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崧 《美与时代》2015,(2):44-46
贵州的饮酒文化丰裕而浓厚,自然而幽深。从哲学上考察其审美韵味,会发现贵州饮酒文化包含着程序美、气氛美、人情美、超脱美等不同侧面,"醉美"可以囊括其总精神。"醉美"是一种醉中有美、美中有醉的忘我之境,它融摄了审美与道德。贵州饮酒文化是全国酒文化的突出代表,深入了解酒文化丰富的意蕴,对发展酒文化产业,对创意事业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林孔华 《天风》2006,(11):26-27
祷告是神给人的一种极高的权柄,通过祷告,人可以向神吐露心语、诉说心愿、倾诉委屈、认罪悔改、感恩赞美、接受能力等。圣经中记录着各式各样的祷告,见证着一颗颗伟大的心灵在神前的尽情释放。  相似文献   

3.
茶的随想     
1叶,泡在清水里;人,泡在心情里。清水,一点一点浓起来;心情,一点一点淡下去。2夜色如水,渐渐注满世界——这把偌大的紫砂壶。无数颗不安的心,开始上下沉浮。3喝酒,会醉人;饮茶,是另一种醉。4山野茅棚中,牛饮大碗竹叶茶是一种境界;都市茶楼里,细品小壶碧螺春又是一种境界。5两人  相似文献   

4.
醉书心态     
一日与诸贤豪饮,杯盘狼藉之后,东倒西歪,不成形态,俨然一幅艺术品。于是,宣纸摊开,泼墨为快。任笔墨飞舞,不时溅到身上和天花板。醉纸扔一地。翌日打扫,不经意间,发现醉纸上“动”了起来。笔墨真会舞动吗?即请昨日诸贤鉴观,皆叹为奇妙。由是定曰:醉书。 醉,是人间一种非常的现象,非常的境界。人,一旦获醉,便超然现实,变成不同寻常。醉与书法结合,变成了一个非常奇妙的笔墨世界。醉,实际上是一种升华,飞跃,特殊的心理超越。醉书作为一种涨扬  相似文献   

5.
赤·父亲 父亲,地道的种田人。 夕阳里,打着赤膊,掮着麦秸,阔步走在田埂上,一尊古铜色的雕像,很是健美;雨帘中,戴着斗笠,插着秧苗,弯腰踩在泥泞里,一幅湿漉漉的中国画,很是清新;蓝天下,举着木锨,扬着谷子,翘首高歌草垛旁,一曲醉了的歌,很是动听。  相似文献   

6.
<正>杨维桢,字廉夫,“王国克生,维周之桢”。生于仕宦之家,自幼聪敏好学。由于后期生活动乱,异族掌权,一生仕途坎坷,最终对朝廷失去信心,转而醉饮交友,题书作诗,在“醉墨半醺”间感受生活的美好。下面以《元夕与妇饮诗》为例,浅谈杨维桢行草书中“醉”的具象体现和风格特征。一、“醉”的体现1.复古出新。“醉”是喝了酒的一种醉的状态,它在艺术创作中是某种非人力所能及的功能,有时必须借助酒力才能使作品呈现自然之趣,  相似文献   

7.
这是10月的南极,已进入寒季尾期的风暴,仍没有丝毫的收敛。它们携着刀片一样锐利的雪片,尖利地呼啸着,刮蚀着这个苍茫而神秘的世界。寒冷,欲将每一个角落的气息凝固。然而,在这肆虐的暴风雪里,却有一颗颗滚热的心在风雪中舞动着、眺望着。  相似文献   

