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辉辉 《天风》2005,(5):27-27
以爱因斯坦之标准,一个成熟的公式应该是A(成功)=X(工作) Y(游戏) Z(少说话)。少说话并非等于不说话或一直保持沉默寡言,这是与习惯信口开河者相对而言的.记得叔本华曾在《哲学小品》中说过这样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话:思想家应当耳聋。这句话很能概括出安静对于一个人真正有所思、有所悟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因提出相对论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为了科学研究,他的爱好仅保留了两项,一个是散步,一个就是拉小提琴。在小提琴悠扬的旋律中,爱因斯坦如痴如醉。 “先生,你有一个音是不是拉得太高了?”说这话的是位园艺工,他每周一次来爱因斯坦家帮助修剪草坪什么的。他长相粗鄙,一看就知道是个缺乏文化素养的劳动者。天知道他怎么能通晓一点音乐。 爱因斯坦这阵子也觉着拉的小提琴走调儿。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的第一天,上午10时,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嘉宾云集,雕塑《成功之路》隆重揭幕。轰鸣的鞭炮声中红绸徐徐落下,巨石雕刻的"A=X+Y+Z"托起巨大的爱因斯坦铜像展现在人们面前:他那睿智的眼神凝视着远方,他那飘散的长发荡漾着激情。  相似文献   

4.
智圆而神行方而通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有不少趣闻,他的怪僻行为之一就是爱穿旧衣服。成名前,有人劝他买新衣服,以便进入上流社会。爱因斯坦答说:“我籍籍无名,即便穿得容好,也没有人认识我”。成名后,有人又劝他穿新衣服。打扮一下模样。爱因斯坦仍回道:“现在,即使人穿得再破,也有人认识我了”。科学家生性固执。其实他的思维极其灵变。这叫做“以不变应万变,我行我素”。古人告诫说:“智欲圆而行欲方”。以淮南子·主术训》)智圆而神,行方而通,爱因斯坦的成功正在此,这也是一切科学家所共同具备的优秀品质。思维的灵变,可以…  相似文献   

5.
“万事开头难,有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一堂课也是一样,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快乐中学,从学中得到快乐。  相似文献   

6.
王风雷 《美与时代》2005,(11):86-87
那是一个下午,我八岁的外甥兴冲冲地拿着一本介绍自然科学的书来找我,一见面就问:"舅舅,爱因斯坦是科学家吗?"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当然,他是咱们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是音乐家吗?"我猛然愣住了,"孩子,为什么这样问啊?""因为我发现照片上的爱因斯坦在拉小提琴,看样子还拉得不错呢!"孩子天真地说.  相似文献   

7.
扔掉错误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受德国纳粹迫害而流亡美国。不久,便应邀到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任教。他进入学校专门为他准备的办公室那天,工作人员问他需要些什么用具。爱因斯坦环顾了一下四周,说:“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纸张、铅笔就足够了。啊!对了,必须还要一个废纸篓子,最好大些。”“为什么要大的?”工作人员很好奇。爱因斯坦微笑着略带神秘地回答:“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  相似文献   

8.
林彪、“四人帮”一伙横行猖獗之时,棍子到处挥舞,冤狱遍于域中,不仅中国的广大知识分子惨遭迫害,就是洋人、死人亦难幸免。已故的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被他们扣上“最大的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现代西方科学家中最大的孔老二”的帽子大加讨伐,他创立的相对论被当作相对主义的一面“黑旗”横遭唾弃。还说他“在哲学上是唯心主义的”,把  相似文献   

9.
叩问人生     
以前读爱因斯坦的传记,看到有人问他,人为什么而活?爱因斯坦回答:"追问人生的意义是毫无意义的。"当时对此深感疑惑,不知道这位大科学家为啥这么说。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稀里糊涂地来,稀里糊涂地去,那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初,美国一座偏远的小镇里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富商,富商有个19岁的儿子叫伯杰。一天晚餐后,伯杰欣赏着深秋美妙的月色。突然,他看见窗外的街灯下站着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青年,那青年身着一件破旧的外套,清瘦的身材显得很羸弱。他走下楼去,问那青年为何长时间地站在那里,青年满怀忧郁地对伯杰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自己能拥有一座宁静的公寓,晚饭后能站在窗前欣赏美妙的月色。可是这些对我来说简直  相似文献   

