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督兵 《天风》2007,(21):10-12
乌利亚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无名英雄。他的名意是"耶和华是我的光"或"神的高光"。乌利亚是大卫手下得力的将军,他是大卫三十个勇士之一;但他是众勇士中被遗忘的一位,也是今天被许多圣经读者最容易忽视的一位;所以说乌利亚是一位无名的英雄。那么乌利亚有哪些英雄的事迹呢?他与众勇士怎样奋勇帮助大卫得国的功迹,在此不讲,单讲乌利亚被大卫从战场上召回宫之后的爱神和爱民族及爱战友的精神,可证明他的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2.
儿子的信心     
韦秋惠 《天风》2005,(11):27-27
我信主快三年了,但信心却时常软弱。我常常会做些不讨神喜欢的事。但神却以永远的爱爱我,他不丢弃我。他赐给我一个儿子,让儿子时时提醒我,也让我的灵命得以长进。儿子今年刚满六岁,个子虽然长得比同龄的小朋友矮,但他是一个很乖巧、讨神讨人喜爱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著作中的神深奥晦涩。透过对他的思想整体方向的把握,我们发现,在海德格尔这里,最后的神是救渡人出离"存在离弃状态"之困境的神,但他不是基督教的上帝,上帝反倒是走向无神的虚无主义的起源。海德格尔敏锐地看到,近代以来人作为主体并未因脱离上帝而变得自由,反而精神贫困,无能于思考,无能于真理,人无根地生存。与此相对,海德格尔的神召唤人出离困境从而踏上返乡之途。这种神有自己的"面目"和出场方式,但他不是不缺乏任何存在的最高的存在者,甚至也不是存在自身。神不是神化的人,但人却从神获取尺度,成为"半神",在"家乡"中人共神同在。这种神是人确立自己的本质的必经之途和最短而最陡峭的路径。这种非神学的神打开了思考神性和人性的另一条路。  相似文献   

4.
道教的神仙有两个来源 ,一类是修成的 ,一类是降生的 ,修成的神仙是由人而仙 ,降生的神仙是由神而仙。他们虽然在人神之间相会于神仙的共同名称之下 ,其实有很大的不同。道教的女仙也有人仙和神仙之分 ,《列仙传》和《神仙传》里的女仙基本上是人仙 ,而到了《墉城集仙录》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里 ,就并存着人仙和神仙两类神仙了。从性别的角度检讨这两种不同类别的神仙 ,可以明显地看到 ,归属于人仙的女仙并没有摆脱一个男性的框架 ,而由神而仙的女仙才真正是宇宙和历史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5.
王志军 《天风》2005,(8):36-36
在基督里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所有恩赐都是宝贵的。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而我们信徒则是基督的肢体,作为肢体的我们,虽然有污秽和绉纹,但在神的眼中从未因肢体上的某个器官出现问题而抛弃他,而是更用心地关心他,医治他,在基督里我们自己做得再好也只是一点光、一粒盐,一点光容易被风吹灭,一粒盐容易被水冲淡——  相似文献   

6.
每年的圣诞节中,当人们在隆重庆祝耶稣降生,纪念救主圣诞的同时,一定会想到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和他的养父约瑟。马利亚“万代称她有福”,然而义人约瑟同样也是神特别重用的器皿,在神永远的计划里,在主奇妙而伟大的救赎事工中,像马利亚一样,他同样是一个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人物。那么他是怎样一个人呢?  相似文献   

7.
主耶稣曾在世行了不少神迹,“五饼二鱼”是最著名的一个,四福音书都记载了这个神迹。 虽然是神迹,是神能、人不能办到的事。但在整个神迹的过程中,却都有人的参与和工作。神喜欢人与他同工,与他合作。 孩童把仅有的五饼二鱼献上,这是很关键的。但门徒从耶稣祝福、擘开的手中接过饼和鱼再分赐给饥肠辘辘的听众,这同样是十分重要的。还有,  相似文献   

8.
所罗门     
瑞恩 《天风》2008,(6):24-24
所罗门是大卫王的儿子,以色列国的君王,也是圣经里赫赫有名的<雅歌>、 <箴言>和<传道书>的作者.他是一个集神、人宠爱于一身的人,也是-个极度矛盾化的人,他有着勤奋而敬虔的少年、智慧而辉煌的中年和痛悔而失落的老年.  相似文献   

9.
黄凤想 《天风》2012,(10):14-16
《约伯记》向我们启示出人间至大的真理,那就是我们的一切,信仰、思想和生活都在神的恩眷之下,虽然有些事我们尚未明白,但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他奇妙的计划,他是宇宙的中心,更是全人类的中心。  相似文献   

10.
在河南信阳市南关礼拜堂里,有位78岁高龄的盲人琴师,他就是王蒙恩先生。每逢主日礼拜,他不仅司琴,还在礼拜之前教信徒唱赞美诗。如果是初次进入教堂的人,一定会感到纳闷。可能会这样想:这么多睁着眼睛的人,为什么叫一个盲人来教诗呢?然而,只要少停片刻,你定会被那宏亮而准确的唱腔所感动。难怪有个姊妹流着泪说:神使用一个失明的老人来歌唱,不仅彰显他奇妙的大能,也是提醒我们有眼的人,要一生仰望神,要一生为神所用。  相似文献   

