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十字架下我们看到这是怎样一位母亲。她在生命中经历了这个不寻常的儿子的诞生与成长,她也是耶稣施行第一个神迹的见证人之一。对于这位母亲来说,最让她难以理解的莫过于耶稣属天的身份以及他在地上属天的事业。从12岁起这个儿子就宣称:“难道你们不知道我当以我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的一生,会经历多少扇门,我无从知道。但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必须要通过一扇门,这扇门是生命之门,是母亲给予并开启的。母亲怀我10个月,我挣扎着,从这扇门挤出。这是一扇让母亲痛苦的门,这又是一扇让母亲充满幸福和希望的门。  相似文献   

3.
诺贝尔,因“诺贝尔奖”而闻名于世界,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著名化学家、无烟炸药的发明者、历史上罕见的企业家型的科学家。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伟人的母亲呢?有多少人知道他的母亲阿尔塞尔在诺贝尔人生征途上, 起了多么重大的作用呢? 诺贝尔一生下来就瘦弱多病,连吃奶都十分艰难。当别人对这个小生命失去希望时,阿尔塞尔却坚信,一定能养活这个孩子。诺贝尔18岁时,在一首自传体的英文诗里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风筝     
刘紫绮 《天风》2006,(11):39
儿时的记忆里只有母亲、弟弟和我,因为父亲在外工作,对我来说家就是母亲。长大后远离了母亲, 背着行囊求学、工作,就少有机会回到那温暖的小土屋了。多年的都市生活早该同化了我,使我的生命融入这霓虹的阑珊之中。可是心的深处却总感觉这里的繁华,这里的喧嚣并不属于我。我只是这茫茫人海的一个另类,一个异己。而那破败的茅屋,慈祥的母亲却越来越清晰,犹如一尊雕塑刻在了心的丰碑上。秋叶萧萧寒凉渐起,心也如这秋日的景色般清冷、孤寂。多想看到母亲那挂霜的鬓发,岁月留下的皱纹。多想  相似文献   

5.
主爱救我     
陈赛英 《天风》1995,(3):26-27
“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雅5:20) 我自幼就生长在一个基督徒家庭,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当我13岁时,就进了一所教会办的学校读书。由于我只是个挂名的基督徒没有基督的生命,所以在学校表现十分不好,自认为家庭比较富裕,看不起同学,经常调皮淘气,屡犯校规。所以每学期我的操行总是不及格,成为一个出名的坏学生,老师和同学都不愿和我接近。 有一次,出于好奇心。  相似文献   

6.
那段时间走到大街上就会听到一首叫做《父亲》的歌,歌声很有磁性,非常容易勾起流浪者思乡的心情。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拓荒的牛……” 我没有母亲,一个20岁的少女在父亲慈爱的目光里唱着歌走进都市,走进乡村根本就看不到的风浪和漩涡之中。十五的月亮悄悄地挂上了枝头,我抬头就看见了父亲  相似文献   

7.
如果真的走到生命的尽头 我能含着热泪不住地感恩 因为我知道 全能的天父 是不会办错任何一件事情 如果真的走到生命的尽头 请允许我感悟人生的真谛 因为我知道 历尽至暂至轻的苦楚 是为了承受将来的荣耀 如果真的走到生命的尽头 我会深情地唱起一首灵歌 因为我知道 慈爱的救主  相似文献   

8.
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就是闹钟“滴答滴答”走动声。听到这个声音,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我又站在生命中一个新的渡口上了。记得席慕容写过这样一首诗:“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知道思念从此生根……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衣襟上吧,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  相似文献   

9.
徐晓莉 《天风》2017,(10):19-20
<正>母亲是神放在我们生命中最伟大的守护者……前几天,我给母亲买了两件衣服,收到礼物后的母亲高兴得像个孩子,其实母亲已经七十多岁啦!想起母亲喜悦的样子,我的心也被温暖了……一个家,如果没有母亲,就不像一个家。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母亲,他就失去了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就像歌里唱  相似文献   

10.
故乡月     
哦,故乡月。 我已步入修院多年,每当我想起故乡,就会想起你,想起你那如水的月光。你是我童年幻想的王国,是我生长的摇篮。我曾经在你斑驳的月光下,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知道你那有广寒宫,有小白兔捣药,有吴刚伐桂树。 我曾经在你光照床头的夜晚,跟妈妈学诵唐诗,第一首就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  相似文献   

