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由合肥市瑶海区双七基督教堂张勇主任牧师的热心联络,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上午,我来到汤姊妹的家中,对她进行了正式的采访,听她分享那些生命中的故事。事业上的巾帼风采汤永桂姊妹,生于1942年,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96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精密仪器专业。在那个时代,考取大学的人风毛麟  相似文献   

2.
在石嘴山矿区教会,每当提起王姊妹,无人不称赞的,都打心眼里尊敬她,夸她是信心强,热心侍奉主,一心扑在主的事工上的好大妈。 王姊妹今年已72岁,老伴已去世,一人把儿女拉扯大。她依靠儿子的微薄工资和自己仅85元的月  相似文献   

3.
吴克峻 《天风》2002,(4):48
和我风雨同舟,患维与共的妻子颜秀凤老姊妹,于2001年11月15日下午蒙召归天,到天堂享受属灵的天伦之乐去了。回忆53年的朝夕相处,特别是最后7年,我们一起到教会崇拜、祷告、奉献、唱诗赞美神。在家中同心合意读圣经,相互交通,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共同敬拜神。我的妻子颜姊妹把我带到神的宝座前。我们双双于1995年11月21日在沐恩堂受了洗礼,认罪悔改,成了耶稣  相似文献   

4.
王雪芬 《天风》2002,(7):46-46
我们教会唱诗班里有一位70岁的老姊妹,因为心中充满爱,为人善良,所以她的外貌比实际年龄轻许多。她个子不高,较为瘦小,但她说话行事有很强的感染力,让你感受到来自神的喜乐和神赐的无穷力量。在平时,诗班的弟兄姊妹(即使是年长于她的)都亲热地称呼她为李阿姨。“李阿姨”这一声称呼,包含了弟兄姊妹对她的尊敬和爱戴! 我参加诗班事奉的时间不长,再加上我生性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所以对诗班里的弟兄姊妹及李阿姨知之甚少。然而在过年前夕,我得了一场大病,导致两腿不能行走。弟兄姊妹得知后,纷纷揣着一颗爱人爱神的心来探望我,并恳切地为我  相似文献   

5.
马素英是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相城教会的一个姊妹,年已73岁,年轻人都亲切地称她"马姨".马姊妹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看到神在母亲身上显出的大能,她的心里很早就埋下了福音的种子,她和哥、嫂、弟媳都先后受洗归主.提起马姊妹,教内教外无不交口称赞,称她是完全奉献的模范.关于她的事迹,《淮北日报》曾有"雷锋在身边"的主题报道."愿向主奉献一切,我所有时间、财物;献我身,献我灵魂,永完全,永归与主."(《依傍十架歌》)这是她的心声,也是她的实践.马姊妹一路走来,亲身经历了相城教会的发展;相城教会的兴旺也见证了马姊妹的付出.  相似文献   

6.
“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后11:28—29) 西宁市火车站聚会点的弟兄姊妹都亲切地称呼薛芝风姊妹“薛大姐”。这不仅是因为她年纪大些,更主要的是她作为教会的执事,处处关心教  相似文献   

7.
陈秀芹 《天风》2003,(11):44-45
张宏伟姊妹常说:“收入的十分之一是神的必须给神,那是雷打不动的钱。”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每当教会过什么重大节日、办学习班、开月会时,总少不了张宏伟姊妹。她不但有一手好厨艺,而且干活干净利索,又有一颗甘心侍奉的心,总是笑容满面地问大家吃没吃好,她不但能做马大工作,更愿意得到上好的福分,她基本上每堂聚会都参加,对神的话如饥似渴。对肢体也非常关心。  相似文献   

8.
赵风莲 《天风》2008,(17):21-22
马玉侠姊妹是我们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北道教会一位普通的信徒.她在自己的生活中.没忘记神的话,怜悯人,爱神爱人。在人群中,体现了基督徒的品质,谱写了一曲爱人如己的赞歌。  相似文献   

9.
邱旭辉 《天风》2018,(11):47-48
神的忠仆林瑞芝姊妹于2018年8月14日安息主怀了。所有爱她的教牧同工和弟兄姊妹,以及她的亲朋好友,多想挽留住她的生命,但那美好的仗她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她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她已经守位了,天父接她回天家了。斯人虽已去,馨香仍留存!她的生命穿越生死,留给我们永久的回响。  相似文献   

10.
“主的话语,我铭刻心间,灵程路上去攀登,基督就是那标竿 为主作工,我情愿做光做盐,遵行天父旨意,永向前……”随着这歌声,我们踏进安徽毫州市大寺基督教堂,见到正在教唱这首歌的作者耿素玲姊妹 她的歌声,唤醒了多少沉睡的人们悔改归主;她的歌声,激励、鞭策、教育了多少个弟兄姊妹;她这歌声,是发自她内心的肺腑之言,也是她“甘做仆  相似文献   

