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前看     
正一次,我问一位励志大师:"一个人如何来激励自己呢?""不断地向前看。"励志大师说。"向前看?是用前面的目标和希望来不断地召引自己、激励自己吗?"我问。"这只是其一。"励志大师说,"不断地向前看,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你在向前看时,才知道自己落在后面。落后的压力,会驱使你不断地向前赶、  相似文献   

2.
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轼有一次与佛印禅师一起打坐。苏轼对佛印开玩笑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天眼看到大师是团牛粪。佛印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法眼看到你是如来本体。苏轼回家后得意洋洋地告诉妹妹。苏小妹说:"哥哥,你实在输得太惨了。你难道不知道修行的一切外在事物都是内心的投射吗?你的内心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到别人也是一团牛粪;人家内心是如来,所以看到的你也是如来。"这个哲理小故事推而广之,还可以这样看:你喜欢别人,别人也就喜欢你;你欣赏别人,别人也就欣赏你;你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与人方便其实就是给自己方便。古语云:"欲将取之,必先予之。""汝  相似文献   

3.
一天早上,我听到丫头爸爸的一句话,非常感动,也非常震惊,还有点五味杂陈. 那是个非常安静的早晨,我和丫头爸爸一起非常平静地吃着早餐.不经意间,丫头爸爸对我说:"你要谢谢丫头,有她陪你,你很幸福!"我打趣地说:"不气我还能让我多活几年?"丫头爸爸说:"你看,丫头现在长大了,也可以自己忙自己的事了,还时不时搞点动静出来,在...  相似文献   

4.
正朋友对我说:"你知道吗?我今天跟另一个自己吵了一架。"我疑惑地问:"另一个自己?"他说:"也就是说,我今天战胜了自己!"原来,朋友与一个同事发生矛盾,心里耿耿于怀,总想找个机会"报仇雪恨"。于是,他很"阴暗"地打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列举了同事工作中的种种问题,他想把匿名信偷偷给单位领导。朋友这招数是跟电视剧里学的,他常说职场如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如果有人欺负你,一定不能放过他。朋友的手段很小儿科,他的目的就是泄愤。  相似文献   

5.
<正>题记:身体是代替我们表达无意识的好朋友【我的喉咙卡住了……】小丽来咨询时穿着一套黑色的运动服,她有些紧张地坐在我面前,小心翼翼地看着我说:"张老师,你觉得我这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了?上周我表姐结婚,婚礼上大家都要讲两句祝福的话,轮到我时我的喉咙居然卡住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我好歹也是个研究生,丢人丢大了。"看到小丽笑着说这件事,我也笑着说:"虽然你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看一档访谈节目,主持人问嘉宾在工作之余,最喜欢做什么?最喜欢去哪里旅游?最爱的一本书是什么?等等。嘉宾很认真地想了想,说:"我其实倒没有什么最喜欢的,生活中很多的东西我都很喜欢,没有非此即彼的情况,也没有什么不可或缺的爱好。"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问孩子:"你最喜欢谁,爸爸还是妈  相似文献   

7.
教堂幽默     
《天风》2020,(7)
正站哪一边?一对夫妻刚刚吵了一架,妻子却还在愤愤不平,转头问她幼小的儿子:"如果爸爸妈妈吵架,你站在哪一边?"孩子想了一下,坚定地说:"站旁边!"[提示]夫妻发生冲突时,不要让孩子站队,这只能让他为难或作假。边吃边分享男人买了一条鱼回家让老婆煮,然后自己跑去看电影。老婆也想一起去,可男人对她说:"两个人看浪费钱,你把鱼煮好,等我看完回来,边吃边和你分享故事情节。"待男人看完回来时,没见到鱼,就问老婆:"鱼呢?"  相似文献   

