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的需要     
杨显攀 《天风》2006,(17):13
我国教会姊妹的比例大于弟兄,但可惜很多姊妹只愿作一个听道的马利亚,没能作服侍的吕底亚。如今在教会的禾场上,需要更多姊妹兴起与神同工,去开拓各项事工。妇女事工不当只是狭义的各项事工,更当是全教会以积极的态度发挥姊妹的优点,与众人互为肢体兴旺主的道。  相似文献   

2.
在石嘴山矿区教会,每当提起王姊妹,无人不称赞的,都打心眼里尊敬她,夸她是信心强,热心侍奉主,一心扑在主的事工上的好大妈。 王姊妹今年已72岁,老伴已去世,一人把儿女拉扯大。她依靠儿子的微薄工资和自己仅85元的月  相似文献   

3.
一个侍奉神的人,是没有星期日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休息、是快乐、是幸福。东乡县教会唱诗班的领头人涂淑媛姊妹,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神的工作,她摆上自己,默默奉献,任劳任怨,深受弟兄姊妹的爱戴。 涂姊妹今年六十开外,虽是满头银丝,但步履稳健,浑身似乎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她笑容可掬,态度  相似文献   

4.
感恩的奉献     
林赞平 《天风》2006,(15):41
在事奉过程中,神让我认识了远方的一位姊妹,她竟也曾患过与我同样的病,但她已痊愈了。她非常有爱心,亲自带我去找到那位曾经给她治疗的医生——  相似文献   

5.
王雪芬 《天风》2002,(7):46-46
我们教会唱诗班里有一位70岁的老姊妹,因为心中充满爱,为人善良,所以她的外貌比实际年龄轻许多。她个子不高,较为瘦小,但她说话行事有很强的感染力,让你感受到来自神的喜乐和神赐的无穷力量。在平时,诗班的弟兄姊妹(即使是年长于她的)都亲热地称呼她为李阿姨。“李阿姨”这一声称呼,包含了弟兄姊妹对她的尊敬和爱戴! 我参加诗班事奉的时间不长,再加上我生性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所以对诗班里的弟兄姊妹及李阿姨知之甚少。然而在过年前夕,我得了一场大病,导致两腿不能行走。弟兄姊妹得知后,纷纷揣着一颗爱人爱神的心来探望我,并恳切地为我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5,(6)
<正>在一次例行的同工交通会上,一姊妹无意间聊起一件发生在她所服侍教会中令人哭笑不得但又发人深省的事:主日聚会结束后,一位平时自诩属灵经验丰富、颇得神隐秘启示的信徒找她商讨有关事宜,言谈间态度傲慢、咄咄逼人、颐指气使。无奈之下,姊妹向其表达了自己的见解。结果,该信徒不是坦然接受,而是大发雷霆:我奉主耶酥的名跟你说,你不同意就是违背神的旨意。说罢,拂袖而去。留下姊妹一人目瞪口呆,好一阵子也缓不过神来。  相似文献   

7.
<正>曾有教会的姊妹讲到她在教会事工中所遇到的事情:在征求教会领袖的意见之后做的事,后来却被教会领袖严厉批评,并且说出让其离开的话。这让她十分不解和难过。也有教会领袖对待在教会负责某项事工的义工时,因其不按他的有违原则的要求做事,而将其解除工作。这样的事存在于教会,对教会的合一无疑  相似文献   

8.
敦化市天桥聚会点郭永坤姊妹在生活中总是把神的话当作脚前的灯,路上的光,指引着她的言行。 聚会点设在她家里,她每天都忠心地为主做着教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1,(8):F0002-F0002
本刊讯(中国基督教网站):中国基督教两会将于2011年9月至11月,在美国再次举办主题为“尔道即真理”的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为了让海外弟兄姊妹更全面地认识中国教会、了解圣经事工展,中国基督教两会设立了专门网站: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20,(6)
正有位姊妹跟我交流信仰见证,她说自己十几年前就参加教堂的活动了,可是感觉并不太好。原来当时她和青年团契的弟兄姊妹围在一起祷告时,不少人竟哭了起来,尤其她身边的一个大男生,更是哭得稀里哗啦。这种氛围让她感觉怪怪的,于是就离开了教会好几年,直到偶然参与了某教会事工,才真正信主。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1,(8):2-2
<正>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英文网站开通本刊讯(中国基督教网站):中国基督教两会将于2011年9月至11月,在美国再次举办主题为"尔道即真理"的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为了让海外弟兄姊妹更全面地认识中国教会、了解圣经事工展,中国基督教两会设立了专门网站:www.bibleinchina.org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06,(12)
亲爱的同工同道: 主内平安! 蒙神眷顾和带领及广大同工同道的关爱和呵护,《天风》不断成长。为适应今日中国基督教发展的需要,经全国两会同意、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核准,《天风》于2006年改版为半月刊。《天风》改为半月刊以来,得到广大弟兄姊妹的支持与肯定。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服务广大弟兄姊妹,《天风》编辑部展开此问卷调查,期盼弟兄姊妹把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更好地办好《天风》。  相似文献   

