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破经验     
《伊索寓言》有个驴子过河的故事。一头驴子驮着两大包盐过河。重重的盐把它压得头昏眼花。过河的时候,它一不小心倒在了水里,使劲挣扎也没能够站起来。它绝望了,索性趴在水里休息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驴子感到背上那重重的盐越来越轻,最后,竟毫不费力地站了起来。驴子高兴极了,为自己获得了一个宝贵经验而庆幸。后来,又有一次,它驮着两大包棉花走在路上。走到河边,突然想起了上次过河时的情景,“我何不使自己背上的棉花也变得轻一些呢?”它想。于是,它特意又卧在河里,像上次卧在河里一样。过了一会儿,它想背上的棉花一定变…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2,(8):59-59
[广西新闻网]7月13日,多家网站上出现一则网帖,述说了一只成年海豚驮着一只已经死亡的小海豚游向深海,几次小海豚从成年海豚的背上滑落,成年海豚不顾一切安危,始终不离不弃。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上,两只海豚的身影如此渺小,却又如此耀眼,感动了无数的人。  相似文献   

3.
母鸡和燕子     
正有一次,一群燕子在飞往南方的时候,落在一棵树上休息,他们边休息边谈论着南方的风景是多么美丽,气候又是多么怡人。树下正好有一个鸡舍,燕子们的这些话恰巧被树下的一只母鸡听到了。燕子们飞走后,母鸡有了一个想法:"我也要去南方看看。我比他们差什么啊?我也有翅膀,有腿,该有的都有。"于是她下定决心去南方。鸡舍里  相似文献   

4.
骏马和驴子     
一匹云游四方的骏马在旅途中有些疲惫,准备找个不错的驿站休息休息。忽然,它看到一头驴子靠在磨盘边上悠闲地嚼着草料,便凑上前去搭讪:"驴老弟,闲着哪!"驴子高高地昂起头,几乎是用鼻孔看着骏马:"哦,是马兄呀!对呀,刚刚忙活完,歇息一下。"骏马觉得驴子看自己的姿势甚是奇怪,就问:"驴老弟,你为何不睁开眼睛看我,而是费劲地用鼻孔看我呢?"驴子不满地打了个响鼻说:"你见过谁的鼻孔会看人?"骏马更是不解:"那你刚才的行为如何解释呢?"驴子解释道:"最开始,我家主人怕我拉磨的时候东张西望,不好好干活,就在我眼前绑了一个帽檐似的东西,让我只能看到脚下半米以内的地方。这么  相似文献   

5.
唐朝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拉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前往印度取经。  相似文献   

6.
善于卸重     
记得有一则寓言说,有一种小虫子特爱负重物,遇到自己背得动的东西,总要将东西背到身上去。遇到小物件,也是想方设法尽可能地多背。它的背土会分泌出一种很黏的物质,背上去的东西一粘就稳,不容易掉下来,所以背的东西就越来越重,直至爬不动了。有人看到了,觉得它可怜,就用小棍子扒去他身上的重物,然而却白忙乎了,当它能行走  相似文献   

7.
正法国哲学家布里丹讲过一个关于驴子的著名故事:有一头驴,与众不同,喜欢思考。有一次,主人在它面前放了两堆体积、色泽都一样的干草,给它做午餐。这下可把它给难住了,因为这两堆干草没有任何差别,它没法选择先吃哪一堆,后吃哪一堆。最后,这头驴子面对两堆草料,饿死了。这头驴子虽然饿死了,但从此在哲学史上"名垂千古",被  相似文献   

8.
正狮子大王见驴子在王宫推磨很辛苦,便时常赏赐它一些银两。后来,石磨改成了机器磨,驴子下岗离开王宫,用积攒下来的钱买了一辆车,改行去跑运输——因为它是王宫出来的,所以跑起运输来顺风顺水,没有谁敢刁难它。不久,驴子即富甲一方。一次,驴子偶然听说卖水果很赚钱,加之觉得跑运输太累,决定再次改行,到猴子最密集的地段,投资开了一家规模很大的水果店。驴子利用自己在跑运输时掌  相似文献   

9.
不安定因素     
正某公家有红、白、黑、花四匹驮粮马。它们每天进城驮粮,一块儿起程,一块儿回家,一块儿进食,一块儿休息。而且每天都驮两趟,每趟都驮100斤,谁也不比谁多跑一趟多驮一斤。它们相互间和和气气,亲亲热热,关系十分融洽。有一次,花马多驮了20斤,  相似文献   

10.
山上的寺院里有一头驴,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天长日久,驴渐渐厌倦了这种平淡的生活。它每天都在寻思,要是能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该有多好啊。不久,机会终于来了,有个僧人带着驴下山去驮东西,它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11.
战马出征归来,正在树下休息,突然来了一群驴子。“大英雄,你冲锋陷阵,立下战功,我们佩服极了!“驴子们说,“快去给我们介绍经验吧,有一万头驴子都在会场上等你呢!“  相似文献   

