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佛言祖语     
国王说:「尊者龙军,谁转生?」长老说:「大王,名色转生。」「是否此名色自己转生?」「大王,此名色自己不转生。但大王若以此名色造业,或善或恶,则因该业,另一名色转生。」「尊者,若此名色自己不转生,是否其会从恶业得解脱?」长老说:「大王,若其不转生,其得...  相似文献   

2.
童年期的攻击行为和长大之后的暴力行为有很高的相关。儿童的攻击行为一直是心理学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心理学家为止而提出了几种理论解释,主要有本能论、挫折——攻击假说、社会学习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该试图对这几种理论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采用创伤暴露问卷、基于DSM-5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核查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青少年行为问题调查表,在雅安地震3.5年后对地震极重灾区的70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创伤暴露对暴力行为和自杀意念的影响,并检验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创伤暴露可以直接正向预测暴力行为和自杀意念,PTSD在创伤暴露对暴力行为和自杀意念的影响间起中介作用,抑郁仅在创伤暴露对自杀意念的影响间起中介作用,而在创伤暴露对暴力行为影响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采用创伤暴露问卷、基于DSM-5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核查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青少年行为问题调查表,在雅安地震3.5年后对地震极重灾区的70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创伤暴露对暴力行为和自杀意念的影响,并检验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创伤暴露可以直接正向预测暴力行为和自杀意念,PTSD在创伤暴露对暴力行为和自杀意念的影响间起中介作用,抑郁仅在创伤暴露对自杀意念的影响间起中介作用,而在创伤暴露对暴力行为影响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上文我们讲述了阿里王室兴佛、大译师仁钦桑布开创新译密咒等事迹,同时提到佛教在西藏复兴初期出现的诸多弊端及必须迎请阿底峡尊者入藏的特殊缘起。下面我们将略述阿底峡尊者的功德事业、迎请阿底峡尊者的经过,以及尊者与大译师仁钦桑布晚年一次重要会晤。  相似文献   

6.
作为西藏十八罗汉之一的哈香尊者,是在西藏罗汉艺术受到汉地罗汉艺术深刻影响的背景下出现的。他虽然和前弘期的禅宗僧人摩诃衍拥有共同的称呼,但在艺术形象和信仰内涵上却脱胎于布袋和尚。布袋和尚补入西藏罗汉体系是在元朝末年。布袋和尚形象传入西藏后,其身份、谱系部分地被重新建构和诠释而变成西藏的哈香尊者。哈香尊者是汉地佛教因素传入西藏后,西藏人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根底,对之进行了融合与改造的一个表征。  相似文献   

7.
二、追求真理的道路——《圣求经》 1.什么才是高尚的追求 我曾听佛如是说:那时候,佛游于舍卫国,驻足于东园鹿子母堂。世尊于午后时分出于禅定,从坐而起,从屋中出来,告诉尊者阿难说:我与你一起到阿夷罗婆提河沐浴去吧。尊者阿难回答说:惟然。尊者阿难于是手拿户钥,一一  相似文献   

8.
在暴力的情感解释路径中,暴力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躯体化问题,而是包含了怨怼、愤恨等情感的表达性行为.此外,该路径强调在具体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系统之中理解暴力行为及其情感意涵.沿此路径,本文考察了发生在村落社会初级关系圈中的暴力事件.研究指出,此类暴力事件通常与纠纷、争吵等因素联系在一起,涉及到初级关系圈中的道义、情感和权力,体现了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怨爱恨以及对报复性正义的追求.这种凸显暴力行为所蕴涵的道德情感特质的研究路径有助于我们对暴力行为获得一种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思考的芦苇     
印度王子在菩提树下成佛,迦叶尊者静对拈花微笑,世祖慧能妙对弘忍受钵。大名鼎鼎的先祖大师,皆用他们的慧心悟得了人生的真谛,在世俗的浓尘密雾中放射出一缕缕、一道道灿烂耀眼的思想光芒,引领着众生渡及人生彼岸。  相似文献   

10.
南北朝时,中国佛教经历北魏。北周两次法难,南岳慧思大师“虑东土藏教有毁灭时,发愿刻石藏,秘封岩壑中。”《立誓愿文》曰:“本法之世,余经次第灭,我今誓愿,持令不灭。”“令佛法常得久住。”慧思高足,一为智者大师,承师心观法要,证悟法华三昧,开创极具中国文化特色之天台宗;一为静流尊者,承师刻经弘愿,令法久住,开创持续千年之中国石刻佛经事业。尊者白曰:“未来之世,法幢将没,每寻斯事,悲恨伤心。今于此山,镌凿佛经,永留石室,劫火不焚,使千载之下,慧灯常照,万代之后,法炬恒明。”“此经为未来佛法难时,拟充经…  相似文献   

11.
陈婷 《法音》2023,(12):62-65
<正>紫柏(1543-1603),俗姓沈,名真可,字达观,句曲(今江苏句容)人,晚号紫柏,世称紫柏尊者或紫柏老人。与憨山德清、云栖祩宏、蕅益智旭同为明代四大高僧,在明代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紫柏著作现存《紫柏尊者全集》[1]和《紫柏尊者别集》,皆入藏。其中诗作共计585首,诗偈数量可观,部分诗偈完全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诗作由其门人所辑,  相似文献   

