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有这么一则轶闻:一位教授将赴异地讲学,临行前与夫人在家里整理行装。在收拾一套精美的茶具时,一不小心,打碎了一只茶杯。面对这种情况,也许有人会十分心疼懊恼:好端端的成套茶具,打碎了一只杯,如何去配?谁知这位教授莞尔一笑,幽默地说:“真不错,又多了一只碟子!”  相似文献   

2.
● 捕捉灵感 新点子稍纵即逝,如果你不能很快抓住,可能一去不复返。那些懂得发掘创造力的人,都已学会如何追捕和保留新点子。他们拥有“捕捉”的技能。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萨尔瓦多·达利常从半睡眠状态的幻觉中捕捉绘画的灵感。他坐在扶手椅上,手拿着钥匙,地板上放一只盘子。他一入睡,钥匙落在盘子里的声音就会惊醒他。他便立刻粗略地画出刚才看到的怪异情景。  相似文献   

3.
江总书记的茶杯朝济细心的电视观众屡屡发现,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的很多会议上,面前放着一个自备的茶杯。这个茶杯是用一个果酱瓶改成,上缠两色交错的胶线。这个茶杯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七十年代中国坐办公室的人几乎都无一例外地使用过类似的...  相似文献   

4.
熬鹰的启示     
乡下有个熬鹰的老人,养了一白一灰两只雏鹰。老人想把它们熬成鱼鹰,他把鹰的脖子扎起来饿得鹰嗷嗷叫了,他就端出一只盛满鲜鱼的盘子,鹰们扑过去,叼了鱼,老人就攥紧鹰的脖子拎起来,用一只手捏紧鹰的双腿,头朝下,一抖,另一只手腾出来,狠拍鹰的后背,鹰便无奈地将鱼吐出来,就这样反反复复熬下去。这天,老人住的泥棚被风吹塌了,老人被重重地压在废墟里。聪明的白鹰立即俯冲下来,站在破席片上,忽闪着双翅,刮动着浮土,老人凭白鹰翅膀刮拉出的小洞,终于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后来又是白鹰引来村里人救出了老人。此后,老人开始给白鹰吃偏饭,关键处,解开…  相似文献   

5.
茶杯与茶盖     
我喜欢喝茶,当然,也喜欢各式各样的茶具,茶具中又以茶杯为最。家里的小孩顽皮,加上大人有时候不小心,常有茶杯或杯盖落地摔碎的事情发生,造成肢体不全。这些东西,或是我花钱买的,或是朋友送的,我都看得很珍贵,茶杯和杯盖大凡有一件完整的,我都收藏起来。几年下来,家里有个抽屉里,积累了一批落单了的茶杯和茶盖。材质有紫砂、陶瓷、玻璃、塑料等。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可不可以将它们重新配对,寻找第二春。  相似文献   

6.
听泥土说话     
他失败了。带着沮丧从城市回来。母亲是个哑巴,从菜园里回来,见了儿子就明白了一切,用手比划着,又觉得比划不清。于是,将准备放下的锄头又拾起来,挖了一块土递给他。这一夜,他没睡。月光照在方桌上,方桌上放着那块泥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心理学家迈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从天花板上悬下两根绳子,两根绳子之间的距离超过人的两臂长,如果你用一只手抓住一根绳子,那么另一只手无论如何也抓不到另外一根。在这种情况下,他要求一个人把两根绳子系在一起。不过他在离绳子不远的地方放了一个滑轮,意思是想给系绳的人以帮助。然而尽管系绳的人早就看到了这个滑轮,却没有想到它的用处,没有想到滑轮会与系绳活动有关,结果没有完成任务。但是很多人看到滑轮后,习  相似文献   

8.
三分钟紧张     
正民国十八年,吴组缃考入清华大学,直到他离开学校,一共选了朱自清三门课。吴组缃回忆起朱自清讲课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还没到上课时间,朱自清就站在教室外等铃声响起。这时,朱自清从长衫兜里掏出一块白手帕,不停地擦拭着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50年代初,陈毅主持上海工作期间,十分重视上海的文艺工作。有一次他来文联作国内外形势报告,报告会在文联火厅举行。有人认为请陈毅市长来作报告,总得像个样子。于是讲台上铺丁洁白的台布,还放了插上名贵鲜花的花瓶和精美的茶具。  相似文献   

10.
正朋友邀我喝茶,我感兴趣的却不是茶,而是他新买的奇异茶杯。说它奇异,是因为它并不像普通的茶杯那样有一个平底,而是呈尖锥形状,到了最下面已经只剩下一个尖了。这样的茶杯不要说直接放在桌上,即使有东西可以倚靠,也肯定极容易倾倒。然后,朋友又拿起毛笔在我手中茶杯的最底部点了一下。我疑惑,朋友也不解释,只是笑着给我倒上茶,然后边品边聊。一会儿工夫,一杯茶喝完,朋友又给我续  相似文献   

