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世界,有一个值得深思的人生智慧法则——“8020法则”,请静下心来读完它,也许你会发自内心地问,我是哪种人呢? 80%的人是穷人,20%的人是富人。 80%的人掌握世上20%的财富,20%的人掌握世上80%的财富。  相似文献   

2.
借智创新     
创新,就是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新观念、新方法。创新,是一种开拓性的活动。创造者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勇于独辟蹊径独树一帜,力戒与他人重复雷同。然而,创新还需要从人类智慧“母体”中广汉营养。在创新方面建树卓越者,大多善于采撷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思想精华,巧借他人智慧为我所用。勿怪大科学家牛顿登上成功的峰峦,称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借智创新,决不能生搬硬套,囫囵吞食别人的智慧果,更不能剽窃他人的成就。而是要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对借得的知识财富加以补充、引申、移植、综合和升华.进行再加工,创…  相似文献   

3.
马德 《思维与智慧》2001,(11):12-12
(1)美国的希而顿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块普通的钢板只值五美元,如果把这块钢板制成马蹄掌,它就值10.5美元,如果做成钢针,就值3550.8美元,如果把它做成手表的摆针,价值就可以攀升到25万美元。这个世界最值钱的东西是什么?是智慧。许多人都在瞪大眼睛寻找财富,他们不放过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寻寻觅觅辛辛苦苦一辈子,最后却落于平淡。财富的真正获得不是通过实物的买卖得来的,而是用智慧换来的。成功的人,能让他掌握的每一件东西变成财富,只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眼光。智慧人人都有,不同的是,有的人把它用成了小聪明。 …  相似文献   

4.
姚洋 《孔子研究》2023,(2):5-11+156
历史上对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主流解释是孔子具有均贫富思想,而当代论者倾向于认为孔子所指的“不均”是制度层面的“不均”,而不是财富方面的“不均”。本文从《论语》文本出发,发现孔子的宏观社会理想是“均无贫”——较为均等的财富分配是消除贫困的途径。这与当前的共同富裕主题是一致的。但在微观层面,孔子坚持财富分配的比例原则,因而与他的宏观理想产生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从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理想出发,投资民众以使每个人具备大体相当的收入能力,然后让民众遵照比例原则在市场中获得收入。如此实现的共同富裕才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5.
天使的回答     
健康、爱、快乐、幸福、财富、荣誉、声望、智慧以及成功,这些无疑都是一些美好的“东西”,是世人孜孜以求的。可以说,没有人不渴望能拥有它们。就有一个人,想健康、爱、快乐、幸福和财富……都快想疯了。这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走进了一家新开张的商店,更令他欣喜若狂的是、柜台后面站的竟然是一个天使!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智慧泰国寓言说,老虎看到农民使唤牛耕地,十分奇怪:“牛这样的庞然大物,又有锋利的双角,为什么心甘情愿被人牵着鼻子干活?人到底有什么神通呢?”  于是,趁农夫不在,老虎私下请教牛。牛回答说:“虽然人的个头比我小,但他有智慧,比我聪明,有本事,所以我只得为他工作。”  老虎听罢,非常想知道智慧是什么玩艺儿。老虎找到农夫:“先生,您不用害怕,我不会伤害您的,我只想知道,智慧到底是什么东西。”  农夫听罢,心生一计:“哦,亲爱的,我把智慧忘在家里了。”  “那您回去拿来给我看看,行不?”老虎哀求说。…  相似文献   

7.
钱学森大成智慧学思想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很难说是在某一具体时间产生的。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这个概念是在1992年11月13日与王寿云、于景元、戴汝为、汪成为、钱学敏、涂元季等六个人谈话中第一次提出的。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这个概念的正式提出,是钱学森于1993年10月7日给钱学敏的一封信,谈到要培养18岁的硕士,即“大成智慧教育的硕士”。  相似文献   

