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登门坎效应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  相似文献   

2.
李静 《思维与智慧》2013,(12):34-35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却在高手云集的厨艺巅峰之战中勇夺桂冠。她的事迹经过网络传播后,网友们都称她为“励志姐”,她就是《顶级厨师》第二季比赛中的冠军赵丹。  相似文献   

3.
正石田松几年前从日本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一直不太顺利。一次,他因为找工作不顺心,就和朋友们去了咖啡馆喝咖啡,在轻松的聊天氛围内,他的心情渐渐好多了。他忽然想到:能不能让求职者在咖啡馆内求职,从而免去四处奔波的辛苦呢?于是,他产生了开一家"求职咖啡馆"的想法。可是,咖啡馆开在哪里呢?石田松想到自己毕业后求职不顺利的情景,而企业往往都是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天,在美国佛蒙特溜冰场的座位席上坐着一个年轻人,他静静地坐着,看着在眼前不时闪过的那些溜冰人,此时溜冰场上空的温暖阳光可以让他很享受着这种美好的时光。自从他卖掉了家传的卷烟纸厂后,得到了一笔可观的资金,他正琢磨着如何借着这笔钱再发一次横财。在溜冰场旁边有一家咖啡店,每次他到溜冰场的时候,都会在这个咖啡店里喝上一杯。这家店的咖啡很合他的口味,最后他把这家小店买了下来,自己卖咖啡。一年后,他成立了一家咖啡  相似文献   

5.
咖啡人生     
我接触咖啡,过去只是在纸上。尤其是一些时尚杂志上新新人类的文字,似乎无咖啡则无生活。看得多了,也就引发了我不着边际的思考,之所以说不着边际,是由于我所生活的圈子和所在的小城,咖啡还属于稀罕货,难得耳闻目睹一回.不可避免地,我总把咖啡和茶混为一谈,都是饮品,一中一外而已;都有着由苦而甜的过程和沁人肺腑的清香,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6.
一这个案子的主角名叫斯黛拉·莉柏克,当时已有79岁高龄。1992年2月,莉柏克搭乘外孙驾驶的轿车,途经当地一家麦当劳快餐店,通过"驾车销售窗口"买了一杯咖啡,售价49美分。驶离餐馆后,莉柏克需要往咖啡里添加奶粉和白糖,外孙便停住了车。  相似文献   

7.
台湾的商业中心区可谓寸金寸土,除了星巴克,很少有咖啡品牌敢在那里开设门店。Cama现烘咖啡却是个例外。在短短几年间,它的门店就遍布台湾各商业中心区,大胆与强势品牌抢食。而它之所以能在台湾稳稳立足,而丝毫不受邻近大牌竞争者的影响,原因只有一个:它卖的高端咖啡的价格是星巴克咖啡的一半。数年前,一个名叫何炳霖的年轻人在台湾敦南的商业中心区开设了一家占地面积30多平方米的高端咖啡店。  相似文献   

8.
正据一份权威数据显示:在韩国,咖啡的人均年消费量达1.95公斤,也就是说每个韩国人每年可以消耗掉338个咖啡冷饮塑料杯!而在韩国众多咖啡馆中,氛围轻松温馨的星巴克成为了韩国民众最爱的咖啡馆。随着咖啡销量的直线上涨,星巴克开始关注盛放咖啡的一次性杯子该如何解决的问题。有人建议把塑料杯全部换成陶瓷杯,这样可以循环使用,节省资源。但这个建议很快被否决,因为这样的话将直接失去那批把咖啡打包带走的上班族顾客。  相似文献   

9.
刘凌维 《天风》2022,(10):37-38
福音种子 在信仰上对我影响最早的是我的外婆,我从小跟外婆生活在一起,她虽然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家庭主妇,但对信仰却非常虔诚,即使在十年动乱期间她也不肯放弃信仰.在上世纪80年代初,教会渐渐开始恢复后,外婆更是不辞辛苦地服侍弟兄姐妹:探访生病的人,扶持软弱的人,安慰伤心的人……外婆平时也很关爱亲友、邻里,热心向他们传讲上帝的福音.  相似文献   

10.
斯坦利:细心的节约意味着巨大的浪费斯坦利先生是《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美500家最大公司之一的总裁,他理财的独到之处在于: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是必要的,但不要为节约一美分而绞尽脑汁,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开源。他认为,细心的节约正是意味着巨大的浪费。郑周永:喝咖啡浪费  相似文献   

