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古尊宿语录》,内中的一则故事深深吸引了我—— 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一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信佛多年,却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反问道:“你现在都忙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原以为他信任我的为人,没想到他一直在怀疑我的清白。洁斌抱着我说:“我错了,我是那么爱你,但是一想起你在夜总会待过就难受。我骗你说自己不行,是因为我无法不去想那些摸在你身上的脏手。我打算给你也给自己1年的时间去适应,婚后你那么贤惠,我真是越来越爱你。我没有想到妈那么急着要孙子。洁,原谅我,我是真的很在乎你。”  相似文献   

3.
得加倍的灵     
杨孔仿 《天风》2005,(11):16-17
王下2:1-15以利沙是以利亚的学生和接班人,以利沙如何接继以利亚成为时代的先知,其中有三个秘诀。紧紧地跟从吉甲到伯特利到耶利哥,有以利亚的地方就有以利沙(王下2:3)。住伯特利的先知门徒出来见以利沙,对他说耶和华要接你的师傅离开你,你知道不知道?他说。我知道,你们不要作声。以利亚称众先知为  相似文献   

4.
逼你成功     
我有个事业非常得意的朋友。40多岁,没结婚,每天跑进跑出,比谁都忙。有一天我问他,你都在忙什么啊,又是为谁忙啊?他先愣了一下,接着笑笑,说:“我也不知道为谁忙,只觉得背着一个好大好大的包袱,每天拼命往前冲。”“那包袱里装的是什么啊?”我开玩笑地问,“你有没有自己打开来看看?”“我看了,我看了,”他说,“里头全是我公司职员家里的老老少少,要吃要喝,为了他们,我想不干都不成,我是被逼得往前冲。”“你怎么不说是你自己的野心和理想,使你往前冲呢?”我不以为然地说。“没错啊,我自己的野心和理想当然逼我冲。想想,…  相似文献   

5.
“我今年23岁,已经工作几年了。不知怎么回事,我感觉最近总是很烦的,我的生活中没有高兴的事,越来越没有了自信,我的心理压力特别大。您说我怎么摆脱心理压力呢?”一个女孩走进心理咨询室,这样开始了和我的沟通。“心理咨询中求询者越是能够坦率地交流,心理咨询师越是便于帮助求询者走了困境。”我解释说,“如果你愿意,请说说你遇到压力的具体情况,”“我感到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的。”女孩困惑地说,“比如来自家庭的压力。我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每次回家看到那种环境就特别地烦恼,就乱发脾气。每次发了脾气我也后悔,因为毕竟父母把自己养育这么大。但  相似文献   

6.
欢笑     
史牧 《天风》2001,(12):52-53
有些老朋友对我说:“你们信耶稣上帝的人在平日生活中常常很会笑的,看上去一定心里充满了欢喜快乐,这大概就是信仰的力量吧?”闻言,我笑答:“是吗?嘻,真是这样吗?”有位说下去:“有一回我问那位同事,难道你生活中没有烦恼的事情困扰你?她收起笑容严肃地说:不,人嘛,免不了要苦恼伤心,老实告诉你,我也会哭,  相似文献   

7.
苏格拉底风烛残年之际,自知不久于人世,很想点化一下学问很不错却缺乏自信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明白,”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一定要很好地传承下去……”“可是,”苏格拉底不慌不忙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仅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得有充分的信心、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好的,”助手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寻找,决不辜负您的信任和栽培。”那位助手说到做到,他不辞劳苦地为寻找苏格拉底事业的继承人奔  相似文献   

8.
谁的过错?     
去年春天,我到乡下采访。在老朋友小曾家休息时,我发现床边靠着一床竹席,花纹式样非常漂亮。我看了看问:“哪儿打的?”他说:“我们乡里王大爷!”“你请他帮我打一床好么?”我问。小曾爽朗地答应:“行!”不几天,小曾请一个朋友来我家量尺寸,我家里没有尺子,他也没带。这时我想到了绳子。我找来一根麻绳先量好了长,然后切断,在问一根绳上量好了宽,用红墨水  相似文献   

9.
我为女友小丽介绍了一个对象——小张。这天,在我家里,他俩见面。我来了个开场白之后,便撤到外屋去了。约摸过了半个小时,就见小张低着头走了出来,他告诉我要赶回部队去开会,便走了。我忙进到里屋问小丽:“你看小张这人怎么样?”小丽说“人还不错。”“那你怎么也不起身送送人家?”我说。“还送啥,才坐了半个小时,就急着要走,准是他没相中我呗!”我发现桌上有张纸条,便问:“这是什么呀?”“哦,他说,他晚饭后一般都在宿舍里,他宿舍旁边就有个电话,他说着说着,就在纸上写了起来。”“这写的是电话号码呀!”“是吗?”我又问:“你刚才是不是没怎么说话呀?”  相似文献   

10.
百丈禅师的一个弟子向老师问道:“如何才能成佛?”大师说:“放下!放下你的一切执著于成佛的念头,放下你的总是执著于成佛的那颗心。”  相似文献   

11.
天堂与地狱     
白隐禅师是日本修行很高的高僧,不论道德行为或是学识规范都让人敬佩。据说,某官员来拜访他,谈到了生死的问题。官员便好奇地问:“地狱和天堂是存在的吗?如果存在,可否带我参观?”于是,白隐禅师说了一些不雅的话,羞辱官员。官员急得跳脚,用脏话回敬禅师,白隐禅师说:“你不是想参观地狱吗?你  相似文献   

