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飛 《心理学报》1959,4(2):21-26
(1)心理学資产阶級思想批判运动后,紧接着提出了許多学术問題在討論,其中也有关于“心理形式和心理內容”的問題,这个問題并不是什么新問題。因为当談到心理学对象时,首先就遇到这个問題:心理学是把心理形式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还是把心理內容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个問題不明确起来,难以确定严正的科学体系和具体任务。 在这个問題的討論中,有人孰为形式和內容是一致的,所以心理內容有阶級性,心理形式也有阶級性。有人主张,尽管心理內容有阶級性,但不見得所有心理形式都有阶級  相似文献   

2.
列宁在“談談辯証法問題”中曾經指出:在宇宙的各个不同現象領域中,存在着不同的特殊矛盾:“在数学中,十和一,微分和积分。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在物理学中,阳电和阴电。在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离解。在社会科学中,阶級斗爭。”同时他也指出:是否承认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內部矛盾或特殊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內部矛盾或特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乃是形而上学观点和辯証法观点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3.
苏联“哲学問題”和“苏維埃教育学”兩雜志,近几年來曾發表許多文章討論有关意識的一些問题。下面是在討論中的一部分簡略意見: 第一是意识是物質的,还是非物質的?在这个問題的討論中有三种不同意見:①認为心理現象,意識是物質的,客观的。理由是,現实存在的一切事物,按其本性来說都是物質的;思維是物質存  相似文献   

4.
刘范 《心理学报》1959,4(4):62-67
心理学是一門年輕的科学,心理現象又是极度复杂的現象,所以心理学上許多互相联系着的基本問題,如对象問題,学科性貭問題,研究方法問題上,还存在着一些爭論。要澄清这些爭論,有待于研究工作上的大量的艰辛的劳动,也需要心理学工作者展开百家爭鳴,互相討論。就北京心理学界将近一年来的情况看来,展开学术討論是必要的,通过討論,某些原来分歧較大的意见已經比較接近了。例如,大家都同意心理学有必要径直研究大  相似文献   

5.
苏联《哲学科学》杂志从1961年起組織了一次关于现代資产阶級哲学批判的方法論問題的討論,先后发表了六篇文章,它們是:A.波利卡罗夫(保加利亚)的《現代唯心主义的一般特点和对它进行批判的方針》(1961年第3期);斯克沃尔佐夫的《列宁的党性原則和現代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問題》(1962年第6期);捷洛格拉馬吉克的《多元論的方法論与对現代資产阶級社会理論的批判》(1963年第2期);留布丁的《十九至二十世紀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則》(1963年第5期);阿謝耶夫的《現代唯心主义的若干特点和对它进行批判的方法論問題》(1963年第5期);別吉阿什维里的《是否需要对現代資产阶级哲学作內部的批判》(1963年第6期)。最后发表了这里譯出的这篇文章,作为这次討論的总結。在这次討論中,特別在对現代資产阶级哲学的所謂“內部批判”問題上发生了爭論。波利卡罗夫、別吉阿什维里等人提出要采用通过揭露有关观点的內在矛盾来使其自我駁斥的“內部批判”方法,幷认为这种方法是一个尖銳武器,因为現代資产阶级哲学中充满着內在的矛盾。阿謝耶夫則认为所謂內部批判不是馬克思主义理論所特有的,更不可能是同現代資产阶级作斗爭的主要方針。在納尔斯基等人的这篇总結文章中,对这次討論作了評价,幷着重对“內部批判”問題发表了他們的意見。他們认为首先应当拋棄“內部批判”这个不确切的术語,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对被批判的学說采取“內部批判”的方法,而是要揭露这些学說的內在的根据不足。而且,这种批判方法还要以社会經济分析、阶级分析、共产主义党性原則等等作为自己的前提、必要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苏联“哲学問題”杂志一九五五年第二期發表了斯捷潘年的“社会主义社会發展中的矛盾及其克服的途径”一文(譯文見“学習译丛”1955年第10期)。这篇文章發表后,苏联哲学界对社会主义社会內部矛盾的問题展开了討論,这一討論至今仍在繼續进行。这是一次具有丰富內容和巨大现实意义的学术討論,很值得我們重視。現将討論中的几个問题(不是全部問题)的主要論点(不是全部論点)簡要地介紹出来。以下分两部分介紹:第一部分是关于矛盾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發展的动力的問题;第二部分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問题的其他几点意見和看法。关于矛盾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發展的动力的問題,有四种意見:(一) 矛盾是發展的动力或泉  相似文献   

7.
段淑貞 《心理学报》1959,4(5):80-80
第16屆国际心理学会議将于1960年7月31日至8月6日在德国波恩举行。会議将分四种方式进行: 一、討論会——每次将有四个报告,接着进行討論。討論题目的內容初步拟定如下: 理論与方法 1.心理学的現象学途径 2.心理学的数学方法 3.心理物理学的測量問題  相似文献   

8.
吳書柬 《心理学报》1959,4(1):34-37
我的心理学知識还掌握得很少,現在本着学习的精神来参加心理学問題的討論,我在这里就“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規律問題”說一点我最近学习的体会。 过去在心理学教学中忽視人的心理的阶級性的現象是普遍地存在着的。在我們內心理学課中,从来沒有突出談过人的心理的阶級性問題。通过去年不断地下厂下乡下实驗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报》1959,3(1):62-63
近一个多月来,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师生对心理学是一門什么性貭的科学的問題展开了热烈的討論。 在討論中,有的教师說,心理学是一門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又偏向于社会科学的“中間科学。”他們认为,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而客观世界中就有自然和社会的因素;心理学不仅研究心理內容,而且研究心理过程,在人的心理現象  相似文献   

