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吃茶喝茶品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当我们细细品啜一杯清香的茶时,似乎也品味出中华文化的厚重和广博。道教与茶文化渊源深厚,以下对此作一探求。一、"茶""道"相辅(一)道以茶为佐——茶的自然功用与宗教功用茶之性,益于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陆羽:《茶经》)作为历史悠久的饮品,茶最早的功能就是药,这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可以得到证实。除了解毒,茶还别有养生特效,"茶叶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  相似文献   

2.
李信军 《中国宗教》2017,(10):76-77
一 中华茶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经》也提及"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由此可见,早在我国的上古时期,先人就对茶及其药用功能有了深刻的认识。到了西周时期,祭祀成为邦国大礼,"茶"被奉为"通灵达仙之物"用于祭祀之中。据记载,周朝专设掌茶官就多达24人。茶作为祭天地、祭神灵、祭祖先的圣物、圣品,在大礼中一直盛行不衰。  相似文献   

3.
云南穆斯林普遍嗜好饮茶,尤其酷饮绿茶。那醇美芳香的绿茶气味,那碧绿晶莹的绿茶汤色,历来为他们所钟爱,被视之若宝。绿茶是当地穆斯林家庭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用品。宁可数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他们一生以茶相伴,休闲时饮茶,繁忙时也饮茶;上坟“做好事”饮茶,结婚摆喜宴也要饮茶;若有客人到访,也必首先待之以茶。故凡上年岁的滇中穆斯林,几乎人人喜饮茶、善饮茶,个个皆品茶、鉴茶高手。一般未入水浸泡的干茶叶,他们无需品尝,只要观其颜色,再凑鼻孔一嗅,便能分辨出茶之种类及优劣等级。饮绿茶,是云南穆斯林的共同嗜好,饮茶方式在不同地区也…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只要稍有点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茶禅一味”。 三毛有这样一段话:“阿拉伯人饮茶必饮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  相似文献   

5.
则韵     
正泡茶时,许多人从来都只是凭感觉往器皿里放茶叶,方式简洁随意。早在唐朝,日本使者就将华夏民族的饮茶习惯带回岛国,秉承韵味十足的礼仪,整个过程时刻保持敬畏态度。《茶经》中记载,烹茶时量取茶末投放的量具称之为茶则。则者,量也,准也,度也。精准地量出适量的茶叶,遵循茶道烹煮后才能饮上一杯口味上乘、回味悠长的佳茗。口渴时,端坐静候千回百转后才呈  相似文献   

6.
2005年9月,台湾著名学者李敖探访北京法源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以一杯清茶待客,谓之“君子之交淡如水”。既礼貌周到,又体现出佛门清净的风范。孰不知这普普通通的一杯茶,却已和出家僧众相伴千年,有着不解的缘分。茶是地地道道的国货,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陆羽《茶经》曰:“茶乃南方嘉木。”说明茶原产于我国南方。《本草纲目》称茶树源于巴蜀,闽、浙、江、湖、淮南山中都有种植。早在远古,茶的药用价值就被我们的祖先所认识、利用。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一日中七十二毒,后用茶解之,方能幸免,这才把医药传世,惠及后人。在隋唐以前,…  相似文献   

7.
从唐诗看唐代茶与佛教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唐诗看唐代茶与佛教的关系[日]高桥忠彦著陈星桥译中国人饮茶风俗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就已较普遍了。从北朝人来看,南朝人的特征之一就是有“饮(茶)”的习惯。而在中国北方,一般重视乳制品一类的饮料而蔑视饮茶,当然更谈不上普及了。①隋唐统一中国之初,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全文首先略述炎帝神农氏与香的起源,进一步肯定肖磊博士的"中华传统香文化祖师——神农"的观点;其次重点论述炎帝神农氏在南岳衡山的活动,并且在当地流传了大量关于炎帝神农氏的传说和遗迹,其历史贡献很大。千百年来,建造了无数祠庙,终年祭祀,香火不绝;再次梳理南岳进香朝圣习俗;最后2016年农历八月笔者问卷调查。凡此种种说明"南岳进香"是远古人们祭祀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的活化石,表明香祖师文脉在民间社会的延续及发展。南岳衡山是香祖师炎帝神农氏为民造福的圣地,是中华香祖文化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9.
可惜一杯茶     
朋友,您会饮茶吗? 嘿!谁不会?无论"琴棋书画诗酒茶"的传统文化,或"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哪一样离得了它? 您可知有一则发生在唐代的佳话:著名的投子禅师门下有一侍者名阿章,非常勤快,一天,阿章做完当天的劳动工作,投子禅师为了犒劳,于是赐给他一杯茶,禅师一边替他倒茶,一边自  相似文献   

