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馨的咳嗽     
10年前,我父亲在一个小镇做煤炭生意。父亲把煤堆在一个围墙很矮的院子里,结果经常被偷。每天夜里,父亲都要起来看一看。一天晚上,我和父亲一起巡夜时突然看到一个女人正伏在煤堆边偷煤,我想过去抓住她时,却被父亲制止了。  相似文献   

2.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女儿跟父亲都有一种隔膜,我从小就对自己的父亲敬而远之:我不喜欢他的懦弱和细致,我总在想为什么他不是那种能用胡子扎女儿脸很风趣的父亲?结婚的时候,我逃也似地离开了父母家,总算可以独立了,尽管只有一间小房,我却不愿意听从父母的劝说和他们同住。  相似文献   

3.
背影     
父亲近几年做起了零售茶叶的生意,邻近集市时时闪现着他的身影。一天,他和一位朋友来城里进货,中午到家中吃饭,我和妻热情招待。刚刚放下筷子,就到了上班的时间了。父亲和他的朋友急着要走,说要去批发店看看,下午还要回去。我将他们送到楼梯口,挥手作别。  相似文献   

4.
正比起人们对母亲流于形色的吟咏,父亲,则更多地体现一种令人肃然生畏的形象,以及一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榜样力量。父亲节将至,我不会捧一束鲜花送给父亲,那将显得十分矫情,他也不会接过去。我不在这天打电话致以问候,不是不屑,而是怕轻慢了父亲在心底的分量。父爱无言,不需要靠一个日子来纪念或诠释;父亲如信念,你记得或者不记得,他都依然那般姿势,不卑不亢。理解父爱,其实就是认同一种坚守,他威严质朴,大美而无声,扛起人生的全部内涵。回忆父亲在生活中的片段,很少,但很清晰。记得我少年时  相似文献   

5.
我工作的地方离老家只有一百多里路程,工作不是很忙的时候,我总要抽空回去一趟,去父亲的坟前看看,对父亲说说心里话。跪在父亲的坟前,我不知道,长眠在泥土里的父亲,一个人会不会孤单。我也不知道,当我无数次梦到父亲那清癯的面容时,他同样是不是也在土地的深处,挂念着他的亲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父亲的逝去都会促使我对生命进行无解的思考:亲人们离开了我们世俗意义上的村庄,住进了那些在贫瘠田野中,用泥土垒成的村庄里,会不会害怕,会不会想念与他们不同世界里的亲人。他们能够感知我们对他们逝去的悲伤和思念吗?  相似文献   

6.
吕小飞 《天风》2014,(7):49-51,53
2011年年初,由张国立自导自演的电视剧《养父》播出之后感动了无数观众,被评价为最感人的开年剧目.2010年12月16日,《养父》在沈阳举行了首映式.在首映仪式上,邀请到一位特殊的父亲,这位父亲15年间收养了73名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儿,给他们提供了温暖的家庭和如山般的父爱.在邀请这位父亲和他的孩子们上台后,张国立亲手为他献上了鲜花,亲自给孩子们分发了礼物,并动情地说:“我之所以将《养父》的首映地选在沈阳,就是因为我知道在这里有一位伟大的父亲,他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69个孩子的幸福(现在已经有73个孩子),请容许我向这位父亲表示我的敬意.”  相似文献   

7.
这件事情要从我的父亲说起。他是做木材生意的,可是有一天,他与对门做布匹生意的罗老板闹翻了。父亲回家后左思右想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他在做木材生意的同时也顺带卖起布匹来,而且他卖的布匹总是比罗老板的要低一块钱。罗老板不甘示弱,也把价格下调了一块钱,父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大账     
正父亲不是个懦弱的人,但那次,明明是他占理,却被一个老女人吓得躲了起来。那件事发生在我读小学一年级时的寒假里。那天早上,我和父亲上山背柴,回来到村外坡头时,我有点累,就骗父亲说肚子疼走不动了,并夸张地在地上打滚。父亲急了,赶紧把柴靠在路边,解下绳索,背起我回家。到家里,家人们正等着我们吃饭。我狼吞虎咽地吃了两大碗,说肚子好了。母亲心疼地说,那是饿的。  相似文献   

9.
空瓶子哲学     
正一个废弃的饮料瓶有水没有水,有什么要紧呢?我年迈的母亲却很在意这个。若干年前,我的父亲去世。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我的母亲做起了捡拾废品的生意,寻找到落单老年人别样的风景。我在学校上班,也经常帮母亲攒废品。孩子们喝过的饮料瓶、废纸之类能收集的都收集起来,母亲隔三差五来学校,把这些"战利品"拉走。但恼人的是母亲总  相似文献   

