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草盛悟     
春的使者按着时令将它的芬芳吹人人的鼻孔,我漫步在林间的石径贪婪地吮吸着春的芳香。忽然,石径中一丝亮绿映入我的眼帘:路面上的石头已被磨平,它在石缝中倔强地昂着头。我注视着它,许久以来被捆绑的心顿觉轻松。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沉思…… 这幼小的生命不知被践踏了多少次,经历了多少的挣扎才将它的绿色展现出来。我自问:人的心境为何很容易被环境牵制而人却不能常逆风而进?人为什么总是会很容易忘记别人的恩,却又多牢记别人的亏欠;为何不能对人常存感恩,却常多存怨气……多少的人生活在这种"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痛苦之中。  相似文献   

2.
我在北京学习时,看了徐水县建立人民公社的影片,心里想:公社比合作社的好处更多,不论在生产和生活的安排方面,优越性更大,什么时候我的家乡也象徐水那样建立起公社就好了。学习后,回到家里一看,人民公社已经建立起来了。社員们告訴我:吃飯不要钱,还有零錢花。我真是高兴的不得了。几千年来,农民愁吃愁穿,有些阿洪也不例外。就拿我这个阿洪来說吧,过去为了一家九口人的吃穿,整天愁眉苦脸。一旦家里人来寺里找我,甭对方說話我就知道,不是来要吃的就是要穿的。我回家去也总是問问粮食还有多少,够吃多少时候的?整天想誰家来请我?能进多少錢、粮?——整天想着剝削别人。解放后,政府救济我家,生活有了改善,但脑子里也还照样想来想去,不是想誰家来請我,让我好剝  相似文献   

3.
智慧语丝     
正有两种人需提防:一种是以为所有人都是笨蛋的聪明人,另一种是以为所有人都是聪明人的笨蛋。幸福应该是来得巧,而不是来得多。就像口渴时喝上一杯冰麦茶,而不是吃撑时再上满汉全席。当你很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经常被别人骗;当你经常被别人骗了之后,你就会不  相似文献   

4.
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轼有一次与佛印禅师一起打坐。苏轼对佛印开玩笑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天眼看到大师是团牛粪。佛印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法眼看到你是如来本体。苏轼回家后得意洋洋地告诉妹妹。苏小妹说:"哥哥,你实在输得太惨了。你难道不知道修行的一切外在事物都是内心的投射吗?你的内心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到别人也是一团牛粪;人家内心是如来,所以看到的你也是如来。"这个哲理小故事推而广之,还可以这样看:你喜欢别人,别人也就喜欢你;你欣赏别人,别人也就欣赏你;你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与人方便其实就是给自己方便。古语云:"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汝  相似文献   

5.
正我一直都很好奇,类似于"美女都娇气""努力的女生都不好看""有钱人家的孩子都吃不了苦"这样的逻辑到底是怎么来的,就像热衷于摄影的朋友,通常会对一种看法十分无语:看别人拍出了好看的照片,第一感觉是——相机高级?镜头高级?很贵吧?与技术无关,给我一台好相机,那我也行啊。这是很多人的一种惯性思  相似文献   

6.
正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感觉:当自己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一条信息后的没几分钟,就会挂念收获了多少枚"赞"?渐渐地,我们或多或少对"赞"上了瘾。也许你不好意思承认,其实心理学家研究证明,这种情况还算正常,因为当我们收获一个"赞"所产生的快乐与我们吃巧克力的感觉是一样的,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要更多。加州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拉里·罗森曾在其博文《点赞的力量:我们喜欢被关注》中说,年轻人对待点赞的态度如同喝水,而每点赞一次顶多就是"小啜"一口,  相似文献   

7.
一有一个段子,我每见了新朋友都要给他们讲一遍。还别说,总是能收到不错的效果。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家里很穷,自己却又不肯面对现实,出去以后总爱充富。一天跟朋友在街上见面,朋友问,你今天吃的什么饭?其实他早晨吃的是糠菜团子,但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噢,我吃的是狗肉。中午和朋友一起会馆子,这位喝多了,吐了一地。别人问,你不是吃的狗肉吗?怎么吐出来的都是糠啊?他倒也机智,回答道,可能那狗吃得是慷吧!虚荣心让他遭遇了一个小小的尴尬,不过这倒也没什么,充其量给别人带来一个笑料。我始终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  相似文献   

8.
爱与被爱     
如果我是一棵树,我就有了19个生命的年轮。年少的我对生命的感悟虽然不深,但在接受着“大地”和“阳光”的哺育时,也愿意奉献出自己生命中的绿色。因为我知道,被别人爱是一种幸福,而爱别人则更是一种快乐。常常感觉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因为我生活在这爱与被爱之间。  相似文献   

9.
你对自己说过多少次"唉,我看我没有天分,还是算了吧",这句话通常被用来当做宣告某一段努力完全失败的休止符。天分有那么重要吗?一位被称为音乐神童,长大后在音乐方面有相当成就的大提琴手,他否认自己是个天才。在他的成功之中,天分占了多少比例?"我想,20%不到吧……不过,这20%当中,我那从小就逼我学琴、不让我出去玩的妈妈,大概贡献了15%以上。"天分确实因人而异,但我们常高估了它的影响力。一位园艺高手指着一株几乎生气全无的盆景  相似文献   

