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洪志是打着气功旗号起家的,名称开始叫“法轮功”,但他说他传的是“法轮佛法”。他的“法轮佛法”“不是低层次祛病健身的气功”,也“不是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世界上一切学说中最玄奥、超常的科学”。为了与气功与宗教相区别,李洪志经常使用“法轮佛法”、“法轮大法”、“法轮修炼大法”、“法轮佛法大圆满法”、“宇宙根本大法”等名称,他的书也多以“法  相似文献   

2.
李洪志的“法轮大法”能迷惑一些群众,重要原因之一是披着佛法外衣。但是只要认真分析就不难看出,无论是其“理论”,还是其仪式,都与佛教无关。李洪志的“法轮大法”不过是借用了佛教的某些词语,为自己涂了一层保护色。李洪志炮制的《转法轮》系列教材,打着宗教的旗号,贩卖自己的私货,其中荒谬之处,不胜枚举。为了正本清源,拨开迷雾,让我们逐步撕开其伪装。何谓“法轮”在佛教经典中,“法”是梵文dharma的意译,音译为达摩。原指“护持人间行为的规范”,又指价值、真理、规则、品德、属性、存在,为通于一切之语。在佛教密宗,“轮”是“…  相似文献   

3.
问:法轮功标榜自己是最高佛法,故又名“法轮大法”、“法轮佛法”,那么它与佛教是什么关系?答: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无论是在思想理论上还是外在的形式上,法轮功与佛教都没有什么共同之处,李洪志本人也与佛教没有任何关系。从佛教界来说,法轮功是一种附佛外道和邪教,根本就不是佛法,所谓“最高佛法”也就无从谈起!问:李洪志在其《转法轮》等书中运用了许多我们熟悉的佛教名词概念,那又该怎样理解?答:李洪志不信佛教也不懂佛教,只是剽窃了佛教的一些名词,想利用佛教的影响去蒙骗那些同样不懂佛教的人民群众。问:听您这么说,…  相似文献   

4.
《法音》2001,(3):1-1
全国各地佛教协会、寺院,诸山长老,四众弟子: 佛教主张"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奉行"爱国爱教,护国利民",以"法轮"喻佛法,以"不杀生"为首戒。欣逢中华民族百年未遇之盛世,我佛教信众,莫不馨香祝祷国泰民安。 岂料"法轮功"起,逆缘陡生;李洪志出,噩梦骤临。何方宵小,竟敢盗我佛教"法轮"以为其名号,窃我佛祖诞辰以作其"生日",篡我佛教术语名相以充其邪说。"法轮功"每每欺诓世人,世人遂因谈"法轮"而色变;"法轮大法"屡屡祸害天下,佛子竟因言"佛法"而蒙羞。这是佛教亘古未有的大耻辱,佛法万劫难容的大邪恶。除夕万家团圆,"法轮…  相似文献   

5.
智慧法轮     
主持寄语 《智慧法轮》从92年第1期开始,已经频频讲述了佛教的智慧。每回转法轮之时,我都很注意认真去“听”(实则当然是读),因为我觉得这个专栏的文章都相当不错,短小精辟,要言不繁。从这一期起,我从热心读者变成了主持人,那么,我该给大家奉献一份什么见面礼呢? 正在踌躇之际。  相似文献   

6.
石小梅  何小荣 《法音》2020,(3):48-51
一、佛教七宝的译名佛教经典中常常提到七宝,而佛教七宝实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七种王宝,一类是七种珍宝。七种王宝指转轮圣王拥有的七宝,通常是指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主藏宝、典兵宝。七种珍宝指供养用的七宝,通常是指金、银、琥珀、珊瑚、砗磲、琉璃、玛瑙。佛家弟子常说的七宝是指供养用的七宝。七宝象征高尚、纯洁、坚毅、安详、富足、康健和圆满,又代表觉悟和智慧。用七宝供佛可获无量功德,但是不同经书里讲的七宝却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种菜小记     
闲云 《法音》2000,(8):41-41
随着中国僧团入住蓝毗尼中华寺,汉传大乘佛教的种子又重新播撒在佛陀的故乡。古德有言:法轮未转食轮先,修行进道、弘扬佛法,也要靠适当的营养来资养命根。 在佛陀时代,沙门释子依照佛制是托钵乞食或接受施供,今天的上座部佛教僧人仍保持着这样的传统。因地域关系,中国汉传佛教却有着不同的习惯。 汉传佛教的特点之一就是素食。不过须根据人体需要,用丰富的菜蔬来补充营养的缺乏。如是吃菜又成了第一大问题。而尼泊尔人的饮食习惯,是以一种叫“摩色拉”的粉末调味,以土豆为主料炒制的混合菜,味浓而辛辣,再配上黄灿灿的尼巴利小豆…  相似文献   

