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球生态伦理建构的两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化进程中,人类深切地认识到,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建立一种全球性的生态道德价值观,以便人类采取一致的行动。全球生态伦理是一种进步的全球规范伦理。然而,在现实中,全球生态伦理又往往陷入"公用地悲剧"、"逐鹿困境"、责任困境中。超越全球生态伦理建构的两难,需要在理性主义的指引下在道德与现实之间达成妥协。  相似文献   

2.
生态伦理的价值本体是生态伦理的核心问题,从实践的层面来确立生态伦理的价值本体,有助于我们摆脱生态伦理研究无现实根基的理论困境,为人类合乎道德地改造自然提供理论根据.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出发,在对当前生态伦理的价值本体研究现状进行反思基础之上,探讨生态伦理价值本体的实践转向,以物质变换来重建生态伦理的价值本体.  相似文献   

3.
面对全球生态问题,现代生态伦理学者试图阐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了“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动物权利论、大地伦理学、生态整体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等理论流派。虽然不同的生态伦理理论为人们理解和解决生态道德问题提供了多种视角和道德框架,但各种理论流派之间始终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间的“范式之争”,以致陷入了现代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困境。现代生态伦理研究要想获得新的生命形式,只有在消解“范式之争”中实现典范转移,以全新的世界观融通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才能引领构建新型生态伦理关系,从而为现代生态伦理的发展带来生机。  相似文献   

4.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本质上是一种内蕴伦理意涵、伦理精神和伦理价值的伦理共同体。把人类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尊重世界各国人民的平等生命健康权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价值主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核心是加强全球卫生健康治理合作。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所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和原则,也是体现和彰显全球卫生健康治理价值共赢的伦理原则。作为建设健康世界和保护人类共同地球家园的根本大计,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内蕴和贯穿着对人类生命健康与生态环境、人与自然以及生态利益与生态责任辩证统一关系的理解,是人类生命健康与生态安全一体化的伦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论伦理理解     
多元主义时代,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不同主义、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当代世界,"伦理理解"的文化症候不断涌现,现实、历史与哲学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期待"伦理理解"。伦理理解,包括理解"伦理"与"伦理"理解,二者构成了伦理理解的基本范型。理解"伦理",以伦理学基本问题(义利、名实、群己)的辩证统一,完成对于生活世界、语言世界和实践世界的辩证循环理解;"伦理"理解,以"伦理"理解世界,试图沟通不同文化之间的"我们"与"他者"的相互理解。走向当下现实的"伦理理解",从主体性视角就是"类本质"意识的觉醒与自觉而生成的"类主体",从伦理共同体视角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识与实践建构。  相似文献   

6.
赵健全 《学海》2001,(5):167-170
"全球伦理"问题是近年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理论热点,是应用伦理学发展的一个亮点.基于"可能性"的讨论是一个必要的理论逻辑起点,但各家的切入点各不相同,体现了不同的方法和视角.但大多数都未能从伦理与道德相区别的意义上加以思考和立论,使之对"可能性"的理解和把握中概念含混,意义不明.本文从伦理与道德的区别入手,认为"全球伦理"与"全球道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此提出应从"伦理可能"和"道德可能"的区分上来把握"全球道德/伦理"问题,以期使这一问题获得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生态伦理对“现代性”道德的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解决生态危机的伦理探究中,生态伦理要么镶嵌在人类中心主义框架内成为个体主义环境伦理,遇到一些违背常识的困难;要么成为与人类中心主义对立的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被指责为个体牺牲自己的"环境法西斯主义".生态伦理只有超越"现代性"道德,才能使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互为补充,获得自身的历史合法性及其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时代,科技发展面临着自身无法应对的逻辑困境和发展困境,关注生活本身的相与的伦理之维为科技发展揖别上述困境提供了契机.正是在此机缘中,我们思入了科技伦理之所以成为时代问题的本质.切入科技伦理成为时代问题的维度,开启了我们进入科技伦理问题的生态视野,彰显出科技伦理的生态发展路向.科技和伦理在展现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的层面上相互关联,它们关联的生态视野开拓出科技发展揖别自身面临的各种困境的生态发展的路向.  相似文献   

9.
继承百家争鸣的成果并与统一王朝的时代要求相结合,汉代的盛世伦理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人类道德与伦理精神的理解,浸润、滋养并融会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董仲舒的伦理思想具有以儒为主、兼摄百家的包客精神、天人感应的天道精神、更化有为的"强勉"精神、厚德简刑的德性精神等特征.生命的物化与理精神的沦落、精神家园的失却,成为当今时代人类性的问题.中华民族重塑当代伦理精神的关键在于葆有"精神的自我",这可以从董仲舒伦理思想的内涵及建构方式获得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孔子时代是一个存在着严重“道德危机”的时代 ,我们今天的人类社会 ,文化道德问题更多、更复杂。孔子思想对于建立“全球伦理”可以提供极其有意义的资源 ,如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是可以为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和国家所共同接受的伦理准则 ;“和而不同”应是寻求“全球伦理”的原则 ,等等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行研制的工作伦理问卷, 通过对全国8个城市955名员工、6所高校508名在校大学生以及两大军区461名现役军人进行问卷调查, 对企业员工工作伦理的因素结构进行了探讨。探索性因素分析(n=478)表明, 企业员工工作伦理由职业操守、工作意义、勤奋奉献、积极进取和人际和谐5个维度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n=477)结果表明五因素模型是比较理想的模型。复核效化检验结果表明, 基于企业员工样本得到的工作伦理五因素结构在大学生样本(n=508)和军人样本(n=461)中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与预测力。文章最后对企业员工工作伦理维度的构成和内容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传播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媒介伦理学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学者们重点研究了传媒伦理的基本理论、实践中的问题与冲突、以及提高传媒伦理建设水平的措施等问题,也有少数学者就媒介伦理的功能、媒介伦理与和谐社会建构、媒介伦理的研究历史作了尝试性的探讨。但也应该看到较之医学伦理等其他分支伦理学的研究,媒介伦理学的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的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13.
对传染性疾病的阻击和防治,除了依赖医学自身的发展外,它同样需要得到其他诸学科的支持与配合。从公共卫生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当前对SARS阻击和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和倡导在全社会重视健康道德观教育。  相似文献   

