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袋里的父爱     
正母亲去世后,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抹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尼亚的童年是在渥太华郊外的一个奶牛场里度过的。当时她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读书。有一天她满脸泪痕地回到家里,父亲问其原因。她断断续续地说:"班里的同学说我长得丑,还说我跑步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后并不说话,只是微笑。忽然父亲说:"我能摸得着我们家的天花板。"索尼亚听后觉得很惊奇,不知父亲想说什么,停止了哭声反问道:"你说什么?"父亲又重复了一遍:"我能摸得着我们家的天花板。"  相似文献   

3.
王荣伟 《天风》2018,(4):58-58
近日,有信徒要我为她的父亲祈祷,因为突然间父亲不认得她了……我听了很惊讶,我对她的父亲比较熟悉,他是一位非常健谈的老人,每次我去送圣餐,他都要与我聊上好久……据悉,她的父亲现在语言表达出现了困难,说话重复哕嗦、杂乱无章,甚至答非所问。  相似文献   

4.
在帕蒂·威尔逊还很幼小的时候,医生就告诉她,她患了癫痫病。她的父亲吉姆·威尔逊特别喜爱晨跑。有一天,戴着固定支架的帕蒂微笑着对她的父亲说,"爸爸,我多么想每天早晨和你一起去跑步啊,但是我担心我的疾病会突然发作。"父亲告诉她,"如果你的疾病发作,我知道怎么对付它,所以,你不必担心。让我们从今天起开始晨跑吧。"  相似文献   

5.
每夜每夜,尤其是夜深人静时,我房间的电话铃乍响起来,我的心便抽搐了,手也抖个不停,不敢去抓听筒。我知道那是母亲打来的。她要和我聊天,她又要谈起父亲。我不想聊天,但我没有理由拒绝她。 也正是四个月前,深夜里的那个电话在我的心上留下一道永远的伤疤。我最爱的父亲,他死了。我的可怜的母亲,她还不知道她最爱的丈夫死在另一个女人的臂弯里。 我想着,当父亲看见他的朋友和轻佻的女子从床上下来时,我想着,他再也不会恨恨地说道:“可  相似文献   

6.
景健美 《天风》2007,(8):46
我要一生赞美,我要一生献上,服侍你是我最大的福分。因你爱我无穷,因你爱我深广……”这首歌词足以表达94岁老人戴慧贞老师的心情。戴慧贞老师出生于1914年,1933年毕业于苏州景海女子幼稚师范学校的她,留校任教,三年后她到上海慕尔堂(今沐恩堂)幼儿园工作直到1941年;之后她相继在其它地方,从事幼儿教育工作。1947-1950年她就读于上海江湾中华神学院,并于1956,1960年先后两次在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进修。她也曾在常州恺乐堂任传道,文革期间被迫进厂,退养后回到上海,在闸北堂做义工。  相似文献   

7.
    
正每次看电视上那个公益广告,眼睛就会潮湿起来——"儿子带着痴呆失忆的父亲与朋友一起吃饭,父亲看别人不注意,迅速抓起几个饺子藏在自己的衣兜里,儿子说,您这是干嘛啊。父亲含糊不清地喃喃着,留给我儿子吃。"这时候,我就会想起祖母来。我记事起,祖母就已老了,拄着拐杖,弓着腰,头上像落了雪。我八岁时,她的儿子、我的父亲去世了。她有六个儿子,我父亲是老三。白发人送黑发人,其伤痛可知。那时候,她在五婶  相似文献   

8.
父亲与情人     
还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父亲是有情人的。我4岁那年夏天,忙于农活的母亲捎了个口信,让在镇卫生院工作的父亲把我接了去。一个雨夜,我被隆隆的雷声惊醒,黑暗中,我伸出双手去摸父亲的脸,可旁边的枕头上空空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晚父亲是和他的情人幽会去了)。我急着喊了两声爸,仍没有父亲的回音。闪电不时穿透进黑黢黢的小屋,我被吓得在床上翻滚着,大声地哭泣。大约过了十来分钟,院里的一个女医生被我吵醒,她拿着手电赶来,把我抱到她的房间里,还拿出一块饼干让我吃。我吃着饼干仍不停地哭,那女医生把我搂在怀里,轻柔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伟伟乖,别哭,你爸爸出诊去了,今晚阿姨陪你一起睡,好吗?”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我才在她怀里渐渐睡去。不知怎么,父亲那晚和情人幽会的事,很快传到了母亲耳朵里(在他们以后多年的情感纠葛中,母亲常把它当作父亲的“罪证”,在我们四兄妹面前一次次提起),母亲闻讯后赶到卫生院当众跳骂了父亲一番,然后带着我回到了乡下。  相似文献   