10.
张琳 《佛教文化》1995,(3):43-44
中国人饮茶自传说神农尝百草时起,迄今已有三千年左右了。茶起初为药用,后为饮用,饮用方法经历了盛唐时期的光大、于宋代上升达到了品赏的境地。历经明、清两代后举国上下、大江南北,宫廷、僧侣、文人墨客、庶民百姓无不饮茶。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内涵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茶文化亦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枝独秀奇葩。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茶禅文化与中国佛教的茶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文化,禅文化,融成茶禅文化,是我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相传神农尝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药效。史传记载,东晋僧人,已于庐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饮茶苏(将茶与姜、桂、桔、枣等香料一起煮成茶汤)助修。随着华夏文明之发展,演至唐代,而茶文化兴起。制茶法由唐饼茶、宋团茶、明叶茶、至清工夫茶;饮茶法从唐煮茶、宋点茶、明泡茶、而清沏茶。茶由药用而饮用、而艺用、而禅用;由上层社会“雅玩”人俗为民间“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事。茶渗透于文化生活而产生茶具、茶厂、茶行、茶室、茶馆蔗经、茶书、茶诗、茶画、茶歌以至…  相似文献   

12.
正我爱读书,也爱喝茶,书香悠悠,茶香缕缕,伴我流年的好时光。小时候,在姥姥家生活,姥爷爱读书饮茶,姥姥爱养花做美食。每每回想那时候的生活,是那么快乐美好。退休在家的姥爷每天早早起来,姥姥已烧好热水,为姥爷沏好一杯茶,自己顺手也倒了一杯。顿时,馥郁的茶香扑鼻而来。姥姥手艺高超,早餐自然也是丰富可口好吃的。饭后,  相似文献   

13.
茶与寺院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聚思悟道,通常坐禅长达数日,久坐困乏,因而具有清心提神的茶叶便应运而生,成为佛家信徒们的座上品。同时,佛家持淡泊的人生态度,抑欲忌荤,提倡素食,清淡茶汤无疑是最佳饮品;且茶性净洁,久饮助人寂静斯文,为佛教平添一层神秘色彩,更与僧人结下不解之缘。据唐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大兴禅教,学禅务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相仿效,遂成风俗。”许多僧人嗜好饮茶,竟至“唯茶是求”的地步,对僧人遍遍饮茶的风气,古代诗人陆容有诗咏道:  相似文献   

14.
维吾尔人称茶为"恰依"。茶文化是维吾尔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茶也已经从最初的消暑解渴、强身健体,发展成为今天维吾尔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  相似文献   

15.
饮茶与读书     
一缕茶香,一瓣书香,文人夫复何求?茶,清香扑鼻,给你提神醒脑;书,墨香轻飘,让你明理益智。坐在书案前,左手摩一壶,右手捧一书,神思随茶香书香升腾,就有了"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忘我之境。我之所以将茶与书放在一起,不只是人们喜欢读书时饮茶,饮茶时爱读书,实际上这两者脾性相同,神韵相通。  相似文献   

16.
道教与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茶不仅契合道教道法自然的教义,而且在道教养生医疗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更是道教斋醮科仪中重要的祭品和法器。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约战国末,人们开始饮茶。道教与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饮品,在水质上,茶天然地契合道的特质。从陆羽《茶经》到明人钱椿年的《茶谱》、张谦德的《茶经》,各种茶典皆以山水、泉水为佳,此取道法自然之义。  相似文献   

17.
慢饮茶     
正生活中,我崇尚慢饮茶。我觉得,慢,不仅是一种喝茶的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慢饮茶,得风雅。茶乃风雅之物。喝茶也叫品茶,一个"品"字,揭示了喝茶的本性。一口茶分三次咽,慢慢地啜一口,啜一口,啜一口……理想中的饮茶,当如知堂老人所言的那样:"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清闲,可抵十年的尘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丝绸之路的中阿双边通商中,部分中国商品被赋予文化内涵,逐渐成为特殊的文化符号,尤其那些能够深入到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商品,其蕴含的文化价值也在无形中广为传播。茶叶是丝绸之路上经久不衰的商品,饮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经典文化以茶为载体对外传播。阿拉伯国家不盛产茶叶却盛行饮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茶叶及文化输出的重要对象国。  相似文献   

19.
正南希·肯尼迪供职于某杂志社。这天下午,在下班回家的途中,南希的车突然被一群摩托车手团团围住。"路很窄,情况看起来有点吓人。所以我在一家餐馆前停车,然后进餐馆喝了杯茶。十分钟后,那些家伙都过去了。我开开心心地继续上路。"事后,南希这样说道。如果你觉得自己有可能会陷入一场危险当中,有时候向对方示弱是最安全的解决方法。即使是最不友好的人也会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20.
人们喜爱饮茶,这不仅是一种待客之道,也是一种艺术享受。因为煮茶的习惯、方法和使用的茶具的不同,在民间从泡茶到饮茶甚至形成了各样格式化的方法。特别是东邻日本,自从我国传去茶种、煮茶方法之后,发展成今日的茶道,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并产生了各种流派。在日本后世茶道有“茶禅一味”的说法,原来考之历史,饮茶的风气首先是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