12.
寓言四则     
正老驴子与大猩猩一头老驴子对一只大猩猩诉苦道:"我真烦恼。"大猩猩问道:"你为何而痛苦烦恼呢?"老驴子说道:"我其实很聪明,可是大家却说我愚蠢;我反复不断地向大家解释,我并不愚蠢,我相当聪明;可是我  相似文献   

13.
折断的时间     
钟表 1962年,父亲买了一只木壳台式钟表,是那种需要每天上发条的老式钟表。那时钟表在家里还算得上一个大物件,至今表后面的木壳上仍清晰地留有一行毛笔字“一九六二年春于鹤壁”,那是钟表刚买回来时父亲写在上面的。见字如晤父面,尽管40多年过去了,那些字仍清晰如昨。这只木壳钟表曾伴随着过去的那些岁月,一秒秒、一分分驮走了我的童年,驮走了我的少年。至于都把它们驮到哪儿去了,  相似文献   

14.
方宾的胸襟     
正明代人方宾在学宫读书学习时,曾骑一头驴入一窄巷,去一家皮匠店。他把驴子拴在门外。这时,恰好一位蔡姓都司从此经过,驴子正好叫了,蔡姓都司手下人就拿鞭子抽打它,结果驴子受惊蹦跳,叫得更厉害。方宾听到驴叫,赶到门外,大声斥责蔡都司手下的人。蔡都司见状,怒不可遏,命令手下人鞭打方宾。方宾强忍羞辱,回去后发奋学习。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何物,哪怕是旧品、废品,将它们换个位置去思考与利用,都有可能变成有用的甚至是珍贵的东西。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具有艺术价值。如何重新定位这些物品,发现其艺术价值,最后落脚到去感受创造这种小事物的艺术魅力,成为艺术家们新的关注点。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开始重新审视和诠释"废品"这一概念,运用艺术化的形式将它们从人们口中的"垃圾"变成一件件让人惊叹的艺术品,让这些被我们忽略的物品,实现了它们在艺术上的价值。而在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下,我们每个人都是可以尝试着去发现、思考并利用这些物品,去创造它们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读初二时,家中遭火灾.一家人无助地站着,眼看着所有的东西一点一点化作灰烬,随风而逝:藏在枕头下的零用钱、刚生下来不久的一窝小狗……之后,我们被安置在由英军营地改建的"街坊福利会"的大营房,与其他男女老幼近百人,一起"睡"在一个大通铺上近一年,再转到政府在一片烂泥地上盖出来的板房里,过了三年多,才终于搬至很远的"公共屋邨"去.  相似文献   

17.
妈妈的树     
6岁的时候我曾大病过一场。父亲背着我去医院,长长的路父亲就那么背着我一步步地往医院走。那时我对父亲而言已经有一点重量。父亲停下了,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把背上的我往上顿了顿。我说,爸爸,你累了,放下我吧,我自己能走。说着,我就从父亲的背上往下跳。但父亲不许,坚持着将我一路背到了医院。后来,父亲去世了,是因为车祸。母亲在几天几夜的昏迷之后醒来,对我和两个哥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家里的树倒了!"母亲是上海宜川电子配件厂的一个普通工  相似文献   

18.
一只野鸭     
一群野鸭排着整齐的队伍,飞往南方去过冬。它们在空中排列成漂亮的"V"字形,地上的动物们都羡慕地抬头仰望着它们。队伍里一只叫沃利的野鸭一边飞,一边漫不经心地低头看着地上,忽然,它的目光被吸引住了。那是一座农场,里面有一个大谷仓,一群家鸭生活在这里。这群  相似文献   

19.
正那天午休的间隙与同事在附近逛街,当路过那家花店时,被门口摆放的各种盆栽花卉吸引住,就想走上前去打探。不料却被身旁的同事一把拉住:"你快拉倒吧,三天两头地搬家,别买这些没用的东西,到时候都是麻烦事儿,等你有房子再说吧。"那些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有着金色的光晕,十分美丽,怎么在同事眼里就成了"没用的东西"?见我还是恋恋不舍,同事又说我就会浪费钱。看着同事"义  相似文献   

20.
正太阳火辣辣地晒着,老虎经过一棵大树下,只见树上两只松鼠正朝自己的背上指点着什么。"我的背上怎么了?有什么?"老虎嘀咕着又走了几步,这时,隐约听到树上的那只松鼠好像说了"疖子"二字。"我的背上长疖子了?"老虎感觉着,觉得背上好像是有一点痒,有一点疼。老虎回到树底下,问树上的松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