8.
我小的时候,住在城郊的一个小村庄里,从那到城里要经过一段土路,父亲每次进城都带我去。但回来经过土路时,总让我下来自己走,“从这个电线杆到那个电线杆,就是你的任务”。父亲笑眯眯的,而我每次也蹦蹦跳跳地走完它。一次从城里回家,刚下过雨。走到土路时,父亲要放我下来“从这个电线杆到那个电线杆”。我看着泥泞的土路和天上飘着的细雨,紧抓住父亲的脖子,不肯下来。父亲严肃地说:“你是一个男子汉了,该走完你自己的路。记住,这是你的责任。”说完,放下我就大踏步走了,扔下我在后面哭喊,父亲连头也没回一下。我只好在泥路上慢慢挪动,小心地…  相似文献   

9.
一种好心态     
正斯诺克达人奥沙利文告诉记者:"我做的每件事都像是额外的奖赏——我觉得自己并不需要证明什么,这是一种好的心态。"诗人赵楚《在成都——给柏桦》一诗中有这样几句:"诗歌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是如何扮演好德高望重/是如何悄悄享受成熟而不害羞。"翻来覆去地向人证明自己,实在是很辛苦的事。可悲的是,我们每个人几乎一辈子都在做这件事。自略微懂事开始,就不停地证明"我行""我比你行",直到老了,有人激你"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你还要振作起来,  相似文献   

10.
正这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理论:我们生活在一个个社会角色中,而常常失掉了自己的"真我"。我们每个人真的有"真我"吗?这似乎是个问题。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曾说,当一个人向别人介绍自己:姓名、出生地、住址、职业、爱好,等等,总有一些东西剩下来——那就是自己的"存在",不能被思考和言说。这剩下的东西,或许就是"真我"?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  相似文献   

11.
正去朋友家玩,发现他家的书房里多了一幅字:细水长流,岁月静好。我疑惑地问:"人家挂幅字都写‘宁静致远’或者‘难得糊涂’之类的,表明自己的心志,你写的这几个字怎么讲呢?"朋友一笑,说:"这是我四十岁生日时写的,也是为今后的日子定好的生活基调!"生活基调?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说。乐曲有基调,绘画有基调,文学作品有基调,说的是主要风格和基本感情。有了基调,作品就不会偏离主题。可  相似文献   

12.
正宋朝有个侍读叫梅询,即使到了晚年,也仍然迫切地追求俸禄官位。有一次,退朝后经过阁门,他看到箱子里的锦轴上写着:"锦轴,是胡侍郎的退休文书。"同僚们拿出来看。他远远地避开走了,说:"钱多而且说得又好,这是诱惑我退休啊。凭什么看呢?"当时的人大多笑话他。他七十多岁时,脚有病,经常握着自己的脚骂道:"这里面有鬼,让我不能到两府的是你啊。"他有一匹喜爱的马,他曾经牵着马在将要骑的时候,推着马鞍子说:"贱畜生,我已经薄命了,你难道就没有披丝织的鞍鞯的福分吗?"到了这么大岁  相似文献   

13.
和着歌者歌     
杨天美 《天风》2005,(3):49-49
我原不知道怎样地歌,能讨你的欢心,我的主人。在该唱的时候,却用怨来代替,当干燥和阴霾的日子来临。这也曾让你伤心、生气,主人。 你是那么的富有啊,万王之王。什么样的祭物能使你欢愉?你微笑着告诉我:唱吧! 哦,明白了,礼赞的歌声是献给你的最好祭品。 但我又深知道:"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当我勉强唱的时候,常是五音不准,走调跑音。"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  相似文献   

14.
正1826年,德国小说家威廉·豪夫身患重病,医生断言,他的生命不会超过一年。一天,豪夫的音乐家朋友穆克前来探病,当聊到豪夫的身后事时,穆克老泪纵横:"老伙计,虽然我现在并不能为你做什么,但你走后,我一定要为你写一首葬礼曲,让你在天堂还记得我。"面对穆克的哀伤,豪夫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病痛,他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拉着穆克的手叮嘱道:"谢谢你为我所做的这一切!但是,有件事我必须叮嘱你。"穆克握紧了豪夫冰凉的手:"有  相似文献   