8.
《法音》1989,(9)
佛牙舍利塔是中国佛教界修建的一座新塔,塔址在北京西山著名胜地八大处的第二处,即灵光寺原址。塔内供奉着一颗释迦牟尼佛的灵牙舍利。这颗灵牙舍利在我国已经供奉了一千五六百年。根据佛教史籍记载,佛陀入灭荼毗后,有两颗灵牙留在人间。一颗传到斯里兰卡,一颗传到当时的乌苌国(今巴基斯坦境内),后由乌苌国传到于阗(今我国新疆和阗县)。五世纪中,南朝高僧法献(424~498)西游于阗,从而把这颗佛牙请回南齐首都,即现  相似文献   

9.
甘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晶莹亮丽,一颗颗圆润的露。在饥渴者的心头悄然凝珠,顺颗都来自爱的源头,粒粒都闪现着真理的光芒。丰盛清新,一颗颗亮丽的甘露,历经风雨寒夜凝成牧者的希冀;颗颖都带着丰收的征兆,粒粒都滋育着成长的生命。洁白无瑕,一颖颗晶莹的甘露.弯苍没留下你的足迹,只留下你的心声;牧场留下了你的施予、而无法给予,与你形影相随的只有那—无私奉献的曙光。如珠似玉,一颗颧洁白的甘露,将生命织成爱的花环;陪伴羊群在牧场上度过长夜,化为露珠,随青草悄然融入羔羊肢体。甘露@王贤军  相似文献   

10.
醉与痴     
正这世上多的是醉与痴的人。刘伶醉于酒,黛玉痴于花。徐霞客醉于山水,顾恺之痴于丹青。汪士慎醉于茶,曹雪芹痴于梦。王子猷醉于青青翠竹,钟繇痴于蜿蜒笔墨。专心地沉浸在一份对某样事物专注的爱里,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古往今来,多少人在"醉"与"痴"间寻得独有的快乐,每一段都堪称佳话。"醉"和"痴"不言而明,暗示着专注与持久,还有一块单纯而明净的心灵背景。这样迷恋的瞬间将人生变成一串串接连不断的赏心乐事,将快乐加倍。  相似文献   

11.
清欢马兰头     
正"离离幽草自成丛,过眼儿童采撷空。不知马兰入晨俎,何似燕麦摇春风?"陆游《戏咏园中春草》里的马兰头是春天的一道珍馔。性情冲淡的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里引用绍兴童谣:"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褒赞荠菜和马兰头适时传递出春天的勃勃生趣。马兰头和田埂陌头的荠菜、苦菜、二月兰、蒲公英一样,叫起来如邻家女孩,阿香、水芹、  相似文献   

12.
报章和词典常将"烂醉如泥"一词解释成一个人由于饮酒过量而醉得瘫成团泥的样子——"烂醉如泥"中的"泥"成了"烂泥、稀泥"。这是望文生义的结果,虽然"普及",但却是一种误解:很多人不知道,这里的"泥"并非"土和水合成的东西",而是一种水虫。那么"醉如泥"中的"泥"到底指的是什么东西呢?宋、明、清三代还真有人为此做了专门的考证"。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事实》一书中,对"醉如泥"中的"泥"有如下考辨:"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叶小舟,正仰赖着一颗绿光闪闪的星宿,飘向那众人神往的港廿。我是一叶小舟,在那里—我排徊了好久,好久终于告别了那古柳,那金沙洲,谢绝了娇杨的拳拳温柔。这向天涯,赳赳昂首。我是一叶小舟,长波带我到了海口。眺望着惊涛拍岸,浪花四溅,恐惧偷袭来临,系住小舟。那海湾上空升起了颗绿光闪闪的星宿,她向我微笑,眨眼,赐予我平安并与我同游。 就在此刻, 我是一叶小舟 正在风口浪尖上搏斗, 海星在一边指引、一边高喊加油。我是一叶小舟正仰赖着一颗绿光闪闪的星宿飘向那众人神往的港口。我是一叶小舟@陈修新$中南神哲学院~~…  相似文献   

