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判断一个人,要看其"所为",更要看其"不为"。孔子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其实,"观其行",不仅要看"做什么",更要看"不做什么"。比如,判断君子和小人,如果只看是否谈仁说义,很可能看错,如果再看一下能否做到不"巧言令色",就会准确得多。这背后的逻辑是,君子一定不是"巧言令色"之人。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判断方法:一个人的"不为",更能显  相似文献   

2.
整个白天都叫"昼",联系古代的社会生活看,"宰予昼寝"是指太阳都出来了,宰予还在睡大觉,不参加早自修。"粪土之墙"的"粪"是"垒"传抄之误。孔子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是用比兴手法说像宰予这样不抓紧时间学习的人是教不好的。  相似文献   

3.
正陆游《老学庵笔记》记:"郑康成自为书戒子益恩,其末曰:‘若忽忘不识,亦已焉哉。’此正孟子所谓‘父子之间不责善’也。盖不责善,非不示于善也,不责其必从耳。陶渊明《命子》诗曰:‘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用康城语也。"天下做父母的,看了这一段记载怕都不免要感慨的。父子之间,做老子的该说的当然要说,否则"养不教父之过"就真是大大的罪过。但做儿子的听不听得进去,却又是勉强不得的。"亦已焉哉",是通达,也是无奈,用大白话说,就是"也就算了"。不算又能怎么样,说多了,轻则嫌烦,重则生仇。  相似文献   

4.
庄子关于"自然"之论,与他的人生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庄子哲学里,"自然"是一种状态,一种人的存在状态,一种人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情感状态。这种状态不仅是一种原初状态或不待造作的真实状态,也是一种真美状态。庄子讲"自然",是将"自然"与人的存在状态联系起来,是要让人明白人的本然,明白本来的生活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含有"中正"、"时中"、"用中"等内涵。孔子不仅以中庸思想作为"为人"与"为政"的原则,同时也以中庸来提升精神境界。"孔颜之乐"从实现原理来看是一种"自得之乐",其发生于德性的不断实现过程中。因为中庸是德性自我实现的内在要求,所以发挥中庸精神是获得"孔颜之乐"的必要条件。因此可以说,中庸思想为世人培养人生"乐趣"提供了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古人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年届古稀,夕阳虽好,也已岁近黄昏。无论你如何不服老,而事实上生命的细胞每天在加速衰老。故桑榆晚景,如何清醒而理智地"舍鱼而取熊掌",应是人生的最后一道选择题,一幅稍纵即逝的"沙画"。选好了、画完了,或许你才能博取人生最后的圆满;倘若选错了,抑或不屑一画,则恐怕要留人生的遗憾于身后了。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传统从政修养学说强调对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双重追求,主张"修身"与"为政"的融合,"学问"与"事功"的融合,"成己"与"成物"的融合,在本质上体现了"入世的情怀"和"生命的境界"的双重融合。儒家强调"三不朽"的追求,即"立德、立功、立言",乃是一种人生的大文章。冯友兰曾提出著名的"人生四境界说"。在他看来,中国传  相似文献   

8.
渊声 《天风》2012,(8):58
[问]最近,我们教会一些姊妹十分热衷于"灵恩"的活动。有人公开追求说方言、开医治大会,甚至搞赶鬼活动,着实吸引了不少信徒。不少人觉得这样的聚会似乎比平日里的崇拜更有"生气",或更显"灵验"。教会牧师劝阻他们,他们非但不听,反而说牧师"不属灵",我很纳闷,我是否也应当追求这样的属灵经历?信徒:小羊  相似文献   

9.
刘行 《天风》2014,(3):I0001-I0001
<正>《小康》杂志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中开展了关于"2013年个人年度心情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最大感受是"累"。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人"身累",有人"心累";有人身轻,心却不堪重负,有人"身累"心不"累","累"并快乐着;有人"累"有回报,也有人"累"而烦乱,不得法、不快乐,更谈不上回报了。"身累",大多是压力,为"吃、穿、住、行"奔波之累。但世上大多数人还是"心累"。"心累",有的是源自情感,家庭、婚姻、不良情绪;有的是太过计较,小肚鸡肠;有的是贪恋钱财,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参提前6:10)。"人生无处不挣扎",看来,不累的人还真的难找。  相似文献   