15.
没有赢     
正今天你参加市演讲比赛,没能进入决赛,我和你的母亲一起去地铁接你,不是为了安慰,而是为了鼓励。记得你上车时我问你的第一句话吗?我问:"你是真输了,还是没有赢?"你当时不解地说:"这有什么区别?"我没回答,只是再问你:"下周的另一场比赛你还打算参加吗?"你十分坚决地说:"当然  相似文献   

16.
正儿子贪玩,下课的时候往天空中抛书,落下时碰到了一位同学的眼睛。班主任说:"最好带那孩子去医院看看。"赶到学校时,孩子的爷爷、奶奶已经在了,看上去年岁都大了。一问,孩子的爷爷七十九岁,孩子的奶奶七十六岁,一个不停地咳嗽,一个浑身不停地微抖着。孩子的爷爷见了我,不停地说抱歉,说他们年纪大了,现在上个医院又要填单,又要刷卡什么的,自己实在搞不明白,真是麻烦你了。我说:"不是你给我添麻烦,而是我儿子给你们添麻烦了。"两位老人一听,说:"小孩子又不  相似文献   

17.
正有一只松鼠,由于长期生活在树上,所以,他看树下的任何动物都比自己小。有一天,这只松鼠跳上一棵高耸入云的大树的树梢,这时,有一只老虎来到树下,抬着头向树上仰望。松鼠向树下俯瞰时,兴奋得大叫起来:"都说老虎是大块头,原来只和猫一样大!"老虎朗声地笑起来:"那你就下来吧,咱们站在一起比一比!"松鼠兴奋地从树梢上顺着树干跳下来。他大叫起来:"大老虎,我怎么只看见了你的腿,你的头哪儿去了?"老虎没有吱声,又朗声地笑起来……松鼠循着声音向上望去,这才看见了老虎的笑脸。  相似文献   

18.
污点     
正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站在镜子前,镜子朝他大声嚷道:"快看,你脸上有污点!"年轻人下意识地摸了摸脸颊,又朝镜子看了看,突然对着镜子笑了起来。镜子疑惑不解地问他:"你笑什么?难道我说得不对吗?"年轻人笑着指着镜子说道:"镜子啊镜子,是你自己脸上有污点啊,你连自己脸上身上的污点都看不到,又如何能断定别人脸上的污点呢?"这则寓言适合那些凡事都好指指点点,却对自己缺点一无所知的人。  相似文献   

19.
批阅作文时,我发现娟娟 作文本里夹有一张纸条,上面 写着:"张老师,我很想找你谈 谈心,不是师生之间的谈心, 而是朋友般的真诚交流,你愿 意吗?" 一天课外活动,我通知她 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刚坐稳, 她就嗔怪道:"张老师,我读高 中快两年了,你可是第一次找 我谈话呀,我知道,如果要不 是我在作文里给你写了纸条, 恐怕到毕业你也不会找我谈 话的。" "你能原谅我吗?"我十分 内疚地说。 "我并不介意",她语气变 得很温和地说:"我知道,近两 年来,你对我一直很关心,上 课提我背书,回答问题最多, 当堂给我的鼓励也最多,包括 作文评语。说心里话,我打心  相似文献   

20.
清浅的快乐     
正以塞亚·伯林,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活到88岁才十分不情愿地离开这个世界。有人曾问伯林:"你为什么可以活得如此安详愉快?"伯林回答:"我的愉快来自浅薄,人们不晓得我总是生活在表层。"我喜欢伯林俯下身子说这句话时的自得和狡黠,这让我想起了"清浅"一词。"清"是心底无私、安之若素,"浅"是胸无城府、素面朝天。为人处世,虽也讲究变通之道,但老于江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