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慧远(公元334—416年),东晋名僧,俗姓贾,雁门楼烦人。慧远一生的活动可以分为三个时期。334年至354年,四处求学,为日后广行教化奠定了理论基础。354年至382年,追随道安,辅助弘法。383年至416年,离别道安后独立在庐山东林寺建立弘法道场。在这一时期,慧远遁迹庐山,孜孜于道,务在弘法,聚徒讲学,率众行道,创立莲社,观想念佛,组织译经,撰论著述,并与天下名僧及当政者深相结交,为僧团创造了宽松的弘法环境,为天下创建了“道德所居”的模范道场。由此,慧远僧团所居庐山成为南方佛教中心,与鸠摩罗什僧团所居长安,南北呼应,中分天下,使中国佛教呈现…  相似文献   

2.
《法音》1989,(10)
道安曾说:“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高僧传·慧远传》)慧远继承了他老师道安的衣钵,“以大法为已任”(同上),以一生的精力从事对佛教基本理论的传播,宏扬佛法。慧远为了引导人们超脱尘世,体认本体,达到佛教的最高境界,着重宣扬了他的神不灭思想和佛教因果报应理论。其中困果报应理论是慧远佛教思想中最有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部分。  相似文献   

3.
慧远,山西代县人,生于公元334年(东晋成帝咸和九年),卒于公元416年(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一生大体上和东晋同始终。慧远是东晋时继道安后的佛教领袖,他的佛教哲学思想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了恶劣的影响。因此,揭示慧远佛教思想的内幕,剖析其本质,从而肃清其影响,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试图就慧远的佛教哲学思想作一初步的论述和批判。一、慧远所处的时代及其生平慧远的佛教哲学思想,是东晋时代社会经济政治的产物,同时也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判析慧远的佛教哲学思想以前,有必要先简述一下他所处的时代及其生平。  相似文献   

4.
东晋高僧慧远学兼道、儒、释三教,对礼学、玄学颇有造诣。这样的学术背景,对慧远弘赞佛法,并取得士大夫阶层的理解与支持极为有利。其生活于东晋时期,正是佛教开始中国化的重要阶段。所谓中国化,就是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向儒道理论靠拢。这里的靠拢,就是一个如何解释的问题。在不改变根本教义的前提下如何进行调整,就成为一个关乎中国佛教存亡的大问题。慧远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佛教的弥陀净土信仰在汉魏之际就传入中国内地,两晋开始流行。东晋东林寺僧慧远(334~416)原受学于名僧道安,太元六年(381)入庐山,“远内通佛理,外善群书。”“率众行道,昏晓不绝,释迦余化,于斯复兴。既而谨律息心之士、绝尘清信之宾,并不期而至,望风遥集”。慧远与谢灵运、宗炳、戴逵、刘遗民、雷次宗等相交论道,与鸠摩罗什亦书信往返,讨论佛学。元兴元年(402),慧远与学者名僧123人。  相似文献   

6.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译不下三十余种。净土思想,早已发生。东晋时代道安(312-385)的弟子慧远(334-416)在江西庐山,与刘遗民、周续之等123人,在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结社念佛,共期往生西方。东魏昙鸾(476-542)修习净土法门,昼夜专诵《观无量寿经》,并作《往生论注》二卷,阐明净土教义,奠定了后世净土宗的基础。念佛一法,普摄群机,全收利钝。古德称念佛法门:“城径中之径路,方便中之方便,圆顿中最极圆顿。”明代蕅益大师赞扬《大乘无量寿经》说:“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印光大师亦说:“九界众生离此法。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佛教史上,东晋的释慧远(公元334-416年)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术界重点研究的人物。著名的《三报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们研究他的思想所依赖的不可缺少的材料。然而,他这篇论述中有一些难以理解的语句和概念,尤其是有关“现报”的那一部份。对《三报论》的解释,中外许多学者已经作出了相当程度的努力。本文在前人已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之上,试图提出一个比较周全而且合理的解释,并讨论慧远的“现报论”在思想史上的意义。为方便起见,现将《三报论》的有关部分录之如下:“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日后报…  相似文献   

8.
净影慧远是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出佛三身说的中国学僧。他运用体、相、用三概念来规定法、报、应(化)三身,肯定佛身的妙有实存,这既反映在他从以法性为法身到真心为法身的转变中,也反映在他对法身有色说的论述中,还将佛身与佛性相联系来论述佛身的成因问题。这些方面均可看出其佛身理论与《大乘起信论》思想有共通之处。慧远佛身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三身说渐成中国佛教论述佛身理论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9.
东晋初年,后赵时期,先由天竺佛图澄,继以弥天释道安,将佛教传入山西境内。公元354年,道安在恒山立寺,遂有五台山附近楼烦的慧远、慧持兄弟二人往归出家,表明五台山地区已有佛法流布,而鲜有寺院建筑。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今大同)。公元426年,魏太武帝夺取长安。公元413年灭夏,魏取关中。公元436年,魏灭北凉,取得凉州。至此,魏太武帝统一北方,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魏境内的长安,自前秦苻坚以来,就是名僧  相似文献   