11.
董钢 《天风》1994,(12):21-21
侯明明是位信主多年的中年姊妹,和笔者在同一工厂工作,是一名普通工人。多少年来,她在圣灵的引导下,不仅勤奋工作,而且为人和善,助人为乐。她更是一位孝敬公、婆的好儿媳。 1989年丈夫和她商量,要把长期生活在农村,年逾古稀、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又无人照顾的父母接到天水市里来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12.
田素良 《天风》2010,(3):40-41
<正>"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是单县教会弟兄姊妹竖起拇指称赞张秀英姊妹的佳话。张秀英姊妹是山东省单县基督教堂负责同工,今年83岁。她信仰虔诚,热心爱主,平易近人,同龄人乐称她"张姐",青年同工皆尊称她"张姨"。张秀英姊妹虽然年事已高,却眼不花,耳不聋,思路清晰,口齿清楚,用耳聪目明来形容她一点也不夸张,她为基督作出了美好的见证。  相似文献   

13.
满载着收获的喜悦,带着对新世纪的憧憬,邬露露姊妹与出席九届全国人大会议的上海代表们一起于3月20日乘飞机从北京回到上海。 邬露露姊妹是上海教会的信徒。她现任上海市卢湾区政协副主席、上海市侨联常委、卢湾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务。她确是个大忙人,回沪后接着出席卢湾区人大和政协会议,并忙着侨联工作。但是邬姊妹在百忙中,还特意安排时间,在4月1日接受了《天风》编辑的访问。  相似文献   

14.
袁小泓 《天风》2014,(3):24-25
<正>第一次看到陆扬,是在2013年秋国际礼拜堂的青年聚会上。那天,我同往常一样坐在左侧的第一排。当赞美的歌声响起,我不禁泪流满面。坐在我左侧的陆扬转身对我说:"耶稣爱你!"我也对她说:"耶稣爱你!"这时我看到了陆扬的脸——世人称为"脑瘫"的脸。坐在我右边的唐姐告诉我:"这是我们的姊妹陆扬!"我和陆扬拥抱问好。第二次看到陆扬,依然是在国际礼拜堂的青年聚会上。聚会结束后,大家聚拢在教堂长长的靠背木椅上聊天。雯雯姊妹把陆扬介绍给大家,陆扬欢天喜地。那天她穿了一件白底绿色小花的背带连衣裙,雯雯姊妹说这是陆扬挑布料自己设计的。"一个脑瘫的姊妹能自己设计连衣裙?"我心里有一份惊诧。"脑瘫"姊妹的诗几天后,唐姐发来手机短信,短信的内容是陆扬写的诗歌《一  相似文献   

15.
坚强的姊妹     
几年前的一天,广兰姊妹和她丈夫汤弟兄以喜悦的心情,在早祷后开始一天新的生活。汤弟兄兴致勃勃爬上脚手架,去粉刷新建的小屋,广兰则在脚手架下当助手,忙这忙那。这幢屋虽不大,但每块砖瓦都凝聚了他们小两口的汗水和情感,在这穷乡僻壤实在不易啊!  相似文献   

16.
田素良 《天风》2011,(11):26-27,19
“我要在歌唱中赞美,在歌唱中侍奉……”全国优秀歌手商钰爽姊妹说这话的时候,神情凝重,态度谦恭,充满热情和激情。虔诚溢满她妩媚的脸庞,泛着红晕的脸显得更加楚楚动人。她并非刻意向人表露自己的心灵轨迹,而是向神献上一颗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17.
荣耀的圣殿--浙江省义乌市基督教新恩堂落成典礼侧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翠芳 《天风》2002,(6):26-26
义乌新恩堂的建成,她的价值不仅在于漂亮、壮观,乃在于义乌的弟兄姊妹为建圣殿踊跃奉献,体现他们热爱教会,高举三自,特别高举自养旗帜,不靠外援,努力在神的家中尽上自己的忠心和责任。  相似文献   

18.
堅强的姊妹     
安孝辉 《天风》2001,(10):24-25
几年前的一天,广兰姊妹和她丈夫汤弟兄以喜悦的心情,在早祷后开始一天新的生活.汤弟兄兴致勃勃爬上脚手架,去粉刷新建的小屋,广兰则在脚手架下当助手,忙这忙那.这幢屋虽不大,但每块砖瓦都凝聚了他们小两口的汗水和情感,在这穷乡僻壤实在不易啊!  相似文献   

19.
李鸣 《天风》2001,(10):36
常听见一些同工在为自己辩护时说这样一句话:“这是弟兄姊妹的要求。”以此表明自己是正确的,代表多数的,是得人心的。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因至少存在着以下两种情况: 其一,这所谓的“弟兄姊妹”并非全部,也非大多数,只是少数,甚至是个别几个人,因此根本不能代表广大弟兄姊妹的心愿,只是以此为挡箭牌,来掩盖其独  相似文献   

20.
邓灵勇 《天风》2009,(10):32-33
2009年5月27日,福建省厦门市杏林高浦教会106岁的杨奖希老姊妹走完了坎坷且充满恩典的人生旅程,安息主怀。出殡那天,从杏林、同安、南山等地教会赶来的弟兄姊妹和老姊妹的80多位子孙们,含泪为一生坚定信仰与琴结缘的百岁老姊妹送别,人们也纷纷传颂着她那非同一般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