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比喻是利用事物间的相似点,用甲事物来描写、说明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是根于联想的。什么是联想?“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件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起另一件事物,都是联想。”①联想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沟通事物形象联系的桥梁。联想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关系联想四种。  相似文献   

2.
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由一种观点想到另一种观点,由一种景象想到另一种景象,由原因想到结果,由结果想到原因,这种思维活动叫做联想。联想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 世界上许多事物的发现与创造,都是与联想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应重视联想能力的培  相似文献   

3.
人类不能没有联想,人类在创造中认识联想,在联想中创造发明。什么是联想呢?联想就是由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想到别的事物。  相似文献   

4.
三、走进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联想的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形式,如空间上的联系、时间上的联系。性质上的联系、因果联系、从属联系等。联想思维在创造过程中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联想思维越强越能把自己的有限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起来加以利用,越能把成千上万事物与某某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扩大创新思路,创造出新颖的、新奇的事物。例如,早期自行车是无胎轮,骑起来颠簸很厉害。有一次,英国邓禄普医生看到他的儿子在鹅卵石上骑自行车颠簸很厉害,他就想能用什么办法来减震。后来有一天,他在花园里浇水,用的是…  相似文献   

5.
联想在心理学领域已研究很深,在伦理学领域却研究很少。如何从伦理的意义上揭示联想及其与道德行为的关系,对伦理学的理论研究,对人们文明心理境界的培养,以及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事物的联系性决定了人们的反映不是杂乱无章的。人们感知了当前的事物,由此而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想起的一事物又想起另一事物,  相似文献   

6.
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事物, 由一种 观点想到另一种观点,由一种景象想到别一种景象,由原因想到结果,由结果想到原因,这种思维活动叫做联想。联想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看看下面这个真实的联想故事, 也许会提高你的联想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情报部门获悉英国发明了一种新型 的坦克──19型坦克,设计图就在法军统帅部的高级军官莫尔根将军的保险柜中。如果这种 武器投入战场,战局将大大不利于德军。于是德国派了著名女间谍哈丽去设法搞到坦克设计 图。哈丽利用自己的美色和交际手腕,认识了莫尔根将军,还住进了将军的…  相似文献   

7.
战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体,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风云,指挥员必须具备超常的洞察力,善于见微知著。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指挥员开启联想思维,透过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拿出令人惊叹的绝招。历史上优秀的军事家凭借联想思维产生了许多奇谋良策,在变幻莫测的战场上,运筹帷幄,奇兵制胜。  相似文献   

8.
辩证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它通过对事物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由平面思维到立体思维的辩证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当人们发现某一事物的某一特征颇不寻常或同自己的某种需要相吻合时,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想。这种相似式联想,在发现、发明创造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联想     
联想是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常常使用的方法,联想能把相关的或不相关的两件或多件事物联系在一起,达到优点互补,产生新的发明。莫尔斯在设法使电报信号越过大洋时曾一筹莫展,当他看  相似文献   

11.
意象思维作为中华民族观察事物、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是指思维主体将物象或拟象(符号、概念、模型等)作为思维工具,运用直觉、比喻、象征、联想、类推、顿悟等方法来表达对世界的认识。传统中药理论的发展亦离不开意象思维的指导。通过对四时之象与药物理论、五行之象与药物理论、外显之象与药物理论、八卦之象与药物理论、物候之象与药物理论、意象思维与中药配伍等方面的梳理和分析,揭示意象思维对传统中药理论留下深刻印记,其在阐释、推导、印证和发现中药的药性、功效、配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辩证法就本来的意义讲,是研究事物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事物的本质只是对于人的思维而言具有意义。事物的本质自身在人的思维中表现为思维的活动或概念的活动。思维活动处于永不停歇的变化中,事物的本质在永不停歇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着永不停歇的自我运动或自我否定。辩证法即是这种运动本身也是认识这种运动本身的方法。形而上学与辩证法常常表现为辩证统一的两种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的方式有助于辩证法的发展,但并不能代替辩证法,辩证法居于更高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一、《墨辩》逻辑三范畴的含义范畴是人们从某一角度,对事物某一因素、侧面或环节的抽象。人们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总是在范畴这一浓缩的形式中得到表现和确定的。一门科学的认识成果,需要集中体现于一定范畴之中,而成为这门科学的基本概念。方法是范畴在思维过程中的功能表现。方法不是思维的外在形式,而是客观事物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奇象记忆研究发展概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卿素兰  王洪礼 《心理科学》2000,23(2):238-239
无论国外还是国内 ,都有人在潜心研究快速高效记忆的策略及其理论 ,奇象记忆便是研究者们在此类记忆研究中非常重视的内容。奇象记忆也称奇幻联想记忆 ,是指为了达到良好记忆效果而人为地制造识记材料间的奇象和谐音的联想来进行记忆的方法。奇象是指大脑对感知过的事物在脑海里留下的形象 (或表象 )进行改造、修饰、加工 ,或虚构奇形怪象而产生的一种在自我头脑里鲜明可见、生动强烈、印象深刻的奇幻想象形象。它是奇幻联想记忆的主要支柱和线索 ,离开奇象 ,奇幻联想就难以进行。奇象记忆的主要特点是奇幻 ,即在制造奇象、谐音的联想时 ,尽…  相似文献   