10.
道安法师在佛典翻译上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安(312—385)法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生当中印佛教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东晋时代。公元三七九年,在我国北方割据称雄的苻秦政权攻占了襄阳。避居襄阳弘法的道安法师被送到长安。此前,道安与秦主苻坚曾经有过一段因缘:道安在襄阳时,苻坚遣使送给他外国金箔倚像、金坐像、结珠弥勒像、金缕绣像、织成像各一尊(《高僧传》卷五《道安传》)。送像的年代虽不可考,但是在建元十三年(377)时,“太史奏:‘有星见于外国之分,当有圣人入辅中国,得之者昌’。坚闻西域有鸠摩罗什,襄阳有释道安,并遣求之。”(《十六国春秋辑补》卷三十五)送像当就在此前后。后来道安到了长安,极为苻坚所尊重。《晋书·苻坚载记》上载:“[坚]游于东苑,命沙门道安同辇。权翼谏……坚作色曰‘安公道冥至境,德为时尊,朕举天下之重,未足以易之;非公与辇之荣,此乃朕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16,(2)
正慧持(337-412),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人,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初祖、庐山东林寺的创建者慧远大师的胞弟,曾与胞兄一起师从道安法师。太元六年(381),因为北方战乱,慧持随兄慧远南下,打算去广东罗浮山潜修,路过浔阳(今江西九江),爱庐山之清静,于是驻锡龙泉精舍,后在江州刺史桓伊的勷助下建成东林寺并定居于此。慧持还同慧远、慧永等123人共同创建白莲社,被举  相似文献   

12.
方立天著《慧远及其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力图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系统论述佛学大师慧远的第一部专著。它为我国佛教思想史研究,特别是开展古代佛学家的专题研究,做了有益的工作。 《慧远及其佛学》叙述了慧远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生平活动,阐述了慧远的法性本体  相似文献   

13.
"襄阳悟道"是指道安在南下襄阳途中和居住襄阳时期的重大思想转变。这不仅是道安个人思想转变,而且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划时代的变革,开启了儒佛道三家合流的萌芽。道安南下襄阳,曾两次分张徒众,促进了南方佛教的发展与兴盛。他提出"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主张,促进了佛教与世俗的结合。他从严守佛教经典到内外兼修,导致佛教与儒道的融会,从此开创了佛教中国化的门径。襄阳悟道离不开当时襄阳的文化氛围。襄阳文化在汉末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文化兴盛,诸种文化交集,这是道安思想转变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对魏晋时期汉地僧团的管理模式,主要依据道安的《僧尼轨范》展开研究,实际在当时,包括慧远在内的一些僧人,都创制过僧团的内部管理制度。塚本善隆先生抄录的《敦煌写本某地方佛教教团规制》,为我们研究魏晋时期僧团的内部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此类文献,我们能了知魏晋时期的佛教内部管理,是建立在戒律基础上,汇通了中国固有的礼制要求和政府需求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5,(7)
<正>一、持名念佛的来源及影响在净土宗十三位祖师中,初祖东晋慧远(334-416)依据的是《般舟三昧经》,侧重于禅观念佛,无论是依据的经典还是念佛的方式,实际上都与后世的净土宗不同;从北魏昙鸾(476-542)开始提倡口称念佛,经隋朝道绰(562-645),至二祖唐朝善导(613-681),以"三经一论"为教材,以"持名念佛"为方式的净土宗宗义和行仪得以完备地组成,所以善导为公认的净土宗实际创立者。现在有一种说法,说善导大师是纯正的净  相似文献   

16.
一、慧远大师的籍贯《高僧传》记载慧远大师的籍贯是“雁门楼烦人”,但是有关“雁门楼烦”在哪里却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在关于慧远大师的种种著作和文章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陈述:“今山西宁武人”①、“今山西代县人”②、“今山西原平县东北人”③、“今山西原平县崞阳镇东人”④等说法。本人于2002年在东林寺纪念堂中慧远胞弟慧持简介中将其籍贯写成是“宁武人”。为此,笔者撰文《慧远大师籍贯考》刊于《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三期上,考证慧远大师的籍贯是今山西省原平县大芳乡茹岳村人,认为《魏书地形志》有关记载正是大师在世时籍贯…  相似文献   

17.
庆道 《中国宗教》2022,(6):44-45
清规是中国禅宗丛林组织的规程和僧众日常行事的规章,是唐代中期以来禅宗丛林创行的僧制。中国佛教从东晋道安首创“僧尼规范”以后,就有在戒律之外别立禁约的措施,例如,支遁创立“众僧集仪度”,慧远创立“法社节度”。唐代中期,禅宗盛行,百丈怀海于唐元和九年(814)创立禅居制度,成为新的丛林规制,世称“百丈清规”.  相似文献   

18.
佛教在中国二千年,出现了无数的领军人物,道安、慧远、罗什、玄奘、法显、义净、慧能、道一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影响后世者极大。迄至当代,虚云老和尚则是这些领军人物中最杰出的一位!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以来《管子》研究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管子》研究回顾 本世纪以来,从宏观纵向的视角来看,《管子》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情形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1900~1949年。这一时期共出版、发表有关《管子》研究的专著与论文60多篇,其中专著主要有黄汉的《管子经济思想》,俞寰澄的《管子之统制经济》,梁启超的《管子传》,罗根泽的《管子探源》,王毓瑚的《管仲》等。这一时期的研究涉及《管子》的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和原著注释。其中经济思想研究占绝对多数。  相似文献   

20.
李素洁 《法音》2007,(6):29-32,33
道安所作的经录,被后人称为《综理众经目录》(简称《道安录》),现在虽然已经失佚,但依据僧祐在《出三藏记集》中对《道安录》的收录,可大体恢复其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