8.
教乘所摄欲释论文,先明本论教乘所摄。释尊证觉,初对小乘初机,转四谛法轮;次对大乘上根菩萨,说《般若》转无相法轮;次对一类较钝之机,说《解深密》等经转善辩法轮。此论于三转法轮中,是第二转无相法轮所摄。佛灭度后,佛法之弘扬,初期为阿难、迦叶、优波离结集小乘三藏;次马鸣、龙树、提婆弘大乘般若之教,多说空义;次无著菩萨,弘扬唯识近于有宗。在佛法流传之三期中,此论是第二期龙树之教所摄。又印度当时佛法之部别,略分为四:一、萨婆多部,依《俱舍》、《婆沙》,称为有宗。二、较有宗稍进步之经部。此二部  相似文献   

9.
在许多读者来信中,都提出了学点佛学的要求。为此我和主编商议良久,一致认为其诚可嘉,其事可缓。犹如涓涓流水匆匆而下,未若暂时积蓄起来,一旦启闸,才能气势不凡。具体说来则要我主持的这个‘智慧法轮’专栏先担一些责任,做一些佛学知识的启蒙工作,联系些真诚有心于佛学的求知者。主编希望我们的文章现在要做到‘大珠小球落玉盘’,虽然还不成串,但每一颗都要晶莹圆润。一旦因缘具足,串在一起便会令人瞠目。这个要求并不低,我实在还要拜求十方善知识做些‘法施舍’。还好,温州居士宋智明先生、福建开化寺演翔法师以及立人、远志,已不吝赐稿。只不过是否珠圆玉润,还要听读者点评。对热心提意见的朋友,我准备了一个报答,即推荐您参加明年第一届佛学班,您欢喜么?  相似文献   

10.
心字偈     
《心字偈》前言:‘心字偈’里日月清,心得体会悟觉性,佛法传承二千载,看破、放下、自在明。六祖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佛法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重在‘觉’字上,不觉不能生智,不能生智就不能断灭烦恼。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智慧下功夫。要从纸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佛智不落语言文字间,见智一转三千卷,了智一刻百部经。迷时千卷少,智时一字多,道在自智,佛在自心。人天圆满智琢磨。  相似文献   

11.
上期本栏发表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是六祖《坛经》中的一偈。这是慧能大师对佛祖释迦牟尼“世间出世间法不二”这一法意生动的阐述。佛陀曾多次说到“世间法即出世间法”,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应当明白这一道理,在世间证得佛法,并弘扬佛法于世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社会上许多人对佛教是不太理解的。对于佛教的经论有人以为太深奥而不愿问津;有的则以为它是让人逃避现实的理论;也有些人根本未接触过便视为迷信。其实,佛陀成道于世间,他对世人的种种烦恼痛苦是深刻理解的,而他所创立的佛教正是为了度尽众生,使之离苦得乐,获得大解脱。佛经除因古人用古文翻译需要作些注解外,含意都极为鲜明,且能直接启迪人生的智慧,利于我们的言行。本期我们从佛陀的《遗教经》中撷取一叶,希望读者能得到受用。  相似文献   

