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健康评价新方法的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健康评价方法的现状现代健康的概念已十分清楚 ,它强调的是整体健康[1] ,过去那种通过医院查病体检的方法已显得非常不足 ,这种方法只能判断躯体是否健康 ,是容易做到的。对于人的整体健康判断起来就不那么容易。比如 ,对于整体不健康 ,固然可以认为有病 ;但对于仅是某方面不健康者 ,就不那么容易区分为有病或无病了。一个人患有某种躯体疾病并伴有某种心理障碍或不能胜任社会职责 ,必定被认为有病 ;而另一个人患同一躯体疾病 ,但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有继续胜任社会职责的能力 ,则很可能被多数人认为是一个健康者。看来 ,健康与疾病间似乎…  相似文献   

2.
○亨特定律 增添一条多余的理由,只能减弱其他理由的说服力。○蒙贝尔定律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恰当的地方、恰当的时候感到脸红,那么,许多麻烦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哈伯特定律 你加在别人身上的担子越重,你自己身上的压力也越大。○洛桑定律 从伟大到渺小只须跨出小小的一步,而如果想从渺小回到伟大则往往无路可走。○迈克森定律 倘若你不是由于健忘而说不出你的某个朋友有什么优点,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那人不是你真正的朋友。○罗伯特定律 健康可以创造财富,但财富却未必能创造健康。○哈里森定律 成熟意味着不会被自己所欺骗——虽然…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是近几年渐渐流行的新名词,与传统的健康观念比较,从对心理健康的漠视到重视,这是一个观念的飞跃,也是生活质量的飞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人的健康包含三个方面,健全的躯体、健康的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就是心理健康的精髓。 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是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严重的演变为精神病。人吃五谷杂粮哪能没病没痛;人在世上走,心里也不会总是艳阳天。心理障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漠视这种疾病,任疾病自由发展,以至愈来愈严重。那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  相似文献   

4.
曾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马勒博士说过:“有了健康并不等于有了一切,但没有健康就等于没有了一切。”的确,健康是人生快乐、幸福、成功的基础和前提,而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心理健康的意义远远超过躯体健康。这不仅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水平、医疗条件的发展和改善,躯体疾病在逐渐减少,而且还因为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每一个想获得成功的人,都必须关心和维持自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能力健康概念认为健康是个体在面对社会、生理和心理挑战时的自我管理和适应能力,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要看他是否具备相应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以履行他所属的社会共同体赋予他的社会义务,并从中确立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个概念既克服了生物医学健康概念把人等同于一般生物的简单性,也克服了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概念的理想化、难以操作化的不足。在老年病、慢性病以及其他不可治愈的疾病占据疾病谱主要位置的今天,能力健康概念启示我国健康服务业需要把帮助患者重建生存和发展能力纳入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健康,是每个人所希望和追求的,它是提高生活质量和保证事业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但什么是健康?一般人们认为,身体没病,能吃能睡能干活,就是健康。这种看法从现代的观点看是不全面的。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解释是,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如果一个人身体结实健壮,但却心理不正常,整日情绪忧郁,悲观厌世,经常无故紧张,烦恼,猜疑,那他就不是一个健康的人。因此健康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更为重要。困为心理本身不仅可以成为一种病态,而且还可以影响身体健康而导致疾病。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目前在  相似文献   

7.
人的生存和人的存在具有本质的区别,人的生命的存在包含着人的个性的体现、人的内在能力及本质力量的展现和人的价值的实现。健康是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一种存在状态,它不仅仅是一个医学概念,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社会概念,是一个包含着价值因素的整体性概念。健康状态是人的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保障人的健康状态,一是加强健康教育,二是改善人的存在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增强,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正逐渐成为民众的积极行动。穆斯林的养生保健与独特的民族饮食习惯和信仰功修息息相关,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研究和普及穆斯林养生保健知识,对提高民族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一、健康与保健的概念什么是健康,联合国卫生组织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疾患,而且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就是说,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没有生理缺陷和疾病,生理机能正常,叫生理健康;面对社会环境,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叫心理健康。判定一个人健康与否,有许多指  相似文献   