14.
James F. Moore 《Zygon》2003,38(1):121-124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essays from a 2001 symposium on a global ethic and the issue of the spread of HIV/AIDS. The symposium began with the assumption that we can determine the possibility for such a global ethic if we both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an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and do so in the context of a science–and–religion dialogue. I argue that while the possibilities for a global ethic, in particular addressing the issue of HIV/AIDS, may be debated, the results of this symposium suggest that the dialogue ought to be continued and that there is significant potential in the interfaith dialogue for creating models for both an ethic and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action.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婚检或妇检过程中“检”破未婚女性处女膜的现象屡屡发生,给未婚女性的身心带来巨大伤害,既侵犯了未婚女性的合法权益,又严重地损害了医学伦理声誉。医师在检查未婚妇女的生殖器官时除了要遵循普通的疾病诊断特别是体格检查过程中的伦理要求和妇科检查道德规范外,在婚检过程中还应当特别强调遵循自愿检查(知情同意)原则、尊重原则、不伤害(安全性)原则,履行谨慎检查、保护隐私等医学伦理义务,切实遵守婚前体格检查的技术规范,确保被检妇女的权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16.
普世伦理如何可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是我对同一主题探究的继续:关于建构普世伦理的方法论问题。基于一种“弱伦理模式”或低度普世化的立场,我主张通过由多元文化对话到公共理性共识的文化解释一理性推理之二维平行求证方式,寻求道德共识,从而建构一种低限度的可行的普世伦理。我承认并重视多元宗教作为普世伦理之文化价值资源的重要意义,但质疑任何以宗教作为普世伦理之基础的“强伦理模式”,甚至也不相信通过“弱宗教模式”来建立普世伦理的实际可行性。在文化多元、政治多极和经济利益主体多样化的实际条件下,建立一种“弱伦理模式”的普世伦理是惟一可以合理期待的。  相似文献   

17.
“行为事实属性”是王海明的伦理规范推导公式的核心概念,是其整个伦理体系的基础。他创造此概念的目的是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思想:人们制定行为规范时必须以该行为的客观效果为基础,而不能仅从主观愿望出发。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但该概念不仅不能表达出这一思想,而且还犯了诸多构词法和逻辑学错误,引起严重的思想混乱。王海明创造这一错误概念的理论原因是他对伦理规范制定程序的理解过于简单且存在混乱,为此,本文提出一个替代公式。  相似文献   

18.
The more diverse cultures and values a country perceives to be “normal” even “just”, the more it needs to search for a public philosophy. Having developed only recently, China, which is speedily progressing towards a market economy, can be considered this kind of country. This article takes Daniel Bell’s concept of modern society and public household as the basis for expatiating on some chief problems and the ways to solve them. It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investigating the public ethic while probing public philosophy, and it argues that the public ethic is an ethic that deals with public affairs in the public realm, especially the social political realm; with respect to all people involved, it is a common ethic or an ethic with openness. It is also an ethic that appeals to 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 reason, and tries to find consensus from the demands of different values. Furthermore, because it refers to fundamental public benefits, it has to be a normative ethic of universalism and of baseline holders. Translated by Su Jing from Zhexue Dongtai 哲学动态 (Philosophical Trends), 2005, (8): 3–8  相似文献   

19.
Work ethic is part of a broader field of attitudes, identified as cultural conservatism. The results of this longitudinal study—three repeated measurements with 620 adolescents and one of their parents as participants—show that parents' social economic status and educational level are associated with their cultural conservatism, and with the educational level and cultural conservatism of their children. During adolescence, parents effectively transfer their own cultural (non-)conservatism to their children. These socialization factors of adolescent cultural conservatism and adolescent educational level a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their work ethic. Lower educational level and higher cultural conservatisms of adolescents predict a stronger work ethic. Work ethic is a stable type of attitude, with work ethic at a younger age strongly predicting work ethic at a later age.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伦理:意涵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伦理从日常伦理衍生而来,但也具有自身的场域逻辑;企业伦理主要涵括企业之于社会系统的责任伦理和企业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职业伦理;企业伦理的功能渐次演绎为“约束效用”、“工具效用”以及“价值效用”;在一定情境下,企业伦理与其组织功效、经济绩效其实还存在着一种“兼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