9.
《法音》1991,(1)
夜深人静,独自躺在床上,常常会回忆起我的父亲来。那是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情景,当时父亲还只三十岁上下,我是个不满十岁的孩子。父亲和姑妈笃信佛教,都非常崇敬弘一大师。姑妈名叫丰满,是父亲的三姐,我们都叫她满娘。她长住我家,是我们儿童时代的家庭教师。  相似文献   

10.
正前不久,我去参加一个职业技能培训,上课的何老师是北京的一个非常出色的创业者。两周后,何老师再次来到深圳的一个知名企业上课,我被他的团队成员请来协助他做一些准备工作。课后和企业工作人员交流时,他们中一个负责人很好奇地问我:"据说何老师在深圳的学员至少有100个人,为什么选你来做助教呢?"我客气地回答她说:"可能是我运气比较好吧。""可能是我运气比较好吧。"这句话并不是我发明的。  相似文献   

11.
温馨的咳嗽     
10年前,我父亲在一个小镇做煤炭生意。父亲把煤堆在一个围墙很矮的院子里,结果经常被偷。每天夜里,父亲都要起来看一看。一天晚上,我和父亲一起巡夜时突然看到一个女人正伏在煤堆边偷煤,我想过去抓住她时,却被父亲制止了。  相似文献   

12.
爱的明灯     
继母是个年轻的女人。我恨她。都是因为她的到来,才让我父亲下定决心,与我母亲结束那段无爱的婚姻。那个时候,母亲已经从家里搬出去两年了,父亲一直没有答应在离婚书上签字,直到继母走进了他的视线。  相似文献   

13.
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我弯腰,是向天下所有父亲乞谅和致敬!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兜蹲在门口抽叶子烟。傍晚,楼上的张婆告诉我,她下楼撞见父亲,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父亲惶惶不  相似文献   

14.
听到我最亲密的朋友、最尊敬的老师韩德明女士离世归天的消息,我十分痛惜。她毕生热爱中国,关怀中国教会,为神作了美好的见证。她对我始终热情备至地关怀,我把她当作最好的老师,我永远不能忘怀她给我的引领和帮助。 韩德明女士出生于一虔诚的基督教家庭,父亲是牧师,母亲是女传道。他们一家人远涉重洋,从加拿大来到中国传福音。父亲死在中国。韩女士青年时就决志奉献,为神作工。她一直在中国四川嘉定传道直到中国解放初才返回加拿大。韩女士为了圣工终生未婚。  相似文献   

15.
派蒂,向前跑     
派蒂·威尔森在年幼时就被诊断出患有癫痫。她的父亲吉姆·威尔森习惯每天晨跑。有一天戴着牙套的派蒂兴致勃勃地对父亲说:爸,我想每天跟你一起慢跑,但我担心途中会病情发作。她父亲回答说:万一你发作,我也知道如何处理,我们明天就开始跑吧。于是十几岁的派蒂就这样与  相似文献   

16.
高天恩 《天风》2005,(1):48-48
我是一个脾气暴躁、性格孤僻的人。又是一个不孝之子,因为我经常顶撞父母,特别是我的父亲。在家里,我的母亲身体不太好,很虚弱。但是我从不体贴她,当她有时说我的时候,常和她顶撞--  相似文献   

17.
去年,侄女小雯毕业前夕,她的父亲四下托关系,帮她找了两份较轻松的工作:一是在朋友的公司做文秘,接接电话,整理文档;二是去一家新开业的银行做前台服务。每月工资都在1200元以上。人还未离校,工作的下家已联系好,同学都羡慕她"老爸"有本事。然而,小雯不想走父亲为她铺好的路,她有自己的职场规划,思危在先。大学扩招后,每年的求职者如过江之鲫,她这个商专生  相似文献   

18.
直面与逃避     
刘凌维 《天风》2017,(7):53-53
讲道结束走下讲台,一位姊妹便迫不及待地走过来和我交通。记忆里这已不是她第一次和我交通了,她的婚姻生活和人际关系都出现了不小的问题。我希望可以和她一起分析问题、探讨解决方案,然而她似乎更热衷于讲述她认为的造成她现在种种困扰的最初原因——她的父亲,一个性格暴躁、行为冲动、常常把家里搞得鸡犬不宁、控制欲很强的人。  相似文献   

19.
周末看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一位美丽的女嘉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看起来大约40岁,有着中年女性的成熟韵味,又有妙龄少女的活泼俏皮,一登场就博得现场男嘉宾的青睐。一报出她的年龄,大家都吓了一跳,62岁,现场没人猜对。我也不禁惊叹她的驻颜有术。她一直跟父亲生活在一起,90岁的老父亲也坐着轮椅来到现场。在跟主持人交谈的时候,她说了一句话:“我住在长沙,所以照顾父亲的福气就给了我。”就为这一句,我暗暗喝彩。  相似文献   

20.
母亲一直为父亲对自己的言听计从而骄傲。她看我对丈夫的过分迁就很恼火,她挂在嘴边的话常常是:“我可不像你那么窝囊,你爸一辈子都听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