13.
一件小事     
孙铭 《天风》2009,(10):40-40
一位老姊妹将历年的台历,一张一张地取下来,将每页背后印着的圣经经文小心翼翼地剪下,她对我说,她把这些剪下的经文做成卡片,在弟兄姊妹们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送给他们,用神的话语来帮助、安慰他们……而且,她已经制作了几百张这样的经文卡片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地好些教会纷纷组织起了圣乐团和圣剧演唱团等用音乐、戏剧赞美神,传福音的教会事工,使教会的气氛都活跃起来了,弟兄姊妹为主的事工,踊跃地站出来歌颂赞美三一真神。在农村教会,他们利用农闲季节、传统节日、信徒们的婚丧之机作演出,有的还在大街小巷搭台演出,深受广大群众和信徒的喜爱。一些地方的乡村干部在春  相似文献   

15.
蒙恩 《天风》1996,(12):35-36
每礼拜天,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个健壮的老姊妹,不是在安排弟兄姊妹就坐,便是在带领姊妹祷告,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弟兄姊妹。她就是我们教会里的王德荣老姊妹。 王姊妹今年75岁,起初,她是一个不幸的人,早年被丈夫遗弃,自己带着几个儿女艰难度日。后来,孩子长大成家了,她信靠了耶稣,神赐给了她一个幸福的晚年,身体健康,儿女孝顺,  相似文献   

16.
陈秀芹 《天风》2003,(11):44-45
张宏伟姊妹常说:“收入的十分之一是神的必须给神,那是雷打不动的钱。”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每当教会过什么重大节日、办学习班、开月会时,总少不了张宏伟姊妹。她不但有一手好厨艺,而且干活干净利索,又有一颗甘心侍奉的心,总是笑容满面地问大家吃没吃好,她不但能做马大工作,更愿意得到上好的福分,她基本上每堂聚会都参加,对神的话如饥似渴。对肢体也非常关心。  相似文献   

17.
每礼拜天,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个健壮的老姊妹,不是在安排弟兄姊妹就坐,便是在帮助姊妹祷告,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弟兄妹妹。她就是我们教会里的王德荣老姊妹。 王姊妹今年75岁,起初她是一个不幸的人,早年被丈夫遗弃,自己带着几个儿女艰难度日。后来,孩子长大成家了,她信靠了耶稣,神赐给了她一个幸福的晚年,身体健康,儿女孝顺,  相似文献   

18.
霖涌 《天风》2011,(12):24-25
丈夫离世、孩子年幼、生活无助……一个个泰山压顶般的重担压着她喘不气过来,原本幸福温暖的家庭似乎到了支离破碎的边缘。然而,她靠着神的爱和主内弟兄姊妹的关怀,有了活下去的信心,终于走出困境。她——就是厦门竹树堂陈园姊妹。  相似文献   

19.
冀慎杰 《天风》2003,(4):52-53
1999年6月,我在事奉中突然患重病。在试炼中神是我的帮助,藉着神的大爱和弟兄姊妹的爱心,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相似文献   

20.
穷寡妇奉献仅有的两个小钱而得到耶稣称赞的故事(参路21:1-4)是每个基督徒都熟知的.在这个故事的激励下,许多弟兄姊妹追随了寡妇的脚踪,倾其心力地为教会奉献钱物.正是有了这些奉献,教会的各样事工才得以顺利开展.因此,常有牧者将弟兄姊妹的奉献款称作"寡妇的小钱",以此来肯定弟兄姊妹的奉献精神及对教会事工的贡献.用弟兄姊妹的奉献推动教会的事工,这本是一件令人快慰的事情,但当前教会中出现的一些任意挥霍钱财的现象却让人担忧.为此,笔者要向教会的牧者及财务管理者进上一言--珍惜"寡妇的小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