12.
18岁那年,一个寒冷的冬天的夜里,母亲离家出走了。原来,父亲近5个月没有从公司领回一分钱,母亲起了疑心去调查,竟发现5个月来,他没有去公司上班,而是成天泡在一家茶馆里。“这个家难以活人了!”母亲一气之下,甩手而去。望着空荡荡的家,望着无声流泪的我,父亲也落泪了,他哽咽着对我说:“儿呀,是爸爸的错,请你原谅吧……”接着呆在家中默默地做起了那些拖地洗衣服做饭本是母亲常做的活计。父亲在一家五金公司上班,我实在搞不懂这么多月来他不去上班的原因。我曾问他:“爸,你不去上班,公司不会有事吧?”父亲定定地瞅3着我,吞吞吐吐地说:“只要…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高度     
一个登山运动员,有一次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当他奋力攀登到6400米的高度时,因体力不支停了下来。他的朋友们知道了这段经历后,都替他惋惜。大家说如果他能坚持一下,咬紧牙关挺住,再攀登一点高度不就上去了?那位登山运动员却平静地说:“不,我自己最清楚,6400米的高度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不遗憾。”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主人公和他舅舅之间的一席话:“……如果你不行,如果你是弱者,如果你不成功,你还是应当快乐。因为那表示你不能再进一步。干嘛你要抱更多的希望呢?干嘛为了你做不到的事悲伤呢?一个…  相似文献   

14.
有一天,我在敦化南路散步,突然有人从背后追上我,她一面喘着气,一面说:“请问,你是林清玄吗?”我说:“是的。”她很欢喜地说:“我正想打电话到出版社找你,没想到就在路上遇到你。”“你有什么事吗?”我说。“我……”她欲言又止,接着鼓起勇气说,“我觉得,我还没有学佛以前很快乐,现在生活却过得很痛苦,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然后,我们沿着种满松香树的敦化南路散步,人声与车流在身边奔跑,有时我感觉这样看着不知从何处来,又要奔向何处的车流,总像是在看一个默片电影的段落,那样匆忙,又那样沉寂。我身边的中年女士向我倾诉着生活与学佛…  相似文献   

15.
一老一小两个和尚结伴回寺院。 通往寺院的山路本来坑坑洼洼,再加上白天下过雨,路面未干,晚上走起来当然艰难。 为了照顾小和尚,老和尚把灯笼让给了他。 师徒俩人回到禅房,脱鞋准备睡觉的时候,小和尚发现自己的鞋又脏又湿,而师傅的鞋则一尘不染。小和尚十分惊讶,好奇地问老和尚说:“师傅,我打着灯笼都把鞋走脏了。你没打灯笼,鞋子为什么一尘不染呢?难道你真练有轻功吗?” 老和尚听罢,微微一笑,双手合十道:“鞋子脏不脏与灯笼关系不大,主要看你的心在不在。” 小和尚没有听懂,但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 老和尚接着解释:“你拎着灯笼  相似文献   

16.
一、佛教并不主张贫穷外出朝山,行走于东北乡间小道上。一老农肩挑重担,迎面而来。他好奇地问道:“请问小师父,你是信佛教还是道教?”“佛教,你呢?”老农认真答道:“我既不信佛教,也不信道教,就信‘睡教(觉)’。”说着,他又继续干他的农活。而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是啊!这位老农为了养家糊口,披星戴月,东奔西忙,他缺少的正是食物、睡眠。因此,他认为睡觉为人生一大乐事,信仰“睡教(觉)”也就很自然了。目前世界上很多人仍处在贫困线下,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仍在为生活而奔波,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精神生活!因此人类首先必须满足必要的物质需求,然后才能谈得上精  相似文献   

17.
自信,是一个人工作、生活时必备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状态。它在塑造、完美你的人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几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你都能切身感受和领略到自信者身上发出的耀眼光辉和他们留下的闪光足迹。谈及自信对一个人的成长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时,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那是关于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伊赛克·帕曼教导他的学生如何表演的事。他就演出前的心理调适等问题,曾和他的学生有过如下一段很有意义的谈话。“你演出的时候,最重要的心理准备是什么?”伊赛克问他的学生。“要小心。”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错了!”伊赛克斩钉…  相似文献   

18.
和谐之美     
无事堂前,忽然热闹起来了。“执著”与“放下”,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论辩。执著说:“我对,你错。”放下说:“我对,你错。”执著说:“你错。我,才是成就  相似文献   

19.
盲者守灯     
有一个婆罗门在六十岁的时候,好不容易求神保佑,生了一个孩子,因此他非常疼爱这个宝贝儿子。可是,很不幸的,到了孩子六、七岁时,突然生病死了。婆罗门十分爱护这个儿子,所以对孩子的逝去,一直耿耿于怀,无法放下。他想:“我好不容易向神求来儿子,阎罗王怎么可以轻易地把他带走呢?”婆罗门就去找阎罗王计较。他一见到阎罗王就高声抗议,阎罗王听了,只说道:“我带你去找你的儿子。”爱子心切的婆罗门,急急忙忙地跟着阎罗王走。过了好久,来到一户人家的门口,婆罗门看到他那可爱的儿子正开心地玩耍。他情不自禁上前抱住儿子,说:“儿啊!我找你找得好苦喔!”可是,这个儿子却一脸茫然地回答:“你在讲什么啊?”  相似文献   

20.
宣真,你离开我们已半年多了,但你的形象一直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如同你还在活着一样,使我们怀念,使我们敬仰。你还记得,前年在石冰如贞女猝死之后,一次,你同我说:“老石姑的猝死还有人诧异说‘为什么竞得到这样的死?请想,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猝死,人们要如何议论?”最后你遗憾地说:“这是对基督道理的误解,把猝死误认为是天主的惩罚。”宣真,万没有想到,两年之后,老石姑的猝死恰好临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