11.
神自古至今向人启示 读经:来1:1、2 神是启示的神。人说话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心意和情感的,神说话也同样是要表达他自己。因他巴不得人都能懂得他的心意、知道他的本性、晓得他在基督里所要为人成就的—切,以致于人放弃自己的一套,与他联合。初信的弟兄姊妹在知道了读圣经祷告的重要真理后,还应立志一生中凡事按着神的心意行。  相似文献   

12.
蒙恩与情愿     
孙锡培 《天风》2010,(1):8-9
<正>经文:路1:26-38神虽然有能力做一切事,但他不强迫一个人去侍奉他。他希望的是人们甘心情愿地回应他的爱!在刚刚过去的圣诞节,我们不但思想耶稣道成肉身的意义,也缅怀主的母亲马利亚为我们树立的美好榜样。这位"蒙大恩的女子"何  相似文献   

13.
黄金斌 《天风》2007,(13):36-39
引言: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有无数曾经令千万人激动不已的人物,但在死后仍能持续震撼人心,感召后人的,恐怕数目就少得多了。马丁·路德无疑是这少数人之一。马丁·路德也许是近代被谈论最多,被了解最少的人。虽然我们记住了路德名字的人很多,对他似乎了解的人也不少,但这若是比起对他误解的人数来说还是少数。当然,刻意歪曲者毕竟很少,更多的还是暴露出我们的无知和浅薄。路德的作品众多且涉猎极广,对于当时世界的很多问题都有所提及。虽然他不是一个很有系统的神  相似文献   

14.
正汪景祺是清朝人,他是一个大才子,少年时即有才名,但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豪迈不羁,谓悠悠斯世,无一可为友者。"虽然他才高八斗,但在科举考试中却很不顺利,一直到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才考中举人。虽然中了举人,但他并没有飞黄腾达,只是在京城里当了个小官儿。汪景祺是有远大政治抱负的  相似文献   

15.
最大的需要     
有这样一个传说。从前,在迪河河畔住着一个磨坊主,他是英格兰最快活的人。他从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生活虽然很难,但他忘不了每天像云雀一样欢快地歌唱。他乐于助人,他的欢乐带动了整个农场,以致于人们能从很远的地方听到从村子里传出来的欢声笑语。这一带的人遇到烦恼总喜欢以他的愉快方式  相似文献   

16.
张慎诺 《天风》2008,(3):34-36
"扫罗"的原义是求问(神)、借给(神)或(向)神求问之意.他是神为以色列人所膏立的第一个王.他的身材魁梧、高人一头、相貌堂堂、健壮俊美,具有一副理想君王的仪表和风度.在他为王的初期,尚能顺服神,颇有战功(撒上14∶47-48).但后来就与神离心离德,不能完全服在神的手下,没有完成神托付,是一个失败的王.  相似文献   

17.
佳美的脚踪     
胡凯民  邓志 《天风》1994,(4):22-23
湖北监利县有个聂河镇。几年来,那里的人们一直在传颂着一位农民的感人事迹。他就是神的好仆人,忠于职守、助人为乐的许志武弟兄。 今年58岁的许志武,黝黑的肤色,消瘦的脸庞,两颊深陷,看上去像是60岁开外的人。1983年他蒙召信了耶稣。虽然落户在一个偏僻的村庄,家庭人口多,养老扶小的重担全挑在他肩上,但他从不把困难放在心底,从未忘记自己是一个基督徒,凡事以神的事为念,以慈爱,温和来维持家庭和睦。前些年,他承包了20多亩责任田,带动全家人勤耕苦作,年年丰产。粮食丰收了,他先想到的是国家利益。在近几年粮食受灾减产,农民负担较重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8.
和好的信息     
经文:林后5:19;弗2:14—16 神有个心愿,要与人和好。世人虽犯罪远离神,神却一直在呼唤人,拯救人。神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结33:11)神为了成就他的心愿,差他的独生圣子主耶稣基督到世上来,宣传和好的信息。为罪人死,为罪人受了刑罚。用他自己的身体,铺设了一条回归到神面前的路。所以,神人和好的工作,是“在基督里”得以成就的。当我们接受主耶稣基督作我们救主  相似文献   

19.
约翰 《天风》2004,(9):49-49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神爱世人"(约3:16),在原文中作"神爱世界"。神对这个世界的伟大爱意与善意让人感功。每个人都受惠于神,每一物都有赖神恩。神是每个人的朋友,虽然每个人未必把神当成朋友。主耶稣在这方面就是伟  相似文献   

20.
许愿与还愿     
陈志华 《天风》2011,(3):15-15
以色列人在士师时代,曾在亚扪人手下受压制大约十八年(参士10:8),后来以色列人哀求神,神便为他们兴起一个士师叫耶弗他,从圣经对其事迹记载篇幅来看他是一个大士师,但比起神藉他脱离亚扪人辖制的事迹,人们似乎更有兴趣于耶弗他献女儿为祭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