15.
儿童智力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儿童通过掌握物体的外部特征及表面联系,以事物形象作为思维的依据,在形象及其联系积累的基础上,使形象思维不断提高,从而产生新的质变,促进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这是儿童智力的核心——思维发展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事物都是系统或系统的成分。这一原理对具体事物和观念都同样适用。原子、人、社会以及它们的成分和由它们所组成的事物都是这样。观念也是这样:没有单独存在的观念,不论是在常识、科学、技术、教学或人文科学中都是这样。除非与其他观念相联系,否则很难理解如何掌握一个观念。至于具体事物,它们之间也以各种方式相互联系。只有作为  相似文献   

17.
梁佩筠 《美与时代》2014,(11):82-82
发散性的思维方式是当前的社会以及个人,都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思维方式。通过发散式的思维方式不只是可以对事物的本质以及规律有所了解,同时还可以就此产生更加具有新颖以及独特性的思维创造成果。  相似文献   

18.
亚里士多德对科学知识体系的划分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因为亚里士多德在从事这一工作中运用了不同的划分标准,这既包括从对象领域的不同出发所做的划分,也包括从思维功能的差异出发所做的划分,从而,在他那里,既有依据自然事物、实践事物、创制事物的对象差别而来的物理学(自然知识)、实践知识、创制知识的分类,又有依据静观的思维、实践的思维、创制的思维而来的静观知识、实践知识、创制知识的分类。研究者往往将这两种有联系但又有区别的划分方式混为一谈,并且由此企图将自然知识从思维方式上与实践知识和创制知识根本对立起来。本文在深入考察亚里士多德相关文本的基础上澄清了这两种划分方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明确了亚里士多德科学知识体系划分的基本原则,并且表明了甚至静观的思维也可以运用于实践知识和创制知识中。  相似文献   

19.
逻辑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我们指称的是那类思维,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还是直觉思维,也不管我们对思维的意义如何解释,是解释为对事物的反映过程、对问题的求解过程,还是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只要思维在时间中进行,就会有一定的程序或方法存在其中。思维逻辑指谓的乃是思维过程中存在或遵循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它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对  相似文献   

20.
1935年,桥梁专家茅以升承担了建造钱塘江大桥的任务,他的方案很快得到批准.但开始动工时,打桩却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江中泥沙层厚,用汽锤打桩,轻了打不进,重了木桩折断,忙碌一天只打进一根.第二天,正当茅以升苦苦思索对策时,忽然看到邻家的孩子在用铁罐浇花,细细水流居然把花坛泥土冲出一个深深的窟窿.他茅塞顿开,立刻想到了射水打桩的好办法,即把江水抽至高处,再向江底猛冲,把泥沙冲出个洞.射水打桩法终于解决了工程进展中的难题,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茅以升在这里用的是类比模仿的方法.这在心理学上称为相似联想,即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和认识,引起了对同它在性质状态上类似事物的感知和认识.这在逻辑上称为类比推理,即从一个事物具有某一个特点,推断另一在性质状态方面基本相同的另一事物也很可能具备这一特点的一种思维方法.类推方法有助于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