14.
醉狂与智慧     
醉狂,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在理性信受推崇的人类社会,人们回避它,但有时又需要它。因为它能使人的心情得到无忌的释放,使人的自我得到特别的加强,使人的身心感到漂然而自在。因此,许多人希望有体验醉狂的机会,却不敢把它当作生活的常态,因为那样会被人看成是疯狂或狂妄。醉狂,是一匹烈性的野马,当它还只是在人类情感的原始荒野上奔驰的时候;醉狂,又是一坐良骑,当它进入人类理性的圣地,被智者勇者训之导之之后。因此,我们要想获得人生的辉煌,我们就应该学会并拥有那么一份醉任──一份充满智慧的醉狂。充满智慧的…  相似文献   

15.
心路咏叹调     
当你走过无数有形的路径,踏遍千山万水后,你会发现有一条路你走得最多、最长、最累、最苦,却总是走不完,那便是心灵之路——心路。心路是自我的小世界向社会大世界撒去的线;心路是人生小舞台向社会大舞台架起的梯;心路是一颗心朝另一颗心伸出的手;心路是此颗心之矢朝彼颗心之的射出的箭……心路犹如一条通幽的曲径,联系着社会、人生、事业、地球、宇宙;心路好像一座弯曲的拱桥,沟通着爱情、乡情、友情、亲情。心路,它有着人类灵魂无穷无尽的奥秘!叠一只玲珑的纸船,江河便是你我的心路;放飞一架飘飞的风筝,天空便是你我的心路;投寄一帧粉红…  相似文献   

16.
话菩提珠     
几年前的一个机缘,遇到一位法法送我一串珠子,并和蔼地对我说:“你与佛有缘,闲时静心坐坐,数数念珠,对你身体有好处。”回到家里,认真数一数珠子,计108颗,我欣赏着这溜光发亮的珠子:珠子表面密集的点点儿宛如天上的繁星,围绕着珠上的圆孔象是众星拱月一般;其中一颗最大的珠子上面写有佛字,配着像发言一样的东西,好象一个宝葫芦;108颗珠子恰似水游传中的一百单八将,犹如寺院里的金刚、罗汉……后来,我越来越多地有缘读了佛教书籍,方晓得法师给我的是一串菩提珠,是念珠中的上品。大菩提珠代表无量光、无量寿佛,108颗小珠…  相似文献   

17.
清澈     
正1拂晓。天地间,一切恍如初醒。氤氲着新鲜而纯粹的气息。青嫩的草叶上,一颗颗露珠,在晨风中,在晨曦中,轻轻地滚动着。那露珠,晶莹而剔透;望进去,是一片宏大的清澈。因为清澈,几乎要将目光过滤,过滤成无上的干净。世上大凡干净之物,总有着清澈的质地。2远离城区,去拜访一座原始山林。越往里,越发现,那里的一切,都是清澈的。山风是清澈的;风里,嗅不  相似文献   

18.
那天我买完菜,蹬着自行车回家。走到街角的音像店,忽然听到一首老歌,是姜育恒的《再回首》。“曾经在幽幽暗暗中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突然之间,我的心动了,就像一口幽深的井中投入了一颗石子,沉寂多年的平静被激活了。我在穿梭的人群中停下车子,听着穿越喧嚣的歌声,听着听着,眼泪似乎在往外涌……  相似文献   

19.
双头鸟     
正一只鸟住在一条河边的树丛里。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鸟,因为它长着两颗头,却只有一个身子。有一天,双头鸟在河边觅食,看到地上有一小块儿苹果。它的一颗头说"这块儿苹果看上去多好呀,一定是上帝送给我的美味,我真是太幸运了。"第二颗头闻言,说:"我也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美味,让我们俩一起分享吧。"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西山八大处灵光寺舍利塔里,供奉着一颗为世界佛教界尊崇的舍利,它装盛在一座重153公斤、镶有861颗珍珠和宝石的金质塔里。 佛陀入灭荼毗后,遗留在人间总共有4颗牙齿。南北朝时,建康(今南京市)有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