11.
一幅画,画上只有一个茶壶和一只茶杯。茶壶里的水正在向外流淌。但是,因为茶壶在下边,茶杯在上边,所以,壶里的水没能进杯子,全流到了地上。  相似文献   

12.
门风与涵养     
正最近我刚从台湾回来,作为同根同源的中华民族的后裔,我感受很深的是他们的教养。在台北一家小店,我看中了一套非常漂亮的茶具,合人民币两百多元。店主是一个胖胖的男孩,他骄傲地告诉我,这是他的团队自己设计的,获过台湾最高设计金奖。我请他给我包起来,他却认真地从里面抠出一个小茶杯说,这个杯子当摆设,设计感很强,但用来喝水会很烫,您考虑一下要不要。我遗憾地放弃了,又看中一个不到一百元的小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的11月份已经深秋,中科院校园内,两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手挽着手慢慢走着,他们微笑着和走过身边的学生打着招呼。走进教室,他俩一个执杖站立讲台神采奕奕,一个在讲台后调整投影仪播放教案,被学生们誉为"神仙眷侣"。他们就是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教授吴乃虎和他的老伴儿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美娟女士。  相似文献   

14.
潘佩玮 《天风》2006,(24):48-50
时间:圣诞节下午。地点:基督教某教堂义工宋恩惠家中。一张桌子,上放一本圣经,一只茶壶和几只茶杯、一个装有照片的镜框。一把椅子和一条长凳。主要人物:宋恩惠,女,47岁。孤身一人生活多年。佳佳,女,20岁,幸福小区探访小组义工,大学生。茵茵,女,19岁,平安小区探访小组义工,大学生。音乐起。身穿洁白圣衣的6名男“使者”上,在舞台后边线站立。身穿洁白圣衣的6名女“使者”上,在男“使者”前面站立。  相似文献   

15.
在佛陀住世的时候,印度内地有一个寻找真理的哲学家。他的学问其大无比,他的知识无可比拟,他的学生当然很多。可是他没有永恒的快乐,他的快乐总是短暂的。在他的晚年,他的快乐甚至完全消失了!他坐在书房的椅子上,一只手托着下巴,另一只手放在扶手上,大拇指竖起来,不停地摇晃着,他的眼睛望着他自己写出的一大本一大本的哲学著作。一个钟头过去了,两个钟头过去了,大拇指象个不停摇动的虫子,好象是要从手上挣脱掉似的。他觉得自己象一段干枯的木头,他寂寞,孤独,他觉得自己无依无靠,他甚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写那些接连不断的文章,他甚至对有人…  相似文献   

16.
画由心生     
正美丽的地中海,深蓝的海水涌着白色的浪花,轻声歌唱。不远处,一座座房屋错落有致,橙色的屋顶、白漆刷成的墙面,在晴朗阳光的沐浴下,闪着温暖的光泽。这是西班牙北部的卡达凯斯小镇。他一只手握着画笔,一只手在画布上一点一点摸索着,确定好一个点,就用油彩做出标记,然后继续摸索……他叫萨根·曼,是一名画家。35岁那年,视力越来越不好,医生建议他做了白内障摘除手术。6年后,他的双眼视网膜相继脱落,不得不再次到医  相似文献   

17.
迎合的悲哀     
外乡人看中了山民家的一只茶杯。这只茶杯很普通 ,虽是祖传的 ,但也算不上啥宝贝 ,外乡人却想高价买过来。双方约定次日交易。当晚 ,山民见这茶杯积垢太厚 ,心想人家相中了这东西 ,太脏也拿不出手。于是 ,山民清除了积垢。第二天 ,外乡人见茶杯已被洗净 ,却沮丧万分。原来 ,外乡人之所以看中那只茶杯 ,是因为那茶杯经年累月地泡茶 ,杯壁淀积了不同寻常的茶酐 ,既便倒入清水 ,也会泡就一杯好茶。可茶酐一除 ,茶杯也就不值钱了。其实 ,有时人生的际遇 ,又何尝不象这只茶杯呢?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 ,为了迎合潮流 ,我们常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按世…  相似文献   

18.
以勒 《天风》2015,(4):28
"把手机下",这句再普通不过的话,从刚刚两岁的儿子口中说出时,真是"一鸣惊人"。怎么感觉儿子突然长大了,会说这样的话!但当看到他那恳切的目光,和双手用力比画"放这儿"的动作时,作为母亲的我,真是深感惭愧、失职。我终于把手机放下了,儿子的小手拉着我的大手移到一边,只为了让我看着他玩积木。我心不在焉地看他玩着,手却又很不自然地伸向另一边,拿起手机,在他不注  相似文献   

19.
讲话与手势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R·克拉斯经常回忆五十年前祖父讲的一个故事:一个寒冷的冬日,两位朋友漫步在大街上。其中一位不停地唠叨着,而他的同伴把两只冻僵的手插在衣袋里,只是不时地点着头。唠叨者终于忍不住问:希缨尔,你乍一声不吭?他的朋友应了一句:我忘了戴手套了。...  相似文献   

20.
阮恩荣 《天风》2002,(6):20-20
曾经有一位朋友向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只瓶子,其瓶颈又细又长,里面放了一只香蕉,正好被一只淘气的猴子发现了,它随即伸手进入瓶中去拿香蕉,瓶颈不大不小正好合猴子的手,猴子很开心,因为它终于抓到了香蕉。但拿着香蕉的手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