12.
 传统研究认为,自尊与自我服务偏好正相关,高自尊者比低自尊者有更强的自我服务偏好。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对此结论提出了挑战,这些研究主要涉及两个问题:(1)是否只有高自尊者才有自我服务偏好?(2)是否凡高自尊者就有自我服务偏好?文章最后指出未来研究应该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更深入和更细致的研究比如何种自尊者才有自我服务偏好、自我服务偏好是否只是一种策略及其利弊等  相似文献   

13.
练习9.3 A、在你的笔记本上列出迄今在学习前三条规则中所考查的谬误的名称。 B、检查下面的实例,看它们是否包含什么所提出的谬误。在应用盒式方法之前,首先提出歧义的词项。如果这个词项是“齐一的”,那么,按上面指示的方法检查该三段论(目前假定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是按此顺序出现的)。 1.没有不含酒精的饮料是醉人的。有些啤酒是醉人的,没有啤酒是含酒精的饮料.(你能改正这个例子吗?) 2.所有暴乱都是暴力行为,并且,所有战争都是暴力行为。所有的战争都是暴乱。 3.所有的暴乱都是暴力行为,并且,有些谋杀不是暴乱。有些谋杀不是暴力行为。 4.凡选360度都是热的。所有的圆周都是360度。所有圆周都是热的。 5.你今天吃你昨天买来的东西。你昨天买来生鱼。你今天吃生鱼。 6.凡相信福音的都将得救。这个溺水的人相信福音。这个溺水的人将得救。 7.每一个大学一年级学生都是缺乏经验的。没有大  相似文献   

14.
大成就者毗瓦巴是萨迦道果的传承祖师,佛教史上公认的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大乘要道密集》中对尊者有这样的赞颂:“善能逆流恒河水,饮酒定日现威猛,圣尊名号毗瓦巴,我等至诚敬顶礼。”毗瓦巴尊者诞生在佛陀入灭后1000年,为沙果国的王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4,(3)
正本刊讯3月9日下午,泰国前代僧王颂德·帕菩塔瞻尊者荼毗仪式在曼谷贴西林寺举行,来自海内外的高僧大德、四众弟子数十万人出席了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法师率领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在泰国佛教委员会副主席周力平夫妇和泰国副僧王帕波玛师提长老陪同下,应邀出席帕菩塔瞻尊者荼毗仪式。  相似文献   

16.
纪念阿底峡尊者诞生一千周年国际讨论会,于1983年2月26日至8月4日由孟加拉国“纪念阿底峡尊者诞生一千周年委员会”主持在达卡召开。阿底峡尊者(982—1054)与我国西藏地区佛教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公元1038年,他应当时藏王的邀请到达西藏,在藏从事传教、著述、译经等活动十六年,于1054年在藏逝世,葬于拉萨附近的聂塘。1963年在北京召开“亚洲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佛教徒会议”期间,周总理会见与会各国代表时,孟加拉代表维苏达难陀长老曾提出将阿底峡部分骨灰奉迎回国供养,周总理同意了他们的要求。1978年,孟加拉国派代表团来华迎回阿底峡骨灰的一部分,并在全国各地巡展,受到孟加拉人民的热烈  相似文献   

17.
《佛教文化》2018,(3):120-120
据《五灯会元》记载:“世尊在灵山法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相似文献   

18.
方文昕 《法音》2019,(6):20-23
正《神僧传》是明成祖朱棣等撰录的一部僧人传记,介绍了自东汉至元代中外二百零八位高僧的神通事迹。永乐十五年正月《神僧传》成。上尝闻释氏书,采往昔名僧功行之卓越者,辑为一编,名《神僧传》,至是亲制序。~([1])朱棣在"靖难之役"时曾得道衍和尚辅佐,得帝位后故对佛教给予大力的扶持,并有《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医疗场所暴力行为频发,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均有完善的预防暴力行为指南,而我国尚无类似指南,而仅有部分医务人员自发讨论通过的建议.为了医患关系早期回归正常,也为了避免更多悲剧,医务工作者、患者、媒体及相关部门应该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营适和谐的行医、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20.
经有关专家推荐,本刊节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宗教或信仰自由问题特别报告员海纳·比勒费尔特提交人权理事会第28届会议的关于"以宗教为名义的暴力"的报告,供读者参阅。该报告分为三个部分,118个自然段,中文本全文18000余字。限于篇幅,本刊主要节选第二部分。这部分中的以下观点,值得我们在认识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活动的关系时加以思考:1."宗教或信仰自由是一项人权,因此保护的是人而不是宗教。"2."不能将暴力行为归因于宗教本身或任何特定宗教,这一点始终属实,因为执行这些行为的人一直是在特定社会、经济、政治和历史背景下寻求特定目标。但同样属实的是,人类行为方动机广泛,包括宗教动机。有些情况下暴力袭击可能由煽动宗教情感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战略家策划,但显然也有宗教狂热分子似乎认为,他们折磨或杀害人类同胞时实际上是在为上帝服务。"3."宗教群体,特别是其代表和精神领袖,不应将宗教名义的暴力仅仅称为‘误解'和外部侵犯。这将导致将问题不负责任地被庸常化。反之,处理这种暴力问题时,神学家和宗教领袖应面对这一令人不安的事实:暴力行为——或至少部分暴力行为——的犯罪者在杀害人类同胞时可能深信自己的行为是在为神服务。"4."除明确谴责宗教名义的暴力行为外,各群体及其领袖还应积极增进同情、宽容和对多样性的提倡。应揭露宗教极端分子的观点中对宗教传统核心的慈善要旨的无知,从而挑战他们所谓正宗性的言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