10.
一位酷爱户外运动的朋友说了一个故事:他在一个偏远山区徒步行走时,在一个当地人的村庄住了一宿。当地人对他热情招待,他却无以回报,就把背包里的一些铅笔送给了那里的孩子们。第二天早上他出发上路,看见孩子们站在路口,手里捧着大束刚从山上采下的鲜花在等着他……"我站在那里,看着孩子们,一直看着他们,说不出话来。他们手上的鲜花比最漂亮的女人都要美丽!"  相似文献   

11.
陪伴     
正再次坐在父母身旁,与他们一起包饺子,已相隔两个月。母亲擀皮,不时捋一下已白到彻底的头发,自顾自地讲述村里那点事儿,我搭什么话,她都不大能听见了,只能点头示意我在听;父亲和我共包一盆馅儿,私下小声谈着我俩的话题。一个一个饺子,摆满盖帘,再一盖帘。这场景,许多年前不是这样,也不知哪年哪月成了这样,想来甚是温馨,却也只剩辛酸。包完,母亲抱柴烧水,忙  相似文献   

12.
从小到大,我都不是一个叫人省心的孩子。读书的时候,成绩一塌糊涂,三番五次扬言不读了,对于这个原则性的问题,父亲并没有因为我的任性而妥协。每一次去学校看我,他都会偷偷地塞一点钱给我,给我买喜欢的书,给我买好吃的,给我买新衣服,我知道他是用另外一种方式鼓励我,不可以停下来。那时候,家里并不富裕,父亲对自己很苛刻,对我却很慷慨。  相似文献   

13.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一个犹太人对他的儿子说:“现在我们惟一的财富就是我们的智慧,当别人说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二。”纳粹在奥斯维辛毒死536724人,这父子二人却活了下来。1946年,他们来到美国,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应该说3.5美元。你试着把一磅铜做成门的把柄看一看。”二十年后,那位父亲死了,儿子独自经营铜器店,他做过铜鼓、做过瑞士钟表上的簧片、做过奥运会的奖牌。他曾把一磅铜…  相似文献   

14.
学会分享     
一个少年在家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鲜花店,生意还不错。 可是后来,他的花店旁边又出现一家花店,他很紧张。正在他想办法挤走对方时,这家花店的旁边又新开一家花店,他急得眼睛都红了,邀来几个热血少年,准备干出格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背影     
正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不知道父亲今天怎么样了。虽然经常和他通电话,但是我却夜夜梦到家乡的那片红土地,夜夜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父亲什么时候买上四轮电  相似文献   

16.
星期天一大早,我走到父亲跟前,说想要300元钱,买一双新的溜冰鞋。父亲不同意,我噘起嘴,心里老大不高兴。父亲未免太抠门了,他有10家包子连锁店,可对我,却抠门得要命。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竟然需要去找工作。我的意思是,和那些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一样,站在办公室外等待应聘。我并不是说这样不可以,只是对于我——一个35岁的中年男子来说,这是一件很令人难为情的事情。还有一个原因我不太愿意承认,但事实上,我确实仍然无法接受自己生意失败的事实。我现在身无分文,每个月寄到家里的账单却没有减少。我决定找一份工作,从头开始做起。  相似文献   

18.
见字如面     
正我与父亲九年未见,想念自不待言。依稀记得,那是夏天,我将刚在文学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推荐"给父亲,父亲戴上花镜,读完,脸上的表情腼腆而怡然。文章重温了少年时代我与父亲之间发生的故事:女儿倔强贪玩冒险,父亲严厉粗暴柔肠。那时,我已然做了母亲,儿子的年龄与文章中的"女儿"相仿。写父女的文章不止一篇,给父亲看过的却仅此一篇,这是为什么呢?我从小惧怕父亲,即使已为人母,面对父亲,自觉矮了  相似文献   

19.
时光的印记     
高中那段时光,我住校读书。高一刚开学不久,父亲和别人合伙做山货生意被骗,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负债累累。住校意味着食宿将成为一笔不小的开销,自从家里生意被骗后,好多时候我都为这笔开销发愁。还好,学校允许农村来的孩子带米上学,早中晚烧开水的时候帮着蒸一盒饭。每天早中晚我把米洗好,送到锅炉房,等到开饭的时候再花5毛钱打一份素菜,一顿饭也就这样过了。有些时候为了省钱,干脆从家里拿些咸菜……  相似文献   

20.
正我,尚不到四十岁,却患上了高血压。那些天,我心情极度郁闷,虽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但总归要谨遵医嘱,每天一粒的降压药,不得不吃起来。虽说高血压并非急症重病,但我依然叮嘱妻子和女儿,别告诉我年过七旬上岁数了的父母,免得他们为我忧心。在父亲面前,我虽极力掩饰着,但他还是有所察觉了。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