的富裕、强大、安全与尊严而尽到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诸如遵纪守法,尽心工作,依法纳税、服役当兵、发明创造、为国争光等等,都是热爱国家的实际行动。只要每  相似文献   

10.
唐代是中国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具有自由开放、华丽壮美的时代特征,使得唐代文化异常灿烂夺目,宗教思想、文学艺术、史学、科学技术等领域成果辉煌,促使中国绘画艺术全面繁盛,造就吴道子、阎立本、王维、钱国养、殷季友、张萱、周昉、杨宁等杰出画家。另外,社会风气开放,民间生活多姿多彩,都使得唐朝呈现出高度的文明气象。唐代绘画是中国封建社会绘画的巅峰,画坛活跃,名家辈出,风格纷呈。这一时期,宗教画的生活气息越来越浓厚,佛教绘画世俗化,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分科独立,绘画史论随之丰富,显示了唐代美学理论的深度。  相似文献   

11.
范爱侍 《天风》2004,(11):4-5
经文:加6:7使徒保罗这句话,其实是一个规律。自然界的规律 农民按自己的意愿,选购种籽,播种谷物、蔬菜、水果以及其它作物。勤加耕耘、培育、灌溉,到时收成。种什么、收什么,丝毫不爽。我国自古也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成语,家喻户晓。 昼夜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气向上升、水往下流,人的生老病死过程等等,都是自然界的规律使然,固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12.
以前现代性的视界看,儒学作为主导性文化,以敬天、怀土、追远、亲仁、顺命、勤俭、和乐等聚合性要素,从思想、制度、德行、技艺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维系了中国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以现代性的视界看,儒学作为被批判的对象,也以改命、变通、为学、为政、作工、谋利、出游等离散性要素,参与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以后现代性的视界看,儒学作为反思现代化的力量,其中的敬畏、仁义、惠民、反哺、互补、怀乡、和乐等回向性要素,被用于维护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以马克思主义的视界看,儒学作为被批判和利用的资源,其中的去界、通同、平等、公业、爱国、和合、大同等统合性要素,贯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文化上体现了儒学自身的张力和活力,体现了儒学与西学的互动和交流,体现了儒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滤透和支持。儒学与农村社会为中国人提供食粮和家园,需要在开放和流变中保持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86,(2)
5.识最后阐释“识”。佛学认为人人都具有八识,每一识又各具见、相二分。见分,是能认识的作用,相分,是所认识的对象。见相二分,是互相依存的,一有俱有,一无俱无。因而识是见相的统一,亦即主客观的统一。八识分四组:一、前五识,约当感性认识。二、第六识,约当理性认识。在认识中,有主观自我,客观世界。三、第七识,即自我形成的根荄。四、第八识,即生活中存在的巨大潜力。兹一一阐释如下:前五识中眼唯缘(攀附义)色,耳唯缘声,鼻唯缘香,舌唯缘味,身唯缘触。在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缘于色、声、香、味、触——前五境时,第六意识皆能与之俱起,缘于五境,因而名之五俱意识。能把色、声、香、味、触的零散影像,综合而成为“物”的概念。再层层加以分析整理,最后能接触事物的本质及其活动的规律性。因而前五识是感性认  相似文献   

14.
敬词、谦词,敬谦词是礼貌语言,古人很重视,不论书面语、口头语,都很讲究。研究古人的礼貌语言,对于净化美化交际用语,当是大有裨益的。一、敬词和敬称(尊称) 敬词范围较大,敬称(尊称)是其中重要部分。敬称一般是用各式各样的借代法、讳饰法、褒义词等以强化、高化、贵化、雅化他人,用以表现敬重、敬爱、尊重、尊敬的深情雅意。敬词和敬称多用于对待长上和平辈友辈。  相似文献   

