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童年蝉趣     
正夏日的午后,暑气升腾得厉害,一声时有时无的蝉鸣打破了季节的宁静,也打开了岁月里那些与蝉有关的童年记忆。蝉在我们老家叫做知了,每年麦收以后就是知了开始出土的时候。当听到了第一声蝉鸣,耐不住寂寞的小伙伴就会三五成群地拿着长竹竿,带着用新麦粒嚼出来的面筋去树林里粘知了。树林里枝繁叶茂,阻挡了外面的暑气,形成了天然的荫凉,知了就栖息在成行的树林里肆无忌惮地高歌着。小伙伴嬉闹的脚步暂时打乱了知了的嘶鸣,只几秒钟的宁静,此起彼伏的"知了"声又开始鼓噪起人们的耳膜。手  相似文献   

2.
夏日蝉声唱     
正阳光洒下斑驳的树影,浓密的枝叶间,蝉安安稳稳栖息着,开始了生命的歌唱。蝉在歌唱什么呢?寂静的夏日午后,暑热蒸腾,一切都安静了。时光悠长的影子缓缓游移,人们都睡了,鸟也歇了,风也远了。只有蝉,还在鸣唱。你听,"知了——知了",无数蝉声汇集,大合唱一般。夏天,便有了声响。蝉鸣,是夏的背景。如果没有蝉鸣,夏天还叫什么夏天呢!蝉就是在为夏天鸣唱呢。  相似文献   

3.
蝉情,蝉趣     
正夏天是属于蝉的,蝉是夏日的精灵,没有蝉鸣的夏日,是枯燥无味的。自古以来,人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它的鸣叫,文人墨客们多借蝉鸣来抒发自己的高洁情怀,唐太宗李世民就有一首清新淡雅的咏蝉诗:"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又有李百药的《咏蝉》:"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初唐著名诗人虞世南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相似文献   

4.
抬头仰望神     
邵林 《天风》2006,(18):22-23
先知以利亚可以算得上是旧约中最勇敢、最有能力的先知了,虽然旧约中没有一卷书称为“以利亚书”,但以利亚在工作上那种轰轰烈烈的伟大成就,是先知时代中无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5.
入暑以来,蝉声大噪,正是捕捉知了龟的好时节。知了龟是蝉的幼虫,用它做成的油炸金蝉,色泽金黄,入口酥软,营养丰富,是难得的时令食品,更有唐僧肉的美称。黄昏时分,我右手提瓶,左手持竿,紧随大哥的灯光入林捕知了龟,兴趣斐然之余且有所思。  相似文献   

6.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去楚国,途经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头拿着竹竿粘知了,好像是从地下拾东西一样,一粘就是一个。孔子问道:“您这么灵巧,一定有什么妙招吧?”驼背老头说:“我是有方法的。我用了五个月的时间练习捕蝉技术,如果在竹竿顶上放两个弹丸掉不下来,那么去粘知了时,它逃脱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如果竹竿顶上放三个弹丸掉不下来,知了逃脱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如果一连放下五个弹丸掉不下来,粘知了就像拾取地上的东西一样容易了。我站在这里,  相似文献   

7.
我真的佩服古人在蝉鸣中能听出诗意来。儿时的我,农家懵懂的孩子,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蝉声中听出诗意来的。  相似文献   

8.
彩虹的颜色     
很久以前,世界上的颜色开始争吵:都声称他们是最出色的、最重要的、最有益的、最受喜爱的。绿色说:"显然,我是最重要的。我是生活与希望的象征。我被青草、树木、叶片所选择——没有我,所有的动物都将死亡。看看乡村,你们就会明白我占大多数。"  相似文献   

9.
正记忆中,所有难忘的事情都发生在夏天。"夏天"两个字,天生就像台湾的小清新文艺片,不由得在我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窗外的知了在茂密的树枝间不知疲倦地歌唱;数学老师在讲台上扯开嗓子、唾沫横飞地讲解一道道艰深枯燥的立体几何与三  相似文献   

10.
其实,我对于"家园"并没有什么过高的奢望。我甚至很少使用"家园"这个词。我的祖籍广东,出生地杭州,19岁离家去北大荒下乡,27岁到哈尔滨上学,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北京定居,20年中3次搬家——如此四处游走漂泊,早  相似文献   

11.
嗨,一个电话     
正"你是哪位?"晚上,我接到一个电话,看号码是老家那边打过来的。"我是于亮。"对方说。"于亮?你是于亮啊!"我脑海里瞬间来了个几千转,一下想起来了,于亮是我中学时最要好的同学。"是啊,我是于亮。""二十多年了,我们没有联系了,还好吧?""都好,一切都好。""你怎么突然想起来给我电话了呢?""没什么,  相似文献   