8.
曾经成功地指导雀巢公司度过经济危机的世界著名公关策划专家帕根曾说:“我是用智慧挽救了雀巢。”他的智慧就是一系列开拓市场的金点子。在市场风云变幻中,无数的金点子脱颖而出,它既给企业带来了财富,也给人们以思维和智慧的启迪。一细一托福鼎泽东。_一毛泽东,一代伟人。春汽车司机纷纷悬挂毛泽东像以镇邪恶,点子专家计上心来:产品开发何不托毛泽东的福?某地表厂,名气不扬,后突然在香港发迹,港人纷纷争购该厂产品,以致土气大振,经济效益腾飞。原因何在?原来厂家采纳了“托福毛泽东”的点子,策划了“毛泽东纪念表”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闪光的智慧     
财富智慧美国《商业周刊》近日公布了年度世界慈善家排行榜,比尔·盖茨和他的夫人再次名列榜首。2004年比尔·盖茨慈善捐款超过3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慷慨”的人。比尔·盖茨现年49岁,据《福布斯》杂志估计个人资产达 480亿美元,他将自己3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程汉 《现代哲学》2023,(2):106-113
亚当·斯密的生活哲学是当前斯密思想研究的新话题,而对“美好生活”内涵的阐释,构成了斯密生活哲学的主要内容。斯密从“财富”“道德”“美德”三重维度阐释了“美好生活”的具体内涵。斯密认为,商业社会中的商品交换和劳动分工所带来的财富的增长和普及构成了“美好生活”的基本物质前提。在此基础上,人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不能偏废“德性”。“德性”具有关于普通品德的“道德”和关于高尚品德的“美德”的双重内涵。鉴于此,“美好生活”既可以是“财富”与“道德”的统一,也可以是“财富”与“美德”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走出困境,创造更大的财富,其实并不需要什么大智慧、大发现、大投资。相反,往往只要发现并创造“一丁点儿的骄傲”就够了。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智慧,对于个人的事见成败,人生的呆辱沉浮的作用似乎显而易见;而对于国家治乱导兴衰的影啊,却难以说清道明。然而今天,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智力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得到越来越等的有识之士的肯定和认同。美国著名的未干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知识培成为财富的源泉”,“社会胡权力正向知识转移”等迹未,已在世弄范围内后至广泛的回巨。委然知识S梁慧、势力不能划署g,但知识毕竟是空慧形成的王里因素Z一。产目,托夫到的一知识”绝不是指滞留任书本中的“死知识”,而是指百五千人胡头脑中,运用于实际活初中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财富的尺度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追求财富既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演进的杠杆。社会史的研究时常表明,财富的积累、丰富固然以一种无法替代的方式促进着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一系列十分严峻的问题,比如人的异化、贫富分化和社会动荡等等。正因为如此,斯密才对财富及其追求忧心忡忡,并期望一只“看不见的手”加以引导,以消除那些严峻的问题。然而,当代的财富幻象违背了斯密的初衷,那只“看不见的手”日益伤残,甚而沉沦为一种“敛财”之“工具理性”。“财富”这个“独行侠”作为一种社会意象在使社会畸形发展的同时,也把社会中的个体变成纯粹的“欲望工具”,由此造成的社会腐败也逐渐成为难以革除的痼疾。因此,如何看待财富就成为一个重要而尖锐的问题。哲学工作者虽然不能重复远古“义利之辨”的迂腐想象,但也不能对之视而不见。本文从财富与社会进步、财富与人的生存及其发展的视角,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而表明:财富不是单纯的物质多寡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一个哲学问题,是当代哲学不应回避也无法回避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有关财富的尺度观对当代中国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作用。随着发展主题的日益凸显,财富问题逐渐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如何看待财富的创造,如何把握财富的尺度,这些看似常识性的理论问题,在今天又开始受到重新审视,尤其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又被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因而需要作出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福乐智慧》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本刊记者此会由中国社科院、新@社科院、新疆社科联联合主办,于1993年10月19日至22日召开.参加这次会的,有来自中、俄、哈、蒙、吉、日、美、德等国的学者50余人。《福乐智慧》是11世纪我国维吾尔族的伟大学者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的伟大著作,是我国文化宝藏中的一颗珍灿明珠。它的内容很广泛,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诗.这里摘要发表这次会上有关它的哲学思想的几个发言。陈宪泉:《福乐智慧》中知识与信仰、理性与价值的问题《福乐智慧》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伟大诗作。作者以诗剧形式表达了他深刻的哲学思想:幸福源于智慧和知识,智慧和知识带来幸福。他说;“真主赋予谁意识、知识和智慧,他就能打开美德善行的门扉。”(151行,以下引文均见民族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福乐智慧》汉文版)在这部长篇诗剧中,他还用“意识”、“知识”、“智慧”、“美德”和“善行”等概念范畴,来构建他的哲学宏论。在他看来,哲学家“是真理和信仰的支柱”(4345行),他们“用知识为区人将近路指山厂’c(43u行)《福乐智慧》中的哲学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领域很广,论述问题很多。这里.找试旧对计人优东南关于知识与信仰、9IT性与价  相似文献   