11.
正家乡重男轻女的风俗很重。父亲是长子,生了姐姐后,爷爷奶奶就不许母亲进祠堂拜祭了。母亲怀上我以后,他们顶着家族的压力,冒着被处分的风险,决定要"搏"一次。母亲怀我三个月时,父亲就出海了,他和家里交代,这是他最后一次出海,因为不管生男生女,他都是要下岗的。我出生那天,母亲的同事把我抱到她家,因为担心母亲知道是个女儿受不了打击,就谎称是个男孩,叫母亲安心休养;给在远  相似文献   

12.
寻梦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个整体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  相似文献   

13.
吴紫薇 《天风》2002,(6):15-15
在十字架下我们看到这是怎样一位母亲。她在生命中经历了这个不寻常的儿子的诞生与成长,她也是耶稣施行第一个神迹的见证人之一。对于这位母亲来说,最让她难以理解的莫过于耶稣属天的身份以及他在地上属天的事业。从12岁起这个儿子就宣称:“难道你们不知道我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在成长过程中,他显然聪明过人,处处表现出非凡的人格魅力,出众的智慧与能力,在他所教导的人群中曾有人高声喊着说:“那乳养你的是有福的!”  相似文献   

14.
还是新婚后不久,有一天,在床第之间的一番恩爱之后,妻子伏在我的胸前,用秀发蹭着我的脸颊,如孩童般喃喃细语…… 那是床第恩爱的继续,如梦如痴,我眯着眼陶醉于这人世间最甜蜜的时刻,并没有在意妻子究竟在说些什么。见我半睡半醒,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她,妻子不知道突然想起了什么,带着娇嗔问道:“要是我和你妈都掉到河里,你是先救她,还是先救我?” 这使我一惊! 我想,我这是碰到了有生以来最难回答的一道难题。先救母亲?那就意味着妻子的死亡,意味着我爱她还没爱到可以舍去一切的地步,所有的海誓山盟岂不都成了欺骗!先救妻子?那就意味着母亲将  相似文献   

15.
外婆过世多年了,可和我聊天时,母亲常会说起外婆,说起外婆常说的几句话。 “家有黄金堆百斗,不如送儿上学堂。”外婆常常这样说。我的母亲,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初。在那样一个时代,在偏僻的苏北乡村,不要说女孩子,就连男孩子,能够上学的也不多。  相似文献   

16.
心曲     
序:我知道,要我忘怀那不忍尘封的一段情缘是绝不可能的。那记忆犹如昨天的故事,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恋爱,我却将它视如生命一般珍贵。 第一乐章 我是那种多情又执著的女孩,当青春的朦胧美丽光临我的时候,初一我就在心里隐藏着一个美丽的身影,由于性格的原因,三年中我们几乎没说过一句话,可是我深深地眷恋着他,直到如  相似文献   

17.
王兴晓 《天风》2014,(11):12-13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搬进了新家。之后的某一天,隔壁传来敲门声,很久都没有人应答。于是母亲就开门询问,这才知道我家隔壁住着一位基督徒,而那个来访者也是位基督徒,是来探访她的。母亲向来为人热情,就招呼那位来访者来家里坐坐,等邻居回来。而那位来访的姊妹就借机向我母亲传起了福音。此后的一段时间,隔壁邻居也常常来我家,向我母亲讲圣经,而我也跟在母亲身边一起听。  相似文献   

18.
总有一幅画,在有月亮的晚上隐现;总有一首童谣,在杨柳婀娜的湖畔响起。似那幅画,如那首童谣,我的故乡,如此熟悉,又离我那么遥远。我的故乡,她不高贵,只在平凡中闪烁着淡淡的光。朴实的故乡,一如温馨的阳光诠释着她的慈祥,她就像天下所有的母亲疼爱她们的孩子一样,养育了一代代生活在那方热土上的人们。故乡是一幅平淡而充实的画。  相似文献   

19.
凝聚     
正一个朋友失眠多日,昨天竟然睡得很好,入睡易、自然醒,醒后头脑清醒、浑身清爽,像被赐了福,心情如花绽放。朋友不知道为什么,我问他最近在做什么,他回答参加了系统内的诗文大赛,这几天在熟悉、背诵诗词,已经掌握了80首(篇)。我这就明白朋友能够睡好的原因了。朋友往常是一个精神和注意  相似文献   

20.
正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走去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