11.
引言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已遍及全球。大多数西方国家如美、英、法,习惯饮用咖啡;大多数东方国家如中、印、日,习惯用茶。还有一些国家喜欢饮含少量咖啡因的可可,“瓜拉那”等。据估计每年世界咖啡消费量已超过400万吨(Rokeitson,1978)。茶在中国的消费,也从1965年的43000吨,上升至1976年的139000吨(“中国经济年鉴”,1981)。为什么全世界范围内这样普遍地饮用咖啡和茶呢?原因是这些饮料中的咖啡因能提神解劳,提高感觉敏锐度和反应速度,使思路畅通,延长智力劳动的时间。如Nash(1962)的研究表明,咖啡因有助于成对联想学习,听觉材料的及时回忆,以及完成不完整的句子。但是近年来人们发现,咖啡因对人体有有害的作用。摄入咖啡因后,其中的甲基黄嘌呤  相似文献   

12.
他从1982年开始喝酒、喝咖啡、吃方便面,得癌症之前,至少喝了四万瓶啤酒,喝了四万杯咖啡。他曾经喝酒喝得胃切除,脖子也让汽车撞断过……  相似文献   

13.
在热带有一种常绿灌木,它的果实呈深红色椭圆形,内有两粒种子。种子炒熟制成粉可作饮料。这种饮料喝起来清新爽口,且有兴奋、健胃作用,所以,颇受欧洲人喜爱。就是在中国,它也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这种饮料就是咖啡。很多人都喝过咖啡,但是,未必知道咖啡的来历。说起来,这里面  相似文献   

14.
废弃的材料并不是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日常生活中冲泡后的咖啡渣和茶叶、红酒的软木塞子等材料,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创造再利用产品。让种子在铅笔里再发芽,是树木的再生,也是材料的再生。探究废弃材料的利用和用户心理的统一设计过程,为环保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友闲暇素来喜舞文弄墨,写得一手好狂草,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某一日,兴来,泡了一杯香浓咖啡,在将品未品之时,突发奇想,何不让咖啡与宣纸相遇、结缘?于是,他信手拿起画案上的狼毫大楷毛笔,饱蘸氤氲热气和袅袅香气的咖啡,在洁白的宣纸上,笔走游蛇,恣意挥洒。激情过后,当他再次审视自己以咖啡为墨写下的字,陡觉若枯藤老树,既有厚重沧桑之感,又不失遒劲,是墨所不能企及的境界。一次妙想奇思,打开了他的思维。随后他又找来绿色蔬菜,榨成碧  相似文献   

16.
正有些人认为作家是很轻松的职业:每天准时坐在电脑前,喝着香醇的咖啡敲着键盘,一篇稿子就出来了。而事实恰恰截然相反,写作是件苦役,有时候苦思冥想整天也打不出半个字。又或者花了几天时间写的几万字到头来需要一键清除,重头开始。最近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非虚构类),并一度登上美国热销书榜首的  相似文献   

17.
一架客机失事于沙漠,仅11人幸存。沙漠的白昼气温高达摄氏五六十度,如果不能及时找到水源,他们很快就会渴死。这几人中,有大学教授、家庭主妇、政府官员、公司经理……此外,还有个名叫彼得的傻子。他们一同去找水源。  相似文献   

18.
惯性与思维     
现实生活中惯性被用来指对那些经常耳闻目染、视而不见的事物,依经验照葫芦画瓢,一路做去。思维与惯性确实有些内在的联系。我们常说“习惯成自然”,这句话确有其道理,即常见的事物就耳闻不奇、经而不怪,不再去“浪费”精力去认真思考,只管依猫画虎。这本无可厚非,但有时却事与愿违,画虎不成反类犬。有个朋友曾讲过一个脑筋急转弯的“考题”,使我受益匪浅。其大意是:问一只戒指掉到了咖啡杯里,虽然杯里装满了咖啡,但戒指却没有湿,这是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咖啡是干的。由于平常我们接触较多的是溶就了的咖啡,我们便形成了一种…  相似文献   

19.
家务劳动社会化是女性职业化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问题。女性走向社会的趋势不可逆转,那么以往作为家庭主妇“专利”的家务劳动由谁承担?仍由妇女包揽吗,超出了职业妇女所能承担的极限;与男性共同分担,男女都觉得顾此失彼,两性间因此冲突不断;全  相似文献   

20.
一天,我被顶头上司——美联集团中国公司的总经理叫了过去。总经理倒上一杯咖啡后,对我说:“王先生,你难道不想对你的大区经理们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