15.
佛门常被喻为空门。四大皆空、五蕴皆空,都是佛门的重要理念。那么,学佛会不会让人放弃责任?学佛会不会让人变得消极?其实,佛门所说的“空”,绝非世间一般意义上说的那个“顽空”,更不是“什么都没有”或“断灭”。佛说“空”,是以“空法”看待万事万物,是缘起性空的“空”,其间蕴藏着无尽的妙有智慧!  相似文献   

16.
徐晓鸿 《天风》2007,(7):12-13
人一生最宝贵的,不是财富,不是权位,不是学问,而是时间……今天是农历大年初一,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很高兴新春的第一天,有这么多人愿意把敬拜神,作为他们一年当中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当我们以祷告、感恩和赞美的心为祭,摆在上帝面前的时候,我们会听见主对我们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新年的第一天,我们从正确开始,求主保守让我们一天正,天天正,全年都正。《箴言》的作者说:“当存智慧,好在正道上引导你的心。”(箴23:19)今天我们要思想的题目是:“智慧人生的年月日”。  相似文献   

17.
前段时间,孩子拿回一本标有“天下奇书”字样的《厚黑孙子兵法》,封面上黑底白字,清楚地印着如下三句话:“牺牲别人成全自己,破坏约定违背诺言,利用上司遍植党羽”。翻看封底,亦是黑底白字,又有如下四句话:“踩在别人头上往上爬,说谎是保身的权宜之计,为达目的可忘掉原则,利用女色是永远的战术。”“著者序”云:“总之,我们主要的用意,是在研究古代中国人恶的智慧,以帮助我们在现今的社会中求生存。”这些话看来似乎不太顺眼。因为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智慧”一词总是与真的东西、好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却把它和恶联在…  相似文献   

18.
利益集团如何用“中和之道”守护既得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中国道教》2009,(5):33-39
以道家、道教的“智慧之眼”审视,利益集团应该如何用“中和之道”守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若以人之常情分析,谁不想守护住自己的既得利益?谁又不想把自己的既得利益代代相传?有谁愿意君子之泽、当世而斩?然而,既得利益集团从历史走到现在,往往却是事与愿违,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富从手上丢失,为什么会如此?有没有什么路径进人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9.
“智慧设计理论”是20世纪末创世论的最新版本。它用“智慧”取代“上帝”,目的是想绕开进入大众教育领域的相关法律障碍。本文讨论了“智慧设计理论”的起源、“楔入”策略及其在法律上与进化论的较量,认为“智慧设计理论”的出现,与当前弥漫于学术界的后现代相对主义思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正>曾经大热的电视剧《狂飙》让兵家名著《孙子兵法》再次走进千家万户。高启强活学活用《孙子兵法》获得了财富、声望和地位的例子,让此书成为了所谓“成功学”的必读书籍。然而《孙子兵法》开篇《始计》之计,第一在“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便是其无法躲过的“原罪”。作为正义一方的安欣,虽然一路上付出巨大的代价,但也因“民心所向”的道义指引,以及智慧和机缘的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