12.
自如     
正我从来没有像一朵虞美人花那样舒展过,也从来没有像一块花岗岩那样坚硬过。摊开手脚,平躺在温煦柔软的土粒上,细看一朵白云在镜子般的蓝天上悠然滑过——这时候的我应该是舒展的,但在一朵虞美人花面前仍旧显得复杂。最简单的也最舒展,然后也最自如。孩童远比成年人简单,虽然他会问诸如"我来自  相似文献   

13.
正茶,对于我,是潜在血液里最温暖的记忆,是如同呼吸般自在又深入骨髓的存在。仔细想来,那杯茶,是儿时农家桌上玻璃茶壶里浓郁的红汤,是泛红瓦罐里舒展着叶子的红色汁液,是农民在盛夏里劳作归来大饮一口的满足。犹记儿时,大人农忙归来,总会用竹勺盛上一碗,抹去满脸汗水,大饮一口,古铜色的脸上漾出无上满足。小小的我,在蝉鸣清风里,看那红色汁液,反复咀嚼它的名字:红白茶。  相似文献   

14.
全新的侍奉     
《天风》2020,(10)
正"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参赛6:8)经文:赛6:1-13爱默生说:"有两件事我最憎恶:没有信仰的博才多学和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这话值得我们思考:没有信仰的博才多学,高谈阔论却唯独没有神;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不知所云却只有他的神;充满信仰的博才多学,谈笑风生亦尊崇独一真神。  相似文献   

15.
在21世纪初,重新研究和翻译中国最古老的"五经",有什么意义呢?早在两千年前的汉朝,这些经典已经是很古老了.而现在呢?我只能引用"五经"项目主持人、我的老朋友施舟人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施舟人把多语种"五经"的翻译和基督教<圣经>的翻译作比较.我认为这个看法是对的,尤其因为从年代来看,这两种经典是在同一时代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
正酷热的夏日,乡村男孩喜欢的虫子有两种:知了和蝈蝈。知了躲在树上,蝈蝈藏在庄稼地里,它们高唱低吟,烘托着时节的气氛。知了没法养,它细细的管状嘴巴吸取树汁,离开树就活不了几天。蝈蝈像蚂蚱,长着一对强劲的大牙,可以吃叶子、花瓣、瓜果,只要好好养它,能活上好多天,比知了更有乐趣。养蝈蝈先要去庄稼地里逮,不同庄稼地里的蝈蝈长相和性情也不一样。大豆地里的蝈蝈浑身碧绿,谷子地里的蝈蝈像生了一层铁锈,红薯地里的蝈蝈介于两者之间。铁锈色的蝈蝈被我们叫作"铁皮蚰",活泼好斗,只要对着它吹一口气,它就会架起翅  相似文献   

17.
最初一念     
正明朝人李贽提倡童心说。他对童心一词有过非常精彩的解释,即"最初一念之本心"。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说法,最初一念,直达人心之本。如果每个人都能尊重我们的最初一念,那多好啊!最初一念,是我们对于人和事最直接、最简单的判断,也是最真实的判断。它还没有将我们所谓的社会经验和个人利益作为参照,还没有去权衡利弊,去考量得失,它本真、纯粹,是只关乎善恶美丑的判断,它是最初,也是最接近童真的判断。李贽用"最初一念之本心"来解释童心,是再恰当不过的  相似文献   

18.
亲爱的弟兄们,"我是弟兄中最微小的一个,竟然蒙受了这样的恩宠"(弗3:8-12),我自感除了基督是我的至室之外,我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夸耀的。我再一次受主教的吩咐坐在你们中间,这是天主所赐给我的福份,也是大家对我的包容。所以,本次省察就让我们一道以"我们是主所召选的牧羊人"为退省主题,反省自己的缺失与不足,以求共勉。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张岱年先生九十五岁的诞辰,为了纪念张先生,我想把张先生的儒学观作一简要介绍,这一点在以前似乎没有受到充分的注意. 张岱年先生是上世纪后期到本世纪初最有权威的中国哲学研究的大师.1980年代初期以来,他提出中国文化的精神是<易传>所提出的"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并在80年代以来的文化热中,发表了大量的阐述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的文章.在这些论述中有很大的一部分与儒学有关,这些论点对全面了解当代的儒学讨论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对研究张先生的学术思想也有重要价值.由于张先生关于儒学的论述极为广泛,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只能就其若干主要方面加以抉发叙述,这是要先说明的.  相似文献   

20.
当名人是个挺可乐的事,过去,我在北大荒的时候学了一句俏皮话:屎壳郎变唧鸟儿(知了)——一步登天。当有我过去的伙伴见面对我说:嗬,姜昆,你了不得啦!我们这帮人就你混壮了,你怎么弄的?他问我怎么弄的,这方法实在难以用语言形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