11.
宇宙的错误     
1917年爱因斯坦把新发现的相对论应用于整个宇宙。当时,科学家坚信宇宙是无限的,是确定不变的。可是,爱因斯坦按照他新发现的等式推测,宇宙却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他感到有必要像许多科学家那样,给他的等式加入一个“λ”项。这样宇宙就静止不变了。可是,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布尔宣布宇宙实际上在不断扩张。爱因斯坦意识到,如果他坚信最初公式,他自己也能断言宇宙在不断扩展的。他放弃了“λ”项,并拒绝再把它加进去。可是后来几年,天文学家发现了“λ”项的确存在的证据,宇宙是在加速扩展的。所以,具有讽剌意味的是,…  相似文献   

12.
何谓三段论? 三段论理论是传统逻辑的核心内容,学过传统逻辑的人都会对三段论有所认识。有古人说:三段论就是:钱在钱包里,钱包在兜里,所以,钱在兜里。这话不时.X在Y之中,Y在Z之中,所以,X在Z之中,开不是三段论。  相似文献   

13.
哲学在认识论上对科学有指导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所承认。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本世纪初只有少数几个科学家具有哲学头脑,而今天的物理学家几乎全是哲学家。”(《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628页)说科学家“具有哲学头脑”,或者科学家“全是哲学家”,无非是指科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牛顿的成就的重要性,并不限于为实际力学科学创造了一个可用的和逻辑上令人满意的基础,而且直到19世纪末,它一直是理论物理学领域中每一个工作者的纲领。”(《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225页)牛顿的伟大成就之所以具有这种“纲领”的功能,不仅在于他的力学理论为人类的知识宝库增添了划时代的贡献,而且在于他酿  相似文献   

15.
传说有一天,一位猎人去拜访心中仰慕已久的大学者,没想到这位学者正和家人荡秋千,玩得不亦乐乎。猎人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位治学严谨的人会浪费时间做这种游戏?学者问他:“你背上的弓为什么不把弦扣上?”猎人回答说:“如果一直扣紧,弓弦就会失去弹力。”学者接着说:“我和家人荡秋千,理由也是一样。”事  相似文献   

16.
自信,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精神。一个人缺乏了自信,就会像汪洋大海上漂浮着的一朵浮萍,无着无落,无依无靠。从这层意义上说,拥有了自信,就是拥有了渡过海洋,抵达宽阔彼岸的船。 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名士拥有自信、推崇自信,从而穿过自信,抵达成功。 爱因斯坦,代表着一个世纪科学成就巅峰的名字。他拥有着绝对的无与伦比的自信力。他的相对论发表后,很快就遇到了前所末有的批评、攻击和谩骂,有人还有极具“创新意识”的手段,挖空心思地炮制了一本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三月十四日,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诞辰一百周年,全世界的学术界都在隆重地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早在本世纪初,还是爱因斯坦的学说刚刚问世的时候,列宁就高度赞扬了爱因斯坦的首创精神,誉爱因斯坦为十九世纪末叶以来自然科学的一位大革新家。 正是在这个世纪交替之际,自然科学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造就了以爱因斯坦和玻尔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巨匠,促成了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以及量子理论的创立。从此,理论自然科学进入到一个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标志的崭新时期,并促使包括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在内的整个自然科学都随之发生变革;直到今天,在一些重要的领域之内,这些变革还在继续。  相似文献   

18.
偶像的力量     
张甲是我的一位同事,平时蓬头垢面、邋邋遢遢,他不止一次穿着拖鞋走进“闲人免进”的办公楼。而且此君十天洗不了一次澡,三天用不上一次洗脚盆。一般说来,只要他站在办公室门口,大家就知道此人来也——因为他身上浓重的味道。曾有同事对此口诛笔伐,但张甲的一句话“教育”了大家:伟大的爱因斯坦,不也像我这般不拘小  相似文献   

19.
用舌头微笑     
1951年,新闻界和科学界为爱因斯坦庆祝72岁生日,记者们希望爱因斯坦“对着镜头微笑”,然而这位科学巨匠、卓有声望的教授却做了一个“吐舌头”的鬼脸。也许,人们不明白,为什么爱因斯坦要“吐舌头”呢?事实上,他在微笑,只是没有循规蹈矩地翘起嘴角来笑——他是用舌头微笑的。一位记者看到爱因斯坦的这张相片,不禁赞叹道:“百分之百爱因斯坦制造。”是的,爱因斯坦的一生都是这样去破除陈规,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孑然独立的创新空间。  相似文献   

20.
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问题,迄今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大凡卓有成效的科学家,都十分关心这个问题。爱因斯坦就是一位对科学理论评价问题有独到见解的科学大师,他关于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的论述,即使今天看来还是那么引人入胜。本文主要拟就爱因斯坦的有关见解作一阐释,顺便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