10.
廖名春 《孔子研究》2019,(3):152-158
《论语·宪问》篇使者所谓"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既非谦辞,说蘧伯玉"想減少过错却还没能做到";也非其对蘧伯玉的非议,言其过多而无能。而是说蘧伯玉"喜欢舍弃他的过错",在喜欢改过,勇于改过上,无人能及。"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亦非谦辞,孔子是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三件事"我无能焉",即没有人比得上我。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的"因信称义"与净土宗的"带业往生"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都强调他力救赎而非自力救赎。不过由于净土宗教义受到天台宗"三谛圆融""性具说",华严宗"事事无碍"、"性起说",唯识宗"唯识所现"、"种子说",禅宗"是心作佛"、"自性说"等理论的影响,因此其救赎前提乃是"同体大悲"而非"无缘大慈",在救赎方式上主张"带业往生"与"往生之后消业成佛"的自他合一,在救赎结果上有对"三辈九品"往生"四土"的系统建构,这些都比基督教的理论更加圆融。在世界文明对话时期,基督教神学家可以由此受到启发,在反观、坚守、发展自身独特性与纯正性的基础上,从"神爱说"、"福音观"、"终末论"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其"因信称义"恩典救赎的教义。  相似文献   

12.
<正>基督徒需要"正"气来活出生命的色彩,这种正气是要我们常常抬头望天知"天气",殷勤服侍接"地气",作光作盐聚"人气",当"天气"、"地气"、"人气"一以贯之时,我们的生命就是基督荣耀的见证。一、行事为人知"天气"信了耶稣之后,我们的生命将因此改变,心思意念也要更新,如同保罗说的"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参加2:20)。我们  相似文献   

13.
正顺治年间,尚可喜获封"平南王",皇太后特赐了一件薰貂领花绸锦袍,表彰尚母的养育之功。可是,尚可喜为二房所生、大房所养,锦袍到底给哪位母亲呢?就在他左右为难时,两位母亲已听到风声,不请自到。只听生母说:"儿子是我亲生的,锦袍当然要归我!"可养母说:"我可养育了他十几年,难道不该得到锦袍吗?"尚可喜不能也不敢得罪其中任何一位,经过一番思考,他说:"锦袍只有一件,孩儿也不知道该给谁,我能想到的,就只有退还锦袍并说明原因了。"  相似文献   

14.
"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以示我们对父亲和老师的尊重。这种避讳,在我国古代要比今天严格得多。在古代,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对君王、对尊者更要避讳。大家都知道,为避秦始皇赢政的讳,把农历正月改为"端月",或改正字的读音为平声。还有陆  相似文献   

15.
谈时间管理     
周志治 《天风》2008,(18):31-31
经文:诗90:12;箴19:8 常有人说, "你们教牧都很忙吧?"我常回应说: "不忙,只是事多."事多不就是"忙"吗?是.可有人说,忙这个字由"心"和"亡"两字组成,"忙"含有心死之意.有人事多,而只会赶路不懂得要停下来认路,讲事工进度而不顾深度,只有工作没有人生风景,这种情况我不要.事可以多,但可以理出优先次序,可以善用人才,团队协作,因此事多而心不可以"亡",这样才能永远绽放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人是在比较中生活的,总会产生相互攀比的心理。因为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展。但怎么比、比什么,却是一门大学问。有位名人说过:人生的快乐和痛苦是比出来的,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也是比出来的。这话颇有道理。古往今来,许多名人伟人正是由于比的态度端正,比的方法正确,比的境界高尚,所以,才比出了知足的心态、健康的身心、拼搏的劲头、人生的辉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庄子写《人间世》,要我们"乘物以游心",也就是逍遥游。事实上逍遥游可以跟生命三个层次一一相应,人物要逍(消),人间能遥,人生则可游。底下一句话"托不得已以养中",这个"中"应当"冲"解,"冲"是冲虚,养生主就是要养"心"的冲虚。因为心是虚的才能够无限地包容,且心虚静如镜才能够看到别人。假定心里面有执念,你就看不到别人。好恶太强的人,看  相似文献   

18.
正刘强东说,他根本不知道太太漂亮,"我脸盲";马云说,"我人生最大的错误是创立阿里巴巴",是真的很后悔;首富过的王健林在年会上唱"一无所有";网易CEO丁磊说,做企业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挣钱只是个顺便的事情"……我相信,当时他们说的唱的都是真的情绪,至于内容,可以相信也可以一笑而过。不过,情绪有时比内容更重要,就好像你不说的也许比你说的更真实。李嘉诚戴的是400美元的手表,他说,若是戴10万元的,  相似文献   

19.
信言与美言     
正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句话实在耐人寻味。从古至今,我们一向非常重视"信言",由此衍生出许多成语俗语,譬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譬如"一诺千金"。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也是反对"巧言",追求"信言",与老子的观点一致。可以说,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认为,诚信的言论,一定是质朴的,直接的,简单的,不需要那么多包装,不需要那么多技巧,不需要那么多修饰。这倒和一句西方的谚语"真理总是赤裸裸的"相合。  相似文献   

20.
正"之乎者也"可以说是古代文言书面语的标志性词汇,也成为斯文典雅的象征。所以古人写文章,"之乎者也"用得多,文章就"雅",作者也受人敬重;若"之乎者也"用得少甚至不用,文章成了大白话,就只能归入"通俗"之列了。但矛盾的是,还有另外一个现象,在古代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