15.
吴澄的《易》学成就,主要体现于其卦统说、卦主说和卦变说。吴澄"卦统说"反映了尚中、尚阳、尚礼的思想,可以比较理想地解释《周易》古经卦序和上、下分篇之由的象数依据,对后世影响深远。吴澄"卦主"说,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乾、坤、否、泰四卦之外,先看是否有坎、离。有坎、离,则以坎、离定卦主; 无坎、离,再看震、巽、艮、兑。卦中有艮、兑,先看是否属十二消息卦。如属十二消息卦,则艮、兑以中爻为主; 如非十二消息卦,则艮、兑以上爻为主。震、巽、艮、兑自相重之卦,以上卦定卦主; 震、巽、艮、兑互相合之卦,除颐、大过、中孚、小过外,皆以下卦定卦主。吴澄"卦变说"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类比逻辑思维。与此前虞翻、朱熹等人的"卦变说"相比,吴澄"卦变说"的卦变来源更加整齐划一,能够更好地满足诠释卦爻辞的需要。吴澄的"卦统"、"卦主"、"卦变"说,总体而言,足成一家之说。通过对吴澄《易》著的研读,可以认为,皮锡瑞等先生对元代《易》学的宏观评价有可商之余地。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立体     
正立体,是点、线、面的融汇升级,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整体地、立体地看待生命。生命的立体同其他物体一样,也是有长度、宽度、高度、厚度、密度的。生命的长度是时间与年龄。从出生开始计算,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在漫无边际的时光长河中,只能算是极为短暂的一瞬息,而且越用越短,永远不会再重现。因而,要注重健康,延长寿命,才能饱览享  相似文献   

17.
丹道秘旨——玄关一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玄关一窍 ,简称玄关 ,是道教丹道养生中最重要的名词 ,可以这样说 ,道教的精华是丹道 ,丹道最秘的机关是玄关。丹书对玄关一窍的论述 ,众说纷纭 ,初无定位 ,后世各执一偏 ,愈说愈奇。另由于道教教派之间的差异和戒律制约 ,丹道玄关一窍向来秘而不宣 ,大都师徒相授 ,口口相传 ,不记文字。这样道友与道友之间心照不宣 ,守口如瓶 ,局外人就更难以知晓了。《道德会元》卷六十七说 :玄关一窍论耳、眼、口、鼻、舌、肝、心、脾、肺、肾、脐轮、尾闾、膀胱、谷道、两肾中间一穴 ,脐下一寸三分、明堂、泥丸、关元、气海皆不是。此窍无边傍 ,无内外 ,…  相似文献   

18.
谈以俭养德     
俭,即节省、俭约之意,与勤劳、朴实、克己修身、忘怀得失、志存高远、增毅力、长锐气相一致,与铺张浪费、奢侈享乐、贪婪放纵、追名逐利、腐化堕落相对立。节俭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美德之母,不仅是一种价值取向,而且是一种崇高境界。它体现的是艰苦奋斗、励精图治、谦虚谨慎、清正廉洁、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实行“俭”,对国、对家、对个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发展,是为了造福人类,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如今,高科技已经普遍运用于医学领域,成为医学高科技。医学高科技的崛起、发展和应用。为医治疾病、消灭病毒、救死扶伤、发扬人道主义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和快乐。但是,在医学高科技的滚滚洪流中,也难免泥沙俱下,鱼目混珠。一系列事实表明,有些研究所的所长、公司的经理、药厂的老板,还有些专家、教授、医务工作者,他们为了追求利润,大发  相似文献   

20.
冬来,乐事多     
正秋短,冬疾。一夜之间,风摧山林、霜打万物,忽然冬天。寒冷、黯淡成为主题,可这丝毫挡不住生活的热情。裹紧衣衫、打起精神,做几件心仪的事儿去。重返故乡开启一段初心之旅。清凌凌的溪泉、沧桑的老屋、温暖的墙根、淳朴的乡亲,因为冬的单调与孤寂,每至此时想念愈甚。回到童年曾捉蝎子、刨药材的沟谷,曾摘柿子、掏鸟蛋的老树,曾玩迷藏、扯闲篇的巷口,曾初启蒙、开心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