10.
正自古而今,中国人对报仇一事情有独钟。所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似乎别人欺负了你,你不去欺负别人人生就是残缺的。如果还要换成耶稣说的,"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去由他打",或者马克·吐温说的,紫罗兰把芬芳留在了踩碎它的脚踝上,那后果就更是难以想象,恐怕最后得同阿Q一样,连做人的资格都被剥夺了。几千年前,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如何?孔子想都没想,毫不犹豫地反问道"何以报德?"接着,他便亮明了自己的观点——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后人多理解为别人对我滴水之恩,我就日后涌泉相报,别人要是咬牙切齿,我就以牙还牙。所以中国人一直津津乐道于越  相似文献   

11.
羡慕或许是人的一种天性吧。就像我家的"小调皮",自己有很多的玩具车,可还是望着别人的玩具车羡慕不已。别人的皮球,别人的水枪,反正,别人的总是最好的。院子里,几个女人在聊天。A说:"我真羡慕你们单身贵族的生活,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像我整天围着老公孩子转。"B说:"女人像男人一样在外面奔波很容易老的,我还羡慕你嫁了个好老公呢!做全职太太,外面的风风雨雨都与你无关。"C说:"是啊,你看你保养得多水灵,像从前做姑娘一样的滋润,不像我们风吹日晒的,整个一蔫苹果。"  相似文献   

12.
正有多少选择,就该有多少拒绝。前者用来明确自己想要的,后者用来确认自己不想要的。很多盛情难却,你从了,最后就成了进退两难:为难自己,有惭;为难别人,有愧。所有基于礼尚往来的关系,都是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而那些长此以往的剪不断理还乱就会成为一种连绵的困境。于是,为了避免面对结束,很多人避免选择开始;为了拒绝凋零,便拒绝绽放。  相似文献   

13.
一个工厂主的生意清淡,他想改行,于是打算变卖自己的旧器材,他心想:"这些机器磨损得很厉害了,能卖多少算多少吧,能卖到4万元最好了,如果别人压价压得狠,3万元我也咬牙卖了。"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五十年的老夫妻,都很喜欢吃鱼,每次吃鱼时妻子都会把鱼头夹给丈夫,丈夫会把鱼尾夹给妻子,他们相敬如宾的过了五十年,生活很美满,孩子们也一致以为父亲喜欢吃鱼头,母亲喜欢吃鱼尾,但是在他们结婚五十年纪念日时,当孩子将鱼尾夹给母亲时,她说到能不能让我吃一次鱼头,那时大家才知道原来母亲最欢吃鱼头,而有趣的是,那时父亲也说他实际上最喜欢吃鱼尾,结果是一片愕然。由此我们可以推想一下:原来一直以为互相了解的人中到底有多少是自以为是呢?百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少见啊!这里的老夫妻夫疑都是奉献型,将自己最喜欢的送给对方,他们的生活在别人看来也是幸福的,但缺乏了沟通,这样的爱也许是盲目的,也许是错误的,也许是一种负担,不是吗?  相似文献   

15.
陈林芳 《天风》2001,(12):33
“自从认识了慈爱的主,才感到自己的丑陋,他教导我们怎样做人、引我走上永生之路。”这首歌不知陪我走过多少日日夜夜。 记得以前别人曾劝说“信主”,听后觉得很可笑;但是在一次丈夫夜晚下班发现公路上出了事故,回家后跟我说了这件事,我还安慰了他,可是到后来自己不知为什么越来越拍,整个一晚上没合眼,第二天情绪不住,几天吃不下饭,没办法只好去找医生,说受了惊吓,吃了几颗安神丸也见见好,最后有人说去信主吧!感谢主,有一姊妹说: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好压抑自己想做得不敢做,想说得不会说,只是在自己的脑子中想啊想啊,一片混知己比如学习中,出了点小毛病,就会不断的责怪自己,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跟别人交往的时候也是这样,有时候因为自责,为难自己,搞的自己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不想学习,也不想与人交往,见到别人就会怕。还有,我觉得自己有点自闭倾向,不喜欢说出自己的想法,尤其是那些自己遇到的困难和对一些人事的不满,可越是这样,就越觉得压抑自己,有时候跟一些知心的朋友讲讲,会舒服很多,可我总不能老是去麻烦别人,我不知道自己该怎样解决,我需要心理咨询么?  相似文献   

17.
学会求人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这是句耳熟能详的俗语。诚然,一个人如果事事都要依赖别人,那做人也太没有骨气了。但是,人生在世,身不由己,谁又能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8.
吴正银 《天风》2003,(7):34-35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少年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我送你四句话吧!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少年回答: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和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就会减轻自己的痛苦;当我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狂喜就会变得静如止水?智者微微含首;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沉思片刻说:把别人当成自己,就可以真正地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对吗?智者以慈善的眼光应诺;继而说:第三句话是,“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接着说:这就是说,要充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从哪一天开始老的?不知道。就像从夏到秋,人们只觉得天气一天一天凉了,却说不出秋天究竟是哪一天来到的。生命的"立秋"是从哪一个生日开始的?不知道。青年的年龄上限不断提高,我有时觉得那都是上了年纪的人玩出的花样,为掩饰自己的衰老,便总说别人年轻。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自己老了。当别人问我年龄的时候,我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5,(6)
<正>[网易新闻]母亲节当天,武汉工商学院新闻中心就"你对自己母亲了解多少"在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十余所高校进行调查。在发放的500份问卷中,有71.8%的大学生不知道母亲的年龄,67.4%的大学生不知道母亲的生日。调查中,一位学生说:"我不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菜,因为她都是按我的喜好做菜。没给妈妈买过衣服和鞋子,所以不清楚尺码。"[随感]如今,80后、90后都已经长大,到了应该回馈父母的年龄。然而,对十余所高校进行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