12.
李洪志在《转法轮》一书篇首的“论语”中说:“‘佛法’是最精深的,他是世界上一切学说中最玄奥、超常的科学。”“‘佛法’是从粒子、分子到宇宙,从更小至更大,一切奥秘的洞见,无所不包,无所遗漏。他是宇宙特性‘真、善、忍’在不同层次的不同的论述。”实际上,“真、善、忍”只能是某个人类社会群体的生活信条,绝不是什么宇宙的根本特性。而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中国浙江成功召开,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高僧大德、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海会云集,围绕“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主题,或引经说法,相机对机;或纵横捭阖,建言立论。同种善因,共结善果。不仅深刻揭示了佛教的和谐思想与和平传统,显扬了佛教的和平智慧之光,也向全世界传递出了一种强有力的和谐声音。本刊第4期曾经对论坛进行了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让读者进一步加深对论坛的了解,分享论坛所凝聚的佛法智慧与思想精华,我们本期从宗教文化出版社推出的《和谐世界,从心开始——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文集》(三卷)中,选摘了部分与会者的观点,希望能带给大家以启发。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话应机     
有读者来信表达了对本刊弘扬佛法“不够应机”的遗憾,希望我们“用佛法帮助现代人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这一提醒引起我们深思。信、解、行、证,是佛弟子学佛的正道,如果正信的佛弟子不能通过学修、度己度人、弘扬正法,就不能改变众生不信正法,轻易地被似是而非的邪魔外道所迷惑的问题。作为正信的佛教团体主办的《佛教文化》,以应机地弘扬佛教文化为宗旨。通过期刊达到启迪智慧,净化人生是我们编辑部同仁共同的心愿。如果我们的刊物不能给读者以启迪,解脱一些烦恼,那是我们失职,辜负了读者的关怀与爱护之心。如何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91,(7)
任何学说皆含有思想内核与外在形式,即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深刻的思想配以巧妙的表达方式,可奏相得益彰之效,所谓“文以载道,道因文远”。佛教为一智慧之宗教,佛陀彻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他说法度生很注重善巧方便、应机施教,为后世树立了良好的楷模。佛教东来后,我国的高僧大德们探幽发微,创宗立派,以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阐扬佛法,比如俗讲、变文、以诗喻禅、以画喻禅等,作了许多醒世的工作。西妙先生《佛教的醒世智慧》一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对佛教的醒世智慧作了探讨。这篇文章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用现代人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佛法,这是我们当代佛教徒义不容辞的责任,相信读者一定会有很多新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编后语     
《法音》1992,(4)
加强佛教界的自身建设,保持佛教的纯洁性,是当前佛教界的首要任务。自去年赵朴初会长在中国佛教协会部分常务理事座谈会上发表“加强佛教自身建设”重要讲话以来,全国佛教界通过近一年来的努力,各名山大寺兴办的僧伽培训班,如雨后春笋,九华山丛林执事培训班已初见成效。本期赵会长在《弘扬佛法,利乐有情》一文中,进一步要求我们“要担当弘扬佛法的责任”。他指出“要担当起这个责任,我们自己本身就要依据佛法加强自身建设”。他还强调:“要懂佛法才能弘扬佛法。”作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僧人,应该要有弘扬佛法的责任感!古德说:“佛法弘扬本在僧。”但我们如果不懂佛法,又怎能弘扬佛法?已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92,(8)
实相真理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佛法的根本契印,它形成了佛教同一切世间哲学、宗教及外道的根本区别。以“一切法皆佛法”故,我们现在所学的佛学(显教教理)都是释迦牟尼佛为随顺众生之机,巧善地以当时古印度哲学的文化背景而方便言示“离言”之佛法。末法时代,随着众生的根性渐浅而世间哲学(世智)的渐盛,多于甚深佛法上不生信解,反出疑谤,以是因缘,笔者力图随顺现代哲学之学识知见而方便浅释“实相真理”。  相似文献   

18.
论开智慧     
在巴利文原文经典里,时常可以看到一些脍炙人口的格言,被认为是佛陀(公元前六世纪顷生于印度)在普渡众生、广施教化时亲口演说的.其中有这样的佳句:"一切命中,慧命为最","智慧乃人类之宝","智慧之光,胜一切光".根据佛教来讲,人生的目的在于证得般若.般若一词,一般地都被翻译成"智慧",但是,巴利语般若比英语"智慧"一词的含义更为深广.般若,依佛教所说,它不但是指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89,(9)
常听人说,“酒色财气”“四大皆空”,以为这就是佛教的主张。稍懂佛教或有一点佛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的“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风,那么,四大又为何“皆空”?空的是什么? 一般较少接触佛教的人都认为“空”很难理解,认为既然有我们的生存环境,一切事物或现象的存在也都是实实在在的,怎么能说是“空”呢?如果一切都归之于空,那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中国浙江成功召开,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高僧大德、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海会云集,围绕“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主题,或引经说法,相机对机;或纵横捭阖,建言立论。同种善因,共结善果。不仅深刻揭示了佛教的和谐思想与和平传统,显扬了佛教的和平智慧之光,也向全世界传递出了一种强有力的和谐声音。本刊第4期曾经对论坛进行了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让读者进一步加深对论坛的了解,分享论坛所凝聚的佛法智慧与思想精华,我们本期从宗教文化出版社推出的《和谐世界,从心开始——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文集》(三卷)中,选摘了部分与会者的观点,希望能带给大家以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