10.
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爭性,是对立統一规律的基本內容,把这个問題弄清楚了,对立统一規律的其他問題就比較容易弄清楚,从而使我們真正懂得辯証法的核心和实質。最近,对于对立統一規律所涉及的問題的学习、研究和討論,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了;关于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关系問題,是最近討論的中心問題之一。我們認为对这个問题的討論,无論在理論上或者在实踐上,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是我对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問題的一点理解,不妥之处,希望同志们批評指正。  相似文献   

11.
潘菽 《心理学报》1959,4(4):39-45
今年三月到五月,北京心理学界热烈地討論了有关心理学的几个爭論性的問題。我沒有能参加討論,只作了一次临时发言,也沒有能及时把自己的看法写成文章。現在把我对心理学的对象問題的一些个人的意見写出来和同行的同志們商討。这对我来說,可以算是一种补課。 关于心理学的对象問題,有一种意見认为这个問題到現在还沒有解决。这个意見我  相似文献   

12.
唐钺 《心理学报》1959,4(4):46-48
当然,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但这样的同語反复不能解决什么問題,因为问題就在于心理是什么东西。要討論心理是什么,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去討論心理的性貭、实貭或本貭是什么(用邏輯的詞語来說,这大致可以說是心理这个名詞的內涵問題),一个是举出具体的心理的例子(这大致是“心理”的外指問題)。前一途径是很重要的,可是几乎一开始就  相似文献   

13.
李心天 《心理学报》1963,8(1):57-66
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曾經历曲折的过程。自从1933年胰島素昏迷、卞地查痙攣、电痙攣等一系列所謂“休克疗法”相继問世并大大提高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以后,各国学者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曾重点轉移到神經、內分泌、代謝障碍等方面的病理生理和生化問題上,并且获得了丰碩的成果,因而对心理治疗的兴趣就显著地減退了。然而目前神經、高級神經活动生理或生化机制并不能圓滿地解释病人所呈現的各种特殊的心理現象,所以心理动力学的問題随着神經生理和生化方面研究的深入发展,又引起人們的注  相似文献   

14.
从最近“中国穆斯林”所展开的“关于回汉通婚問題”的討論內容看来,国內广大的回民对这一問題的认識,还存在着重大的分岐。我是一个普通的回民,愿意提出我个人的看法。回汉通婚問題,是一个关系重大的問題。这个問题解决妥善与否,不仅关系着回民青年男女的生活、前途,同时也影响到民族团結和祖国社会主义建設。因此我认为目前对这一問題展开討論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哲学研究”1955年第4期第155頁上,讀者杨君瑞同志提出了一个問題,即罗森塔尔、尤金編的“简明哲学辞典”对“同一性”这一概念的解釋与毛主席在“矛盾論”中的解釋存在着分歧,应該怎样理解?編辑部認为正确地理解这一問題还有待于继續討論研究。在这里我想把我个人对这个問題的不成熟的看法提出來和同志們討論。我認为首先应該指出的是:“简明哲学辞典”(以下简称“辞典”)所理解的“同一性”与毛主席在“矛盾論”中所阐释的“同一性”在涵义上是不同的。“辞典”說“同一性”是“表示事物、现象同它自身相等、相同的范疇。这就是說,所謂“同一性”是指同一事物在一定时期內的相对的固定性,即事物在处于量变狀态时質的相对不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报》1959,3(3):56-56
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教育研究所,山东师范学院教育学科教研室最近举行了心理学問題座談会,就当前心理学的重要問題展开了討論。 在討論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吋,国培之认为,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应該从心理的內容与形式、反映过程与个性形成、理論与实践等三方面来考虑。在談到这三方面时,他說心理的內容与形式是統一的,而个性形成的規律在心理学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鮑兆宁认为在我們所处的时代,是应該着重研究工人阶級的心理品貭。  相似文献   

17.
馬克思主义的唯物辯証法学说指明,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內部的矛盾,事物發展的根源就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茏诺亩粤⒚嬗纸y一,又斗爭,一切事物都在对立面的統一和斗爭中發展和变化。这个对立统一的辯証規律是表现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普遍規律。毛澤东同志在“矛盾論”中说:“按照唯物辯証法的观点,自然界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自然界內部矛盾的發展。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內部矛盾的發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級之間的矛盾,新旧之間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發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謝。”毛澤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論文中間闡明了敌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的区別,并从而进一步闡明了矛盾推动着社会發展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报》1959,3(3):55-56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科学教研室教师,最近热烈地討論了心理学的一些理論性問題。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在討論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問題时,有三种不同的意見:第一种意見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意識的科学,既要研究人怎样反映客观現实,也要研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过渡时期民族資产阶級与工人阶級的矛盾是对抗性的还是非对抗性的問題,自八月份起,“大公报”上开展了討論并召开了关于这个問題的座談会,接着“人民日报”也發表了几篇关于这个問題的討論文章。这个問題的討論,对于指导現实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据我們的了解,大体上有下列几种意見: 第一种意見,認为我国过渡时期资产阶級和工人阶級的矛盾始終是对抗性的.理由是,资产阶級和工人阶級的关系是剝削与被剝削的关系,这就注定了矛盾性質的对抗性,在兩个阶級尚同时存在以前,亦即剝削关系尚未徹底消灭以前,对抗性的矛盾是不会消灭的。这个矛盾,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起,就是主要矛盾,到了全行業公私合营及实行定息制以后,生产关系虽然發生了根本变化,但变化并  相似文献   

20.
在最近的討論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問題:在事物发展的質变阶段有沒有同一性。据我所知,这个問題在哲学研究工作中,早在几年之前就有同志提出过;而这一问題又是当前我們討論中爭論的焦点之一。因此,想就个人的初步理解,談談对这个問題的認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