9.
人的生存和人的存在具有本质的区别,人的生命的存在包含着人的个性的体现、人的内在能力及本质力量的展现和人的价值的实现.健康是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一种存在状态,它不仅仅是一个医学概念,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社会概念,是一个包含着价值因素的整体性概念.健康状态是人的价值实现的基本条件.保障人的健康状态,一是加强健康教育,二是改善人的存在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宪章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满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说明,过去的健康概念已经不适应今天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了。只有身体、心理都得到充分、和谐发展,并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1.
中医健康概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终于认识到医学不可能消灭疾病 ,也不可能杜绝死亡 ,许多疾病常常伴随病人终生而医学也无能为力。因此 ,未来医学的目的应转向健康人群[1,2 ]。那么什么是健康 ?健康的概念是什么 ?虽然健康是医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18世纪以来 ,不少学者提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疾病就是健康受损 ,在形式上 ,形成了健康的循环定义。这种建立在疾病基础上的健康概念 ,只是反映了健康的负向方面 ,是健康的消极定义。这个定义既没有回答健康的实质 ,也没有阐明健康的特征 ,只是借助健康…  相似文献   

12.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大部分人都知道身体保健的重要。通常在衡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如何时,往往只是根据有无患疾病来决定是否健康的。其实,人体除了处于健康与疾病  相似文献   

13.
论健康公平     
社会地位综合症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健康等级的差别事实。健康公平要求消除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的系统性差异,即由社会经济制度等人为的社会因素造成的健康差别。结果公平和手段公平是健康公平的两种价值诉求,应当以手段公平来促进健康的实质性公平。健康不公平的判断标准是,该健康的差别事态是可避免的、非个人自由选择的且归因于一个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14.
强者的心态     
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强者,决定因素是他的心态。 ○准备心态○ 强者具备五心:雄心、信心、爱心、耐心和恒心。强者随时准备做“五心上将”。 有一只雏鹰扑闪着掉在地上,正巧一群小鸡觅食经过,雏鹰便加入鸡的行列,从此,它与鸡们一起生活,住在笼子里,也不会高飞。一名旅人经  相似文献   

15.
儒家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颖  焦玉珍 《管子学刊》2006,(3):108-110
“健康是人类的肉体、精神和社会康乐的完美状态,而不是仅仅指无疾病或无体弱的状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身体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相对减少,而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使人遭受挫折所引起的心理疾病却日益增多。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儒家文化,对于提高现代人的心理素质和增进心理健康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世纪,在它带给我们丰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对人类的自身提出了挑战,即人们如何能够在繁忙和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与周围的人愉快相处,这一切的支撑点就是人们的健康。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是一种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缺陷。”由此可见,健康不仅是身强力壮、没有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视角下的“医学迈向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是指由各种社会地位相互关联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社会人或人的社会性则是指个人所占据的社会地位以及在这些地位上的角色行为方式的总和。诱发疾病的社会原因既可能是包括个人角色行为在内的社会构成要素,也可能是社会结构。医学迈向社会的实质是对那些不利于健康的社会原因实施社会干预。  相似文献   

18.
马斯洛指出:“一个人如果不理解精神健康,也就无法理解精神病态。”精神健康是精神疾患的参照系。它关系到个人的人格发育、生平价值与社会的文明进步。可是,迄今为止,人们对精神健康标准的探讨却非常少。造成对精神健康标准研讨不多而分歧不少的原因有三:一、正常(健全)心理与行为的多样式理解对应着人格、精神生活的多样式存在与认可;二、受文化和社会发展制约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流变性,它们参与精神健康与疾病的鉴评;三、个人一生中,受性别、年龄、知识结构等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心理疾病(mental illness) 人的疾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理状态的疾病,另一类是社会状态的疾病。生理状态的疾病指的是人体的生理功能的异常,这一类疾病是客观的,有生物表现,人们无法否认。例如,骨折,肺炎,关节炎,不论我们是否注意到它,不论我们是否把它称作一种疾病,也不论我们怎样评价其好坏,它确确实实是一种生理功能的异常。相反,社会状态的疾病与人们的观念、评价和行动有关。社会状态的疾病之所以被称作疾病,是因为它偏离了现有的大家公认的健康和正常的标准,人们往往用这个标准  相似文献   

20.
精准医疗模式本着患者的最大获益和社会医疗投入的高效配置为宗旨,结合现代流行病学和预防医学、临床诊断学和治疗学、分子医学、医学信息学技术以及卫生经济学和医学社会学,使传统的医疗模式走向整合化,为每一个人提供量体裁衣般的疾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计划,以最小资源投入获取最大健康保障,从而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